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之聲新年演出季:助推中國傳統文化傳承

2020-12-23 北青網

傳統文化有著不可替代的藝術與人文價值,同時也是了解歷史,傳承精神的重要載體。民樂、京劇、相聲等傳統文化節目精彩紛呈,深受觀眾喜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隨之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所關注。由北京市海澱區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的2020年第十屆「海之聲」新年演出季用一場場經典節目帶領觀眾進行了一次次傳統文化的洗禮,助力傳統文化傳承和新生。

文化建設,惠民是最終目的。一直以來,海澱區始終堅持政府引導、精品引領和文化惠民的指導思想,讓更多人民群眾走進劇場,感受演出的歡樂。第十屆「海之聲」新年演出季不僅充分展示了文化創建成果,吸納更多精品藝術演出奉獻於民,更是將文化惠民工程落到實處,讓百姓更加便捷、高效的享受文化惠民成果、欣賞到高水平演出。

《喜洋洋幸福年——中國煤礦文工團新年音樂會》劇照

本屆「海之聲」新年演出季中眾多優秀的傳統文化節目帶領觀眾看到文化背後所反映的中國人的智慧,看到中華傳統文化魅力之所在。作為新年演出季的重頭戲,國圖藝術中心特邀中國煤礦文工團為廣大樂迷呈現了一場精彩的民樂主題音樂會。2019年12月31日,《喜洋洋幸福年——中國煤礦文工團新年音樂會》在國圖藝術中心奏響。演出陣容方面,除了樂團滿編制出演,為充分展現民族器樂的藝術風採,中國煤礦文工團選取了二胡、京胡、琵琶、板胡、笛子、大鼓等民族樂器,「吹拉彈打」俱有展現,在新年來臨之際以民族傳統藝術為大家獻上新年的祝福。本次演出以器樂合奏《國樂華章》與《慶典序曲》作為開幕,隨後一曲《節日歡樂》,以新疆木碗嗩吶與阿拉伯鼓的歡快演奏,便將節日氛圍完美體現。當老中青幾代人都朗朗上口的電視劇《渴望》主題曲《好人一生平安》響起,寄託了中國煤礦文工團對廣大觀眾殷切誠懇新年祝福的曲調,為觀眾帶來本年度最暖心祝願。由國家一級演員劉湘演奏板胡,與樂團合奏的《地道戰組曲》在歡快氛圍中帶領觀眾憶苦思甜,警醒大眾更加珍視今日的美好生活。整場音樂會十三首樂曲中,既有少數民族元素,也有國外名曲,既有傳統二胡、嗩吶,也有對口幫扶對象內蒙古通遼市的特色樂器馬頭琴的驚豔亮相。作為對口幫扶對象,煤礦文工團在弘揚通遼特色文藝作品方面不遺餘力,通過幫扶過程中的相互了解,共同創作,本場音樂會由姚公平、於赫男、王超、孫麗霞、蘇雅拉等藝術家聯合演奏的馬頭琴名曲《萬馬奔騰》,把幾百公裡外的遼闊大地景象帶來北京,把具有內蒙古風情的長調和呼麥與二胡板胡等其他民族器樂有機結合,悠長遼闊,讓人心旌蕩漾,為觀眾刻畫出一幅與眾不同的蒼茫內蒙風情畫卷作為壓軸曲目,樂團借傳統民樂曲《喜洋洋》凸顯主題,將《新編喜洋洋幸福年》奉獻給廣大觀眾,呼應20世紀第二個十年的完美落幕,為屬於中國人的幸福年畫上完美句號。據煤礦文工團有關負責人介紹,這臺音樂會是一個開端,今後將每年都定時定點舉辦新年民族音樂會,打造民族音樂會品牌,弘揚民族音樂藝術,為廣大觀眾不斷奉獻藝術精品。

藝術家們精彩的表演贏得現場觀眾陣陣掌聲。

《經典永恆——樂府室內樂團新年音樂會》劇照

演奏家們用精湛的技藝合奏出一段段凸顯傳統民族特色的經典旋律,為觀眾呈現了一場視聽盛宴。1月7日,《經典永恆——樂府室內樂團新年音樂會》啟幕。於川、鄭瑀、高冠琳、高思超、李樂、趙潔楠等名家為觀眾帶來了《琵琶行歌》《阿里郎》《大長今》《自由探戈》等一首首特色鮮明的民族音樂作品。整場音樂會皆為清一色的傳統樂器演奏的純民族音樂,通過演奏者們的精湛演繹,把經典民族音樂的內涵展現得淋漓盡致。觀眾陳玉是一名學生,她和室友一起觀看了這場演出,民樂的精湛與博大精深給她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每位音樂家的演出都非常精彩,讓我們感受到了民族器樂的感染力與美妙,能欣賞到這些大師、著名音樂家們的表演,我覺得是賺到了。」

《中國歌劇舞劇院「似水流年」經典金曲音樂會》劇照

此外,《中國歌劇舞劇院「似水流年」經典金曲音樂會》於1月12日上演。音樂會由經典影視音樂跟華語流行金曲兩部分組成,《絨花》《我是一隻小小鳥》《紅日》《敢問路在何方》等中國經典音樂作品將悉數亮相。在這熟悉的歌聲當中去尋覓曾經的記憶,去感受以往的情懷,被老歌喚醒的不僅僅是記憶,還有我們對新生活的渴望和熱情。

用話劇講好中國故事,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同為北京人,對於什剎海的記憶符號也不盡相同,從靜謐的水岸、嬉鬧的冰場到喧囂的酒吧街……上世紀90年代末,什剎海經歷了一系列重大變遷,從古老城區到現代景觀,並由此產生了諸多思考與話題。話劇《什剎海》正是以此為背景,在舞臺上演繹出一段發人深思的故事。1月17日至19日,該劇在中國人民大學如論講堂正式公演。話劇《什剎海》,由北京劇萌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和北京五十六號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出品。話劇圍繞什剎海邊上關家老宅的人與事所展開,以關家收藏的一方古硯的得失為主線,以關家老宅的歷史和什剎海歷史街區保護建設為輔線,逐一鋪陳。力圖透過關家三代人以及什剎海周邊居民的生活經歷、各個階層各種類型人物的心路歷程,來反映時代的變遷、城市的變化以及老北京人和新北京人的整體性精神風貌。

話劇《什剎海》劇照

話劇中不僅對多種老北京元素加以體現,更著重表現了「崑曲」這一高雅的國粹藝術。主人公關一夫是一位痴迷崑曲、

有「倔關公」之稱的崑曲名票,為此,劇組特意邀請北方崑曲劇院國家一級演員楊帆扮演這一角色。作為一部現實題材話劇,話劇《什剎海》在反映城市變遷的同時,也提出了經濟發展與保護傳統文化之間的關係命題。話劇《什剎海》是北京文化藝術基金2019年度的資助項目。其實這並不是一部新戲,由北京人藝著名編劇藍蔭海、王志安(執筆)於多年前共同創作。從創作之初到如今搬上舞臺,足足有十幾年之久,其間編劇不斷地修改打磨劇本。兩位編劇對北京的歷史、文化傳統、風俗風物都極為熟悉,具有深厚的生活基礎和文化積澱。該劇由北京人藝著名導演顧威與韓清共同執導。談到劇中所探討的主題,顧威認為故事中的矛盾,當下依然存在,「編劇十餘年前通過劇中人物提出的問題,在當下正好得到了回答,故事的主題看似過時,實則超前。」

第十屆「海之聲」新年演出季讓觀眾在節目中一起去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傳承經典文化,弘揚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將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發揚光大。

責任編輯:任芯儀(EN063)

相關焦點

  • 共享文化盛宴 紹興大劇院2021年新年演出季啟幕
    12月6日晚,以《但願人長久——中國唐宋名篇音樂朗誦會》為開幕大戲的「2021新年演出季」在紹興大劇院正式拉開帷幕。此次活動以「杭紹同城,文化同行」為主題,由杭州大劇院、紹興大劇院聯合主辦。在兩個月時間內,為大家帶來國內外各類型、能滿足各年齡段觀眾需求的十場精品演出。
  • 深耕傳統文化傳承洞察多元文化需求 物喜堂獲《國家寶藏》第三季...
    2020年12月,北京物喜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物喜堂)憑藉在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領域的持續深耕,以及對於Z世代多元文化需求的深刻洞察力,獲得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第三季獨家IP運營權。文創自主研發連通多領域生態鏈以年輕消費者熱點喜好為導向,以海量中國傳統文化資源為背書,以強大的藝術、設計人才庫為支撐,以多元合作平臺為窗口,物喜堂的文創自主研發成功連通泛娛樂、科技、文化等領域生態鏈,打造出物喜堂專屬的自製IP產品運營模式。
  • 首農食品集團老字號攜手《上新了·故宮》第二季 創新傳承演繹文化...
    故宮被譽為世界博物館之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也是中華民族極具全球影響力的文化符號。而首農食品集團旗下老字號的品牌文化又根植於優秀中華傳統文化之中,傳承百年而歷久彌新。可以說,老字號與故宮在歲月長河中互為印證的同時,也融入了綿延悠久的品牌歷史、民族輝煌、文化傳承與匠心精神。
  • 傳承傳統文化,弘揚鄧麗君音樂精神|青島鄧麗君歌友會在工人文化宮...
    魯網11月22日訊(特約記者 張帆)「甜蜜蜜,你笑的甜蜜蜜,好像花兒開在春風裡,開在春風裡,在哪裡在哪裡見過你……」圖:青島市工人文化宮「傳承傳統文化演出」現場,李明正在表演京劇《狀元媒》圖:演出現場座無虛席,受到觀眾們的熱烈歡迎
  • 凱德奇幻許願季 漢服華美助力傳統文化傳承
    奇幻許願季主場活動現場。凱德 供圖  凱德「願力全開」  集結漢服圈「大神」彰顯傳統文化之美  近年來漢服已從「小眾文化」搖身成為了很多人的出街必備「國潮」,深受年輕消費者的青睞和關注。今年凱德便用極具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潮流符號--漢服,與新世代的年輕消費者對話。
  • 紐約城市公益聯合會舉辦第三屆中國新年傳統文化藝術節大巡遊活動
    【何金德導演工作室】(紐約訊)由紐約城市公益聯合會慶賀[第三屆中國新年傳統文化藝術節] 大巡遊活動,一連三天將在大年初一,初二,初三1/25-26 -27 在康州大快活渡假村、隆重舉行春節團拜活動,內容包括今年大堂佈置充滿濃濃的中國新年節日氣氛,隨處可見美侖美奐的中國春節元素裝飾,
  • 華熙趙燕:「雲中」發起人 為助推民族文化傳承而致辭
    華熙趙燕:「雲中」發起人 為助推民族文化傳承而致辭。「我從來都認為,給予算不了什麼,接受才是最大的美德。」適逢「雲中」系列大型文化公益項目迎來十周年,作為「雲中」發起人,華熙集團董事長趙燕在「雲中情歌」主題音樂會上致辭時有感而發。
  • 《非常傳奇》第三季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活」起來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文國際頻道推出的大型非遺文化傳承創新節目《非常傳奇》第三季於12月28日歸來。該季的開播再次引發熱烈反響,截至2021年1月1日,央視頻App站內相關視頻播放量達36.9萬,微博主話題#非常傳奇第三季#閱讀量已達1498.3萬,討論2.8萬次。
  • 廣州大劇院2021新年演出季開啟
    廣州大劇院特別策劃「2021新年演出季」給大家預熱一個紅紅火火的來年邀請多家國內頂尖名團呈現20多臺精彩演出更有別開生面的兩場重磅新年音樂會本次新年演出季也將為觀眾奉上兩部弘揚民族精神,鼓舞激勵人心的佳作。由上海歌舞團演繹的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將於12月4日-6日為整個演出季拉開帷幕,這部致敬英雄先烈,弘揚愛國主義的爆款舞劇屢獲大獎,鼠年春晚上的《漁光曲》選段更是驚豔全國觀眾,該劇曾多次來到廣州大劇院,廣州觀眾也用一場場座無虛席的上座率表達對這部作品的深深喜愛。
  • 擁抱祖國 傳承文化
    中華兒女需傳承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然而文化有形似無形,如何能讓孩子們直觀感受呢?伊貝主題活動《擁抱祖國  傳承文化》,將拉近孩子與傳統文化的距離。擁抱祖國,熱愛祖國,在孩子稚嫩純粹的童心裡播種下中國文化的根。為孩子們打造了一場蘊含中國文化內涵且富有童趣的文化盛宴。
  • 愛丁堡藝術節五星好戲,為你拉開2018新年演出季序幕!
    來自藝術家、演出團體的問候:為2018新年演出季打響頭炮的是德國弗洛茲默劇劇團幻想面具默劇《夢幻劇團》,昨晚(12月7日)他們在廣州大劇院迎來了該劇的中國首演,藉由三個幕後工作人員與各類演出表演者的互動關係點出虛幻舞臺與真實人生的一線之隔,三位演員演繹多達30個角色讓人嘆為觀止,全場不發一言卻逗得觀眾笑聲不斷!
  • 《年代秀》推中國文化季,囊括國人文化記憶,將文化傳承變為可能!
    傳媒內參導讀:《年代秀》主持人趙屹鷗談及價值取向,「這一季的《年代秀》讓我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有了更深的體會和理解;當文化演變成習俗,規範變成習慣,傳承就有了可能」。深圳衛視《年代秀》在復興優秀中國文化的時代背景下、在文化類節目崛起的風尚中,由深圳衛視王牌綜藝《年代秀》推出的「中國文化季」為中國文化的傳承提供了接地氣、有人氣的平臺,拉近年輕人與中國文化之間的距離。
  • 東南網攜手菲華社團共慶新年 中國春節文化點亮菲律賓
    春節,是中華傳統文化最生動的符號,是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的重要窗口和精彩舞臺。2020年農曆春節期間,福建日報社東南網攜手菲律賓僑團在馬尼拉舉辦慶春節系列活動,積極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助推中國春節文化在海外的傳承發展。「清新福建歡迎您」花車向當地民眾分發禮物。
  • 戲曲動漫進校園師資專題培訓助推山西戲曲文化傳承與發展
    為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山西省文化館針對青少年兒童製作了有趣、有味、有料的山西戲曲動漫——《小老醯兒說戲》,成為品味山西戲曲悠久的歷史文化、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個重要的抓手。同時,也是山西省文化館全面開展「戲曲+動漫+網絡+培訓」的推廣模式,以「戲曲動漫進校園」創新傳統戲曲文化在校園的教學、傳承和發展。
  • 河南肯德基非遺小劇場喜迎中國傳統新年
    2020年不僅是西曆新十年的開始,亦是中國農曆年十二生肖之首的庚子年。講究「好事成雙」的中國人對這個擁有「兩個新開始」的新春格外期待。連續幾年融匯傳統與時代、貫穿東方與西方,以「國潮」新春帶大家找到「開始的力量」的肯德基,在這個農曆新年再次用心呈現了一場元氣滿滿的新春盛宴。
  • 福建省雜技團舉行專場演出迎新年
    同時舉行迎新年專場演出《雜技集萃》,展現文旅融合新面貌。活動現場,男女老少齊聚一堂共進文化盛宴,感受文化惠民演出帶來的祝福喜悅和藝術滋養。,演員們帶領觀眾開啟新年新篇,萬物復甦,長青永駐。「頂茶缸」「大家樂」「拍電影」等滑稽戲表演,將現場氣氛推至高潮,表演者和現場觀眾互動配合共同完成演出,隨著滑稽戲的情節推進,現場歡呼聲和驚嘆聲此起彼伏,使觀眾身臨其境,近距離感受雜技魅力。雜技是以人體肢體語言為本體語言的一門藝術。以技巧的高難和險峻為創作和表演的追求。省雜技團團長塗國柱告訴記者,中國雜技表演在技藝不斷精進的過程中,塑造了中國雜技藝人勇攀高峰的正面形象。
  • 傳承的力量·元旦 | 奏響2021新年樂章
    這些作品於2021年1月1日,在由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主辦,中國青年報社承辦的「第四屆《傳承的力量》 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示活動」2021年元旦特別節目中播出。鎖定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觀看完整節目!接下來,我們一起了解節目花絮吧。
  • 甘晨力:中國傳統節日傳承厚重中華文化底蘊
    新慧集團(New Wisdom Holdings Limited)董事會主席甘晨力先生寄語年輕一輩,在現今中西節日文化合璧的潮流下,忙著歡度「洋節」的同時也不要遺忘中國傳統節日,以及背後的文化意義。  中華文明延綿數千載,傳統節日文化就是遺留下來的歷史寶藏,經久不衰,是我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把中國傳統故事講給世界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系列」(英文版)出版
    近日,國家出版基金項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系列」(英文版)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發行。該系列由國內資深英文媒體人張慈贇所著,共分《中國神話故事與三十六計》《中國歷史著述》《中國成語故事》《中國歷代著名繪畫作品鑑賞》《中國歷史人物》《中國古建築及其故事》六冊。
  • 惠州交響樂團2020新年音樂會免費向市民演出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林海生 通訊員 劉智慧12月14日晚,「嶺東雄郡歡樂頌」——惠州交響樂團2020新年音樂會在惠州文化藝術中心舉行,這是惠州交響樂團成立後舉辦的首場新年音樂會,音樂會作為惠民活動免費向市民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