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觀察報
圖片來源:壹圖網
經濟觀察網 王義偉/文 這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十年前,兩岸籤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民進黨恨之欲其死,以全黨之力進行阻撓、反對;十年後,當有風聲傳出,大陸也許會終止ECFA的時候,民進黨方面卻反覆公開表態,不希望這項協議終止。外界這才發現,不知什麼時候,民進黨竟然愛上ECFA,愛之欲其生了。
一向金剛怒目、逢中必反的民進黨,突然之間菩薩低眉,還真是讓人適應不了。這畫風轉變得太快了!
探究一下民進黨對ECFA由恨轉愛的過程,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試分析如下:
民進黨對ECFA的恨,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2010年ECFA剛剛籤署的時候,這個時候民進黨對國民黨的恨更多一些;第二個階段是2014年的反服貿協議時期,這個時候的民進黨,更多的是懼怕,是真的怕了ECFA了。
2008年國民黨重新奪回執政權,兩岸交流提速,當年實現三通,接著開始經貿談判,2010年談出成果ECFA。
民進黨急了。一方面,民進黨2008年大選失敗,對國民黨餘恨未消;另一方面,眼看國、共兩黨打得火熱,歷史的潮流向統一的方向轉彎,嚴重衝擊著民進黨的政治抱負。所以,這個黨在新任黨主席蔡英文的帶領下,開始猛烈攻擊、阻撓ECFA。
ECFA是2010年6月29日在重慶籤署的。時任臺灣領導人馬英九在ECFA籤署後發表談話,認為協議的籤署標誌著「兩岸和平繁榮已不是天邊的玫瑰,手摸的到也感覺的到」。當然,馬英九沒有想到的是,ECFA送到臺灣「立法院」之後,他「摸的到也感覺的到」的,是來自民進黨黨團的激烈反對。
謝長廷說,ECFA一旦生效,臺灣會湧入2億大陸勞工,大陸的農產品也會傾銷臺灣。民進黨製作了《有ECFA真好?ECFA哪裡好?》系列宣傳片,反覆強調ECFA只會對大財團有利。
民進黨對ECFA的反制不但激烈,還有戰術、有節奏。ECFA送到臺「立法院」進行審議後,2010年7月5日,蔡英文在民進黨內部會議上定調,對於ECFA,不要大火快炒,而要細火慢燉;7月9日,民進党進行戰略大轉移,宣布退出「立法院」臨時會(離開臺北市),以「民主客廳——ECFA開講」的形式,到鄉下去開展反ECFA的活動。
真不知道這一套農村包圍城市的戰法,民進黨是跟誰學的。
民進黨戰略大撤退,「立法院」只剩下國民黨和藍營同盟軍,又佔有過半席次的的優勢,ECFA順利通過,早收清單落地,臺灣農漁民開始享受大陸關稅降低、取消的好處。
2012年,蔡英文代表民進黨參加大選。對於ECFA,她是這樣表態的,一旦當選,就會公投廢止這項協議。那一年,蔡英文參選失敗,馬英九連任。
2013年6月,作為ECFA後續協議之一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服貿協議)在上海籤署,然後送交臺灣「立法院」審議。
這一次,民進黨是真怕了。服貿協議如果順利通過,標誌著兩岸交流的大趨勢真的在向統一的方向轉彎,民進黨有可能長期淪為在野黨,再無執政機會。
這是黨和臺灣命運的決戰,民進黨拼了!2014年3月18日,臺灣「立法院」內藍綠雙方大打出手、難分勝負之際,民進黨援軍殺到。大批學生衝破封鎖,進入並佔領了臺灣「立法院」,表達反對服貿協議的堅定態度,製造了一場轟動全世界的「太陽花運動」。這場運動進行得如火如荼,有人掛彩受傷,也有男女學生一戰成名。
結果,是服貿協議被無限期擱置,國民黨一敗塗地。兩年之後的2016年,蔡英文贏得大選,2020年,蔡英文再一次贏得大選。
歷史的大潮從向統的方向流動,又轟隆隆地向「獨」的方向流去了。
而民進黨、蔡英文對於ECFA的態度,也在歷史的轉彎處改變了。
2016年1月16日,蔡英文贏得大選。在當選之後發表的談話中,蔡英文表示:「我要在此重申,今年5月20日新政府執政之後,將以『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兩岸協商交流互動的成果、以及民主原則與普遍民意,做為推動兩岸關係的基礎。」
蔡英文的意思是,不但ECFA,之前馬英九執政時期兩岸達成的所有協議,民進黨當局都接受。臺灣人習慣的表達是「概括承受」。
蔡英文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自從蔡英文當選至今,對於兩岸間達成的所有協議,民進黨當局從未提出過異議。所有的協議都在認真、順利地執行,包括ECFA。
為什麼?
因為屁股決定腦袋。
兩岸經貿交流,就像饕餮大餐,品種豐富、味道鮮美。這道大餐,以前是馬英九、國民黨當局在享用。民進黨作為看客,只能在一旁大喊不許吃、噎死你!等到民進黨坐到桌子前了,這群食客怎麼可能掀桌子、砸飯碗呢?民進黨當然要繼續享用了。何況,兩岸經貿交流一直在發展、提高,迄今年貿易額已經超過2000億美元,臺灣年賺取順差超過1000億美元。
愛恨就在一瞬間,就看屁股坐哪邊。
蔡英文當選臺灣領導人的時候,她對ECFA以及所有兩岸間的協議,也就由恨轉為愛、轉為接受了。
就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