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諸佛愍念眾生,為說慈悲地藏懺法。今當歸命一切諸佛。
禮諸佛已,次復懺悔。上來略懺煩惱障竟。惑障清淨,業因不繼。業無偶匹,造罪何由。
次當懺悔業障。業相雖多,有漏無漏,黑白撿之,收無不盡。然佛言五戒,儒說五常。常戒雖殊,體本元一。克己復仁,慈心不殺。見利思義,不與不取。非禮不視,寧許奸邪。言可翻覆,信則斷金。嗜酒滅身,妄言敗德。堅持常戒,人道無虧。此五善業,同名有漏。以不能超越同居界故。
復有勝倫,不惟慳己,以物慧他,不特不殺,性嗜好生。雖未離淫,進止有節,讚美十善,嘆護一乘。攝散精勤,修未到定,果感地居主小千界,報似勝人皆歸有漏。
更復有人,厭欲苦粗,欣色淨妙;修四種定,感十八種天;雖伏煩惱,尚未斷滅;色漏未除,復有深機;厭色牢籠,盡識歸空;觀空想滅,以無所處滅盡頂天。壽經沙劫,復墜輪迴,未獲無生,亦名有漏。
如向若人若天,雖修善業,不出輪迴,俱名黑業。
若修禪觀。依止觀空,始五停心。總別相境,身受心法。次第觀成,行三十七品之助道,觀一十六行之正修,破八十八之見使。得證見道,除九十一之思惟,身證無生,心境寂滅;以正遍空,離五蘊山;出生死海,居涅槃頂;於法無為不得度生,未名菩薩。
若於中乘因緣體法,從無明緣行,乃至憂悲苦惱,自無明滅,憂悲苦惱亦滅。如是逆順體法,惑寂智滅,疾證無為。病在無機,並收小果。
若夫菩薩名大乘者,自身未度,先度眾生。發僧那於始心,終大悲而赴難。廣行六度,功越三祇。修漏無漏之慧業,獲生無生之慈悲。開佛見知,證極自性。合本有之靈明,悟心地之秘藏。心佛眾生,同歸三德而已。
奈(某)等所以不能解脫者,皆由性識無定,逐境生心。染習結業,淨習結果,為善為惡,曾未暫停。輪迴五道,遍歷四生。動經塵劫,迷惑障難。如魚遊網,將逝長流。脫或暫出,又復遇網。但因妄見,妄習發生。郵傳三界,旅邸四生。出沒不停,自招劇咎。皆由十種妄習,不得解脫。
云何為十?一者淫習交接。二者貪習交吸。三者慢習交陵。四者嗔習交衝。五者詐習交誘。六者誑習交誣。七者怨習交嫌。八者見習交明。九者枉習交加。十者訟習交諠。
由斯十習造十惡果,皆由六根種種構造,致地獄報。六根交受。以是因緣,故當懺悔。
第一先懺淫習者,男女根境交接相磨,研磨不止搖動根塵。汝憐我色我愛汝心,日月歲深,轉復尪瘵。眠夢不安,身肢疼痛,慘悽不樂。臨欲令終,父母妻奴慟傷死別。亡者神識晝夜長行,去無遮止。即身應受業報鐵床,經劫受苦無量無邊。
是故諸佛色目行淫,同名慾火。菩薩見淫如避火坑。我與眾生無始來今,而元不知遠離色慾、避淫火坑,於內外境、男女身分,迷色迷心廣造醜業,自破淨戒、毀他性遮,恥他門戶,壞賢節名。不男不女五種非人,或比丘尼亦嗜欲習。造地獄因,受苦無量。
故於今日恭對聖賢剖露披陳,求哀懺悔。願十方佛、地藏能仁傾甘露水,湔除罪垢;使我無始欲習化為尸羅淨緣,究竟菩提,成就戒德;登歡喜地,永截輪迴。
第二懺悔貪習者,貪習業現發於相吸。吸引不止,滋蔓貪根。猶如磁石,鐵針同倫。知足之人雖貧亦樂,不知足者富更愈求。殊不知富招極禍,喪家失命、眷屬分離。更有三緣不求自至:或遭水火無妄橫羅、或生逆子弛法凋殘、消瘦家園苦等剜肉。縱能善御,耗散無期。
是故諸佛色目多求,同名貪水。菩薩見貪如避瘴海。我與眾等無始來今,而全不知多求多苦,不離瘴海。輕重寶物、利祿公私,枉騁馳求。相吸惡取,劫奪剽掠,橫毒良民。於三寶財,混亂雜用,託公私益、偷越關津。盜竊銖錙,欺瞞圭合。以粗易好,以短換長,巧計百端。希望毫釐,益我貪心。貪得無厭,至受輪迴。
故我今日懇佛哀憐受我懺悔,所有貪業皆悉消除。乘斯禮懺功德,增伊檀度焚燻。以此勝因,滿波羅蜜。究獲淨心,登離垢地。
第三懺悔慢習者,慢習交陵發於相恃。馳流不息,騰逸奔波。無明海闊,積水貪深。如人口舌,自相綿味,因而水生。彼此相鼓,累劫成仇。相攻辯駁,訟及經生;死有血湖、灰河、熱沙、洋銅灌口等報。
是故諸佛色目我慢,同名痴海,菩薩見慢如避巨溺。(某)及眾等無始至今而渾不知痴慢水溺,隨世八風波浪千疊。漂生死海,沉慢見河。張憍慢帆,入無明流。泳洋沉淪,無有出日。
又復或恃種性憍慢餘人,或以聰明輕欺後學。乃至未得謂得,未證謂證。妄竊道器,訛述後生。如是等慢不可具說,恭對三寶悉皆懺悔。願(某)靜慮,圓成忍波羅蜜。越慢溺海,登涅槃山。發智光明,入一乘地。
第四懺悔嗔習者,嗔習交衝發於相忤。忤結不息,心熱發火。鑄氣為金,鬥生惡業。生有刀輪劍戟、斧鉞鋸槍,是生衝冤,殺氣飛動,嗔習相擊,則有宮劓斬刖、剉刺捶擊等報。
是故諸佛色目嗔恚,同名刀劍,菩薩見嗔如避誅戮。我與眾等無始來今,而曾不知嗔恚惡習攬斯交衝。師嗔弟子、弟子嗔師,父母六親、姻戚故舊、鄰裡鄉黨,更互相衝。紊然較計,誓不和諧。不念自無慧力,彼有福緣。妄爭高下,競結冤讎。自有愆尤多方文飾,他鮮過失廣為簸颺。如是嗔恚無量無邊。
故我今者恭對聖賢,所有嗔習悉皆懺悔。精進止觀,成波羅蜜。焰慧增明,證無上道。廣與眾生,同登四地。
第五懺悔詐習者,詐習交誘發於相掉,相嘲不住引起煩惱。如水浸田,稗莠生長,荒蕪良稼,善谷不生。詐習相延,是非空構,矯設異議,罔冒豪雄。彈壓彼此,欺詐自他。曲媚時宜,相加枉直。則有杻械枷鎖,杖笞棒撾等報。
是故諸佛色目奸偽,同名讒賊,菩薩見詐如畏豺狼。我與眾等無始至今,而宛不知詐偽豺狼,讒人如是。反趁夙習,遍起謟伎。衙仗豪門,顛覆良第。不任忠信,偏詐無辜。遞相誘引,非作非為。舍於八正,邪命邪求。亡身喪命,俱系詐緣。如是等因造無量罪,終招苦果,無由出離。
故我今日恭對聖賢,求哀懺悔。惟願三寶、地藏慈尊哀憐攝受證我披陳,上來五習等一消除。三昧總持,入那伽定。禪波羅蜜,舉念具足,究竟菩提。發無礙辯樂說無盡,廣接有情出輪迴海。同登彼岸,過難勝地,證佛無為。
現前眾等相與志心,等一痛切。歸命敬禮一切諸佛。
禮諸佛已,次復懺悔。
第六誑習交誣,誣妄不止,心欺造奸,則有塵穢屎尿汙言。如塵隨風各無所見,沉溺騰躍、飛墜漂淪苦報等事。是故諸佛色目欺誑,如同劫賊,菩薩見誑猶踐蛇虺。我與眾等從無始來至於今日,而尤不知欺誑蛇虺,曾未遠離。或隨誑習,心計異端。口發誣言,見言不見、聞言不聞、知言不知、作言不作。面是背非,哄騙無知。背恩負義,而親不親。誑妄說法,瞞昧愚倫。言己則高登聖位,毀他則墮在凡夫。而不知自入見坑,牽人入獄。將招苦報,無量無邊。若不懺悔,焉可滅除?
是故今日恭對諸佛,一一披陳,求哀懺悔。從今已往,真實修行。智慧現前,滿波羅蜜。真語實語,不誑不欺。精進菩提,悟心地藏。
第七怨習交嫌,發於銜恨。由忿為先,懷惡不怠。結怨為性,不能含忍。熱惱奮馳,則有投辭控訴、訟及公庭,故即飛石投礰,匣貯車檻、甕盛囊幞。如陰毒人懷抱畜惡。報有投擲擒捉、擊剚拋撮無間等事。
是故諸佛色目怨恨,同違害鬼,菩薩見冤如飲鴆酒。我及眾生無始至今,而實不知冤恨鴆酒。醉無明家,怨習交嫌。相銜相恨,結怨結仇。或父母邊,忤逆不孝。兄弟姊妹、姑姨伯叔、眷屬良朋、師僧共住,違教弗訓。如是嫌恨,未得懺除。
故我今日仰對三寶、地藏慈尊,鑑我生來所有冤讎悉皆消滅。未結冤業,不敢復作。智慧遠行,應念成就。方便波羅蜜,真實證其中。具足神力,應化十方。度諸有漏,到涅槃山。
第八見習交明,發於相違。相違不止,便懷戒禁。邪悟諸見,相反出生,如是即有主吏官曹、辨正文詞、考諊邪偽,如行路人往來相見。是習相交,報有勘問權衡、推案察訪、對鏡照明、承認允伏,善惡判官及諸童子手執文劵,辯析謠訛、諊訊等事。
是故諸佛色目邪見,同名見坑,菩薩見諸虛妄、遍計遍執,如臨毒壑。我與眾等無始來今,而竟不知邪見交明真似毒壑。於諸諦理妄計博度,執我我所,起諸邪見;著斷著常,著空著有;戒取見取,隨事生心;撥無因果,妄舉邪緣,謂是正道。更有迷明投崖拔髮、嘗穢臥薪,捨身誤為無益苦行,乃至命終直墮無間。
如是見業曾或有之。故我今日恭對十方調御,歸命地藏慈尊,懺悔邪見邪思,頃成正知正見。(某)與眾等正心不動,八地高登。願波羅蜜一生成就,等與含生鹹階聖果,俱悟無為同歸秘藏。
第九枉習者,枉習交加,發於欺誑。由欺謗故,內無實心。譽人以善,惟恐不至於天。毀人以惡,尤慮不及於淵。譏毀良善,貶斥沙門。志不忠貞,心存虛偽。如是故有合山磕石、碾磑耕磨;如讒賊人逼枉賢良,枉習相排;以有捺捶按蹙衝度諸事。
是故諸佛色目怨謗,同名讒虎,菩薩見枉如遭霹靂。我與眾等無始來今,而更不知枉習欺謗的如讒虎。或以枉法誣陷親朋、讒害師僧及餘人輩,心無慈忍。慘刻無辜,鰥寡孤獨橫羅奇殃,致死含冤難可由欣。如是怨謗,業相無邊。
故我今者正意誠心恭對聖筵發露懺悔,所有枉習悉使冰消。行願成就,力波羅蜜。不興惡念,更造三途。永攝人天,當修善慧。引導有情,同歸正覺。
第十懺悔訟習者,訟習交喧,發於藏覆。不能隱惡揚善,而反嫉善妒能。發宣隱惡,使彼難容。唯恐我不勝人,人便勝我。意氣剛愎,旁若無鄰。自作之罪,不使伊聞;他違常儀,恚類宣布。如是故有鑑證分明,不自藏影如人日中毛髮自露。故有業鏡火珠披露宿業對驗等事。
是故諸佛色目覆藏,同名陰賊。菩薩見覆,如戴高山履於巨海。我與眾等自從無始迄於今生,而終不知訟習妄緣藏護瑕玼、包含過失。言已則無德不歸,說他則何惡不有。氣質憍慠,目空無人。喧及公私,言詞巧構。經年累世,無有羆期。
又復發喧私忿、彰露惡形,不顧身命、何憐家室?心心相續,意在前人,念念無窮,唯圖快己。如是因緣,皆由掉舉,致成重喧,展轉相應,會無暫輟。
故我今日恭對世尊、地藏菩薩,始從淫習終至訟喧,是十習因,造百千業及至地獄。六受交報及與三途,無不由之。一一披陳,重重懺悔。願佛菩薩傾大甘露,沃滅習因,慧焰光明,爍破痴暗,行願成就。禪觀精深,智波羅蜜,皆悉圓滿。法雲遍界,普蔭群機。法雨滋沾,同明道種。修菩薩之願力,證無上之菩提,究竟圓成十地妙行。相與志心,等一痛切。五體投地,如泰山崩。歸命頂禮,一切諸佛。
禮諸佛已,次復懺悔。
向來已懺煩惱障竟,次悔業障,今當懺悔報障。經云:假使百千劫,善惡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故知習因業果,招感不差。所以世尊而示金槍馬麥、木槊頭疼,以斯令人灼然可式。何以知然?天上五衰相現,懺之即脫豬身;人間五逆報熟,悔之頓除獄報。如斯等類彌遍經文,故知懺悔實能滅禍。而我凡夫以無道眼,安辯因果唯逐六塵。勾引六識,趁外六境,起內六妄。遍造十惡,迷失一真。罪既憑六根而互造,苦還依六識以交嬰。云何名六?
一者眼根見業,招引惡果。斯見交報,是人將終先見猛火彌焰燒空,亡者神識乘煙飛墜入無間中,發明二相。一是明見,遍見惡物。刀山岌岌、劍樹峨峨,亡者神識生無量畏。二者暗見,寂然不見。亡者神識心生恐怖。
如是見火,燒見則為明暗恐怖之色,燒聽則為鑊湯融銅振響之聲,燒嗅則為黑煙紫霧之氣,燒舌則為焦丸鐵糜之味,燒身則為石灰爐炭之觸,燒心則為星火迸灑、鼓扇不息之思。如是六種,一時交受皆由昔者眼貪幻色,今報如是。伊不懺謝,何有出離?而我眾等無始來今,或貪幻色,心著妄塵。玄黃朱紫、紅緣鮫綃、珍奇寶玩、男女容顏,馳境好逑,起非法想,造惡無窮,招報如上。
故於今日恭對三寶、地藏慈尊懺悔往業,從今日去攝心內照,不逐外塵。實境現前,見淨妙色,發真觀智。不染習因,得如所願,滿菩提果。
二者懺悔聞報。由妄聞習招引惡愆,此聞業交,臨命終時先見波濤沒溺天地,亡者神識降注乘流入無間中,發明二相。一是聞聽,聽種種鬧,精神愗亂。二者閉聽,寂然無聞,幽魄沉沒。
如是聞波,注聞則能為責為詰;注見則能為雷為吼;注息則能為雨為霧、灑諸毒蟲周遍滿身,注味則能為膿為血種種雜穢;注觸則能為畜為鬼、為屎為尿;注意則能為雹為霰摧碎心魄。如是皆由耳根造業招報而然。
我與眾等無始來今,或為音惑宮商弦管、吳歌鄭聲、檀板演劇、男女優伶、妖嬈曲調,種種淫詞。著境迷心,起非法想。造罪無邊,當報如上。
故於今日發露披陳求哀懺悔,乘此聞燻,俾我耳聞法身之妙理。仗今懺法,即成般若解說之圓音,普化有情同歸寂忍。
三者嗅報交時。嗅習業熟,其人命終先見毒氣充滿遠近。亡者神識從地湧出入無間中,發明二相。一是通嗅。被諸惡氣,燻極心擾。二者塞嗅。氣掩不通,悶絕於地。
如是嗅氣,衝息則能為質為履;衝見則能為火為炬;衝聞則能為沒為溺為洋為沸;衝味則能為餒為爽;衝觸則能為綻為爛、為大肉山有百千蟲鹹來咂食;衝思則能為灰為瘴、為飛砂礫,擊碎身體。如是嗅業妄報如向。
我與眾等從無始來至於今日,或為鼻惑造眾過愆,或貪諸香沉檀降速、牛首蘇合、麝臍龍腦、雞舌馬蹄、男女身分、姿態嬌柔。遍逐幻塵,造諸觸業。果報熟時,將何可免?
是故今日恭對三寶求哀懺悔,從今已去盡未來時,安那般那常聞五分法身之香,捨生受生永離生死臭穢之氣。頓絕塵氛,長增法味。止觀定慧,十境圓明。一息無妄,潛通十地。
四者嗜味招引惡果。斯味報滿,其人命終,先見鐵網熾火交煎周幔世界。亡者神識下透鐵網倒掛其頭入無間中,發明二相。一者吸氣。結成寒冰,凍冽身肉。二者吐氣。飛為猛火,焦爛骨髓。
如是味報,歷嘗則能為承為忍;歷見則能為然金石;歷聽則能為刀兵刃;歷息則能為大鐵籠彌覆國土;歷觸則能為弓為矢、為弩為剚;歷思則能為飛熱鐵從空雨下、頭入足出。
如是味報皆伊過去不信佛法,妄說聖言、貪食酒肉,感報而然。我與眾等無始來今,或貪眾生血肉、鮮美甘肥,妄資四大,更增苦本。[口*烹]黿染指,而興父子之仇;咶酒驚心,頓起君臣之絕。因味造業,如是愆尤。而我釋子沙門豈得貪味類爾。是故今日恭對聖賢盡情懺悔!
願從今去蔬食自節、羶穢遠離。禪悅恆餐,法喜飽滿。四辯宣揚,八音敷奏。應機說法,慧命延鴻。等與含生,同超味著。
五者觸報招引惡果。觸業熟時,是人將終先見大山四面來合,無復出路。亡者神識見大鐵城,火蛇火狗、獅象虎狼、牛頭馬面手執鐵槊驅入城門。向無間中,發明二相。一是合觸。合山逼體,骨肉血潰。二者離觸。刀劍鋸身,心肝屠裂。
如是,合觸則能為道為觀、為廳為案;歷見則能為燒為然;歷聽則能為擊為撞、為刺為射;歷息則能為括為袋為拷為縛;歷嘗則能為耕為鉗、為斬為絕;歷思則能為墜為飛、為煎為炙。觸業招報,交受如是。
我與眾等自無始來,或貪華綺綿繡繪縠、獸毛蠶口、毳氎皮靴、吳綾蜀錦、椒繭孤裘、七珍麗服、細滑紬裳。觸境迷心,起非法想。如是罪惡,無量無邊。故於今辰恭對三寶一一披陳,求哀懺悔。從今已去,披忍辱鎧、踞法空座,入慈悲室,普化有情,同登覺岸。
六者意業招報。此意業交,其人命終先見惡風吹壞國土。亡者神識被吹上空,乘風旋落入無間中。發明二相:一是不覺。迷極則慌,奔走不停。二是不迷。覺知則苦,無量煎燒,痛深難忍。
如是邪思,結想則能為方為所;結見則能為鐵鏡臺、為鑑為證;結聽則能為大合石為冰為霜、為土為霧;結息則為大火車輪、火船火檻;結嘗則為大叫喚、為悔為泣;結觸則能為大為小,為一日中萬死萬生、為偃為仰。
如是六種名曰交報,皆是眾生迷妄所起。三毒為因,十習為緣。因緣交遘,果報共成。則知虛妄造業,虛妄受報,皆是空華,亂翳實性。然於理境,曾未乖張。妄想發生,於菩提心,恆非本有。
是故(某)等既是凡夫,寧知聖道?或因三毒而起惑,或因十習以積愆,或從六根而造罪,必墮四趣以輪迴。
是故我今求哀懺悔,仰願十方三寶、十輪地藏慈尊放淨光明照燭我等,所有愆尤自他冰釋。願乘今之懺力,增道損生,究竟安樂。以金剛智照破無明,心地秘藏應念圓成。同佛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無量功德具足,六通三達洞明,廣宣四辯,度盡眾生。然後入滅志心懺悔發願已,歸命禮常住三寶。
十因妄習。造罪如山。六根交報墮無間。受苦有誰憐。頂禮慈顏。因果自酬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