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拯救中國音樂平臺

2021-02-13 娛樂資本論

作者/霍超


「做音樂不賺錢」,這是很多年前圈內就達成的共識。

尤其在音樂版權費用飛速上漲,而在線音樂付費水平持續低迷的情況下,音樂平臺顯然生存不易。

不久前,騰訊音樂娛樂(TME)公布了招股書,踏上了進軍納斯達克的徵程,坊間傳聞,估值高達300億美元。

與2017年虧掉15億美元的海外同行SPOTIFY不同,騰訊音樂娛樂展現出了極強的盈利能力——2017年全年營收94億人民幣,接近百億大關,盈利18.8億。

如果仔細分析,TME營收貢獻最大的業務頗有「中國特色」——直播和在線K歌。作為中國最大的音樂流媒體公司,旗下坐擁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全民K歌4大平臺,TME的處境,幾乎是中國音樂產業的一個縮影,它清楚地揭示了廣大人民群眾的音樂消費習慣,以及真正的偏好。

不信你看,在國內主流的音樂平臺中,排名靠前的哪家沒有直播業務呢?

哦,對了。就在河豚君發文前夕,網易雲音樂也宣布要上線音樂直播產品了……

2004年,謝振宇窩在廣州一間寫字樓裡開發著一款主打音樂播放的軟體。在那之前,他是一個小有名氣的個人站長,國內幾乎最早的音樂搜尋引擎——搜刮網就出自他手。

如果說從用戶量上來說,搜刮網無疑是成功的。在那個流量為王的時代,搜刮網頂峰時排名在全球一百以內。但是在商業模式上,謝振宇一直沒找到好的變現方法。

彼時恰巧網際網路第一次泡沫,VC們死死的把錢攥緊在了口袋。

由於帳面資金的極度緊張,搜刮網只能依靠一臺伺服器來完成對整個網站上百萬次訪問的支撐。在流量、帶寬的博弈間,謝振宇和同事用盡了一切辦法在有限的資源中儘可能地對網站進行優化。

酷狗創始人謝振宇

百度看到搜刮網迅速崛起,曾想收購搜刮收至旗下,但由於收購價格相左,失敗了。隨後不久,百度成立mp3項目組,直接對搜刮形成了威脅。

謝振宇想做一款新產品,但苦於沒有資金。好在當時sp的出現拯救了中國網際網路,謝振宇也開始涉足SP業務,還獲得了不錯的收入。

2004年,主打音樂播放的酷狗正式成立。

雖然官方號稱其2005年就開始盈利,然而事實上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酷狗團隊只能算得上收支平衡。甚至在前期還稍有虧損。

當時為謝振宇慷慨解囊的人是周鴻禕,2005年酷狗其實是靠著周鴻禕幾十萬的天使投資撐過來的。

和謝振宇不同,雷鳴幾乎是「含著金湯匙出身」。

2005年8月,在北京華清嘉園一套不足60平米的房子裡,雷鳴與懷奇兩人共同創立了酷我網。作為「百度七劍客」之一,雷鳴的身後,站著矽谷四、五位金主,包括著名的風險投資商瑞斯徹、微軟前全球副總裁理察等人。

酷我創始人雷鳴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只是可能雷鳴也沒想到,自認為準備充足的糧草,在這片耗資無垠的線上音樂市場有多麼的不堪。

如果說2010年之前,類似酷狗、酷我這些國內在線音樂平臺還能靠著廣告、遊戲等流量變現的手段勉強度日,2010年之後國內逐漸加強的版權意識帶來的額外支出,足以成為壓垮這些外強中乾音樂平臺的最後一根稻草。

困局之下,酷狗和酷我也在探討著新的盈利模式。謝振宇在當時的一篇報導中,宣稱要上線增值服務,並在語句中透露著尋找新融資的需求。

而酷我則更加直接,背景雄厚的雷鳴找來了啟明創投以及北極光創投,拉來了幾千萬美元的投資。當時,很多人認為雷鳴傻,包括股東也不理解,「本來酷我盈利能力就不強,為什麼每年還要花上億的版權費用?」

股東的質疑並非挑刺,與過億的版權費用相比,當時的酷我每年只有千把萬的收入。

讓他們還沒想到是,看似闊綽的手筆對於即將到來的版權戰而言僅僅九牛一毛。而這些投入成本,是當時市面上所有音樂平臺都無法Cover的。

破局出現在2012年。那一年,酷狗孵化出了線上音樂直播平臺——繁星網。

謝振宇曾在當年廣東網際網路大會上提出過自己的疑惑:

「PC網際網路音樂有35億用戶,成為即時通訊和搜尋引擎以外的第三大應用。在線音樂和即時通訊和搜尋引擎也是免費,但是另外兩者每年有上百億的營收。有海量用戶的基礎應用是免費的,為什麼音樂沒有在上面產生商業模式?」

彼時市面上火熱的六間房和9158讓謝振宇看到了一個新商業模式的落腳點——直播。同樣作為PC時代就存在的產物,直播相較在線音樂而言,發力晚、用戶少,但是吸金能力卻遠遠高於前者。

謝振宇發現這種「秀場」模式與音樂有著天然的契合點,並且市面上還未出現一款以「音樂直播」為主題的產品。基於酷狗龐大的用戶量導流,盈利不成問題。

「這個商業模式是非常強大的,雖然業界沒有太多推廣,但是一些公司,在這裡每年的收入達到將近10億,遠遠超過音樂通過直接下載所獲得的回報。這種商業模式是未來的方向,代表了未來10年的行業發展。」

酷狗繁星直播頁面

對於謝振宇的看法,同樣來自南方奉佑生深有體會。

奉佑生於2010年在A8音樂網內部孵化創立了多米音樂,雖然規模還比不上一線陣營的酷狗、酷我、QQ音樂等,但憑藉著出眾的界面體驗好、優質的音源、相對小眾的氣質,在網際網路移動化轉型的節點俘獲了大量用戶。在2014年高峰期,多米音樂有超過2000萬月活、470萬日活用戶。

但奉佑生也有自己的煩惱,規模雖然上去了,商業模式卻一直未跑通。而且不比酷狗、酷我這種老牌平臺還能勉強收支平衡,多米一直在虧損。

據其公開資料顯示,多米在2014、2015年公司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3,694.26萬元和-9,876.38萬元;2016年全年營業收入2,380.25萬,淨虧損2,700.47萬;直至2017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僅為863.05萬,淨虧損3,476.81萬。

同樣也在2014年,奉佑生意識到直播軟體的巨大潛力,在多米音樂內部孵化出了第一個音頻直播產品——蜜live,這是一款服務於海外留學生的音頻直播軟體,積攢了百萬用戶。

雖然蜜live的用戶數據和多米來比並不值得一提,但是超高的付費率讓奉佑生眼前一亮,這也讓他產生了做一款新產品的想法。

不過和謝振宇將直播聚合在音樂平臺中向左的是,奉佑生選擇離開多米,一門心思扎在了剛面世不久的映客直播上。很快,2015年5月映客正式上線。

多米和映客的創始人奉佑生

直播讓創業多年未有大成的奉佑生迅速擠入創業明星的行列,直播也拯救了酷狗,更重要的是直播給中國音樂在線平臺找到新的變現可能。

根據此前媒體了解到的數據,在2016年繁星網的收入幾乎養活了整個酷狗,其70%的收入來自於繁星禮物打賞,30%來自於酷狗音樂的會員費、廣告等。

這也讓酷狗能在之後的版權大戰中,站穩了腳跟。隨後沒多久,酷我也跟進了這一策略,成立了聚星直播。

而沒有「直播」加持,背後也沒有巨頭依靠的多米,結果可想而知。

2018年,多米音樂關停,映客赴港上市。

奉佑生在談及為何放棄多米時曾留下了一句話,「我做了十多年音樂軟體,也沒有等來真正的付費音樂時代,是時候換個方向了。」

在奉佑生離開多米一年後,2015年國家版權局的一道文件曾讓業內人士看到音樂付費的希望。

文件通知,要求各網絡音樂服務商在當年7月31日前將未經授權傳播的音樂作品全部下線,否則將依法從嚴查處。緊接著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網際網路上220多萬首無版權音樂被下架。

「不付費使用作品的時代過去了。」國家版權局副局長閻曉宏在一次會議上高調表示。

然而事實上,國內版權意識的加強和相關法律的完善並未推動在線音樂用戶付費率上漲,反而引起各大音樂平臺版權價格大戰,這讓本來就不怎麼賺錢的音樂平臺更加雪上加霜。

舉個慄子,在2017年5月環球版權的爭奪戰中,原本只要三四千萬美元的授權費,經過了騰訊音樂、阿里音樂、太合音樂、網易雲音樂輪番爭奪下,最終炒到了3.5億美元外加1億股權被騰訊收入囊中。

版權新政前後,酷狗、酷我基於成本壓力選擇與擁有大量版權的海洋音樂集團合併。但即使合併後,它們的日子也並不好過。

內部人士爆料,海洋音樂70%的收入來自於酷狗旗下的繁星直播平臺,10%+來自於手機遊戲,剩下的來自於廣告。基於音樂本身的付費收入幾乎可以忽略。

較低的商業預期也讓海洋音樂的估值受到影響。2016年騰訊收購海洋時的估值為27億美刀,相比其上次融資時的30億美元估值還要低。

當然,隨著中小玩家陸續離場,音樂平臺成為了巨頭的天下。寡頭格局中,各家也在尋找著新的盈利模式。

比如網易雲與藝人合作開始售賣數字專輯,酷狗推出了自己的硬體產品,QQ音樂依託全民K歌布局線下市場……除此以外,各家也在積極打通音樂平臺與娛樂票務之間的壁壘。

但是收效甚微,最終支撐著這些音樂平臺的還是直播。

即將成為中國音樂流媒體第一股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在赴美上市招股書中介紹,作為中國最大的在線音樂娛樂平臺,騰訊音樂2018年第二季總月活用戶數超過8億,用戶日均使用時長超70分鐘。在2018年上半年,TME營收達到86.19億人民幣。其中,在線音樂服務營收佔比30%,以音樂為核心的社交娛樂服務營收佔比70%。

這意味著,騰訊音樂目前的整體收益還是以繁星(酷狗)、聚星(酷我)、全民K歌(QQ音樂)等直播平臺中用戶購買的虛擬禮物為主。

招股書還披露,騰訊音樂在線音樂的付費用戶數為2330萬,付費率僅為3.6%,ARPU(每月用戶平均收入)值為8.7元。而社交娛樂服務付費率為4.2%,ARPU值高達111.8元。

並且在近兩年的發展中,社交娛樂服務的業務還在持續增長。招股書顯示,由於在線K歌和直播服務收入增加,2017年,騰訊音樂社交娛樂服務產生的收入為78.32億元,與2016年的22.17億元相比,增長幅度達253.3%。

有消息稱騰訊音樂的估值在300億美元之間,可能很大程度上參考了Spotify在美股308億美元的市值。

但本質上,騰訊音樂與Spotify的商業模式完全相左。

Spotify目前主要盈利在於平臺廣告以及用戶聽歌付費,雖然平臺用戶對於音樂服務的付費率高達45%,是騰訊音樂的十多倍,但卻一直處於虧損狀態。單純依靠音樂內容付費,是一個遠看不到盈利前景的艱難路程。

換種說法,在國內音樂版權成本增加以及用戶對於音樂服務付費率低下的情況下,幾乎是直播把騰訊音樂抬進了美股市場。

從PC網際網路一直到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線上音樂在國內一直是個相對「奇葩」的存在——其飛速發展的用戶數背後,是不成正比的營收數。

線上音樂平臺也是在網際網路早期就掌握大量用戶數的前提下(僅次於即時通訊、搜索、電商)唯一一個沒有巨頭產生的領域。

其實酷狗一直有著「天降大任」,扛起這面大旗的雄心。事實上,酷狗在依託直播提高盈利能力後也一直籌劃著上市的步伐。2010年謝振宇就曾表示,酷狗將在三年之內登陸資本市場。即使後來併入海洋集團,也數次傳出要IPO的消息。

他當然有這個資格,畢竟是酷狗最先將直播和音樂平臺打通,從而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可持續發展的商業化道路。

也正是依託著這條道路,才造就了騰訊音樂中國音樂流媒體第一股的地位。

好像這麼說也不對,在騰訊音樂遞交招股書兩年以前,多米已經掛牌新三板,號稱「國內音樂第一股。」

只是你看,少了直播的它,死得有多慘。

相關焦點

  • 2020,直播拯救音樂人
    過去大半年,線下演出受阻的同時,線上音樂直播似乎帶來了一個新的突破口,艾媒諮詢《 2020 年中國在線音樂演出市場專題研究報告》就顯示, 2020 上半年中國在線音樂演出觀看的用戶規模已經突破 8000 萬。
  • 2018十大網絡音樂平臺
    阿里音樂則是從音樂創新入手,旗下蝦米音樂開啟「尋光計劃」發力挖掘原創音樂人。披上「百度音樂」外衣的太合音樂,則是涵蓋了音樂廠牌、直播、票務等服務。多元化音樂消費方式激發了用戶的付費意願,為音樂消費市場的發展帶來更多的可能。
  • 騰訊NOW直播榮膺中國十大最具影響力直播平臺
    3月29日,「中國直播產業領袖峰會暨巔峰榜頒獎典禮」在杭州舉辦。NOW直播與映客、花椒等直播平臺共同獲得「中國十大最具影響力直播平臺」獎項,正式躋身直播行業第一梯隊,NOW直播高級商務總監劉碩裴受邀出席領獎。
  • 亞馬遜旗下電競直播平臺Twitch 借音樂產業擴大亞洲版圖
    財聯社(上海,編輯齊林/實習編輯陳企安)訊,面對Facebook和YouTube等社交媒體的競爭壓力,亞馬遜旗下電競直播平臺Twitch跳出美國本土市場,在亞洲市場尋找發展機會。Twitch將掘金亞太地區的音樂市場,擴展其非遊戲類內容專區的業務。
  • 12年的原創音樂平臺 5sing如何用直播玩轉二次元
    在經營二次元音樂人孵化這門生意上,十二年廠牌經驗的5sing有它自己的生意經,「用熱門IP引導原創內容產出,是鼓勵音樂人創作的一種方式,」5sing相關負責人介紹,近期5sing升級平臺「音樂live」版塊,讓二次元音樂創作搭上時下熱門的網絡直播快車,為小眾音樂走進大眾視野敞開一扇門。
  • 直播預告|「第十一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全程VR直播
    將於11月19日至29日在廣州舉行        中國音樂金鐘獎(簡稱「金鐘獎」)是全國唯一常設的音樂綜合性大獎,金鐘獎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音樂家協會聯合主辦,每兩年舉辦一次(逢單年舉辦)。金鐘獎評選強調和堅持導向性、權威性、公正性;強調和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既推動專業音樂事業的繁榮和提高,也推動大眾音樂文化生活的健康發展,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貢獻。第十一屆中國音樂金鐘獎設鋼琴、聲樂(美聲、民族)、古箏。
  • 楊典: 抖音等直播平臺是中國經濟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
    1月8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經濟參考報、抖音聯合召開的「抖音助力經濟發展年度報告」發布會上,業內專家紛紛表示,以抖音為代表的各類平臺,通過短視頻、直播帶貨,在推動經濟新潮流、促進經濟復甦、拓展就業形式、豐富社會生活等方面做出了積極的探索,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 直播中播放音樂涉嫌侵權,平臺是否需要向KTV一樣購買版權?
    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認為鬥魚平臺侵害了其對歌曲享有的信息網絡傳播權,將鬥魚訴至法院。最終鬥魚敗訴。值得一提的是,在馮提莫事件中,雖然看似是主播的個人侵權行為,但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起訴的卻是鬥魚平臺。而且最終鬥魚敗訴。
  • 直播中播放音樂涉嫌侵權,平臺是否需要像KTV一樣購買版權?
    警惕:直播中播放音樂涉嫌侵權此前,因為鬥魚主播馮提莫在直播中播放了歌曲《戀人心》1分10秒(歌曲全長3分28秒),該場直播視頻還被鬥魚平臺保存上傳,用戶可隨時回看、分享。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認為鬥魚平臺侵害了其對歌曲享有的信息網絡傳播權,將鬥魚訴至法院。最終鬥魚敗訴。
  • 《2020中國音樂人報告》調研數位音樂平臺服務 騰訊音樂人平臺差異...
    12月21日,由中國傳媒大學製作的《2020中國音樂人報告》重磅出爐。相較去年報告中數位音樂平臺對音樂人發展利好的趨勢,在今年,音樂人入駐音樂平臺已經成為常態。其中,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旗下騰訊音樂人平臺繼續成為眾多音樂人的首選,並成為64.4%的音樂人的主要數位音樂收益來源,較去年的45%再度提升。
  • 頭條|直播中播放音樂涉嫌侵權,平臺是否需要像KTV一樣購買版權?
    警惕:直播中播放音樂涉嫌侵權此前,因為鬥魚主播馮提莫在直播中播放了歌曲《戀人心》1分10秒(歌曲全長3分28秒),該場直播視頻還被鬥魚平臺保存上傳,用戶可隨時回看、分享。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認為鬥魚平臺侵害了其對歌曲享有的信息網絡傳播權,將鬥魚訴至法院。最終鬥魚敗訴。
  • 鬥魚舉辦首個大型音樂節,直播平臺要怎麼做這門生意?
    放眼行業裡看,秀場直播平臺和遊戲直播平臺都在加大對音樂內容的投入。」直播+音樂「儼然已經成為一種趨勢。 這背後,是直播平臺布局泛娛樂內容的結果,也是直播平臺轉向精細化運營下半場的結果。 鬥魚曾在線下舉辦直播節」鬥魚嘉年華「、音樂直播綜藝節目」DOUYU LIVE「等活動。其中,未來持續打造的音樂節將是另一大亮點。 此外,在直播不斷走向線下,線上和線下不斷融合的情況下,鬥魚這樣的遊戲直播平臺輸出的不只是遊戲,還有音樂、二次元等。從鬥魚平臺上的內容來看,還包括御宅、星秀、科技、戶外等眾多領域,這也意味著,鬥魚正在向「遊戲+泛娛樂」 平臺轉型。
  • 多米音樂出局,在線音樂平臺的突破口在哪?
    據艾瑞諮詢2018年1月發布的《2017年中國短視頻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我國短視頻市場規模達到57.3億元,同比增長183.9%,業內預計2020年短視頻市場規模有望突破300億元。短視頻的迅速躥升令資本趨之若鶩,這股火焰也躥向了在線音樂平臺。
  • 『懶貓的深夜小吃』— 沒了「擦邊球」,明星、大V能否拯救直播平臺?
    然後,懶貓陷入了美美滴幻想:懶貓自己開個直播平臺,每天就對著攝像頭各種展示才華(不要瞎想哦,懶貓可是正派小女生哦,只是嘟嘟嘴、喵喵叫、賣賣萌)然後各種禮物、各種打賞就撲面而來,譁啦譁啦的都是數錢的聲音啊,懶貓抹著哈喇子,把手裡的百元大鈔數了一遍又一遍……咳咳,懶~貓~,老闆來了!(同事小聲的呼喚)然後,懶貓就被老闆一頓臭罵。懶貓心裡不服,不就是發會呆嘛,再說幻想是為了增加自信心好不啦。
  • 直播行業迎來下半場 酷狗直播深耕「直播+音樂」產業
    據Donews發布的《2017上半年中國直播行業發展分析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一直播、花椒、映客、繁星、YY等5家直播平臺前100名主播的整體收入為8.48億,前27位主播的收入達到千萬級別,合計為4.73億。而報告中提到的繁星直播平臺,其實是酷狗於2012年傾力打造的在線視頻互動演藝平臺,繁星直播在2016年12月更名為酷狗直播。
  • 騰訊音樂即將赴美上市,或成中國在線音樂娛樂平臺第一股
    若與騰訊旗下微信超過10億的月活用戶數相比,則反映出在國內市場上,音樂社交娛樂與即時通訊一樣,已經成為人們一個重要的生活方式。此外,70分鐘每日人均使用時長超過行業54分鐘的均值,同時也超過了在線遊戲60.5分鐘和在線視頻60.7分鐘的用戶日人均使用時長。2018年上半年,騰訊音樂娛樂的營收達到86.19億人民幣。
  • 萬萬沒想到,美國最火的兩個直播平臺都是中國創造的……
    然而,我們可以發現,在美國傳統的直播平臺Facebook,Youtube, Periscope直播出名的都是一些「大新聞」,而不是我們在國內直播平臺會看到的唱歌跳舞聊天式的草根直播。 那麼美國最紅的草根直播平臺是什麼呢?
  • 直播「拯救」網際網路?
    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文 | 楊曉鶴頭圖 | 視覺中國如果問最近網際網路巨頭都在做什麼,顯而易見的「賣菜」其實是個錯誤答案,正確答案其實是都在做「直播」。這波直播熱潮與2015年的「千播大戰」不同,2015年鬥魚、虎牙、映客等新興企業群雄並起,無數創業者湧入直播的風口,周鴻禕也曾押寶移動直播。但是,蜂擁而起的直播平臺卻沒有充足的優質內容,流量也不夠平臺瓜分,提前看到直播大勢的周鴻禕,在將花椒直播命運交由六間房創始人劉巖,以及任由熊貓直播無奈倒閉後,退出戰場。
  • 4.18 LadyGaga攜手張學友、陳奕迅、郎朗用音樂拯救世界
    4月18日,Lady Gaga與世界衛生組織、Global Citizen聯手打造一場主題為「One World: Together at Home」線上公益演唱會全球多平臺直播6小時的線上直播,將在美東時間4月18日下午2點開始(北京時間4月19日凌晨2點至早上8點)。2小時的電視直播,將在美東時間4月18日晚8點開始(北京時間4月19日早8點)。如無意外,騰訊和阿里巴巴都會進行轉播,國內的觀眾們也可以觀看了!
  • 「直播+」時代,音樂直播是門好生意嗎?
    2008年,六間房率先提出「秀場直播」概念,成功從視頻網站轉型成直播網站;2012年,酷狗音樂推出音樂直播平臺,成為第一個垂直類音樂直播平臺;2016年,隨著移動網際網路興起,國內移動直播平臺一度多大2000個。與此同時,各主要直播平臺不斷推出音樂直播相關運營活動,唱吧、全民K歌等在線K歌平臺也在持續加碼,導致該領域玩家不斷增多,競爭愈發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