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春風還沒有吹綠太白的山川大地、還在春寒料峭時;當所有的植物還在醞釀綠色新生時,桃川鎮的黃色茱萸花以其淡淡的墨香,清幽的身姿,向人們展示出了早春的氣息。一開便是漫山金黃。愣是用朵朵小花,把冬日的蕭瑟驅除乾淨,還山野一片生機盎然。
山茱萸又稱食茱萸,為名貴中藥材。其樹全株香氣盈盈,自谷以來,茱萸便被作為香草香木類植物。它是山茱萸科落葉小喬木,植物山茱萸的乾燥成熟果肉,又名棗皮、山芋、藥棗、肉棗。味酸,澀.微溫,歸肝、腎經。據《本草綱目》《救荒本草》《神農本草經》記載,具有「溫中、逐寒、溼脾、去濁、強陰、益精,久服明目,強力,長壽」等功效。現代醫學最新研究表明,還有抗衰老的神奇功效。
地處秦嶺腹地的桃川,本名「逃竄」因司馬懿在五裡坡山下望見了諸葛亮的木像,以為諸葛亮還活著,倉惶逃竄而得名,後來逐漸繹為現在的桃川。山茱萸是一種灌木類植物,在中國擁有非常久遠的歷史,桃川屬沙質土壤,氣候溫潤,很適宜山茱萸的生長。早春三月,沉積了一個冬季力氣的太白縣桃川鎮山間的萬株山茱萸花,在春剛露頭就將光彩悄無聲息地釋放在了春色裡,漫山遍野的山茱萸正舒展著柔長的枝條,似一樹樹迎風怒放的金梅,掩映在鎮子的村落粉牆黛瓦間。飄渺連綿的花映襯著蜿蜒的小路,狹長的山坳,如同一副散發著淡淡墨香的山水畫,盡顯卓然不同、天人合一的和諧春韻。
俗話說,「春賞茱萸,夏看影姿,秋觀紅果,冬品白雪」茱萸花最早可以在春節或元宵節期間開放,花期可長達50天左右。我們也許無緣欣賞梅花,但千萬別錯過盛開的茱萸花。當桃川的第一枚茱萸花綻放的時候,我們就知道太白的春天不遠了,因為前幾天還是寒氣逼人,大雪紛飛,就僅僅一周,太陽溫暖了山間,山茱萸花開了,它一叢叢、一簇簇、詩意般的點綴著桃川的溝溝壑壑,遠遠望去,像黃燦燦的雲彩,氤氳妙曼。並且綻放的一發不可收拾,站在山茱萸下,朵朵花蕾柔情的綻放,瓣瓣花開在了心間,在群芳的爭豔中,把光陰裡的故事塗抹成山茱萸花般的燦黃,變成心中最美的風景。站在山茱萸樹下看那滿樹的金色花朵,滿目滋生暖怡;看那悄立在枝頭的蓓蕾,流淌著不張揚的明媚,把一個個春日的時光裝點成漫山春色,在山茱萸的金黃色裡,我感受著早春的脈動,也看到了人與植物的和諧映照在天地間的光彩。
茱萸自古以來就和闢邪消災有著極為深的淵緣,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每逢佳節倍思親,」是家喻戶曉的名句,《唐詩鑑賞辭典》中分析云: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登高時佩帶茱萸囊,據說可以闢災,茱萸一名越椒,一種有香氣的植物。在九月九日重陽節時爬山登高,以示對親朋好友的懷念!說到山茱萸的療效,還有一則故事。戰國時期趙王有頸椎病,一位山民進貢一種叫山萸的紅色小果,趙王大怒,說山民把俗物當貢品進貢,為之不敬,重杖將山民趕走。三年後,趙王舊病復發痛難忍受,一位姓朱的御醫用又黑又幹的東西煎湯給趙王服,果殼做枕頭用,趙王病幾天就好了。趙王得知是幾年前山民進貢的山茱萸果,大喜。令大種山萸,趙王為表彰朱御醫的功績,就將山茱萸更名為山朱萸,後來人們將山朱萸寫成現在的山茱萸。用山茱萸製作的健康枕頭工藝也就流傳至今。不管它是吳茱萸也好,還是山茱萸也罷,它賦予人們的美好願望是一致的,都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帶給人們吉祥、歡樂和美好!
山茱萸作為一種有著重要價值的植物,卻是報答、感謝的意思。這體現了它的無私和感恩之心。如此的花語,簡單卻很溫暖,據說欣賞茱萸花還可以闢邪祛除一年的黴運,在山茱萸的祝福之下,可以盡情的消除厄運,引來幸福!傳說固然美好,但山茱萸花帶著一顆金子般的心去報答感謝泥土斷崖突石給它的生命,它沒有芙蓉的美麗,沒有百花的嬌豔,但它懂得感恩塵世給予它的一切!並沒有為自己所沒有的斤斤計較。而是用一個積極的「人生觀」健康的心態去感恩大地,回報人類。「羊有跪乳之情,鴉有反哺之義」而人也應有盡孝之念,感恩之心!感恩父母養育之恩,感謝朋友幫助之恩,上司提攜之恩,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銜環結草以恩報德!莫等到欲盡孝而親不在,欲報友而友已去。終留下人生的一大遺憾。
另外在桃川老爺嶺的山梁上,生長著一株樹齡逾千年的古玉蘭,樹杆五人合圍難以抱住,直指蒼穹。花開滿枝頭,皎潔清麗,引來遊人駐足觀賞。「千年玉蘭發新枝,晚春初綻或將遲,不與桃李爭春早,正是太白賞花時」就僅僅一個千年玉蘭的側枝,繁華似錦,花開大度,過往的人無不為之震撼。陽光下訴說著千年的傳奇故事,望長安香鬱千年,留太白一生相守!玉蘭屬木蘭科,木蘭屬。主要有白玉蘭和紫玉蘭兩種,白玉蘭又名玉堂春,迎春花等;紫玉蘭又名木蘭、辛夷等。玉蘭為落葉喬木或大灌木,可高達20米,胸圍可達3米,是長壽樹種,樹齡可達百年千年。像徵著吉祥和諧,多植於皇家宮殿、園林,歷代文人留有很多讚美玉蘭的詩句,如:「綽約新妝玉有輝,素娥下隊雪成堆」「最條多力引風長,點破銀花玉雪香」等。
我在茱萸花下等你,閒步林間,踏著草地上的陽光,穿過花枝灑下的光影,聽著嚶嗡的蜂語,啁啾的鳥鳴,略帶藥味的奇特暗香,等你來。如同一隻無形的纖纖素手,將你的煩腦、鬱悶拂散殆盡,相約在茱萸花下,一切都靜美如夢。
我在茱萸花下等你,駐足俯瞰那一片嫩黃的山茱萸花海,因為那是解我煩憂的色彩,那些花兒從未負我,總在固定的時間裡迎接我的未來。
2018.3.25
作者簡介:張繼勞,太白縣人,太白縣作家協會會員。平時愛好寫作繪畫、音樂和旅遊,喜歡用唯美的心靈感知世間萬物之美,生命的真實,捕捉生活的陽光,生命的真諦。
以往作品:
太白鑼鼓
滑雪.心中的詩與遠方
2018年的第一場雪
詩意太白 ·人間天堂
走進鰲山滑雪場
太白的第一場雪——初冬
當葉離別時
太白蔬菜.美麗鄉村的一副畫卷
楓葉-我的思念我的愛
太白縣蒿谷堆村的千年鐵樹
鄭重申明:
本文由作者提供,並對此負責。圖片除作者照片外,其他均來自網絡。
主辦單位:太白縣作家協會
本期責任編輯: 徐斌惠
歡迎您踴躍投稿!
郵箱: tbxmcwy@163.com
微信:TaiBai2015
感謝您一路的陪伴、支持,歡迎您在下面評論、點讚、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