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周來,「粉絲經濟」四個字被不斷提及,先是4月8日音悅臺發布成立「專輯榜」,其CEO張鬥更是喊出了「只有粉絲經濟才能拯救音樂產業」的定律;4月14日,偶像團體SNH48運營方絲芭傳媒迎來了華人文化控股集團和華文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的入資,讓圍繞粉絲經濟誕生的偶像團體也成為音樂行業焦點。
而就在此前的4月9日,SNH48受邀出席第16屆《音樂風雲榜》年度盛典,並獲得「媒體推薦組合獎」。《音樂風雲榜》是由光線傳媒打造了16年的電視節目,每年也會舉辦音樂風雲榜年度盛典。
今年年初,光線傳媒入股多米音樂,今年的《音樂風雲榜》線上投票平臺,就由多米音樂旗下粉絲應援平臺APP偶撲作為唯一移動投票合作方。偶撲是一款為粉絲打造的社交互動平臺,粉絲可以及時了解到自己偶像的最新動態和活動行程,還可以查看偶像的圖片和高清視頻等。
多米音樂副總裁辜煒東對音樂財經表示:「偶撲是多米去年下半年才上線的產品,目前還處於比較早期的階段,但我們在產品上儘量做到精益求精,不斷滿足粉絲需求,提升用戶體驗;同時通過自己運營的活動和跟外界的一些合作,給平臺帶來更大的用戶量。這次跟光線合作音樂風雲榜的投票,就是藉助我們產品上強大的投票、應援等功能,大部分人以粉絲團為單位參與活動,這是一個雙向得益的項目,給我們的品牌和用戶量都帶來了很大的幫助。」
這次參與投票的粉絲原來大部分就在偶撲平臺上,通過這次投票活動,也吸引了一些新藝人和網紅的粉絲來到偶撲。
辜煒東介紹,在偶撲上投票,用戶之間可以發帖子互相交流,也可以製作海報分享到朋友圈和微博。這些功能讓大家參與這個活動的時候,能更方便給自己的偶像拉票。
偶撲作為一個粉絲應援平臺,已經成為多米音樂發展粉絲經濟的重要平臺和戰略,「我們希望能更好地挖掘粉絲經濟裡面的價值,服務好粉絲。也希望粉絲經濟讓整個音樂產業的每一個環節都能得利,最後讓粉絲經濟的商業模式成為水到渠成的事情。」辜煒東告訴音樂財經。
如今,多米音樂已經引進了光線傳媒、華誼兄弟、磐石基金、七匹狼、喜之郎等投資者資源,並與中移動旗下咪咕文化達成了戰略合作。而多米較早在國內布局的上市計劃,也是光線傳媒看好多米的一個重要原因。
今年6月,多米音樂計劃在國內新三版掛牌上市,如果上市計劃如期完成,多米音樂就將成為國內音樂公司第一股。
偶撲去年下半年才上線,目前運營情況如何?作為一個粉絲平臺,偶撲有什麼自己的特色?辜煒東:偶撲目前運營8個月,累計用戶接近500萬。90%的用戶都是國內的,也有少部分韓國、美國等國家的。偶撲上的粉絲團有4000多個,粉絲團規模大小不一,大的粉絲團,比如BIGBANG和EXO的粉絲團都有五六十萬人,小的團也有幾百人的。在偶撲上基本覆蓋了全國95%的主流官方粉絲團。
偶撲上那些小鮮肉藝人和網紅的粉絲活躍度是最高的。這裡的粉絲有兩個特點:一是很年輕,基本都是90後,二是90%的粉絲都是女生。
下一步我們還會跟其他機構合作搞一些大的活動,也會談一些藝人來入駐偶撲。
辜煒東:任何一次投票都會遭到質疑,有的粉絲覺得自己的偶像排在第二第三,他們就會往上衝,會去質疑得了第一的人,這也是人之常情。
我們建立了一套非常嚴密的技術手段來防止用戶通過非常規渠道投票,同時也有嚴謹的機制來判別投票數據的真假。
粉絲打榜歷史悠久,這是粉絲追星過程中一個非常基礎的活動。我們今年也在籌劃與其他平臺合作,做一個聯合品牌的排行榜,會有特色的玩法,也會分多個榜單。
音悅臺也是國內打造粉絲經濟的一個平臺,前不久,音悅臺CEO張鬥喊出了「只有粉絲經濟才能拯救音樂產業」的定律,你對此怎麼看?辜煒東:只有粉絲經濟才能拯救音樂產業,這也不一定。但我認為粉絲經濟確實是音樂產業一個好的出路,目前來看,版權非常貴,想打造一個全版權的平臺,一年的花費至少是幾個億。而在線音樂的變現模式又非常有限,用戶付費習慣還沒有養成,音樂變現目前看很難。
從幾大平臺來看,阿里、酷我、酷狗、多米等,基本還是通過流量,把用戶導到別的商業上做收入,這個模式是非常吃力的,也不健康。儘管有些平臺有一些收入,但遠遠沒到盈利的狀態。
所以靠音樂本身大家都過得比較苦,反而粉絲經濟是一條比較好的出路。中國的粉絲市場在千億規模,光演唱會市場,每年就有兩三百億,而且還有很大的市場空間。這些目標人群的付費意願也非常高,用戶的UP值也很高。
一個音樂播放器要做到10%的付費率,在中國是非常難的事情。但調查顯示,國內的粉絲為自己喜歡的偶像有過金錢付出的比例是60%以上,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付費比例。每個粉絲為了追星,每年可以付出500~1000元人民幣。
而目前整個娛樂市場的偶像有70%~80%屬於歌手類偶像,所以音樂用戶向粉絲用戶群轉變會有更高的轉化率,粉絲經濟是音樂行業一個非常好的出路。現在音樂平臺裡只有音悅臺和多米音樂在做粉絲經濟,粉絲市場目前還是一個藍海。
辜煒東:映客完全是多米音樂孵化出來的一個移動直播平臺,映客的創始團隊二三十人,都是原來多米的團隊,所以多米音樂也是映客的大股東。但我們沒有直接參與映客的經營,目前只是聯合起來組織活動,還有一些技術上的互通。
現在移動直播是移動網際網路的一個風口,之前經歷了文字、圖片、視頻的一個發展過程,如今,直播、VR、AR都特別火,網際網路的內容表現形式越來越豐富了,互動性和實時性也更強。所以映客也是借著這個風口發展非常快,近半年用戶規模翻了100倍,目前的熱播日活躍量在百萬量級。
映客能快速火起來有兩個原因:第一,映客在技術上做到了極致,包括直播的有效性和用戶打開視頻的時間,都是行業內最好的。第二,映客的內容也做的不錯,目前在跟一些電視臺和藝人合作,包括跟湖南衛視也有合作。
前幾天做了一個演員劉濤的視頻直播,當天有幾十萬人在線。映客還是今年BIGBANG中國巡演的總冠名,所以,映客在內容、技術和品牌等方面都做了非常多的工作。
有消息稱,多米與中移動的咪咕文化也在做戰略合作,你們之間的合作模式是什麼?未來與偶撲會形成怎樣的合作關係?辜煒東:我們跟咪咕文化達成了一個全面的戰略合作關係,我們的合作方向主要是跟咪咕文化下面的五個子公司全面合作,包括音樂、視頻、遊戲、動漫、閱讀等。我們會在會員、線上產品和線下演藝等方面展開全方位的合作。
目前來看,線上的音樂服務模式比較單調,特權也比較少。多米和咪咕的聯合會員就是將咪咕、多米、偶撲的權益打包在一起,給用戶提供一個全方位的平臺,跨線上和線下特權的服務,讓用戶有更好的體驗,也希望能探索出一條更好的商業模式。聯合會員的產品我們正在緊密推進中,應該一兩個月內就會上線。
近兩年,音樂行業都在合併整合,已經形成了幾大音樂平臺,但多米音樂並沒有投靠任何一家大平臺,還是單打獨鬥,你怎麼看音樂行業的整合?辜煒東:近一兩年音樂行業有了比較大的整合,目前基本上處於燒錢買版權階段。我覺得現在的整合是必然的,對整個音樂行業,包括用戶、音樂人、音樂公司和平臺都有好處。
之前很多小的音樂平臺,或多或少都有盜版的行為,這導致版權市場非常不規範,也比較難管理;這麼多盜版的音樂平臺存在,也造成了幾家大公司一直無法往收費的方向走。整合之後,一方面,降低了這些公司買版權的成本,大家可以合起來買。另一方面,大家比較容易達成一致,推動音樂付費的發展,這也是音樂行業的進步。
目前音樂本身還是不賺錢,各大平臺需要靠其他業務模式找到變現的辦法。大家也在尋找機會,去探索一些新的商業模式。但這種現狀在未來兩三年內也不會有明顯改變。
我覺得行業整合後,形成幾家比較大的音樂公司,有利於行業達成一致,啟動音樂行業的收費模式,未來讓唱片公司、音樂平臺、音樂人都能賺到錢,也讓用戶能聽到更好的內容。
對於多米音樂來說,我們也不是單打獨鬥,我們的股東有光線傳媒、華誼兄弟、磐石基金、七匹狼、喜之郎等,多米也在做資源整合,我們的資源並不是純音樂類的資源,像光線、華誼有電影和藝人的資源,目的也是往粉絲經濟的方向發展。
現在大家都在搶版權,多米在版權方面並不佔優勢,多米目前的版權情況怎樣?是否也要多買一些版權增加自己的優勢?辜煒東:幾大平臺的版權也不是獨家的,像環球這種大公司,並沒有跟任何一家籤獨家版權協議,環球的版權覆蓋比較全,但並不是一個獨家的關係。目前版權的成本很高,買的版權越全虧損越大,音樂還沒有一個好的商業模式支撐變現。
多米音樂的策略,並不是去做一個大而全的曲庫平臺,我們的用戶定位偏年輕和深度,會主要考慮向粉絲方向引導。我們採購版權的策略,也是重點採購粉絲量大的、粉絲活躍度高的藝人的版權,國內像張靚穎、周筆暢這些歌手的歌曲版權比較多,另外韓國藝人的版權我們採購的比較全。
去年A8新媒體集團發布公告稱,要轉讓持有的多米音樂的股權,到目前有公司接盤嗎?好像一直沒看到相關的消息?辜煒東:其實並不是A8集團要出讓多米的股份,是因為國家下發了新政策,文化企業不能有外資進入,A8是香港的上市公司,所以只能剝離這一塊。
我們後來通過別的方式引進了多個投資人,包括光線傳媒、磐石基金、七匹狼、華誼兄弟等一些新股東進來,所以不存在沒有人接盤的情況。
年初光線傳媒的入股也是看好多米較早在國內布局上市的優勢,多米的上市計劃進展到什麼程度了?辜煒東:多米音樂計劃今年6月份在新三板掛牌,目前公司的財務審核和內部報告都已經完成,希望成為國內音樂行業第一股。
我們剛完成了一輪融資,具體的募集資金還要看市場情況。總之還是先做好自己吧,沿著粉絲經濟的方向做更大的探索,增加與外界的合作,把自己的產品做得更好。我們最終的目的還是為廣大粉絲提供更好的服務和體驗,成為中國最大的粉絲應援平臺。
還想看點別的?
點擊👇圖片閱讀原文:
商業丨SNH48迎來華人文化,養成系粉絲模式越來越火.
商業丨購買黑膠唱片已成一股時尚潮流,很多用戶甚至還沒唱機
商業丨圓桌論壇二 |易天舒劉嘉良等:估值上不去,資本看不懂哪個才是關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