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兒有淚不輕彈」我不敢苟同,我甚至認為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淚水湧上來居然還能把它強咽回去?這要何等毅力,我不相信。不過,我的淚點比常人低,甚至低於女人,這是事實。看電視節目,一則新聞,一段訪談,都會讓我哭得稀裡譁啦,每年春晚上演的小品也賺取了我不少淚,在一旁的妻子,卻啥事也沒有,還能笑著罵我傻瓜。這讓我大跌眼鏡。
最初懷疑自己淚腺有問題而不是性格使然,要追溯到三十年前,那時在日本留學。我會莫名地流淚,每當想起在上海的兒子的時候。我還真想過,是不是有必要去醫院做一次眼科檢查,當然這種想法一直只是一個想法,從未成行。時到今日回想起那段日子,我的眼眶有時依然會泛起淚花。不是留學生活有那樣艱辛,是想孩子想成這個樣子。那時孩子才是小學一年生。偶爾通一次電話,兒子在電話那頭心不在焉地叫一聲,爸爸,我在這頭哭得泣不成聲。
在學業上,這種性格沒有顯露出好有多大的缺陷,我如期畢業。但是,在回國創業生涯中,我漸漸感觸到這種性格給我造成的打擊是致命的。曾經央視《焦點訪談》報導過我,可惜最終還是輸在了缺乏匪氣。
我曾經為自己公司幾十年裡沒有一個員工跳槽而自鳴得意。殊不知,因為我的心軟,下不了手段,員工工作得沒有壓力。不能按時完成工作,員工只要編制一個動情的故事,我就不去問責了;沒有完成年終銷售指標,我暗地裡照樣給他們發獎金,想到一年幹到頭,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公司上下一團和氣,口號喊得震天響,業績卻出不來。我有過反省,也認識到自己性格上的弱點是辦企業致命的。可是當公司業績略微轉好,我便又忘了,直到事業再度失意,沒有了重來的勇氣,才對性格的重要性有了正確認識。
閱歷、經歷和舉不盡的案例告訴我,企業家要具有匪氣,宛如籃球運動員要具備一定的身高一個道理。我至今還耿耿於懷,為什麼創業期間,身邊沒有一位親朋好友這樣提醒我。沒有匪氣不適宜辦企業,那我可以選擇不需要匪氣的職業呀!
匪氣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個性,這種個性表現出該出手時就出手的果斷、不為情所困的冷血、不畏懼失敗的「魯莽」。我晚了十年才知道要在一雙愛掉淚的眼睛裡看到炯炯有神的剛毅是不可能的。而剛毅的氣質又是一位企業家必須具備的。老闆人情味過濃,淚點太低,企業將失去競爭力,這樣的老闆走不遠。眼淚這東西,會模糊人的視線,消弱團隊的戰鬥力。你不妨想像一下,一個缺乏情緒控制能力將軍,一邊流淚一邊指揮戰鬥,在殘酷的商場上能迅速地做出正確的拼搏指令嗎?
要成為一名成功的企業家,他(她)身上非得有匪氣不可!這個觀點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的,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會坐在牆角默默點頭。
我曾經在河北一家知名度相當高的上市企業工作過一年,我作為一名空降兵騰空入駐該企業高層。我輕鬆地用一個月時間,建起了上層和底層的一張和諧的關係網。總裁對我這份能力非但沒有給予肯定,而且擔心重重,告誡我,不要自鳴得意。還說,我這種工作作風苦日子在後頭,我組建的團隊不會有強悍的戰鬥力。這位總裁沒有軍人履歷,卻有著比軍人更軍人的彪悍。每次集團高層會議的氣氛都如臨大敵。有一次在會上,他把一位銷售總監罵得體無完膚,他說:「你這樣的銷售業績,還有臉在這裡說話,如果我是你,早就從***最高樓跳下去了。」一個月後的高層會議上我又見到了這位銷售總監,我驚愕他居然沒有辭職。
縱觀企業家成功之路,千差萬別,倘若抽絲剝繭,你會發現迥然相異中還是存在著一個共同現象——他們都擁有冷血匪氣的個性。這樣的案例我可以舉出一卡車,不過我覺得沒有贅述的意義,這樣只會適得其反,讓你覺得無聊。我不敢奢侈,通過這篇短文就讓你接受我論點的正確性,儘管我是那麼希望你能相信匪氣是成全一個企業家不可或缺的特性。
這個觀點是我在事業失敗後,在腦子裡經過幾十年的沉澱、琢磨、分析、學習逐漸清晰顯現出來的非主觀意念。「男兒有淚不輕彈」,我想這句話也不是某人某天信口開河,能被人們代代相傳成為家喻戶曉的俗語,必定有其可信之處,我甚至認為神話的出現也不是空中樓閣。
我不希望讀者誤解本文寫作宗旨,我不是說有匪氣的人就能成為企業家,而是在努力說明沒有匪氣的人多半成不了一位成功企業家。智商、情商雙高者,外加一身匪氣,這是成功人士天生之料,坐著都能鶴立雞群,具有這種特性的人要不成功也難。智商和情商的重要性這是另外一個話題,不在本文中加以展開。
最後,我奉勸正在考慮創業的年輕人,先不急於入行,考察一下自己是否擁有匪氣這份天性,如果沒有,你真的要三思而行。要成為一位企業家,匪氣是充分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