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希均:民進黨應現在著手通過服貿

2021-01-07 人民日報海外網

海外網12月12日電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臺灣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榮譽教授高希均在香港談及兩岸關係時表示,不管2016藍綠誰執政,臺灣走出去,兩岸交流的大趨勢不變。他建議民進黨立即著手促成服貿協議的通過,「與其上臺再搞,不如現在就辦」。

高希均說,全球化大趨勢下,兩岸的經貿交流有「1+1>2」的效果。2016不管是誰執政,臺灣走出去,兩岸交流都是大趨勢。學經濟的人知道,兩個經濟體籤署的經貿合作協議一定是雙方互利互惠的,但服貿明顯是大陸讓利於臺灣。由於臺灣內部的問題,大陸已經與韓國先籤訂了FTA,對臺灣影響很大。臺灣不能再浪費時間,服貿應該儘快通過。

高希均說,服貿是臺灣的機會,能爭取到臺灣的長期利益,對增加就業,改善經濟都有好處。走出民主的困境,重新發展經濟,需要有遠見的人,能以大部份人的利益為重。如果民進黨看到這一點,與其2016再去做,不如現在就去做。

高希均說,臺灣經濟的困境與開放程度不高有關。大陸是臺灣邁向國際的第一關,臺灣對大陸應該放的更開些。臺灣對大陸學生的「三限六不」,處處以「不能與本地學生競爭」為由設限,是臺灣的恥辱。

對於柯文哲的異軍突起,高希均表示,樂見兩黨之外,超越意識形態的第三人的站出。如果他真得能夠超越藍綠,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贊同他。

高希均用「審慎樂觀」形容未來一段時間兩岸關係的發展。有人問,馬英九好人為什麼得不到好報,這次國民黨會輸得這麼慘?高希均表示,「不是不報,時候未到」。(黃博寧)

(責編:劉國民)

相關焦點

  • 高希均挺服貿協議:臺灣為什麼怕競爭
    原標題:高希均挺服貿協議:臺灣為什麼怕競爭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力挺服貿協議  華夏經緯網6月3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28日力挺服貿協議,對輿論的批評,他說,臺灣怎麼這麼怕跟人家競爭,「尤其我們的出版業」。
  • 另類「80後」高希均:有能力的老人應領養年輕人
    通過演講和寫作來傳播觀念,是高希均從小就愛做的事。「什麼叫好的觀念?就是你的論述、主張、價值判斷,是為了經濟進步和教育普及,是為了縮小貧富差距永續發展,大家有更美好的生活。」1999年,高希均的女兒前往廣州,領養了一個10個月大的女嬰,取名叫安妮。「領養的手續很複雜,還要調查家庭收入等各方面。當年共有20個美國家庭通過了審核,我老婆是廣東人,會說英文也會說廣東話,她義務陪著這20個家庭,負責協調和翻譯。」高希均回憶道,「在西方領養孩子,從第一天開始就不用避諱,所以安妮完全知道自己的身世。」
  • 臺灣反服貿團體集會,要求民進黨「勿忘初心」……現在壓力全在蔡英文這了
    行政院」大門集結,強調民眾依然堅持「撤回服貿,拒絕貨貿」,要求藉由學運取得政權的民進黨政府能勿忘初衷,否則就是背棄人民。賴中強認為,對大陸全面開放經貿依然是民進黨的主軸,雖然為了貿易平衡,民進黨政府還加上「全球化」,但就他看來,這兩個方案都是「瀉藥」。
  • 民進黨新任副秘書長林飛帆的前世今生
    但馬沒算到一件事,就是九月政爭這個穩贏的事情居然搞砸了(參考《王金平其人其事》),王金平徹底得罪了又沒開除掉,就導致他一直想過的服貿協議沒有過。當然,我們今天要感謝服貿沒有過,因為,對我們太太太不公平了!太便宜他們了!也因此,當時馬英九強力要求,服貿協議2014年6月前必須要通過。為何?14年12月就要地方選舉了,把髒活幹完了,再來哄選民。
  • 中國移動·會客廳 | 高希均和他的「新獨立宣言」
    高希均:這個問題有好幾個說法。第一個說法,現在科技發達以後,吸收知識的形式不再是唯一的,書本甚至不是很重要的,所以如果是以出書為全部業務的公司,一定會很辛苦,全世界都是這樣。第二,書也在變,紙本之外,有電子書、有聲書等等,另外還有書籍的共享。第三個,與其說我在乎書本身,不如說我把書解釋成「學習」兩個字。閱讀救自己,實際上是學習救自己。
  • 高希均:中國應向開放之國邁進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董事長高希均在會上發表了「從三位佛裡漫談大趨勢—What we have learned from milton,benjamin,thomas friedmans》」的開幕演講言。高希均在發這中表示:中國夢就像我們昨天晚上在黃浦江上講的,是一個開放之國,中國要不斷地走向開放之國。
  • 臺海觀瀾|愛恨就在一瞬間,民進黨何時愛上了兩岸ECFA
    十年前,兩岸籤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民進黨恨之欲其死,以全黨之力進行阻撓、反對;十年後,當有風聲傳出,大陸也許會終止ECFA的時候,民進黨方面卻反覆公開表態,不希望這項協議終止。外界這才發現,不知什麼時候,民進黨竟然愛上ECFA,愛之欲其生了。
  • 馬英九請蕭萬長出山拼經濟 民進黨:請神仙來也沒用
    民進黨「立委」李應元今天說,拼經濟方向對,但關鍵在握有權力的馬英九手上,若沒展現朝野對話、溝通誠意的話,不要說找蕭萬長,「請神仙來也沒用」。  民進黨團幹事長高志鵬說,這顯示馬英九已無大將、玩不出新的把戲,且蕭曾是副領導人、還是經濟總計劃師,如今只是一介平民能有什麼突破?
  • 民進黨的「兩顆子彈」與「太陽花」
    3月19日,臺灣「三一九槍擊案」十三周年,無論是三年前還是十三年前的這兩起事件,民進黨都可謂是最大受益者,不知道現在大權在握的民進黨有沒有考慮把這兩天設為法定節假日?「兩顆子彈」還要飛多久?2004年3月19日,在臺灣地區領導人「大選」的前一天,陳水扁和呂秀蓮同乘吉普車為選舉拉票過程中遭遇槍擊事件。
  • 連勝文拜會高希均 選前衝刺打經濟牌(圖)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連勝文拜會高希均(左二)。19日上午與天下文化創辦人高希均對談,兩人會談約半小時。連勝文會後首訪時表示,針對中韓籤訂FTA後,許多支持者對臺北市的未來發展感到焦慮,很害怕選後出現不可預測的未來,因此順應支持者要求,以確實的方法表示自己該如何帶領城市往前邁進。 連勝文昨拜會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今上午結束菜市場拜票後,接著拜訪天下文化創辦人高希均。
  • 黎建南:國民黨不要讓臺灣的聲音完全被民進黨壟斷
    現在民進黨在挑釁、在刺激,但是國民黨這個時候必須有個立場,就是說希望兩岸能夠對話。因為光是聽民進黨的聲音的話,一直挑釁,一直配合美國,我想大陸人民就會很憤怒,是可忍孰不可忍。那這樣把兩岸搞僵了,誰最高興?當然是美國最高興嘛。所以這個時候,國民黨要扮演一個角色,就是終止兩岸挑釁、兩岸對立,希望兩岸能夠多交流。
  • 與顏家大啖「臺灣豬全餐」 朱立倫批民進黨想矇混過關
    針對攸關美豬開放進口的行政命令查照案,要將備查改為實質審查,朱立倫批,影響健康的重要決定,民進黨竟想要用行政命令矇混過關。   朱立倫表示,支持臺灣豬肉、支持健康豬,吃的安全是全民最重要、最關心的,萊豬進口是大家最大擔憂,呼籲大家為了民眾健康要吃臺灣豬,拒絕吃讓健康有影響的萊豬,或含有瘦肉精豬肉。    針對攸關美豬開放進口的行政命令查照案,要將備查改為實質審查。
  • 「前瞻計劃」引爆臺立法機構「戰事」,蔡英文說民進黨不曾惡意杯葛,臺灣人民氣笑了……
    針對今日前瞻「戰場」,國民黨團一早也召開黨團大會討論因應對策。廖國棟會後受訪表示,大家對前瞻提出的質疑,包含教授、專家,執政黨沒有很誠墾、謙卑面對,身為在野黨就必須強力抨擊,將無限期對抗,比照民進黨服貿時期對抗當時執政黨的模式持續抗爭。
  • 臺經濟學者高希均:畢業生起薪每月2萬2要怪自己
    人民網6月3日電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天下文化創辦人高希均今天表示,臺灣現在居民年所得達2萬1000美元、人民教育程度很高,但卻出現一種讓人擔心的現象,那就是「凡事靠政府」。     臺師大今天上午舉行「大學生問題多,企業大老為臺灣教育把脈建言」座談會,邀請高希均、金寶董事長許勝雄、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及「立法院長」王金平、「國票金控」董事長魏啟林等人出席。     高希均表示,只要企業找得到人,月薪1萬8000元新臺幣,也不算低薪;如果找不到人,月薪15萬元新臺幣也太低。
  • 再忙也要讀書 高希均新書《閱讀救自己》上市
    《閱讀救自己》 高希均著 人民出版社出版自己再忙也要讀書;收入再少也要買書;住處再擠也要藏書;交情再淺也要送書。集財富於一身,受人嫉妒;集知識於一身,受人崇敬。——高希均:《閱讀救自己》這本書裡有經驗和智慧,更有一種信仰、追求和愛。它信仰、追求,尤其是愛真理、知識和書籍。這是我們多麼需要、多麼渴望的一種精神啊。——王蒙十四年前,新加坡邀請高希均教授、杜維明教授和我三人發表文化跨世紀的集體演講,我聽了高教授對於中國經濟的細緻預測大吃一驚。這麼多年下來,他的預測已經被全部證實。
  • 服貿會跨入雲上:服貿會數字平臺、APP累計瀏覽量196萬
    北京商報訊(記者 趙述評 趙馳)9月6日,2020年服貿會執委會辦公室第二場新聞通氣會上,2020年服貿會執委會辦公室線上服貿會組組長周濤表示,9月5日服貿會數字平臺官方網站和APP累計瀏覽量196萬,活躍用戶數28萬。
  • U遊臺灣 高希均:小書店多的城市,比大銀行多的城市更富有
    在臺灣,大概沒有人不知道「遠見·天下文化」這個名字,它由經濟學家高希均先生與新聞人王力行女士於1982年創立,以「傳播進步觀念,豐富閱讀世界」為願景,自許成為在臺灣及華文世界中,最具公信力和影響力的文化事業機構。
  • 【揚州講壇】講主回顧:高希均教授
    2009年4月18日知名經濟學家高希均教授登臨揚州講壇主講:美國經驗50年 人物卡片:高希均,臺灣著名出版人,經濟學家、教育家和新聞傳播學家。1959年9月5日,我到美國讀書,1964年獲得密執安州立大學博士,之後在威斯康辛大學任教,我正式退休是在1998年,當時我62歲。再過幾個月,我去美國整整50年了,我準備哪一天再從臺北飛到美國,再走一趟50年前走的路。   1949年到臺灣,到現在,這次來揚州,60年的分手,90分鐘的路程。
  •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服貿會
    有人對「服貿會」的名字感到有些陌生,其實,它是大家的「老朋友」。「服貿會」的前身是「京交會」,自2012年首屆舉辦以來已8年。體驗者可以通過一鍵按鈕開啟無人駕駛模式,車輛便可自動檢測車輛、行人等障礙物,在沒有任何人為幹預的情況下安全行駛。
  • 服貿會揭秘|奧園首次搭建大規模臨時建築,都有哪些挑戰?
    「由於鄰近的鳥巢、水立方等建築色彩為偏灰色系,這為服貿會臨時室外場館的創作留了空間,即可以通過色彩語言,強調服貿會場館的整體形象。」成硯說,往屆服貿會的主題色是橙黃色,本屆服貿會場館依然以橙黃為基礎色彩。場館體量更大,單一色彩會顯得單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