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移動·會客廳 | 高希均和他的「新獨立宣言」
4月22日,高希均教授作客揚州講壇,主講「星雲之道」,講座結束後,高希均教授接受了中國移動·會客廳專訪。高希均:不敢當。昨天下午我到揚州,五點多鐘的時候,星雲大師打個電話來,說你到揚州了?我說到了。他說你一定要告訴揚州的朋友,很抱歉,因為目前醫生還不鼓勵他坐飛機,所以不能來,他希望揚州的朋友有機會到佛光山去。他也表示,他一定要到揚州來,看看揚州的鄉親。他自己給我打的電話。
-
U遊臺灣 高希均:小書店多的城市,比大銀行多的城市更富有
天下遠見文化事業群目前包含天下文化出版公司、遠見雜誌、小天下出版公司、30雜誌、天下遠見讀書俱樂部、93巷人文空間等。其中的天下文化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全方位的出版社,出版有《哈佛商業評論繁體全球中文版》等逾千種書籍。高希均天下遠見文化事業群的總裁高希均先生生於1936年的南京。他終生的職業是經濟學家,卻以出版人被廣泛認知。
-
高希均挺服貿協議:臺灣為什麼怕競爭
原標題:高希均挺服貿協議:臺灣為什麼怕競爭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力挺服貿協議 華夏經緯網6月3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 據報導,天下文化昨天下午舉辦《郝柏村解讀蔣公八年抗戰日記》新書發表會,作者、前「行政院長」郝柏村親自出席,高希均、法學教授陳長文等人也為新書站臺。由於先前多位出版界人士反對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在這場新書發表會上,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也成為話題。 高希均說,兩岸籤訂服務貿易協議時,他正好在上海,返臺看到協議內容後,「我做為一個念經濟的人,覺得十分興奮」。
-
臺經濟學者高希均:畢業生起薪每月2萬2要怪自己
人民網6月3日電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天下文化創辦人高希均今天表示,臺灣現在居民年所得達2萬1000美元、人民教育程度很高,但卻出現一種讓人擔心的現象,那就是「凡事靠政府」。他認為,年輕人要學會一切靠自己,進入職場每月只能領22K(2萬2000新臺幣,約等於4500人民幣),不該怪當局,要怪自己。 臺師大今天上午舉行「大學生問題多,企業大老為臺灣教育把脈建言」座談會,邀請高希均、金寶董事長許勝雄、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及「立法院長」王金平、「國票金控」董事長魏啟林等人出席。
-
另類「80後」高希均:有能力的老人應領養年輕人
所謂清寒,就是住的房子沒有空調,收音機和自行車是「奢侈品」,更別說用電話和親友聊天……清寒子弟想改變命運,高希均的選擇是讀書,「那個年代怎麼才能知道外面的世界?只有靠報紙靠書本。我很喜歡讀名人傳記,讀傳記不是要成為名人,而是要看人家經過了多少辛苦和挫折。」果然,10年之後,他成了所在眷村第一個漂洋留學的人。
-
高希均:民進黨應現在著手通過服貿
他建議民進黨立即著手促成服貿協議的通過,「與其上臺再搞,不如現在就辦」。 高希均說,全球化大趨勢下,兩岸的經貿交流有「1+1>2」的效果。2016不管是誰執政,臺灣走出去,兩岸交流都是大趨勢。學經濟的人知道,兩個經濟體籤署的經貿合作協議一定是雙方互利互惠的,但服貿明顯是大陸讓利於臺灣。由於臺灣內部的問題,大陸已經與韓國先籤訂了FTA,對臺灣影響很大。
-
【揚州講壇】講主回顧:高希均教授
2009年4月18日知名經濟學家高希均教授登臨揚州講壇主講:美國經驗50年 人物卡片:高希均,臺灣著名出版人,經濟學家、教育家和新聞傳播學家。 先看一下標準的美國地圖,右邊是美國東海岸,這裡有兩大重要的城市,一個是紐約,一個是華盛頓;西海岸有一個洛杉磯,一個叫舊金山。我在美國這麼多年,極少在美國的東海岸和西海岸。 1949年,我隨爸爸媽媽到了臺灣,當時到臺灣念初三。
-
| 攻克不讀書的5個理由,愛上閱讀
①忙於工作,沒時間讀書有些人選擇強迫自己讀書,剛讀十分鐘,就開始擔心明天要交的報告,每當這個時候,就會發現自己很難靜下心來讀書。內心深處又覺得,書或許能給我們帶來擺脫眼前困境的靈感,消除我們的壓力,書亦是我們的良師益友,所以,不管有沒有讀書,都會買書,瘋狂的買書,這變成了給自己安全感的一種方式,不知不覺間,發現自己書桌上堆積如小山一樣的書籍,給自己一種無形的壓力。
-
連勝文拜會高希均 選前衝刺打經濟牌(圖)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連勝文拜會高希均(左二)。19日上午與天下文化創辦人高希均對談,兩人會談約半小時。連勝文會後首訪時表示,針對中韓籤訂FTA後,許多支持者對臺北市的未來發展感到焦慮,很害怕選後出現不可預測的未來,因此順應支持者要求,以確實的方法表示自己該如何帶領城市往前邁進。 連勝文昨拜會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今上午結束菜市場拜票後,接著拜訪天下文化創辦人高希均。
-
你不是忙,只是不愛讀書而已
但每當看到這類的留言,我總是會不遺餘力想要把自己看過的好書,分享給大家。一則我覺得好書其實就是要被更多的人讀到才有價值,二則我也很希望有人可以跟我看了同本書後有哪怕一星半點的共鳴。 每次我分享以後,讀者都很感謝我,可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當我再問起他們,你覺得這麼書看了以後,有什麼感想時?
-
數字閱讀品牌大戰 起點讀書優化產出模式
中國正版數字閱讀領域持續領跑多年的「起點讀書」,在激烈競爭中再創突破。近日,品牌以「萬千世界任我翻閱」為主題推出了六支系列宣傳片,通過不同的人物視角、故事線索和場景,呈現出瑰麗多姿、充滿綺想的文學世界,成為首個在傳統主流衛視發聲的網文平臺。
-
從香港書展看港人閱讀文化 揭秘香港讀書習慣
消費主義至上,實用主義為王的香港人,每日與時間競爭,什麼事情都追求快、快、快,忙到根本停不下腳步,靜不下心來讀書。但也奇怪,在這樣一個被稱作文化沙漠的城市,卻綻出一朵「沙漠之花」,每年夏天書香四溢,舉辦著中文世界最大的書展,將兩岸三地名作家匯聚一堂,談書也談心,香港書展至今已是第26屆,去年入場人次更是突破百萬大關,是城中一年一度的文化大餐,也讓越來越多的讀者通過書展這個窗口認識世界。
-
九月外版新書推薦 夏天過去,可以靜下心來讀書了
初秋宜讀書
-
微信讀書,讓閱讀不再孤獨
編輯導語:隨著全民閱讀的興盛,微信也開始做起了讀書軟體——微信讀書。相較於其他讀書軟體基於閱讀興趣而產生社交,微信讀書則依託於微信關係鏈的社交關係,再延伸至閱讀,從而吸引了一大批用戶。本文作者基於親身使用經驗,為我們分享了他對微信讀書的一些分析和看法。
-
不會讀書,閱讀量再大也是浪費
而讀書和學習,更是巴菲特堅持了一生的習慣和信仰。巴菲特每天絕大多數的時光,都是獨自一人在自己的書房或者辦公室靜靜的度過的。他每天就坐在那裡閱讀和學習,時光靜靜流逝,六十年如一日。同樣,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用知識武裝頭腦,提升自己才是最好的投資。而實現這個的最好途徑,就是讀書。那麼,到底怎樣讀書,才能將書中的精華轉化為自己的精神財富?
-
新書4月中旬唯美上市!
純情前朝公主遇上含恨復仇王爺,演繹一段情深不壽的愛情故事!【代表作品】三生三世系列——《若愛只是擦肩而過》《跨過千年來愛你》《終難忘》,《許我一生還你一世》、《姻緣》 、《與愛情為鄰》 、《相遇》 、《摯愛一生》等。累計創造網絡十億點擊,其中《跨過千年來愛你》,單部作品在網絡上創造兩億次點擊神話,被數千萬年輕讀者瘋狂追捧。《若愛只是擦肩而過》上市後即榮登當當網新書榜前十。
-
年度不至於,李誕新書閱讀指南
賈行家推薦一個什麼東西,比作者本人還要真誠,他之前說剛剛上市的短篇小說集《夜晚的潛水艇》 就說「它是中國式的句子,和千古文章有血脈牽連。」 用傳統的技法來描寫今天的生活體驗,語言好,想像好,又有觀察力和同情心。
-
高希均:中國應向開放之國邁進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董事長高希均在會上發表了「從三位佛裡漫談大趨勢—What we have learned from milton,benjamin,thomas friedmans》」的開幕演講言。高希均在發這中表示:中國夢就像我們昨天晚上在黃浦江上講的,是一個開放之國,中國要不斷地走向開放之國。
-
81歲讀書大師丹羽宇一郎:閱讀是人生必經的磨鍊
原創文章、新書資訊、必讀書單等,伴你成長為什麼要閱讀?有些人可能會回答「為了獲取知識」,或者「為了充實自己的內心」。現年81歲的讀書大師丹羽宇一郎則告訴你:閱讀是人生必經的磨鍊。在書中,丹羽宇一郎用自己在職場、人生中經歷的事情舉例,像家裡的長輩給孩子們的人生指點,親切而誠懇。書中6章52個話題,從談讀書延伸到工作、人際交往、人生態度,有如何活用筆記、為閱讀計劃時間的實用方法,也有閱讀人物傳記、歷史書、哲學書等各類書籍的經驗分享,還有關於「工作的意義」「思考力與生存力息息相關」「動物之血與理性之血」的精彩論述。
-
網易蝸牛讀書兩周年慶生會 打造完整閱讀解決方案
,帶來更完整的閱讀解決方案。作為蝸牛讀書站內最受歡迎的作者之一,知名作家馬伯庸也參與了本次慶生會,並在蝸牛讀書館舉辦了自己的新書《顯微鏡下的大明》專場籤售會,該書在蝸牛讀書站內上架一周便躍居在讀榜前三名,上千名讀者在蝸牛讀書館排起長隊,與馬伯庸共同見證了蝸牛的兩周歲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