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見與不見》

2021-01-18 孟祥瑞1198

秋風乍起,吹亂一池碧水。我站在秋日的夕陽裡,吟著一首痴情的詩句。若說人生本就是一種修行,那許多的磨礪與坎坷,便是人生路上的珍珠。花開花落,萬物循環;潮起潮落,天際陰晴。沒有什麼是永恆不變的,不變的是人內心的溫柔,溫暖著這顆怕冷的心。

見與不見

你見,或者不見我

我就在這裡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裡

不來不去

你 愛,或者不愛我

愛就在那裡

不增不減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的手裡

不舍不棄

來我的懷裡

或者

讓我住進你的心裡

默然 相愛

寂靜 歡喜

初次讀這首詩,我還是懵懂的少年,但依然被 文字深深震撼。不事雕琢的清秀,來自靈魂深處的呼喚。因為它,我知道了文字的不可思議。

有人說這首詩是倉央嘉措所作,有人說是扎西拉姆。多多。不管是誰,他(她)一定是一個痴情的人,一個純淨的人,一個擁有愛的人。

有些相見,註定就是一輩子的緣分。在人海茫茫中,我們不經意的軀體回眸,卻看到了另一個擁有自己靈魂的人。他(她)就在那裡,笑語盈盈,等待著你的接近。

純淨的文字蕩滌著內心,它可以表述自己的悲喜,可以低訴你的祈求,可以深情款款,可以仰天長嘆。最不可思議的是,它可以喚醒你靈魂深處的溫柔。

那個人,一直站在最初相遇的地方,從未離開。或許相愛的人會產生誤會,會相隔萬裡,會埋怨,會相思。歲月流轉,驀然回首,你會發現,那一段情緣是你人生中最美的風景-因為在那裡,你遇見了自己。

有些人痴情卻不濫情,專情卻不多情。就像荊棘鳥,一生愛過一次就夠了」一生一世一雙人。「世上很多優秀之人,但卻走不到你的靈魂深處,唯有他(她),使你甘之若飴。

我們的呼喚或許很久時間沒有回應,但請相信,真愛在某個時刻真的會來。只不過有的人幸運,對的時間遇到了對的人。但悲哀的想,很多時候,我們註定孤獨,是因為苦愛的人不醒,苦等的人不來,苦念的人在別處飄零。

幸運的日子終有一天來了,這時我們已經走過了千山萬壑,閱過了很多人。我們已不在乎那些風花雪月,花前月下。我們寂靜的坐在一起,說著淡淡的往事。每一個字都充滿了欣喜。我們已不再青澀,這是歲月贈與最好的禮物。就這樣看著你,手握著你的手,耳邊聽著你的話語,仿佛世間一切都是蒼白,你是萬千顏色聚集,燦爛著餘生。

就這樣心靈靜靜的激動、寧靜,因為是你;就這樣淡淡的欣喜,因為是你;就這樣過著嚮往的日子,因為是你;就這樣繼續走坎坷人生,因為是你;就這樣滿足心靈,因為是你。

相關焦點

  • 見或不見?
    >編曲:伍卓賢|監製:伍卓賢/廖志華▼點擊播放今天凌晨,張敬軒新歌《見或不見》MV在YouTube上線,這首首秀於盛樂演唱會的歌曲終於以這種形式先同歌迷碰面。於年底回顧2020,好像用這首歌來概括人與人之間的往來亦頗為合適:當彼此的會面之間真的有重重阻隔,聚散離合都變得身不由己,見或不見也許不是問題的關鍵。「見或不見 亦很掛念」,如果真的無法碰面,或許在心中牽掛著對方已然是最好的聯繫。不知道什麼時候起,同朋友愛人再會一面已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見與不見》的真正主人
    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裡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裡……很早以前就接觸到了這首詩,當時被這首優美的詩歌深深的折服。經常寫在情書上面,表明自己堅固不易的深情。而《見與不見》這首詩的實際名為《班扎古魯白瑪的沉默》,她的真正主人是扎西拉姆·多多,原名談笑靖,漢族,廣東人,是一名牽扯到佛教徒。這首詩以《見與不見》的名稱初登於《讀者》2008年20期。《讀者》已為此事致歉。之所以造成這樣的誤解,是《見與不見》這首詩,無論從風格上,還是感情上,意境上都與倉央嘉措的詩歌很相似。
  • 紅樓夢:深度解讀賈赦為何不願見黛玉的原因,脂硯齋4字給答案
    黛玉去拜見大舅賈赦,不料賈赦以身體不好為託辭對黛玉避而不見。本章解讀了賈赦不願見黛玉的深層次原因。賈赦對黛玉說了兩句聽來破有人情味的話,但一回味,就是兩句奇詭的話。原來,賈赦患有的「怨婦情結」症狀已經不輕了。賈赦有何「怨婦情結」?讀完本章故事即可知曉。
  • 英語美文朗讀:見或不見
    連續兩天去機場送別了同窗四年的好友有些離別,是說好再見,再也不曾見有些離別,是我們分開了,過著各自的生活
  • 扎西拉姆·多多|見與不見
    文|扎西拉姆·多多 • 圖|網絡 • 編輯|烈馬青蔥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裡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裡不來不去你愛,或者不愛我愛就在那裡不增不減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裡不舍不棄來我的懷裡
  • 【詩文歌曲】見與不見(班扎古魯白瑪的沉默)
    見與不見(班扎古魯白瑪的沉默)自《非誠勿擾2》上映後,片中李香山女兒深情演繹的這首詩在網站被瘋狂轉載,網友甚至仿照其句式,展開新一輪的造句熱。很多人認為,這首《見與不見》為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所作。實際上,這是一個流傳甚廣的謬誤。這首詩歌,應名為《班扎古魯白瑪的沉默》,作者為扎西拉姆·多多,該詩出自其2007年創作的作品集《疑似風月》。
  • 亞洲熊風 | 見或不見
    見或不見,依然思念,聯不聯繫,都沒忘記。 忙碌的生活,讓我們少了問候,肩上的責任,讓我們各自拼搏。雖然好久不見,但是牽掛仍在;雖然聯繫不多,但是關心不斷。朋友不在於遠近,而在於永遠;牽掛不在於距離,而在於真心。 真正的朋友,未必常常相聚,但要真心實意。相隔再遠,不是距離,只要心真情深,只要時常想起,就是最珍貴的禮品。
  • 《再見,在也不見》再見不易,在見更難
    但是,「在也不見」卻並不是一個病句,印象很深的是林俊傑曾經唱過一首歌叫《美人魚》,其中有歌詞是:「我願意化作雕像等你出現,再見再也不見,心碎了飄蕩在海邊,你抬頭就看見……」歌曲講的是美人魚和王子的悽美愛情故事,卻又因為海天之隔只剩不忍相見的懷念。
  • 英文版《見與不見》,美到哭
    SEE ME OR NOT 見或不見 你見, 或者不見我, 我就在那裡, 不悲不喜;
  • 《見或不見》英文版,聽醉了~
    還記得《宮鎖珠簾》裡的背景歌曲《見或不見》嗎?現在聽到還能回想起八阿哥和晴川的悽美愛情故事。
  • 倉央嘉措情詩翻譯:你見或不見我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正文倉央嘉措情詩翻譯:你見或不見我 2011-05-29 14:55 來源:新浪教育 作者:倉央嘉措
  • 第126期 見或不見扎西那姆•多多
    創作背景:《見與不見》因風格與倉央嘉措的作品極為相似,一直被認為是其作品。更有讀者因此走進書店尋找倉央嘉措的詩集。不過,這首詩真是倉央嘉措寫的嗎?在百度貼吧裡,有網友發帖說:「《見與不見》原名為《班扎古魯白瑪的沉默》(班扎古魯白瑪,音譯,意思為蓮花生大師),作者是一名平靜的當代女詩人扎西拉姆·多多。」  扎西拉姆·多多是個廣州女孩。她是位虔誠的佛教徒,本人特別愛寫詩。
  • 深深愛著你,見與不見,一生惦念
    作者:昕月藍殤隔著遙遠的距離,對你說一聲,好久不見。紅塵的渡口,誰還在等待,時間模糊了太多東西,深深愛著你,見與不見,一生惦念。多希望你還在老地方,一切都沒有改變。深深愛著你,見與不見,永遠惦念,感嘆物是人非,來不及說再見,那些和你相聚的時光,都已成了故事。歲月流逝,回憶駐守心間,惦念著你的冷暖。天冷了,多想提醒你添衣;落雪了,多想和你喝著熱茶聊聊天。因為你,過去才值得懷念,因為你,才會心生惦念。如果沒有遇見你,我也不會離開故鄉。結局已經註定,只能告訴自己,愛過就好。
  • 晚聽英語 | 《見或不見》聽醉了的英文版
    主播© /陳杰瑞音樂© / 《見或不見》何晟銘-註:《見或不見》作者:扎西拉姆·多多,並非倉央嘉措 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裡不悲不喜 It doesn’t matter if you miss me or not the feeling is right there  and it isn’t going anywhere 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裡不來不去
  • 張碧晨《見與不見》:不施粉黛的走心最動人
    張碧晨全新專輯第四首單曲《見與不見》6月29日的正式上線,之於眾多粉絲而言不算是驚喜,而應該是等待數日的禮物。此前《極光》北京演唱會上首唱新單曲,就讓所有粉絲聽之動容。《見與不見》沒有技巧、不耍花樣,卻稱得上一首好歌,因為讓人感動的旋律不多得,字字走心的詞也來之不易。這首單曲的歌詞是碧晨與唐恬共同完成的,拿到初稿後,碧晨反反覆覆的修改,最後留下的也只是她對至親離世時延續到今天的不可釋懷,這是屬於她的故事。對於至親的離世,我們中間的大部分人也或多或少有和碧晨差不多的經歷。回憶點點滴滴,時隔多年仍舊念念不忘的除了愛情還有親情。
  • 《子衿(jīn)》一日不見,如三月兮(解讀)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本篇主題:熱戀中的女子,不見男子相約見面,而害相思之苦。詩文大意:熱戀中的女子,在高高的城樓上,來來回回張望著人群,怎麼也看不到情郎熟悉的身影。滿心想著的是他穿著衣服的青色前領,還有他佩戴的青色的玉佩。而我的心裡為何這般的焦急,和渴望?我沒能夠去見你,你就不能來見我了嗎?
  • 不見有無,即是見佛真身
    答:不見有無,即是見佛真身。問:云何不見有無即是見佛真身。答:有因無立,無因有顯;本不立有,無亦不存;既不存無,有從何得?有之與無,相因始有;既相因而有,悉是生滅也。但離此二見,即是見佛真身。譬如明鏡人,若對物像時即現像,若不對像時,終不見像。問:云何是常不離佛?答:心無起滅,對境寂然,一切時中,畢竟空寂,即是常不離佛。問:何者是無為法?答:有為是。
  • 終於見到 《見與不見》的全文,太美了
    六世達賴(1683-1706)倉央嘉措,大家都記得他流傳很廣的《見與不見》。這位西藏歷史上生平迷離,又極具才華,也最受爭議的喇嘛,寫出了他的唯美心聲。第六最好不相對,如此便可不相會; 第七最好不相誤,如此便可不相負; 第八最好不相許,如此便可不相續;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
  • 分別三年的舊情人約我見面,我見還是不見?不見,為什麼
    昨天我意外的接到了那個男人的信息,他說想見見我?我也真的很想見他,可是我怕。怕這一見,再犯錯,再放不下。我很無助,我到底是見還是不見?請幫幫我。見或不見?分別三年的老情人,我可以理解成你的初戀,你的前任,你過去的情人。
  • 解讀《飢餓遊戲2》:你看不見的「飢餓遊戲」背後
    解讀《飢餓遊戲2》:你看不見的「飢餓遊戲」背後 解讀故事《飢餓遊戲》裡只有冒險與科幻嗎?    即使你錯過了這一現象級的小說,不知道這位凱妮絲小姐是何方神聖也不要緊,以下是故事簡介:北美洲在一場大戰後被摧毀,在美國原來的廢墟上人們建立了新家園。新政府為了維護政局穩定,提出了一個殘酷又有效的方法:飢餓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