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米音樂出局,在線音樂平臺的突破口在哪?

2021-02-13 鈦媒體

鈦媒體 TMTPost.com

 

短視頻、直播行業及短視頻以及內容付費的興起局面,讓在線音樂平臺面對內部競爭及外來壓力下,顯得有些「手忙腳亂」。

鈦媒體作者丨娛樂獨角獸

近段時間,阿里音樂、騰訊音樂、網易雲音樂三位在線音樂頭部「玩家」的版權互換戲碼令聽者激動萬分,而在一眾網友緊鑼密鼓的叫好聲中,曾經風光無兩的「在線音樂第一股」卻尤顯蒼涼。

就在昨日下午,多米音樂官方微博最終正式發布了停服公告:根據公司戰略規劃及業務發展需要,將暫停多米音樂APP客戶端內容運營。而在一個星期前智能音響品牌Sonos率先給用戶發送的郵件中提到的原因是「受市場因素影響。」

伴隨著一個時代的暫告一段落,一位犧牲者倒下的姿勢沒有讓最終選擇妥協的「大佬們」停下氣勢恢宏的腳步,卻足以讓在線音樂第二梯隊的「多米們」惶惶不安。

據艾瑞諮詢2018年1月發布的《2017年中國短視頻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我國短視頻市場規模達到57.3億元,同比增長183.9%,業內預計2020年短視頻市場規模有望突破300億元。

短視頻的迅速躥升令資本趨之若鶩,這股火焰也躥向了在線音樂平臺。從去年3月開始,網易雲、QQ音樂及蝦米、酷狗、酷我音樂紛紛涉足短視頻,對於在線音樂平臺而言,在進入後版權時代後,用戶體驗、線下演出、音樂廠牌都成為了接下來可能的競爭地,而短視頻會否成為最有決定性的競爭戰場?

倒在黎明前夜的多米音樂:

不只是版權爭鬥的「犧牲品」

一面是網易雲音樂被「奶」活,另一面是多米音樂在時代變遷中的力竭。多米音樂並不是轟然倒塌的,我們能夠在它身上看到在線音樂市場近年來的變革縮影。

2014年開始,被巨頭整合、寡頭割據的在線音樂市場,順理成章的跨入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版權爭奪戰中,而多米音樂成為了版權爭鬥中最後的犧牲者。「在線音樂第一股」、資本青睞的「寵兒」,掛靠這些標籤的多米音樂,卻沒能走進後版權時代。

根據《財經》提供的信息,2014年處於巔峰狀態的多米音樂,年營收為3243.37萬元,淨利潤則為-4399.95萬元,處於虧損狀態。儘管用戶量龐大,但是多米從來沒有找到合適的盈利方式。

而多米音樂旗下著名音樂分享網站、擁有500萬用戶和300萬曲庫的SongTaste早已在2015年7月關閉音樂板塊。而今年2月14日,已經在新三板掛牌一年多的多米音樂發布公告稱,申請在新三板終止掛牌。

對於多米音樂來說,版權問題看似是其最大隱患,而加速催化下的激烈版權爭鬥,甚至已經成為了多米音樂的「阿喀琉斯之踵」,這一致命短板成為了多米音樂在此後的數次轉型嘗試中的羈絆,也致使創始人2015年3月決定轉戰視頻直播類產品。

有業內人士透露,奉佑生早在2014年就在多米音樂內部孵化出了第一個音頻直播產品「蜜live」,於是先後做了蜜live和映客兩款直播產品。2015年3月,項目脫離多米,奉佑生帶領團隊開發映客,5月映客上線。同年12月,多米音樂創始人奉佑生在多米拿到華誼兄弟和磐石資本等投資機構的億元融資之際,將其持有的數百萬註冊資本轉讓,一門心思投身映客直播。

在直播風口正盛時期,創始人毅然轉身扎進了直播行業,與王思聰投資的手機直播應用「17」等進行直播領域的激烈角逐。彼時,奉佑生留下了一番值得回味的體悟:「創業總要敢於挑戰未知,我做了十多年音樂軟體,也沒有等來真正的付費音樂時代,是時候換個方向了。」在媒體的相關報導中,奉佑生此番慨嘆不免令人嘆惋。

這樣的嘆惋也從側面展現了當時在線音樂市場對於版權的依賴格局,激烈廝殺的在線音樂市場中,沒有以版權內容為核心來輻射其他板塊,是非常難做的,而這也仍然是處於二三梯隊在線音樂平臺的困擾所在。

在線音樂平臺下一戰場:

短視頻和社交市場?

「真是越來越不像個單純樸素的播放器了!」談到日常使用的音樂播放軟體,一位網友笑著吐槽到。這也是半年時間以來,在線音樂平臺們給聽眾帶來的直觀感受。

或許是大佬們早已為進入後版權時代的在線音樂平臺競爭格局未雨綢繆,又或許是在快手、抖音等主打短視頻與直播的產品讓市場看到了甜頭,無論是出於何種考量,對於在線音樂平臺而言,圍繞「社交」做產品總是沒錯的,於是我們看到的在線音樂平臺們的第一步,就是大佬們像彼此約好了一樣陸續著開啟了短視頻的進擊之旅。

最早布局短視頻板塊的是網易雲音樂。以網易雲音樂為例,2017年3月8日,網易雲音樂宣布上線短視頻、知識付費、直播答題等產品。可以說,儘管創始人丁磊對網易雲音樂的初始定位就是「社交屬性」,但入局稍晚的網易雲音樂,在版權爭奪戰初期一度處於劣勢境地中,空前的壓力也催促著「雲村」在社交生態中一路加速行進。

根據網易雲音樂官方提供的數據,目前產品中累計有明星用戶448位,音樂人996位,音樂達人1394位。我們不得不說,網易雲音樂的社交生態與粉絲聚合度是在線音樂平臺中最為出色的,也是它的產品核心,並且已經開始凸顯了「造星」成果。

網易雲音樂孵化並運營著網紅自媒體,與直播平臺相仿,自媒體紅人們可以通過每個月的財富值積累,在雲商城中變現。據一位業內人士透露,網易雲音樂在短視頻領域的運作過程中,已經「嘗到了甜頭。」

而一向以大量頭部音樂人及獨家曲庫版權內容為著的QQ音樂,也在2017年9月上線了「音樂館」板塊,除了在產品體驗層面中的用戶個性化功能的創新外,在音樂館中還內嵌了視頻功能,除了常規的音樂作品MV外,也涵蓋了pgc短視頻及直播內容。

音樂號成為音樂館板塊中集結一眾專業內容的信息聚集地。這些音樂號中的內容供應來源於各大專業音樂機構及音樂類自媒體。包括Billboard中國、看見音樂、著調等等,音樂號在儘可能覆蓋各種音樂類型和用戶群體。

2017年9月26日,酷狗音樂也正式上線了短視頻功能。通過旗下音樂垂直類直播平臺酷狗直播切入短視頻內容,以直播用戶、歌手、音樂達人等作為內容的製作者,而酷狗直播首創的「直播+數字專輯銷售」模式,也逐漸成為一種比較成熟且穩定的「造星」新潮流,吸引越來越多優秀的原創歌手加入酷狗直播的陣營。除此之外,蝦米音樂與酷我音樂也分別在去年11月及12月新增了短視頻頻道。

據艾媒諮詢權威發布的《中國短視頻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移動短視頻用戶規模已達到2.42億人,增長率為58.2%,並預測2018年該數字將突破3.53億人。第一梯隊的在線音樂產品已經心照不宣的開始了短視頻領域的探索。短視頻、直播行業及短視頻以及內容付費的興起局面,讓在線音樂平臺面對內部競爭及外來壓力下,顯得有些「手忙腳亂」。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短視頻是移動網際網路的黃金賽道。作為一種互動性更強的內容載體,短視頻確實是為在線音樂平臺「賦能」的一個渠道,而各大平臺的短視頻內容方向也各不相同,蝦米音樂與網易雲音樂對普通用戶開放的UGC模式,而QQ音樂、酷狗音樂及酷我音樂則主打PGC專業的音樂內容。

短視頻會否會成為在線音樂平臺強有力的競爭突破口我們尚未可知,但隨著抖音、快手等短視頻產品的市場份額逐漸加大,短視頻也必然成為音樂平臺圍繞「社交」主題進行有力競爭的互動內容載體。(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

3月知識女神季,掃碼收聽72問大學七大知識女神課!

點擊閱讀原文「72問知識女神」邀你成長。More Why,More Sexy!

相關焦點

  • 多米音樂出局,短視頻會成為在線音樂平臺的下個戰場嗎?
    2014年開始,被巨頭整合、寡頭割據的在線音樂市場,順理成章的跨入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版權爭奪戰中,而多米音樂成為了版權爭鬥中最後的犧牲者。「在線音樂第一股」、資本青睞的「寵兒」,掛靠這些標籤的多米音樂,卻沒能走進後版權時代。
  • 多米音樂APP停運的背後:寡頭化時代,在線音樂市場還有機會嗎?
    包括在版權的部分,多米也是最早嘗試正版化的在線音樂服務商之一。抓住了在線音樂移動端爆發的紅利,在多米最輝煌的2012年前後,其佔據了手機APP市場的半數以上。而這一切,在後來的版權壁壘裡均不復存在。多米絕不是這些年第一個倒下的在線音樂平臺。2015年時,百度音樂被太合音樂集團收入囊下——其實在此之前,我當時所服務的公司就有與百度音樂商談收購的可能。
  • 買不起版權 多米音樂黯然退場
    在線音樂市場在吸引國內不少大佬相繼布局的同時,也有運營多年的平臺黯然退出,被稱為「音樂第一股」的多米音樂就是其中一個。智能音響品牌Sonos日前向用戶發送郵件表示,多米音樂計劃終止相關業務運營。儘管截至目前多米音樂還未對此事正面發聲,但北京商報記者觀察到,多米音樂現已連續多年出現虧損,用戶量也不斷減少,該公司高管去年曾大呼「版權已經買不起了」。
  • 多米音樂要掛牌新三板,它能否順利突破重圍?
    資料來源:多米在線股轉說明、艾媒新三板研究中心從上圖來看,近兩年多米音樂的日活躍用戶數量持續大幅下降,為改變這一趨勢,提高用戶黏性和,公司基於在線音樂平臺「多米音樂」多年積累的用戶、技術和運營經驗,於 2015 年 8 月推出粉絲互動平臺「偶撲」。
  • 發燒友必備、完美音質播放——多米音樂TV版
    多米音樂TV版支持多種音樂格式播放,完美的播放音質、華麗的界面、簡潔的操作、個性化的元素以及多米音樂TV版首創的與電腦端、手機端多米同步歌曲列表的功能,讓你無論是在家中還是戶外,無需數據線,輕鬆管理和播放音樂、實現好音樂自然來。
  • 多米音樂 打造專屬於你的音樂空間
    對於音樂發燒友來說,音樂的品質無疑是最重要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碰到過這種情況,比如想看陳奕迅新專輯的MV《苦瓜》,百度谷歌了一遍以後還是找不到高清的資源,或者就是要經過無數的註冊環節才能以幾十K的速度下載的網盤。
  • 多米音樂下載
    從iTunes下載 265G蘋果網提供iphone多米音樂下載
  • 直播拯救中國音樂平臺
    如果仔細分析,TME營收貢獻最大的業務頗有「中國特色」——直播和在線K歌。作為中國最大的音樂流媒體公司,旗下坐擁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全民K歌4大平臺,TME的處境,幾乎是中國音樂產業的一個縮影,它清楚地揭示了廣大人民群眾的音樂消費習慣,以及真正的偏好。不信你看,在國內主流的音樂平臺中,排名靠前的哪家沒有直播業務呢?哦,對了。
  • 多米音樂計劃重組
    12月29日下午消息,A8新媒體(00800.HK)昨日晚間發布公告,北京彩雲擬申請掛牌新三板,多米音樂集團計劃進行重組
  • 多米計劃今年掛牌上市,將成中國音樂第一股
    而就在此前的4月9日,SNH48受邀出席第16屆《音樂風雲榜》年度盛典,並獲得「媒體推薦組合獎」。《音樂風雲榜》是由光線傳媒打造了16年的電視節目,每年也會舉辦音樂風雲榜年度盛典。今年年初,光線傳媒入股多米音樂,今年的《音樂風雲榜》線上投票平臺,就由多米音樂旗下粉絲應援平臺APP偶撲作為唯一移動投票合作方。
  • 多米音樂成映客最大股東,構建粉絲生態
    在版權大戰之後,各大音樂平臺面臨的尷尬局面在於自己投入大量的資金去購買版權,而用戶卻沒有付費習慣。於是,在巨大的版權成本壓力下,各個音樂平臺都開始想辦法增加營收板塊,回收成本。而回報高、可操作性強的粉絲經濟就成了每個音樂平臺的必爭之地。
  • 王青馮建宇助陣多米音樂 全方位與偶撲展開合作
    昨日,由多米音樂舉辦的戰略合作分享會圓滿結束,發布會上眾多網際網路行業精英、實業企業家、娛樂行業資深人士紛紛到場共襄盛會,共同探討如何整合與挖掘網際網路音樂資源與價值,創新在線音樂平臺的盈利模式。    偶撲作為全球最大的粉絲應援平臺,現已開通在線購票、在線投票等功能,順應王青、馮建宇二人擁有數量極高的粉絲團體,打破傳統單一的以明星緯度的粉絲模式,整合藝人、明星資源,以粉絲為主導,打造成為中國最大的FGC(粉絲原創內容)模式平臺。
  • 在線音樂平臺:缺的不是數量,是品味
    據網易公司昨晚披露,旗下在線音樂平臺網易雲音樂已完成此前宣布的新一輪融資,融資金額超6億美元。本輪投資方包括此前已公布的百度、泛大西洋投資集團(General Atlantic)、博裕資本三家領投方,以及新近加入的數家參投方。而此時網易雲音樂的用戶數也已突破6億,僅過去一年就增長了2億用戶。
  • 5億元拿下華研,版權成本入不敷出, 網易雲音樂恐成下一個多米?
    當版權開放共享成為共識,當全面轉授權是大勢所趨,網易雲音樂此舉無異於打破來之不易的版權秩序。版權成本入不敷出,網易雲音樂恐成下一個多米?作為網易旗下唯一一個超4億用戶的app,再加上丁磊個人對音樂的偏好,網易公司對雲音樂的支持力度前所未有。從網易雲音樂由音樂產品中心(二級部門)升級為網易音樂事業部(一級部門),以及A輪融資7.5億元,網易雲音樂未來的出路很有可能也是瞄準上市,然而,上市勢必要取得投資者的青睞,展現自己的盈利能力。
  • 在線音樂「三大二小」格局形成 太合音樂迎版權春天
    「播放器之爭導致了直到今天,一提起音樂行業,多數人想的還是播放器,而非音樂行業本身。」太合音樂集團市場中心總經理司新穎對記者說。  在線音樂平臺巨資買版權 版權公司迎來春天  2015年7月,一紙「史上最嚴限令」(《國家版權局關於責令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授權傳播音樂的通知》),徹底終結了網絡音樂的「盜版」時代,播放器公司則因此墜入冰點。
  • B站綁索尼、騰訊綁環球,在線音樂平臺版權模式「嬗變」
    三年為期,版權再次攪動在線音樂平臺的一池春水。一方面是在線音樂平臺對新一輪的版權重置抱有期待。在此背景下,在線音樂平臺對三大唱片公司的版權進擊也從未懈怠,在線音樂平臺及唱片公司雙方在以版權內容為核心而緊密聯繫的同時,也創造了更深度的合作空間,正從版權採買向內容製作領域入侵。對於唱片集團而言,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將曲庫資源「租賃」給流媒體平臺的買賣身份,自然是無法滿足與體現唱片集團的實力。三大中最早進軍流媒體市場的是索尼音樂。
  • 騰訊音樂即將赴美上市,或成中國在線音樂娛樂平臺第一股
    《禮記·樂記》中記載「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感於物也。」《樂記》認為,外界事物的變化使人的感情產生各種變化,音樂則是這種感情變化的表露。不管是寫歌譜曲還是聽音樂,似乎人們更願意通過音樂這一藝術來塑造形象,寄託思想感情。
  • 【獨家】天天動聽和蝦米音樂組建阿里音樂了 在線音樂市場首現批量整合
    儘管這4家在線音樂平臺現階段都還未正式向外界宣布組建或合併的消息,但從目前情況看,行業進入整合期似已迫在眉睫。獨家版權成核心資源  在線音樂市場如今已成為音樂產業的中堅力量,具有巨大的市場發展潛力,眾多音樂平臺紛紛整合,導致業內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並由渠道轉向獨家版權層面的核心競爭上。
  • 大量在線平臺熱衷推「獨立音樂」
    重點扶持獨立音樂人  在商業模式上,除了收費,還有廣告業務,在線音樂APP 平臺也嘗試一些增值服務,跟粉絲經濟或票務相關,比如獨家直播演唱會,粉絲可以在線上互動「送花」。  奇大音樂的合伙人張昭軼直言:「在中國,在線音樂的產業其實是不存在的。」
  • 中國在線音樂沉浮錄
    不到半年時間就達到了 10 萬人同時在線,之後的幾年線用戶依舊能夠保持直線上漲,酷狗成為謝振宇徵戰在線音樂市場的重要利器。如果說謝振宇是在線音樂界的鼻祖,那麼鄭南嶺則是在線音樂界名副其實的老炮。作為一個上海人,為人卻又低調及仗義,因此在江湖上也得一響亮的外號:南嶺大俠。2002 年,幾乎與百度 MP3 上線的同時,千千靜聽也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