農村常見的「山茱萸」有什麼作用?

2020-12-23 張蛋家常事

農村有一寶,被人稱為「藥棗」,用於遺尿尿頻,藥用價值高。說到農村中草藥,南北方各地都有著不同的種類,有的甚至在全國均有分布,老邪今天要說的這種中藥材,分布範圍很廣,在山西、山東、四川等地都常見,與山坡灌木林中生長,它就是山茱萸。山茱萸有著「藥棗」之稱,《四川藥物志》中是有這麼個別稱,原因是它成熟時,如同紅棗一樣呈紅色,又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於是就這麼來稱呼它了。

一些喜歡上山的農村朋友或許對山茱萸不陌生,其色雖如紅棗,卻比紅棗要小,經過文火烘焙及時取出核,烘乾後就成中藥材了,我們稱它「山萸肉」。處理過後的山茱萸是囊狀,紅中帶黑,有的被壓得扁一些,它在我們單位,也是常用藥,有補益肝腎和收澀固脫的功效,它的價值體現在不僅是「補」,還在於「固」,一般被歸類為收澀藥,其酸性決定了收澀作用,對於遺尿,尿頻之人有好處,這一點倒是和桑螵蛸有共同之處。

山茱萸可用於肝腎不足證,比如腰酸,耳鳴等等,還包括命門火衰,腰膝冷痛等等,這就需要在醫生指導下來配伍使用了,這些就是「補」的表現。而「固」的作用不單是尿頻的問題,還能收澀人的汗液,止汗和補虛固脫,這對於久病虛脫的人來說,無疑就是一種福音,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對女性有好處,比如崩漏帶下,月經過多等等,亦有幫助。《醫學衷中參西錄》提到「收斂元氣,固澀滑脫」,正是山茱萸藥用價值的精髓所在。

如今山茱萸的價值也被越來越多的人發現了,在一些農村,已經開始種植起來,為藥材市場提供了質量良好的山茱萸,保證能夠養家餬口的同時,更是為醫藥事業做貢獻。像這種具有多方面功效的中藥,不論在什麼時候都不會過時,選擇種植它們,是明智的選擇,山茱萸是當之無愧的農村一「寶」。

相關焦點

  • 山茱萸的功效與作用 山茱萸能直接吃嗎
    山茱萸是一種能補益肝腎的中藥材,也是一種能滋補強壯身體,並能延緩身體衰老的保健食材,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歡吃山茱萸,但對它的食用方法人們了解的還不全面,有些人不知道山茱萸能不能直接吃?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除此以外它還有多種不同的使用方法,想具體了解可以和小編一起去看看。
  • 茱萸的「姓氏」,有幾種寫法?
    名字裡有「茱萸」的,就有「山茱萸、吳茱萸、蜜茱萸、食茱萸、草茱萸、茶茱萸、單室茱萸」等等,個個「姓氏」不同。吳茱萸(Tetradium ruticarpum)圖片來自維基共享有一天,楚王生了胃病疼痛難忍,用什麼藥都沒效果,這時朱大夫用悄悄留下的吳萸治好了楚王的病。
  • 重陽節為什麼要插茱萸?
    這天,親友團聚在一起,出遊賞秋、登高望遠、賞菊花、插茱萸、吃重陽糕、喝菊花酒…秋遊活動多姿多彩,古人比我們會玩多了。有兩種植物跟重陽密切相關,一是菊花,作為常見的秋季觀賞花,大家都很熟悉;另一種茱萸,名字熟,但它到底是誰?為什麼重陽節要「遍插茱萸」呢?馬上帶大家走進今天的植物科普。
  • 茱萸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短短四句,說出了唐代重陽節的三種節俗:登高,身佩茱萸,與親人團聚。茱萸南北都有,漢代成書的《神農本草經》中已有「吳茱萸」和「山茱萸」兩味藥,均列為「上品」。俗信茱萸可以留下重九的陽氣,以陽退陰,因而重陽節也叫「茱萸節」。《風土記》記載:「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頭上,闢除惡氣而御初寒。」三國曹植《浮萍篇》裡有「茱萸自有芳,不若桂與蘭。」南朝江總的《宛轉歌》裡也有:「菤葹摘心心不盡,茱萸折葉葉更芳。」唐代詩人王維,晚年在自己的輞川莊園裡種植了茱萸,營造了一個叫「茱萸沜」的景點。
  • (68)重陽節「茱萸」之謎
    由於失去傳承,今天的我們已經不知道古人重陽登高和遍插茱萸是什麼一個場景,甚至,還給我們留下了一個植物學上的懸疑之謎:重陽節插的「茱萸」是何種植物呢?據記載,「茱萸」在古代是著名的食物調料和防腐劑,古人認為其濃烈氣味具有「闢邪除害」作用。然而,在當今植物物種中,卻沒有叫作「茱萸」的植物。只是,至少有三種植物帶有「茱萸」二字:山茱萸、吳茱萸和食茱萸。那麼,究竟民俗中的茱萸是指哪種植物呢?
  • 重陽節插茱萸,是「吳茱萸」還是「山茱萸」,可別弄錯啦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湘州九日城北亭子  (唐)張說西楚茱萸節,南淮戲馬臺。寧知沅水上,復有菊花杯。亭帳憑高出,親朋自遠來。短歌將急景,同使興情催。城遠登高並九日,茱萸凡作幾年新。三首重陽節古詩,帶你領略古代重陽節的情景,了解重陽節的風俗習慣。在這三首詩中,出現了同一種植物的名字,相信大家已經看出來了,那就是「茱萸」。對中藥有所了解的小夥伴都知道,中藥中有山茱萸和吳茱萸,那麼,古詩中的茱萸指的是哪種呢?在公布答案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兩種中藥吧。
  • 「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的「茱萸」到底是誰?
    更重要的是,學界現在普遍不贊同聞一多的觀點,並不認為「朱」是什麼「有刺之木」。臺灣學者季旭昇就通過比較大量的古文字指出,「朱」字其實本來是「束」字,是假借了這個字的發音表示「紅色」之意;後來兩字發生分化,古人把「束」中間的「口」塗實成一橫,就分化出「朱」字。既然「朱」字和「有刺之木」根本沒有關係,杜鋒的推理就也出現了致命的缺環,而不能成立了。
  • 重陽節,快來教孩子認識茱萸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茱萸在唐宋詠重陽的詩詞中經常提到它,這些寫到茱萸的詩詞主要有四種內容:一是佩帶茱萸囊於臂肘;二是插茱萸於發冠;三是飲茱萸酒;四是以茱萸節、茱萸會代替稱重陽節。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種常綠帶香的植物,具備殺蟲消毒、逐寒祛風的功能。木本茱萸有吳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都是著名的中藥。
  • 安徽歙縣:超5000畝山茱萸豐收 產量倍增農戶增收
    央視網消息: 金秋十月,在安徽黃山歙縣平均海拔達880多米的金川鄉,5000多畝山茱萸樹掛滿累累果實,結滿了大屏幕上這樣的紅果,現在當地的農戶忙著採收,一派農忙豐收的喜悅場景。  在歙縣金川鄉的長源村,脫貧戶呂桃花正手腳麻利地採摘著山茱萸鮮果。
  • 【姿勢】遍插茱萸少一人,茱萸原來就是花椒!
    不過,你知道茱萸到底是什麼嗎?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因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從小我們就知道了有茱萸這種植物,知道了在唐朝,過重陽節時要佩戴茱萸。但你可能並不知道,茱萸就是花椒!知道現在說的茱萸通常指這三種:山茱萸、吳茱萸,這兩個都是正式名;還有一種食茱萸,正名叫椿葉花椒。吳茱萸和食茱萸都是芸香亞科,吳茱萸是吳茱萸屬,椿葉花椒是花椒屬,隔得不太遠。
  • 「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茱萸,究竟應該是什麼樣的植物?(續)
    登高、賞菊花、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是傳統的重陽節習俗中,有一項現在已經不再流行的節目——插茱萸、佩帶茱萸。  就因為插茱萸的習俗沒能傳到今日,這茱萸究竟是什麼樣的植物就有了許多含糊的解釋。上一篇文字,著重就從事古典文學研究的學者對茱萸的解釋作了些梳理。
  • 重陽登高插茱萸!茱萸是誰?為什麼要插它?(附武漢踏秋路線)
    「茱萸」在古代是著名的食物調料和防腐劑,古人認為其濃烈氣味具有「闢邪除害」作用。然而歷代本草著作中提到的「茱萸」卻不止一種,有山茱萸、食茱萸和吳茱萸,究竟民俗中的茱萸所指何物?古書裡的山茱萸就是現代植物分類學裡的山茱萸,屬山茱萸科山茱萸屬,為落葉喬木或灌木,高達4~10米,葉對生,3~4月開花,傘形花序,9~10月結紅色或紫紅色核果。
  • 農村常見的金剛藤有什麼用處?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 闢邪植物之六:遍插茱萸過重陽
    茱萸可入藥,有吳茱萸與山茱萸之分。吳茱萸為芸香科植物,多生於南方,又稱石虎、吳萸,成熟的吳茱萸種子呈卵狀球形,黑色有光澤,氣味香辣。山茱萸為山茱萸科植物,又稱藥棗、萸肉,南北地皆可見,核果橢圓形,紅色或紫紅色,具滋補作用。兩種茱萸都被古代醫家引用為藥。《本草經》載:「吳茱萸味辛、溫,主溫中下氣,止痛欬逆。寒熱,除溼血痺,逐風邪,開腠理。」
  • 為啥有些農村人家種老虎刺,貓兒刺有什麼作用?聽聽老農咋說
    在我們老家,有一種樹叫貓兒刺,是一種常綠灌木或者是小喬木。它的學名叫枸骨,在有些地方也叫老虎刺。農村裡有一些人家喜歡在房子前面或者院子旁邊種植幾顆這種貓兒刺,那麼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呢?貓兒刺有什麼作用呢?
  • 茱萸是誰?為什麼重陽節要插它?
    相對來說,唐人佩戴的茱萸是一般人比較陌生的植物。不過在諸多古籍中,「茱萸」一詞並不罕見。三國曹植《浮萍篇》裡有「茱萸自有芳,不若桂與蘭。」南朝江總的《宛轉歌》裡也有:「菤葹摘心心不盡,茱萸折葉葉更芳。」現代植物學家早就確認這裡的「茱萸」是吳茱萸,然而進入21世紀,這個結論遭到了質疑。有人大膽地假設王維兄弟佩戴的不是吳茱萸,卻是同沾著「茱萸」兩字的山茱萸。這種質疑有道理嗎?
  • 每逢重陽節插茱萸,究竟是「吳茱萸」還是「山茱萸」呢??
    重陽節是賞秋和敬老的大好日子,不妨和長輩去赴一場秋日的約會吧,登高、賞菊、喝菊花酒、佩插茱萸、吃糕……菊花大家都知道,茱萸是什麼呢?聽說有山茱萸和吳茱萸,到底是哪種呢?且看下文。九月九,重陽節。我們先玩一個找相同的遊戲吧。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 山茱萸樹掛滿小紅果 南召為3000餘戶藥農系上產業增收「保險帶」
    這兩年在喬端鎮黨委、政府的政策扶持下,劉金髮精心地管理經營好「搖錢樹」,每年冬天對山茱萸樹進行修枝撫育,春天做好田間管理,夏季做好病蟲害防治,產量和質量都大幅度提升。今年他家已經採摘了6000多斤,有山茱萸價格係數保險做後盾,他計劃把村裡的山茱萸鮮果全收購後統一銷售,帶領著鄉親們一同致富。南召縣喬端鎮扒地村有85戶265人,耕地面積少,山林面積廣闊,是一個典型的深山小村。
  • 農村常見的螞蚱菜是什麼?可以怎麼吃?
    螞蚱菜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馬齒莧,馬齒莧在農村裡是很常見的一種野菜,在農村田邊,菜地邊,山邊都能看的到,甚至在自家的院子裡都能看到。 馬齒莧在農友這邊的農村裡是沒有人種植的,到處都是,和農村裡常見的茅草根一樣,適應能力很強,把它除了過了沒多久就會長出來,如果想吃時到菜地邊或者是山邊去釆就好,便去賣的都有,所以沒人去種
  • 等你,在茱萸花下 文/張繼勞
    地處秦嶺腹地的桃川,本名「逃竄」因司馬懿在五裡坡山下望見了諸葛亮的木像,以為諸葛亮還活著,倉惶逃竄而得名,後來逐漸繹為現在的桃川。山茱萸是一種灌木類植物,在中國擁有非常久遠的歷史,桃川屬沙質土壤,氣候溫潤,很適宜山茱萸的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