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觀瀾|愛恨就在一瞬間,民進黨何時愛上了兩岸ECFA

2020-12-27 新浪財經

來源:經濟觀察報

圖片來源:壹圖網

經濟觀察網 王義偉/文 這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十年前,兩岸籤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民進黨恨之欲其死,以全黨之力進行阻撓、反對;十年後,當有風聲傳出,大陸也許會終止ECFA的時候,民進黨方面卻反覆公開表態,不希望這項協議終止。外界這才發現,不知什麼時候,民進黨竟然愛上ECFA,愛之欲其生了。

一向金剛怒目、逢中必反的民進黨,突然之間菩薩低眉,還真是讓人適應不了。這畫風轉變得太快了!

探究一下民進黨對ECFA由恨轉愛的過程,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試分析如下:

民進黨對ECFA的恨,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2010年ECFA剛剛籤署的時候,這個時候民進黨對國民黨的恨更多一些;第二個階段是2014年的反服貿協議時期,這個時候的民進黨,更多的是懼怕,是真的怕了ECFA了。

2008年國民黨重新奪回執政權,兩岸交流提速,當年實現三通,接著開始經貿談判,2010年談出成果ECFA。

民進黨急了。一方面,民進黨2008年大選失敗,對國民黨餘恨未消;另一方面,眼看國、共兩黨打得火熱,歷史的潮流向統一的方向轉彎,嚴重衝擊著民進黨的政治抱負。所以,這個黨在新任黨主席蔡英文的帶領下,開始猛烈攻擊、阻撓ECFA。

ECFA是2010年6月29日在重慶籤署的。時任臺灣領導人馬英九在ECFA籤署後發表談話,認為協議的籤署標誌著「兩岸和平繁榮已不是天邊的玫瑰,手摸的到也感覺的到」。當然,馬英九沒有想到的是,ECFA送到臺灣「立法院」之後,他「摸的到也感覺的到」的,是來自民進黨黨團的激烈反對。

謝長廷說,ECFA一旦生效,臺灣會湧入2億大陸勞工,大陸的農產品也會傾銷臺灣。民進黨製作了《有ECFA真好?ECFA哪裡好?》系列宣傳片,反覆強調ECFA只會對大財團有利。

民進黨對ECFA的反制不但激烈,還有戰術、有節奏。ECFA送到臺「立法院」進行審議後,2010年7月5日,蔡英文在民進黨內部會議上定調,對於ECFA,不要大火快炒,而要細火慢燉;7月9日,民進党進行戰略大轉移,宣布退出「立法院」臨時會(離開臺北市),以「民主客廳——ECFA開講」的形式,到鄉下去開展反ECFA的活動。

真不知道這一套農村包圍城市的戰法,民進黨是跟誰學的。

民進黨戰略大撤退,「立法院」只剩下國民黨和藍營同盟軍,又佔有過半席次的的優勢,ECFA順利通過,早收清單落地,臺灣農漁民開始享受大陸關稅降低、取消的好處。

2012年,蔡英文代表民進黨參加大選。對於ECFA,她是這樣表態的,一旦當選,就會公投廢止這項協議。那一年,蔡英文參選失敗,馬英九連任。

2013年6月,作為ECFA後續協議之一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服貿協議)在上海籤署,然後送交臺灣「立法院」審議。

這一次,民進黨是真怕了。服貿協議如果順利通過,標誌著兩岸交流的大趨勢真的在向統一的方向轉彎,民進黨有可能長期淪為在野黨,再無執政機會。

這是黨和臺灣命運的決戰,民進黨拼了!2014年3月18日,臺灣「立法院」內藍綠雙方大打出手、難分勝負之際,民進黨援軍殺到。大批學生衝破封鎖,進入並佔領了臺灣「立法院」,表達反對服貿協議的堅定態度,製造了一場轟動全世界的「太陽花運動」。這場運動進行得如火如荼,有人掛彩受傷,也有男女學生一戰成名。

結果,是服貿協議被無限期擱置,國民黨一敗塗地。兩年之後的2016年,蔡英文贏得大選,2020年,蔡英文再一次贏得大選。

歷史的大潮從向統的方向流動,又轟隆隆地向「獨」的方向流去了。

而民進黨、蔡英文對於ECFA的態度,也在歷史的轉彎處改變了。

2016年1月16日,蔡英文贏得大選。在當選之後發表的談話中,蔡英文表示:「我要在此重申,今年5月20日新政府執政之後,將以『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兩岸協商交流互動的成果、以及民主原則與普遍民意,做為推動兩岸關係的基礎。」

蔡英文的意思是,不但ECFA,之前馬英九執政時期兩岸達成的所有協議,民進黨當局都接受。臺灣人習慣的表達是「概括承受」。

蔡英文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自從蔡英文當選至今,對於兩岸間達成的所有協議,民進黨當局從未提出過異議。所有的協議都在認真、順利地執行,包括ECFA。

為什麼?

因為屁股決定腦袋。

兩岸經貿交流,就像饕餮大餐,品種豐富、味道鮮美。這道大餐,以前是馬英九、國民黨當局在享用。民進黨作為看客,只能在一旁大喊不許吃、噎死你!等到民進黨坐到桌子前了,這群食客怎麼可能掀桌子、砸飯碗呢?民進黨當然要繼續享用了。何況,兩岸經貿交流一直在發展、提高,迄今年貿易額已經超過2000億美元,臺灣年賺取順差超過1000億美元。

愛恨就在一瞬間,就看屁股坐哪邊。

蔡英文當選臺灣領導人的時候,她對ECFA以及所有兩岸間的協議,也就由恨轉為愛、轉為接受了。

就這麼簡單。

相關焦點

  • 臺海觀瀾 | 臺海風雲40年(十)
    直到一年多以後,2019年12月2日,臺灣檢方才把案件偵查完畢並以「侮辱公務員及公署」的罪名起訴楊蕙如。逼死職業外交官雖然是一個極端的案例,但也從一個側面顯示出,民進黨培養的網軍,戰鬥力實在是非常彪悍。民進黨的網軍有一個外號,1450。這個外號的起源,是臺灣農委會以一年1450萬新臺幣的預算對外招募網絡工作人員。
  • 兩岸專家共話臺海局勢
    圖為「臺海局勢與兩岸關係」板塊節目錄製現場。主辦單位供圖「《反分裂國家法》第八條不是擺設。我們會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如若有人鋌而走險、觸碰底線,大陸會毅然採取必要手段來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華中師範大學臺灣與東亞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周志懷表示。
  • 兩岸專家共同解讀臺海局勢:反分裂與和平發展是主軸
    《思·享2021》「臺海局勢與兩岸關係」板塊錄製現場。 主辦方供圖「民進黨推動兩岸經貿脫鉤,既違背了兩岸民眾的意志和利益,也不符合兩岸經貿發展規律。」上海市臺灣研究會會長嚴安林日前在北京表示,唯有通過發展兩岸關係,臺灣才能解決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的問題。
  • 兩岸不會發生戰爭?蔡正元:ECFA還在進行,惠臺措施也未改變
    在拜登即將入主白宮之際,島內突然有學者聲稱:「兩岸已經進入準戰爭狀態」!針對這一情況,國民黨前「民代」發表了個人看法。 從今年年初開始,「兩岸是否會爆發戰爭」便一直成為島內民眾的熱議話題,主要是民進黨當局等「臺獨」分子不斷挑釁大陸。近段時間,有臺灣學者表示「臺灣與大陸已經進入準戰爭狀態」。為了證明這一說法,臺灣學者還列舉出了多項證據。針對「兩岸是否會爆發戰爭」這一問題。國民黨前「民代」蔡正元明確表示,兩岸並不會爆發戰爭。
  • 聲稱「臺海局勢詭譎 」,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呼籲兩岸恢復對話
    國民黨主席江啟臣9月19日在其個人臉書帳號上聲稱,臺海局勢詭譎,呼籲兩岸政府應儘速恢復對話。江啟臣稱,9月17日美國國務院次卿克拉奇訪臺,9月18日清晨,解放軍多架軍機跨越海峽中線,當天上午,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宣布,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在臺海附近組織實戰化演練。9月19日海峽論壇正式登場,「但規模大幅縮小,見證兩岸互動管道大幅萎縮。」
  • 民進黨創黨成員:兩岸若開戰 臺灣經濟恐倒退50年
    「臺海一旦爆發戰事,臺灣經濟恐怕倒退50年。」作為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的胞弟,民進黨創黨成員許國泰近日接受香港中評社訪問時如此提醒蔡當局。
  • 面面觀瀾立齊每周評兩岸系列(三十三):今天正題:民進黨連兒童讀物都會害怕都不放過,牽制言論自由簡直南波萬!
    原文作者:張立齊 / 攝影:張老酥/ 編輯:張不倒小夥伴們大家好我是張老酥歡迎收看今天面面觀瀾的日常更新今天正題:民進黨連兒童讀物都會害怕都不放過,牽制言論自由簡直南波萬!並且就像一些媒體說的民進黨不要有掩耳盜鈴的統戰恐懼症,因為自己害怕大陸就不讓別人了解大陸,把大陸的愛奇藝、淘寶、抖音甚至是關於大陸抗擊疫情的兒童讀物是視為洪水猛獸,將這一些臺灣人民喜聞樂見的內容抹黑成為統戰,將檢舉蔡英文的假博士論文和提出來克多巴胺有毒的醫生扣上了紅帽子用檢調和司法來打壓。蔡當局讓臺灣人民噤若寒蟬這樣子,用限制言論自由來壟斷臺灣民心真的能長久嗎?
  • 臺海迎來「重量級嘉賓」
    最近臺海局勢陷入了極度緊張之中,臺海空域上空長期盤旋著解放軍和臺軍的軍機。在這個時候,民進黨還不斷地叫囂「臺獨」言論,想著法的要給「臺獨」助力。而且從一開始,美國的身影就在民進黨的背後若隱若現。在這一次臺海危機中,美國不斷地出臺「涉臺法案」,並且派遣高層「到訪」臺灣地區,在兩岸問題上煽風點火,讓兩岸緊張對立形勢不斷加劇。甚至,美國還出動了軍艦和軍機進入臺海地區,讓局勢變得越發複雜嚴峻,近日,臺海地區就迎來了一個「重量級嘉賓」。
  • 臺海觀瀾|國民黨在兩岸議題上畏手畏腳等於慢性自殺
    在筆者看來,現在的國民黨如果繼續在兩岸議題上畏手畏腳,無異於慢性自殺。首先需要明確一個基本的道理,或者說常識。兩岸議題,不僅僅是國民黨的立身之本,也是臺灣政壇所有希望有所作為的政黨的立身之本。因為兩岸議題對於臺灣而言,是無法迴避的生死存亡的大事,操作得好,堪堪保住和平,操作不好,兵兇戰危、改天換地。具體而言,臺灣的政黨,必須在兩岸議題上有清晰的論述,並根據這個論述處理兩岸關係。
  • 寶通預言:大陸與臺灣何時爆發武力衝突?是否武統?臺海局勢未來將會如何?運用《易經》佔卜預測得出結論——
    【寶通談玄學(101)】  近些日子,臺海危機再度被彼岸民進黨所引爆
  • 臺海觀瀾 | 臺海風雲40年(七)
    2004年,蔡英文加入民進黨,成為民進黨的不分區「立委」。相對於那些當年在臺灣街頭抗爭國民黨統治、坐牢、流亡海外的黨內老同志,蔡英文算是半路出家,所以最開始,她這個黨籍「立委」,還有不少人不太服氣。但時間不長,蔡英文就在民進黨內站穩腳跟,並於2008年和2010年兩次當選民進黨主席。
  • 臺海觀瀾|臺海風雲40年(六)
    處於道德劣勢的民進黨一邊抵抗來自國民黨和親民黨的攻勢,一邊另闢戰場,攻擊馬英九。8月2日,民進黨「立委」謝欣霓等人到臺灣高檢署查緝黑金行動中心告發馬英九違規使用其臺北市長任內的特別費。臺灣檢方立案偵查,馬英九特別費案爆發。民進黨攻擊馬英九,並沒有減輕陳水扁的壓力。
  • 陳先才:民進黨要維持兩岸現狀說易行難
    儘管民進黨對未來重返執政後的兩岸關係之穩定信心滿滿,然在實踐運作中卻相當不容易,2008年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其成果並不只是表現在兩岸經貿關係之發展,更表現在兩岸結構性關係的總體改善,除了經濟紅利之外,還表現為和平紅利、交流紅利、安全紅利以及國際空間紅利等等。這些都是兩岸現狀之重要組成部分。
  • 民進黨人士曝臺海巡艦艇用高壓水槍射擊大陸抽砂船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臺灣親綠媒體《自由時報》25日報導稱,大陸抽砂船多次傳出進入臺灣附近海域採砂,民進黨連江縣黨部主委李問25日在臉書發文聲稱,為「驅趕」抽砂船,臺「海巡署」9月下旬起持續派駐大型艦艇到馬祖,他還說,有幸與海巡隊出海,近距離了解海巡隊驅趕大陸抽砂船執勤情況,文字後面還貼出臺海巡艦艇用高壓水槍射擊大陸抽砂船的現場照片
  • 臺海形勢複雜嚴峻
    雖然兩岸關係風險挑戰會以新的形式出現,但隨著大陸各項事業全面向好向穩發展,應對風險挑戰的能力提升,兩岸關係將持續克難向前。   臺海形勢一度波雲詭譎   川普政府大打「臺灣牌」,借臺海「極限施壓」。2020年,川普為尋求連任,轉移國內矛盾,加大對華戰略遏制,不斷挑戰底線紅線。
  • 臺海局勢與兩岸關係將走向何方?
    究竟當如何看待臺灣地區的這次選舉,又如何評估下步臺海局勢與兩岸關係?新華社今晨發表港澳臺·時評《莫道浮雲終蔽日——臺灣「大選」結果當何以看待》。臺灣地區實行西式民主選舉,若憑執政表現的優勢贏得選戰,自無可厚非,但蔡英文和民進黨施政乏善可陳,政策荒腔走板,令社會撕裂、民生凋敝、民主倒退,引發爭議不斷、民怨不息。為轉移社會批判焦點,其恣意動用執政資源,全力開動黨政軍機器撈取選票。
  • 廈大教授唐永紅:未來四年兩岸關係不樂觀,臺海和平有可能生變
    只要中國大陸依然維持著經濟全球化的中心地位,而臺灣不能處理好兩岸關係並與大陸整合發展,臺灣就將繼續邊緣化,「悶經濟」就將繼續「悶」下去。將來會有更多的庶民,包括今天那些尚可「小確幸」的年輕世代,都將會「經濟覺醒」,並將會從「經濟覺醒」走向「政治覺醒」。但這個過程會比較漫長,可能還需要20年左右的時間。唐永紅對中評社說,國民黨以及藍營的其他政黨在兩岸關係方面現在面臨著路線取向問題。
  • ECFA十周年|接續ECFA,臺灣的應取之道
    而十年後的今天,身為臺灣地區領導人兼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其轄下的陸委會卻公開呼籲大陸「不要停掉ECFA」,並聲明強調:「ECFA是兩岸在互惠互利原則下簽署的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實施以來對雙方均有利,希望持續落實。」   民進黨對待ECFA前後截然相反的態度,反映出當下兩岸關係情勢的巨大變化。
  • 王在希:不動用武力不可能實現兩岸統一
    多數選民不願意看到民進黨一黨獨大,美國也不喜歡臺灣一黨長期執政;民進黨不承認「九二共識」,搞不定兩岸關係、臺灣經濟和國際空間。臺灣問題有它的複雜性和特殊性。解決臺灣問題的時機需要非常慎重的選擇,不僅要看到臺灣島內的情勢,還要考慮整個國際外部環境,更要考慮中國大陸自身的情況。
  • 第七屆兩岸智庫學術論壇「雲」論維護臺海和平與融合發展
    第七屆兩岸智庫學術論壇「雲」論維護臺海和平與融合發展 2020-12-13 19:45:27北京、上海、臺北、臺南四地會場的逾60位兩岸關係研究學者,圍繞「維護和平穩定、深化融合發展」主題展開研討。12月13日,第七屆兩岸智庫學術論壇以視頻連線方式在「雲端」舉行。北京、上海、臺北、臺南四地會場的逾60位兩岸關係研究學者,圍繞「維護和平穩定、深化融合發展」主題展開研討。圖為北京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