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康康,無限極小編,一名養生踐行者。
春節即將到來,年味也已經越來越濃。提前休年假從省城回到老家的王小姐,在外出給家裡辦置年貨的時候,發現商場裡、大街上到處都貼滿了「福」、掛著中國結,還擺放了不少「鼠」的裝飾玩偶。商場裡一直播放著十幾年沒有變的賀年曲,而行人也都跟王小姐一樣,大多都是外出購買年貨,大包小包都是新買的零食、新衣等等。
除了購買年貨,在家大掃除等過年準備工作,還有必不可少的準備一系列春節專享的美食。而中國春節的傳統美食,在年味元素中可謂最受男女老少歡迎。康康搜羅了7大傳統美食,看看哪個才是你的最愛?
餃子
1、餃子
過年北方民間少不了吃餃子,把肉、雞蛋、香菇、白菜等混合做成餡,也可用糖、花生、棗、慄子等做成甜餡包成餃子。因為餃子的形狀與元寶相似,過年時吃餃子有「財運亨通」的美好寓意。餃子最早的出現可以追溯到三國,並且從唐代開始成形為與現在近似。現在過年與家人一邊包餃子、一邊看春晚已經成為了不少家庭的必備節目。
2、 年糕
南北方都有吃年糕的習慣,用糯米粉與粘米粉混合做成,或者將米磨粉制糕。根據飲食喜好可以做出不同的菜式,蒸、炒、湯煮、油炸都適宜。過年吃年糕寓意「年年高」,祝願今年勝舊年。年糕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有北方的白糕、江浙水磨年糕、塞北黃米糕等。
3、 餈粑
餈粑在南方很多地區流行,特別是福建武夷山一帶,家家戶戶都在過年前一起打餈粑。用糯米作為主料,浸泡後蒸熟,放到特定的石舀裡,用木棍反覆捶打使其綿軟。做好以後的餈粑可以放在芝麻粉或者是糖上滾一圈,香甜可口,是小孩和喜甜人士的最好零食之一。
湯圓
4、 元宵
元宵,在南方也叫湯圓,用餡做法豐富,用糯米糰根據口味喜好包裹豆沙、芝麻、慄子、棗泥甚至是肉餡等等,放到熱鍋裡開水煮熟即可。因為元宵呈現圓形形狀,春節吃元宵包含著人們「團團圓圓」的美好願望。
5、 煎堆
煎堆,也叫麻團、麻圓。廣東過年有吃煎堆的傳統食俗,俗話為「煎堆轆轆,金銀滿屋」。用糯米粉團包上豆沙餡,外面粘上白芝麻,放油鍋油炸臌脹,有些地方更有越膨脹越「發」的說法,寓意為「發財」。煎堆是廣東地區家家戶戶春節必不可少的賀年油炸食品。
6、 春餅
春餅用麵粉烙製成薄餅,包上一些蔬菜一起進食,有喜迎春季、祝願豐收的寓意。北京人習慣在每年的立春吃春餅,稱為「咬春」。現在春餅的做法已經越來越多樣化和豐富,除了蔬菜以外,還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加入肉絲、醬料製作成豐富的卷餅。
7、 灶糖
在臘月二十三這一天,河南等北方地區流行吃灶糖。灶糖用麥芽糖和芝麻做成,在祭灶王的時候用以供奉,意為用糖粘著灶王爺的嘴,讓其在玉皇大帝跟前不多說自家壞話,而是多說好話,祝願新的一年年家裡一切順利。
春節健康飲食提醒
春節美食雖然豐富又好吃,但也不能貪吃,不然一不小心就會增加疾病風險哦。康康提醒春節享用美食的同時,還有五大原則你必須謹記:
忌油膩:春節期間油炸、高甜度、澱粉等食物較多,容易引起肥胖、上火、小孩蛀牙、老人有三高疾病風險,因此家裡老小都要控制此類食物進食,不能過度。
多吃蔬菜水果:春節期間美食、大餐不斷,多吃蔬菜水果,可以保持營養均衡。
多喝水:春節期間天氣寒冷乾燥,空調房、暖氣房內更容易乾燥,多喝水可以維持體內充分。
七分飽、少吃多餐:三餐、零食堅持「七分飽」的原則,少吃多餐不僅促進消化系統更好運作,更能控制體重。
不要忘記運動:在嘗遍春節美食的最後,同時邁開腿運動,保持一個健康的身體狀態,為年後開展新的一年工作而做最好準備!
參考資料:1、《歲時廣記》,宋,陳元靚2、《廣雅》,三國,張揖3、《食次》,公元6世紀,作者不詳4、《齊民要術》,北魏,賈思勰5、《帝京景物略》,明朝,劉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