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斯科舞廳、照相館、理髮店……有著7層樓、2萬平米的長沙超級文和友,重構了餐飲+文化模式,成為業界、消費者打卡聖地。今年2月,有著中國美食迪士尼美譽的文和友獲得加華資本近億元的投資。
似乎看上去前景一片大好。不過,日前有媒體爆出,進駐超級文和友廣州店的首批老字號已退場。
而近日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走訪市場時發現,文和友龍蝦館重慶店已經大門緊鎖,暫停營業。關聯人士表示,文和友龍蝦館時代天街店已撤場。
看上去香,實際是否真香?餐飲+文化的模式是否可持續?
重慶市場:文和友大店換小店?
天眼查數據顯示,位於重慶時代天街的文和友龍蝦館,成立於2018年7月31日。
從規模看,雖然不及長沙、廣州等動輒上萬平米的超級門店,不過店內文化屬性卻相對豐富,如將重慶特有的交通茶館、姐妹美髮屋、西三街小賣部等裝入門店設計內,頗具有80年代復古風。
日前,上遊新聞·從前商報記者前往打探時發現,其緊鎖的玻璃門上,已張貼告示:本店暫停營業。
據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了解,開業之初,文和友小龍蝦時代天街店也曾吸引眾多市民前往排隊打卡。不過,近兩年來門店生意肉眼可見的不如從前,鮮見排隊場景。
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撥打告示上聯繫電話,無人接聽。
有業內人士指出,時代天街店作為文和友重慶市場首家門店,2年來發展不溫不和,一直也只有一家門店,關店也在情理之中。
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發現,在重慶文和友龍蝦館關門之外,最近,重慶市場出現文和友小吃店,主要經營長沙臭豆腐、大香腸等。雖然在經營面積上只有10餘平,但勢頭迅猛已經在重慶市場開了約3家門店。
有關聯人士告訴記者,小吃店和小龍蝦館雖然同屬於一家公司,卻是兩套體系,獨立運營。有消息指出,文和友小餐飲體系運營方將在2月內在川渝市場開出12家門店。這也出側面反映出,文和友的大店文化賦能模式,在重慶發展受限。
擴張遇阻 超級模式廣州受質疑
公開資料顯示,文和友是湖南文和友文化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品牌。 文和友致力於傳統民俗餐飲文化的研究,挖掘地域民間小吃,結合潮流文化,形成「文和友餐飲模式」。品牌擁有文和友老長沙油炸社、文和友老長沙龍蝦館、文和友大香腸、文和友臭豆腐、MMCH、文和友老長沙外賣等系列。
2012年,文和友老長沙龍蝦館開業。隨後幾年裡,文和友大香腸、文和友臭豆腐、MMCH等美食品牌相繼成立,都是「一店一品」的模式運營。
2015年,文和友的營收首次超過1億元。
2018年上半年,文和友在海信廣場開了近5000平米、7個樓層的門店。店裡面收了10萬多件老物件,把平常飯店裡的大廳改成社區廣場,把包廂改成了某某家裡,玩具、磁帶等延續了老長沙的場景。2019年該店升級為「超級文和友」,面積從5000平方米擴大至2萬平米。
相繼收穫了亞洲最大的龍蝦館、中國美食界的「迪斯尼」、長沙的美食地標、餐飲界的「司馬遷」、單店最高排隊16000桌、餐飲業的超級新物種等,許多明星都曾經光臨。
最近兩年,文和友一直謀劃著走出去,除已公布的廣州、深圳旗艦店計劃外,以長沙海信店模式為基本雛形,5年之內還將在北京、上海、香港、洛杉磯等國內外一線城市開出10家「超級文和友」。
今年6月,首站超級文和友開始試運營。除了特立獨行的建築風格,還集合了25家地道的廣州小吃以及一些部分式懷舊主題商店,業時排號3000桌、平均排隊四小時。半年過去,鮮見排隊盛況,有媒體爆出最早一批進駐廣州文和友的老字號已退場。
業內:重資產模式 擴張要慎重
近年來文和友以新餐飲模式和亮眼的營收備受關注。它卻在重慶、廣州兩地發展受限,業界又持何種態度?
事實上,重慶本土也有不少品牌,希望通過大店+文創+餐飲模式收穫消費者關注,比如四十七樓大排檔、九村烤腦花等。
九村烤腦花創始人但家飛表示,其大石壩店經營面積約2000平,目前正在將洪崖洞、解放碑等重慶元素新加入到門店設計內,預計將於年初就會呈現給到市民。
但家飛認為餐飲+文創的模式本身沒有問題,作為具有重慶特色、且全國連鎖的門店,需要一個有地域特性的美食符號,通過餐飲和文創的結合,讓食客更能重慶美食的魅力。目前只考慮在本土打造一個旗艦大店。
某重慶本土知名品牌負責人告訴記者,其也曾去文和友的超級門店打探、學習。文和友的大店模式帶給企業的運營成本、管理風險大增;另一方面,文和友以小龍蝦特色,但小龍蝦並不能代表湖南美食文化,消費者接受程度低,重慶本土小龍蝦品牌更有競爭力。「不可否認,在區域文化的經營上,文和友確實做得出彩,已經成為湖南打卡地標。如果將區域文化擴張其它城市,很難實現文化認同。」
該負責人表示,文化或者文創+餐飲的重重資產模式,最好布點在當地,向外擴張要慎重。
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侯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