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種植 激活「一池碧水」——大辛店鎮槐樹莊村專業

2020-12-25 大眾日報

初冬時節,來到大辛店鎮槐樹莊村槐念農業專業合作社,映入眼帘的是該合作社的很多社員在忙著刨地瓜、揀地瓜、裝車的熱鬧場景,雖然很多人的汗水已溼透衣背,但看不出大家有疲憊之感,很多人的臉上掛著豐收的喜悅笑臉。該村的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兼該合作社的總經理李軍告訴記者:「今年我們合作社的50 多畝地的地瓜,因選用的品種優良、管理跟上,儘管今年地瓜行情不如去年,但該品種香甜可口,營養豐富,很受客戶喜愛。現在採收的是客戶提前預訂的,目前,所有地瓜已經賣完了,並略高於市場價,還有不少外地的客戶因沒能及時預訂而遺憾。」

立足實際

讓荒山變成「金山」

槐樹莊村,位於大辛店鎮東南部丘陵山區,交通閉塞、土地貧瘠,荒山多、耕地少,曾因基礎設施差、產業結構單一,村莊發展一度停滯,是煙臺市的貧困村。全村現共有耕地2000餘畝,村民452戶、1001人,其中,村「兩委」成員4人,黨員35名,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是果樹種植。受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典型引領,李軍看到了發展的商機,提出了「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因地制宜上下齊努力」的口號,並組織村「兩委」成員和部分村民到濰坊、棲霞、福山等地觀摩學習,之後召開了「兩委」成員、黨員、村民代表會議反覆研究,決定由黨支部牽頭成立槐念農業專業合作社,依託村裡地瓜、花生等作物種植,發展優質種養殖項目,促進集體增收、村民致富。2018年以來,該村通過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發動黨員群眾「向荒山荒坡要效益」,使村莊產業從無到有,從單一到多元,從多元到有特色,當年實現集體收入8萬多元,摘掉集體零收入的「貧困帽」,帶動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不足5000元提高到7000多元,趟出一條黨建引領、村強民富的綠色發展之路。

嘗到了槐念農業專業合作社發展帶來的「甜頭」,李軍又有了新的思路,經集體研究決定,開闢荒山荒坡,種植優質桃子、蘋果、石榴等好管理、見效快的果樹,為該合作社發展蓄足後勁。在李軍的帶動下,經過大家的辛勤努力,現在該合作社的大山上,曾經滿眼的荒地荒地,已變成成排的各種果樹,現已有品質優良的七八畝石榴、七八畝桃子、七八畝櫻桃,還有50多畝梨。今年春天,他們還栽種了百畝矮化密集蘋果,如今樹苗長勢正旺,村民們正在忙著栽上用於固定樹苗的水泥杆,李軍在一邊指導社員如何更好地固定,一邊帶頭領幹。「這個月20日左右,奶油富士蘋果準備下樹,一共86000多個袋,基本上也叫客戶預購得差不多了,今年合作社預計收入能在30萬元左右。」李軍說。

增加設施

高效管理增效益

李軍深刻認識到,隨著科技的發展,單靠出大力蠻幹已成為過去式,必須眼光放遠,謀求省時省力的設施來提高管理效益,實現合作社更好發展。為此,經村裡研究決定, 增加先進的設備來管理種植的果園,根據山地實際,經反覆測試論證,他們增加了澆灌的新設備,現在,這套設備已投入使用,既省時又省人工,澆灌時基本幾個人就能管理這一片果園。下一步,合作社打算在養跑山雞的周圍建一個農家樂,發展特色農家樂產業,同時利用好村裡的山林資源,發展特色種植和養殖、果品銷售、苗木栽培、休閒採摘等產業,並與周邊村合作成立農民合作社聯合社,實現資源共享、抱團發展,讓更多的福祉惠及於民。展望未來,李軍充滿信心。

情系民生

提升村民幸福感

隨著該合作社的規模擴大、效益提升,李軍既考慮統籌發展,還想著如何提升村民的幸福感獲得感,他從村民迫切關注的民生問題著手,努力組織實施。「現在村裡正在鋪設道路,馬上就會實現『戶戶通』,而且現在鋪設上山道路的資金已經籌集到,等到村裡的路修好了,馬上就鋪設上山的路。」李軍告訴記者。「以前天一黑,街上哪還有人啊,現在環境好了,生活也好了,大家吃完飯喜歡到大院裡坐著聊聊天。」提到村莊的變化,村民李寶權笑了。據了解,現在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完成,先後籌集資金200餘萬元用於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高標準整治村莊衛生,栽植花卉、樹木2.5萬餘棵,硬化道路2400餘平方米,安裝路燈48盞;打深井1眼,增加自來水用戶100餘戶;拆除老舊坍塌房屋,建設400平方米健身廣場2處;河道清淤整治340米,河堤漿砌150米,建設橋梁1座;建設文化大院1處,滿足群眾和黨員活動需求;整治上山道路2500米,配套建設相關水利設施。基礎設施建設極大地改善了村民生產生活條件,村莊面貌煥然一新。同時,在生產基地給困難家庭戶安排適當的工作,讓其進行有償勞動,助力精準扶貧。通過發展集體經濟為民辦實事,提高了群眾的認同感和獲得感,增強了村黨支部的凝聚力和影響力。如今的槐樹莊村,組織生活制度更加健全,生活條件有了可喜的變化,村民的生產生活質量不斷提升。相信槐樹莊村在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引領下,會發展得越來越興旺。(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從春龍 通訊員 王小靜 報導)

相關焦點

  • 中莊村裡的扶貧經
    面對中莊村地域大、產業弱、基礎差的現實,如何搬掉村民脫貧路上的「絆腳石」成為邢剛思考的問題。中莊村的扶貧從氣象防災減災開始。邢剛挨家挨戶走訪貧困戶,除了宣傳國家扶貧政策外,還為貧困戶發放氣象資料,講解氣象防災減災知識。「大爺,當您看到這種雲彩時就說明天要下雨了……」為提高村民的防災避險能力,他時常為大家進行現場講解。
  • 一池碧水一池歌
    一池碧水一池歌  楓石丨文
  • 湖北黃梅:能人返鄉激活鄉村發展「一池春水」
    一年來,潘正盛抓黨建、帶隊伍、正作風,想方設法讓村裡黨員幹部鼓起信心和幹勁;帶領村民修路、建公廁,加強村級建設;帶頭肩挑背扛,搬離垃圾山,清理池塘淤泥,美化環境;多方考察,請教專家,因地制宜發展柑橘產業。眼看著村莊一天天變美、一天天變樣,村民們的幸福感日益提升,對潘正盛由最初的懷疑變成信服。
  • 惠民縣辛店鎮鄭兆敏:網絡購物達人化身家鄉特色產品代言人
    4月10日晚8點,惠民縣辛店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提名候選人鄭兆敏現身「同戰疫情,振興惠民」淘寶直播間,化身家鄉特色產品「代言人」。在鏡頭前,鄭兆敏用專業的語言,生動有趣的解說和親身體驗,將辛店鎮工業和特色農副產品利用網絡平臺推介給網友。
  • 【生態】瀘沽湖:護一池碧水蕩漾
    【生態】瀘沽湖:護一池碧水蕩漾 2021-01-11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沙土地因地制宜,種植這些作物會可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
    提要:沙土地因地制宜,種植這些作物更加高產!沙土地土質鬆軟,蓄水保肥能力相對差很多,在農村這樣的土地也被視為貧瘠的區域而不被農民所喜歡。不過科學興農這裡要說的是,即便是在這樣的土地上,只要能夠善加利用,因勢利導同樣可以在秋天收穫碩果纍纍果實的。
  • 四川甘孜指尖藏花繡:激活民族手工藝「一池春水」
    (新春見聞)四川甘孜指尖藏花繡:激活民族手工藝「一池春水」中新社甘孜1月14日電 題:四川甘孜指尖藏花繡:激活民族手工藝「一池春水」作者 王鵬近年來,為傳承民族手工藝,帶動婦女在家門口靈活就業,當地紛紛成立「指尖藏花」民間藏繡專業合作社,激活民族手工藝「一池春水」。臨近鼠年春節,深山中的二郎村籠罩在暖陽裡。外出打工的年輕人還未回來,村裡以老人和婦女居多。合作社前的院壩裡,不少繡娘正在繡花。繡上個把小時,頸椎酸疼,她們起身跳起古樸的鍋莊舞。
  • 大池鹹酥花生 清香撲鼻 回味無窮
    開欄語 為進一步推廣我區各鄉鎮特色優質農副產品,幫助全區群眾發展生產,致富脫貧,打破各鄉鎮農產品銷售難的問題,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役,打通我區扶貧「隧道」最後一公裡
  • 為鄉村振興注入鮮活動能 ——農行煙臺大辛店支行服務「三農」側記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忠莉 通訊員 梁立魁 煙臺報導  蓬萊市大辛店鎮是全國重點鎮、山東省第二批示範鎮,2019年被評為全國「農業產業強鎮」之一。今年5月,農行煙臺大辛店支行作為農行山東省分行首批美麗鄉村特色網點重裝開業,為大辛店鎮特色產業發展注入鮮活動能,金融服務能力明顯增強。特色網點,打造美麗鄉村「新體驗」。  走進大辛店支行,智能化的電子設備,富有蓬萊仙境特色的網點裝修令人耳目一新。
  • 「周原文藝 詩經」槐樹的路徑
    槐樹的路徑◎郭方正踩著幽幽槐樹的落葉,走過街角的咖啡店。樹和它的花朵,一脈相傳樸素的夢幻,誘使你勾起對茶道的熟稔。女貞樹的繁盛賊亮的陽光穿過綠萌的長廊冷冷秋風吹皺一弘碧水東流眯著眼睛看枝繁葉茂的女貞順勢排開浩浩蕩蕩伸向遠方
  • 祥雲遷喜樂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
    一、合作社簡介:為了認真貫徹中央、省、市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戰略部署,深度落實省、市、縣精準扶貧工作要求,積極探索推廣"合作社+貧困戶"以黨員幹部帶頭,貧困戶參與,合作社的新型特色產業扶貧模式,著眼於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 大辛店鎮開展「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重要指示精神,連日來,大辛店鎮開展「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活動,倡導勤儉節約的生活方式。該鎮召開「儉以養德、見於行動」主題教育動員大會,集中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重要指示精神,要求機關幹部以身作則,帶動全社會把節儉節約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貫穿於社會治理中。
  • 2020年9月時政熱點分析:讓直播經濟激活消費市場的一池春水
    2020年9月時政熱點分析:讓直播經濟激活消費市場的一池春水 2020-09-21 19:07:41| 來源:中公教育
  • 江疏影童瑤毛曉彤激活一池春水,《三十而已》展示生龍活虎的美
    以小編看來,三位氣質類型不同的實力派女演員攜手成團,一定能夠激活一池春水,共同演繹好享有極高的話題關注度都市女性題材劇《三十而已》。《三十而已》聚焦都市女性群像,直指三十歲女性這一群體,用精準並極具關懷的角度詳探女性話題,展現當下新時代女性的生活狀態。以三位30歲女性視角展開,講述了都市女性在30歲這一重要年齡節點時,所遭遇的多重壓力和人生態度的故事。
  • 禹城市辛店鎮:優化產業布局 搭建發展框架 精心打造優質產業特
    走進禹城市辛店鎮,在縱穿全鎮的禹王路西側,梯次豎立著5個過億元項目的宣傳圖版,目前5個項目中已建成投產2個,在建施工1個,明年開工2個,預計全部投產後年產值達到30億元,利稅5000萬元,這是禹城市辛店鎮積極謀劃發展布局、打造優質產業特色鎮的工作成果。
  • 堅決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
    堅決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2020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雲南時明確指出:「雲南生態地位十分重要,寶貴的自然資源是大自然賦予的最寶貴財富,必須倍加珍惜。在這個問題上,大家頭腦一定要清醒,算大帳、算長遠帳,為全局計為子孫謀,決不能急功近利,因小失大。」
  • 如何因地制宜打造自家的四季花園陽臺?
    陽臺是家的窗戶,種植些漂亮花草不僅可以美化家居,而且一年四季,也可以看到季節的變遷。在自家的陽臺上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綠色花園,陽光燦爛的午後,慵懶的窩在躺椅上,讀一本書,品一杯茶,和花草為伴,與花香為伍,這樣休閒的時光是最讓人感覺到幸福的了。但是,由於每個戶型的不同陽臺的大小、位置、朝向不一,種植的花草品種也要不同,還有種植的方式也不盡相同,那麼,如何因地制宜在陽臺打造自己的空中花園呢?
  • 普定:小小巨菌草種植,盤活一村空殼經濟
    2016年開始,普定縣探索「一村一公司」農村發展模式,致力破解空殼村發展難題,走出了一條「村企合一」的農村發展新路子。在「村企合一」發展模式下,普定縣猴場鄉小谷毛村合理運用「百萬資金池」的項目資金,將村中土地集中流轉種植巨菌草產業,讓全村從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邁向現代化、規模化、集約化,激活了農村土地及勞動力資源、盤活資金要素,發展壯大了村級集體經濟。如今,遍地開花的產業與優美和諧的環境相映生輝,人們齊心協力築夢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