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希均挺服貿協議:臺灣為什麼怕競爭

2021-01-07 東方網

原標題:高希均挺服貿協議:臺灣為什麼怕競爭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力挺服貿協議

  華夏經緯網6月3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28日力挺服貿協議,對輿論的批評,他說,臺灣怎麼這麼怕跟人家競爭,「尤其我們的出版業」。

  據報導,天下文化昨天下午舉辦《郝柏村解讀蔣公八年抗戰日記》新書發表會,作者、前「行政院長」郝柏村親自出席,高希均、法學教授陳長文等人也為新書站臺。由於先前多位出版界人士反對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在這場新書發表會上,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也成為話題。

  高希均說,兩岸籤訂服務貿易協議時,他正好在上海,返臺看到協議內容後,「我做為一個念經濟的人,覺得十分興奮」。可是沒想到第二天的媒體幾乎是一面倒反對,「我簡直不能相信我的眼睛,怎麼會是一個開放的、民主的、自由的、有信心的臺灣,是這麼的要閉關自守?」

  他說,臺灣怎麼這麼不相信自己的力量,怎麼這麼怕要跟人家競爭,「尤其我們的出版業」。高希均說,日本書、美國書都有進來,為什麼不怕?「我們當然應當要開放,我們當然擁有自信」。

  他還表示,臺當局保護一個沒有效率的產業,那是罪過,不是責任;把一個保護的、沒有競爭力的產業繼續讓它生存、繼續交給下一代,那是恥辱,不是光榮,「我們要開放、我們要努力、我們要自信」。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

相關焦點

  • 高希均:民進黨應現在著手通過服貿
    海外網12月12日電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臺灣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榮譽教授高希均在香港談及兩岸關係時表示,不管2016藍綠誰執政,臺灣走出去,兩岸交流的大趨勢不變。他建議民進黨立即著手促成服貿協議的通過,「與其上臺再搞,不如現在就辦」。
  • 臺灣的企業家與「豬隊友」
    當時臺灣地區「立法院」內政委員會等8個委員會聯席初審《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中國國民黨籍立法委員張慶忠在混亂中宣布服貿審查超過3個月,依法視為已審查,送立法院院會存查,引發部分人士不滿,反黑箱服貿民主陣線等民間團體和學生突破立法院警力,佔領立法院議場,抗議《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該運動造成共有158人送醫,其中4人住院、10人留觀、144人離院。從表面看,運動的矛頭是對準服貿協議。
  • 另類「80後」高希均:有能力的老人應領養年輕人
    這個生於南京,長於上海和臺灣,成名於美國的81歲老人自稱「80後」,但他的一些觀點,比正宗「90後」還要前衛——1977年語出驚人「物價可漲稅負該增」,共鳴與非議起飛。2017年又提出「有能力的老人應該『領養』年輕人」,支持共反對一色。40年來,高希均始終沒被口水淹沒,他的論述還從臺灣傳到大陸,為更多人熟知。
  • 臺聯黨新「立委」上任 將致力服貿審查(圖)
    原標題:臺聯黨新「立委」上任 將致力服貿審查(圖) 臺灣團結聯盟籍「立委」周倪安(左)、賴振昌(右)上任。(網絡圖)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團結聯盟籍「立委」賴振昌、周倪安今天宣誓就職,兩人都說未來致力審《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及攸關臺灣認同、公益政策。    臺聯第8屆臺灣不分區「立委」許忠信、黃文玲1日起辭職,臺灣「立法院」已註銷名籍,並於5日函知臺灣選舉委員會;缺額由賴振昌、周倪安遞補,上午在臺灣「立法院長」王金平、「大法官」羅昌發見證下完成宣誓。
  • U遊臺灣 高希均:小書店多的城市,比大銀行多的城市更富有
    在臺灣,大概沒有人不知道「遠見·天下文化」這個名字,它由經濟學家高希均先生與新聞人王力行女士於1982年創立,以「傳播進步觀念,豐富閱讀世界」為願景,自許成為在臺灣及華文世界中,最具公信力和影響力的文化事業機構。
  • 中國移動·會客廳 | 高希均和他的「新獨立宣言」
    ,臺灣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董事長,出版發行大量圖書、雜誌,持續在大中華地區推動觀念進步。4月22日,高希均教授作客揚州講壇,主講「星雲之道」,講座結束後,高希均教授接受了中國移動·會客廳專訪。記者:在出版界,遠見·天下文化是一個傳奇,而在遠見·天下文化,高希均教授又是一個傳奇,有人說您擁有科技腦、人文心和中華情。您曾經說過,榮譽越大,責任越大,臺灣出版界發展到今天,您身上所擔負的是什麼?
  • 連勝文拜會高希均 選前衝刺打經濟牌(圖)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連勝文拜會高希均(左二)。(臺媒圖) 中國臺灣網11月19日消息 據臺灣「東森新聞」報導,國民黨臺北市長候選人連勝文接連兩天拜會企業界大老。19日上午與天下文化創辦人高希均對談,兩人會談約半小時。
  • 謠言四起造成臺灣民眾恐慌 「懶人包」害人匪淺
    造謠中傷《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 臺灣部分學生衝進臺 「行政院」    23日,臺灣部分學生佔據臺「立法院」已經是第五天了。3月18日,數百名臺灣大學生在民進黨「立委」的帶領下,強行闖入臺灣「立法院」,高喊「反服貿」,砸破玻璃進入議事大廳。此事震驚了整個臺灣社會。昨晚,學生又非法衝進臺「行政院」,高喊「退回服貿」。
  • 再忙也要讀書 高希均新書《閱讀救自己》上市
    《閱讀救自己》 高希均著 人民出版社出版自己再忙也要讀書;收入再少也要買書;住處再擠也要藏書;交情再淺也要送書。集財富於一身,受人嫉妒;集知識於一身,受人崇敬。——高希均:《閱讀救自己》這本書裡有經驗和智慧,更有一種信仰、追求和愛。它信仰、追求,尤其是愛真理、知識和書籍。這是我們多麼需要、多麼渴望的一種精神啊。——王蒙十四年前,新加坡邀請高希均教授、杜維明教授和我三人發表文化跨世紀的集體演講,我聽了高教授對於中國經濟的細緻預測大吃一驚。這麼多年下來,他的預測已經被全部證實。
  • 臺灣各界呼籲儘速商籤兩岸貨貿協議以保產業競爭力
    韓國為臺灣主要貿易競爭對手,雙方出口貨品類別有七成以上重疊。臺當局經濟事務主管部門此前預測,一旦大陸與韓國自貿協定生效,韓國出口大陸商品因關稅調降而大幅提升競爭力,將嚴重影響臺灣鋼鐵、工具機、面板、偏光板、石化、紡織、玻璃等產業出口,近四分之一臺灣輸往大陸工業產品恐受波及,數十億美元商機可能被韓國搶走。   今年6月大陸與韓國自貿協定籤署後,臺灣各界即表達了憂慮。
  • 國臺辦回應臺灣部分學生反服貿爭議(發布會實錄)
    您一直說服貿協議對兩岸老百姓的福祉很好,尤其對臺灣福祉很好,可是現在在臺灣都說看不出好,好在哪裡。能不能請發言人具體講一講,現在在臺灣的學生講服貿協議可能有大陸統戰的做法,甚至是一種未來牽制臺灣的做法。我覺得這個是不是請國臺辦說明一下。第二,如果服貿因為「立法院」和因為學生的關係而退回的話,大陸會進行第二次服貿談判嗎?謝謝。
  • 臺灣新聞臉:ECFA這十年
    那麼,ECFA對臺灣到底意味著什麼? 為什麼民進黨當局昔日強力反對如今卻緊緊擁抱? ECFA實施十年:歷經風雨 為臺灣帶來巨大利益 2010年6月29日,《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正式籤署,但它只是一個框架,後續還有四個協議需要完成,包括「投資保障協議」、「服貿協議」、「貨貿協議」與「爭端解決機制」等。而對於ECFA的後續處理,民進黨的態度一直在反覆。
  • 臺北大學教授鄭又平:陸韓FTA刺激臺灣反思
    眼下,中國大陸與韓國自由貿易協定(FTA)籤署在即,而把韓國作為最大競爭對手的臺灣,卻遲遲未能通過兩岸服貿協議。  就在臺灣內部還在爭議要不要接近大陸的時候,韓國人已經悄悄地用三星手機、現代汽車以及《來自星星的你》等韓劇,強勢搶佔大陸市場的消費份額。未來,隨著陸韓之間關稅的進一步減免,臺灣的競爭力將進一步弱化。
  • 臺經濟學者高希均:畢業生起薪每月2萬2要怪自己
    人民網6月3日電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天下文化創辦人高希均今天表示,臺灣現在居民年所得達2萬1000美元、人民教育程度很高,但卻出現一種讓人擔心的現象,那就是「凡事靠政府」。     臺師大今天上午舉行「大學生問題多,企業大老為臺灣教育把脈建言」座談會,邀請高希均、金寶董事長許勝雄、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及「立法院長」王金平、「國票金控」董事長魏啟林等人出席。     高希均表示,只要企業找得到人,月薪1萬8000元新臺幣,也不算低薪;如果找不到人,月薪15萬元新臺幣也太低。
  • 2014上半年臺灣圖書市場
    2014上半年整體經濟依然延續2013年的不景氣,房價與失業率仍高居不下,民生物價明顯上升,消費者購買行為仍謹慎保守,出版業受網絡信息與智慧型手機的影響與取代感受更趨明顯。書店的銷售情況不見好轉,大多努力自救,轉型經營或跨界尋找更多策略合作商機。無關出版業的兩岸服貿協議也出現不同見解,「立法院」遲遲未能通過協議法案,致使諸多兩岸合作出現原地踏步或無法前行的窘境。
  • 起底臺灣「太陽花學運」及其主角
    服貿協議,是兩岸的一個貿易協定,是一個經濟問題。而黑箱這裡指的是服貿協議在臺灣「立法院」的審議問題,這是一個政治問題。李敖先生對臺灣曾經有一個很有趣的論斷,他說,臺灣的問題,政治問題一般法律解決,法律問題一般經濟解決,經濟問題一般政治解決。這次的事情,再一次驗證了這個論斷。
  • 俠客島:驅逐「淘寶臺灣」,民進黨咋就這麼怕陸資?
    阿里巴巴早在2008年就進入臺灣市場,2013年,淘寶在臺交易額近500億元新臺幣。據估算,當時每天有逾1萬件淘寶包裹從大陸發往臺灣,有1/4的臺灣網絡賣家直接從淘寶進貨。有段時間,兩岸網絡上傳開了「淘寶統一中國」的流行語。2014年,由民進黨暗中推動的「太陽花運動」在島內登場,兩岸服貿協議被迫擱淺,陸資赴臺的大環境自此日趨惡化。
  • 邱毅:整個臺灣活在井底之蛙、夜郎自大環境裡
    前國民黨籍「立委」、臺灣經濟研究院董事邱毅 圖片來源:香港「中評社」【環球網綜合報導】前國民黨籍「立委」、臺灣經濟研究院董事邱毅接受香港「中評社」訪問指出,中韓自由貿易協定(FTA)年底可能籤成,臺灣的工商界都知道問題嚴重,希望兩岸服貿、貨貿趕快通過,可是媒體與網絡基本上都被所謂「臺獨」的學生、反動民粹的理盲言論所壟斷,所以臺灣現在是「心態鎖國」,根本沒意識到中韓FTA
  • 《中時電子報》:臺灣的救贖:韓國瑜與九二共識?
    又,馬英九任內奮力推動ECFA、《兩岸服貿協議》、《兩岸貨貿協議》,其目的不也是拚經濟?《服貿》、《貨貿》如果落實,它對臺灣經濟的助益遠比「人進來、貨出去」更全面、更深遠。儘管當時兩岸經貿交流的利益,在島內的分配出了問題,但那是島內體制與內鬥的結果,不該怪大陸。何況對臺灣整體長期而言,兩岸經貿交流、整合利大於弊,但馬「拚經濟」的努力,卻被綠營鼓動的「太陽花之亂」以違法手段全盤破壞。
  • 臺灣旺報:激發兩岸新動能 避免臺灣被邊緣化
    臺灣《旺報》11日指出,自從今年3月太陽花學運以來,兩岸關係迷漫著低蕩氛圍。中韓終於達成自由貿易協議,臺當局備感壓力,再度提出應儘快通過服貿、貨貿協議和兩岸協議監督機制。  激發兩岸經貿協商新動能  《中國時報》評論文章說,兩岸重啟經貿協商,不只是形式上的開會,而是雙方有實質共識,能夠針對有交集的部分找到新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