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心總論(二)
有的人在世間受盡了苦,但是他沒有覺醒,反而一直抱怨為什麼災難、苦報都落在他的身上,因此對世間起了「嫉」與「惡」兩種心態。不但嫉妒別人過著悠閒、富有的生活,也對世間生起討惡的心。如此不正確的心態層層遮蔽,終究無法自我反省過去的錯誤。
在慈濟世界裡有很多的真實的故事,有一位邱文吉居士,人生很坎坷。小時候被一對久婚未孕的夫妻抱養,後來養父母生下親生子後,就開始排斥、虐待他。要他做事卻常不給他飯吃。有一次他餓得受不了,偷吃雞槽的飯,被發現後,竟被打得半死。
養父開口閉口就罵他「垃圾」,這句嫌惡的話深深刻在他的心靈中,以致連他都覺得自己是垃圾。長大後,養父養母幫他娶了一位親戚的女兒。但養母覺得兒子是用錢買來的,媳婦也是用聘金娶來的,所以對他們一點都不疼惜,讓他們不停地勞作,沒有一日休息。
養父母年紀漸大,擔心往生後,養子夫妻會分掉兒子的財產,因此把他們逐出家門。不但如此,還在鄰裡間散布邱文吉不孝的罪名。莫須有的罪名使邱文吉求職到處碰壁,只能在碼頭打零工。也從這時候起,他開始自暴自棄,每日與酒為伍,喝醉了就打太太和小孩。
日復一日,以暴力對待妻兒。一直打到兒子長大了,和女友論及婚嫁時,女方家長一聽到男方的父親是邱文吉,說什麼也不肯把女兒嫁到邱家。此事深深刺激了他,不斷自問:「難道自己真的是垃圾?」結果喝酒喝得更猛。
有一天,他半醉半醒地坐在公園,正好有慈濟人在那裡做資源回收。剛好他身邊有鋁罐,志工就向他打招呼,然後走過來撿罐子,雙方因此聊了起來。他知道做回收也能救人後,開始對慈濟產生興趣,慈濟人也慢慢接近他,慢慢帶領他走出困境。
慈濟人和他建立互信的情誼後,就勸告他:「因為你,對方才不肯將女兒嫁給你兒子,要化解此事,沒有其他方法,唯有你自己先改變,做個好模範,人家才可能改變想法。」
從此,他酒愈喝愈小,也愈來愈投入慈濟。他和志工相處得非常歡喜,大家也很尊重他。在慈濟大環境中,他的心性開始慢慢轉化,不再覺得自己是垃圾。在他決定改變自己的這段時間,過去認識他的人沒有人相信他會改,可是他既然決心要改,即使人家不相信,或被人辱罵等等,他都忍下來,真正地「厭離」過去,珍惜重生的機會。
他再也不動手打人,而且改口叫太太為「阿嬤」。因為覺得自己過去對太太很過分,所以現在要用孫子孝順阿嬤的心情來彌補、懺悔過去。他經常幫太太洗衣服、洗碗筷。面對慈濟法親,更常現身說法,自我發露懺悔。也勉勵別人去除惡習,走向為人服務的新人生。
可惜多年酗酒造成肝病,他還要接受此生最後一場考驗。不過已行在菩薩道上的他,終於通過了考試,抱著病體做到最後一分鐘。在眾人祝福下,發願來世繼續走行善的道路,他歡喜滿足地去了。
人生雖然苦,知過能改卻很難得。從前的他受盡人生折磨,所以厭惡世間,自暴自棄。但後來知道慚愧,了解這是過去生中帶來的業緣,所以起了恐怖心,厭離過去的錯誤,大步向前精進。
本文選自【法譬如水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上篇
瀏覽往期內容,請點擊「藍色字」連結:
【法譬如水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七心總論
【法譬如水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罪出三障(六)
【法譬如水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罪出三障(五)
【法譬如水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罪出三障(四)
【法譬如水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罪出三障(三)
【法譬如水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罪出三障(二)
【法譬如水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罪出三障
【法譬如水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滅罪之緣·禮敬三寶(八)
【法譬如水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滅罪之緣·禮敬三寶(七)
【法譬如水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滅罪之緣·禮敬三寶(六)
【法譬如水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滅罪之緣·禮敬三寶(五)
【法譬如水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滅罪之緣·禮敬三寶(四)
【法譬如水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滅罪之緣·禮敬三寶(三)
【法譬如水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滅罪之緣·禮敬三寶(二)
【法譬如水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滅罪之緣·禮敬三寶
【法譬如水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造逆破戒(二)
【法譬如水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造逆破戒
【法譬如水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起懺(九)
【法譬如水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起懺(八)
【法譬如水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起懺(七)
【法譬如水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起懺(六)
【法譬如水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起懺(五)
【法譬如水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起懺(四)
【法譬如水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起懺(三)
【法譬如水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起懺(二)
【法譬如水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起懺
【法譬如水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入懺
【法譬如水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慈濟是慈悲道場
【法譬如水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轉惡緣為善緣
【法譬如水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水懺》之名
【法譬如水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開啟懺悔法門
【法譬如水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作懺緣起
【法譬如水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人前行懺,自淨淨他
感恩您的關注!更多內容,請掃描以下二維碼關注公眾微信號:靜思大良福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