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在不斷的成長,而成長所帶來的最大收穫之一是不斷更新我們對自身、對外界的認知和感悟。這也導致了我們可能會對同樣的事物,因為成長而產生新的看法和認知。
電影也是如此。就比如,上世紀70年代誕生的《教父》系列電影,至今也有近50歲了,而影迷對它的理解和看法卻在不斷的更新。當有些精華我們可能無法從電影的表面去解析,我們需要深挖,而這個地方便是教父-麥可·柯裡昂的人物塑造。
但《教父》系列太過於經典,電影的每部對於麥可·柯裡昂的構造也有所不同,所以這裡我會以一部部的單作去為大家深度解析教父這個人物,讓大家能夠全面的理解這個人物。
而這期我會先從《教父2》開始,來解析麥可·柯裡昂。為什麼先從《教父2》開始,不為什麼,因為我最喜歡這部。
電影導致的人物誤解
事實上,很大一部分人對於《教父2》這部電影的理解都存在一個誤區,他們都認為這部電影講的主要故事是麥可·柯裡昂對於個人和家族發展的巔峰史,他打敗了強大的對手羅斯,並化解了美國聯邦政府對自己家族的指控,使柯裡昂家族壯大為了美國最強大的黑幫勢力,自己也成為名副其實的黑幫教父。從而讓影迷認為《教父2》裡的麥可·柯裡昂是一名王者的象徵,雖然他孤單,但他是最強大的男人。
但故事的真相其實並非如此。電影裡真正的麥可,是一名強大的男人,但他同時是一名充滿悲劇色彩的人物,一名被命運操控的人。而這一點,導演科波拉其實已經在海報上暗示過觀眾。
當然海報並不能真正意義上地詮釋電影的主題,所以我們要分析電影的劇情和人物麥可來詮釋這個主題。
在《教父2》中,麥可在自己家族的黑幫事業上有著兩個主要目標,第一個是獲得拉斯維加斯賭場的營業執照,來繼續擴大自己的家族事業;第二個則是想辦法讓柯裡昂的家族產業洗白化。其中第一個目標是電影故事的明線,第二個則是暗線。
但這兩條線導致的結果是什麼?麥可確實讓柯裡昂家族成為最強大的黑幫家族,自己也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黑幫教父,但是麥可自己的家庭卻是分崩離析,妻子凱厭惡麥可的黑幫身份,所以墮胎報復,離他而去;二哥費雷多則是背叛了麥可和整個家族,導致家族一度處於非常危險的境遇。
而麥可導致自己在家庭上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呢?是麥可這個人物的執念。
麥可一心想保護柯裡昂家族,所以他要壯大自己的家族實力,繼續擴張自己家族的產業,這也讓他在自己的想法裡越陷越深。在《教父2》中,麥可最初需要的不過是擴大自己的產業和獲得賭場的營業執照,但他觸碰到了羅斯的利益,引起了對方的針對與打擊,險些被暗殺掉,於是他才開始了反攻報復。雖然我們在《教父2》中看到的是麥可如何一次次地化解敵人給自己布置的陷阱與攻擊,並最後完成了反殺,成為最強大的教父。但在這個過程中,麥可的行為始終充滿了被動,他是被動的選擇和抵抗對手,即便麥可在最後打敗了對手。
雖然故事中麥可最初的主動動機並非是成為最強大的教父,而他一切的根本目的只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家人和家族。但他卻選擇了一種錯誤的方式方法,這種選擇性錯誤的根本也是源於麥可極端的執念。即便這些錯誤事情的根源不在於麥可,但他的想法和妻子凱的理念不符,他的做法也讓二哥費雷多產生了自卑的心理,可以說是他的一步步的行為導致了自己被孤立了起來,並最終失去了妻子凱和二哥弗雷多。
所以我才將麥可定性為一名悲劇性人物,他雖然是強大的黑幫教父,但他遭遇的一切並非他能夠選擇的。這是命運給他的安排,他幾乎沒有主動權,只能被迫選擇與命運對抗,但他越是如此,不幸的遭遇來得卻愈加猛烈。就像一名陷入沼澤中的人,他越想掙扎,他就陷得更深。最終麥可在故事中失去了兩位至親的家人。
如何塑造的麥可
在《教父2》不少男性影迷最喜歡的人物當屬教父麥可·柯裡昂,但我現在說一句,麥可·柯裡昂這個人物其實和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都一樣,你相信嗎?
藝術源於生活,《教父2》亦是如此,這部故事中任何人物的塑造靈感皆源於現實中的人們,麥可當然也是如此。
前面我說過,麥可是一名充滿悲劇色彩的人物,他的悲劇命運其實我們大多數人在生活中都會遭遇到過。
而這一點,也是科波拉塑造人物麥可的理念。
這一點便是我們都會遭遇的中年危機。
根據心理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理論,人年到中年會發生一次認同危機,這便是「中年危機」,因為生命已經過了一半,他了解到自己並不滿意他曾經做過的事,也不欣賞他正在做的事,同時也不期待他未來要做的事。
在《教父1》中我們可以知道,麥可年輕的時候是一名正直善良的軍人,他只想過著平凡普通的生活,並不想參與自己的家族事業,可是隨著大哥山提諾和第一任妻子阿波羅妮亞的被害,為了保護自己和家人,他被迫回到了家族事業中,成為了心狠手辣的家族首領。所以麥可從內心裡是否定自己曾經做過的事情和現在正在做的事情。
對於未來想做的事,麥可自然同樣也是不期待的,他不希望柯裡昂家族一直從事黑幫性質的非法產業,所以決心洗白。可是洗白之路,他是無法控制的,他發現自己越是想洗白,反而卻越陷得更深,這也讓他離洗白家族的目標漸行漸遠,也可以說在《教父2》的結局中,麥可成為美國黑幫的「教父」或許並非麥可最初所期待的目標。
遇到中年危機,自然要去想辦法化解掉。根據埃裡克森的理論,通常情況下,人們在遭遇中年危機時,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傳承」,即新目標的創造,一種將個人重新奉獻在一項有意義的目標上的行動,以及一種支持未來一代人的付出。
可在《教父2》中,麥可並沒有化解這場危機。因為妻子凱厭惡麥可的身份和柯裡昂家族的黑幫性質,所以她逐漸對麥可失望,並以墮胎來表達她的不滿,這讓麥可失去了自己的孩子,讓他失去了一次支持未來一代人付出的機會。對於已經陷入中年危機的麥可來說,這個打擊是無比沉重的。
更為悲慘的是,麥可陷入中年危機的同時。家庭的變故,又否定了麥可至今做的一切付出,二哥的背叛和妻子的離去等於否定了麥可重視家人的自我認同,而當麥可被迫派殺手殺掉二哥時,麥可又相當於親手再次否定自我的認同價值。
好了,這便是這期我對於《教父2》中教父麥可·柯裡昂的深度解析,現在你是否又重新認識了麥可·柯裡昂呢。當然這個只是我對電影裡教父的解析,而原著小說裡人物麥可的故事要比電影更為全面和精彩,也更加值得我們去透析和學習,如果你想更加真正地了解麥可這個人物,不妨買本經典小說《教父》系列進行閱讀,來獲得新的感悟和認知。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可以給我點個讚和關注以給我最大的支持,我會一直為你帶來全面、精彩、專業、細緻的電影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