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培養孩子財商的3個方法:不教孩子這件事,父母會苦孩子一輩子

2021-02-09 精英少年財商教育

當應採兒在ins曬出兒子Jasper的作業時,可能沒想到會瞬間引爆熱搜。

事情發生的讓人啼笑皆非,原來是Japser在用「浪費」造句時,直接造出了:我每天浪費錢。

「從小就知道自己浪費錢,還能如此正視自己」,陳小春和應採兒真的是教子有方啊。

早在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中,陳小春對孩子的財商教育就在節目中頻頻體現。當有一位老爺爺給Jasper錢,Jasper順手接過去時,陳小春立馬拉住Jasper的手制止:爺爺賺錢很辛苦的,你不應該拿爺爺的錢。

很小的時候,Jasper就不斷被灌輸錢來之不易。

而此時,很多父母對孩子的金錢教育還停留在:不想提、不敢提、不知道怎麼提。

直播和遊戲用戶的早齡化,讓孩子亂花錢的新聞層出不窮。

在一則新聞中,一名大姐辛辛苦苦賺的4萬塊錢,被孩子拿去遊戲充值了。

「我裝一袋水泥是1塊錢,4萬多塊錢,我得裝4萬袋子水泥,你幾天就給我花完了.」

辛辛苦苦掙的血汗錢,被無知的孩子瞬息揮霍,即無奈又氣憤。

對孩子的財商教育真的是越來越重要了,心理學家指出:孩子對金錢的興趣可以說是與生俱來的,早期的金錢教育對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積極的金錢觀,形成良好的理財習慣與技巧有著不可估量的潛在作用。

那應該如何對孩子進行財商教育?我們來看看明星爸媽是怎麼做的吧。

霍思燕是娛樂圈中辣媽的代表,不僅顏值高,理財也是一把好手。當她發現孩子對錢沒有概念時,她直接拿出一張面額50元的人民幣,問孩子這是多少錢。

結果令她哭笑不得,於是她決定把不同面額的錢用生活常見的食物進行描述。比如5元的人民幣,她告訴孩子5元的背景圖案是泰山,也是你和爸爸的家鄉,通過這個方法,孩子一下就記住了。

在《媽媽是超人》的節目中,冉瑩穎教育孩子的方法也值得我們學習。

 

當孩子鄒明軒浪費食物時,冉瑩穎嚴肅的問孩子:「你知道爸爸現在在幹嘛嗎?」在孩子回答爸爸在打拳時,她立刻又追問道:「那爸爸為什麼這麼晚了還在打拳?」孩子說為了賺錢,冉瑩穎又立刻說道:你吃的每一個食物,都是爸爸一拳一拳打出來的,你怎麼可以浪費呢?

冉瑩穎通過詢問和引導,一步一步的讓孩子意識到每一分錢都是父母辛苦賺來的,讓孩子真切的感受到錢的來之不易。

很多孩子因為沒有賺過錢的原因,會潛意識認為爸媽對他的付出都是應當的,所以給錢也是應該的。

 

對於這個問題,霍思燕通過讓孩子給小貓換尿墊來獲取酬勞的方法,讓孩子獲得正確的金錢觀。這是一個很多家長朋友都可以借鑑的方法,通過讓孩子勞動來換取小額的金錢酬勞,讓孩子梳理正確的金錢觀。

好的金錢觀讓孩子受益一生,同時,好的理財觀念也需要從小培養,才能真正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最終讓自己的孩子都能像明星萌娃一樣閃閃惹人愛。

如果想要免費學習

關注公眾號回復「領取」

相關焦點

  • 3~6歲是培養財商的關鍵期,4個培養方法,避免孩子成為「月光族」
    因為孩子沒經歷過掙錢的過程,不知道掙錢的辛苦,花錢再多也沒有心疼一說。 其實一個孩子財商低下的主要原因在於父母,父母從來都不知道教育孩子錢財的問題,甚至從來不跟孩子提錢,覺得孩子小並不需要明白等等。
  • 窮人家庭該如何培養孩子財商?父母不醒悟,孩子照樣「富不起來」
    除此之外,培養孩子財商意識的原因,在《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中已經明確提到:作者羅伯特·清崎說過:「如果你不教孩子金錢知識,將有他人取代你。」這個他人包括奸商、騙子等。
  • 生活中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財商?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下手
    貧困生貸十幾萬打賞主播,父母在家吃低保…10歲男童打賞主播6000元,不知充值是花錢…面對最近頻出的這種新聞,很多家長都會將孩子的這種行為歸結為「不懂事」,卻完全沒有意識到這是孩子的財商出了問題。兒童財商教育是很多中國父母最需要卻最缺乏的,財商是個人認識、創造和管理財富的能力,影響著孩子對賺錢和花錢的認識,孩子的「財商」跟智商、情商一樣重要。《窮爸爸富爸爸》的作者羅伯特·清崎就說過:「如果你不教孩子金錢的知識,將會有其他人取代你。如果讓債主、奸商、警方甚至騙子來代替你進行這項教育,各位家長一定會付出慘重的代價。」那生活中到底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財商呢?
  • 培養孩子財商要趁早,論金錢教育重要性,給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只不過在我國很多家長並沒有真正重視培養孩子的財商,因為很多家長認為孩子這麼小就接觸金錢,會給他們帶來不好的影響,但事實可能與這相反。 所以面對孩子的財商培養一定要趁早,這樣才能從根本上避免他們在金錢方面犯錯,也會指引他們有一個更好的金錢觀。
  • 9歲男孩年收入上億,父母是如何提高孩子財商的?以下方面很重要
    該消息一出,不少家長都嫌棄自家孩子,同樣是9歲,人家已經完成了常人三生三世的財富累積,我們的孩子卻只會鬧著買玩具,拿著家長的錢給遊戲氪金。對比越明顯,越有家長好奇瑞安·卡吉是如何做到的年收上億?畢竟主播行業鮮有兒童,怎麼瑞安·卡吉小朋友五年前就想到了這一點呢?這就要從瑞安·卡吉的財商說起了。
  • 如何與孩子談錢?有財商的父母這樣做
    這時,孩子的壓歲錢到底是交給父母打理還是給孩子自己打理,是每年都會拿出來進行討論的主題。我們小時候,錢基本上都上交父母了,可能是因為太單純了吧,信了父母「替我們保管」的承諾,結果都「充公」了。如今許多80後、90後的父母因為受教育及成長環境的差異,有些人會傾向於把壓歲錢或是一部分壓歲錢交給孩子自由支配,以達到培養孩子財商的目的。
  • 白巖松:父母要學會讓孩子吃這3種苦,心軟的父母教不好孩子
    很多注重教育孩子的家長,在胎兒尚在腹中時就開始關注育兒專家或成功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希望從中尋點育兒經,好培養自己的兒女,讓孩子能活成他自己希望的模樣,掌握技能,有文化有教養,為社會貢獻一份力量。01白巖松:父母得放手讓孩子吃這3種苦,過度的保護只會害了孩子
  • 每個美國孩子都有3個存錢罐?這樣的財商教育,讓孩子受益終身
    很多孩子分不清這二者的區別,我們可以舉例說明,比如「米飯」和「糖果」。米飯是我們每天都要吃的,如果不吃米飯我們會很餓,就不能長高長大變強壯了,而糖果我們不需要每天吃。因此,米飯是「需要」,糖果是「想要」。
  • 孩子從3歲開始,父母做好這3件事,比給孩子報10個興趣班更管用
    孩子從3歲開始,父母做好這3件事,比給孩子報10個興趣班更管用教育資源必須要前傾,並且要往下沉,優秀資源,我們希望能夠更多放在幼兒園、小學和中學。孩子從3歲開始,父母把這3件事做好,勝過給娃報10個興趣班2019年馬雲在「重回課堂」當中說過這樣一句話:「教育孩子一定要培養他的3商3力」所謂3商就是:情商、智商、逆商;
  • 新年即將到來,通過紅包培養孩子的「財商」,家長可以這麼做
    李女士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她為了讓孩子們體驗勞動的樂趣,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在孩子做家務後,會給孩子一些零用錢作為獎勵,而獎勵則完全取決於孩子完成家務的多少。她試圖讓她的孩子們知道,對他們的父母來說,掙錢是多麼困難。通常情況下,如果孩子表現的好,她會給孩子15元零花錢。
  • 孩子老走神、不專注、愛分心?4個小方法教你培養孩子注意力
    學習的時候,坐不住,好動,靜不心;做作業進展很慢,喜歡邊做邊玩;看書注意力不集中,經常分心,看一半就去做其他事等……你的孩子經常有這種情況嗎?如果孩子有這些現象,說明孩子的注意力較差。專家研究表明:99.4%的兒童智力水平相當,只有少數天之驕子或是先天性不足。
  • 孩子成長從小看大,好父母讓孩子從小就做這件事!
    小時候,孩子不會穿衣,父母寧願每天花時間幫他們穿戴整齊,也不願意去教會他們自己穿;孩子不會自己吃飯,父母就每天花幾個小時去餵他吃;孩子鞋帶鬆了,父母的下意識行為永遠是蹲下幫他們系好,而不是告訴他自己弄。
  • 教育專家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尹建莉:3件事不要做,2點著重培養
    北京師範大學的教育學專家尹建莉,在這一方面則有著相當讓人信服的成績:她的女兒年僅16歲就通過連跳兩級的方式裸分進入清華大學,可以稱得上是的的確確的將自己的教育理論放入實踐當中並成功的典範,而她的教育方法也自然很值得家長的學習,談及自家女兒的成功,尹建莉她對女兒一直保持著3件事不做,兩件是重點培養的教育方案。
  • 讓孩子在遊戲中學會合理花錢,中英雙語培養財商!
    比如在一期節目中,霍思燕為培養嗯哼的財商,不僅教兒子通過錢幣上不同「場景」區分面值,更是趁著在咖啡店吃點心的機會,教育嗯哼在商店買東西一定要付錢,這是規矩,也是必須養成的好習慣。 對於娃來說,財商究竟有多重要呢?
  • 疫情在家的感悟:讓孩子學會這三件事,孩子的獨立性會越來越好
    但是這次以後,我就一直在想,孩子終究會長大,她的人生才剛剛開始,我們作為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輩子,我當然希望她的人生一輩子平安順遂,但是我不能保證她以後不會再碰見類似的災難。如果再次碰見了,怎麼辦?我們都知道孩子需要獨立,但是這種獨立從來不是與生俱來的。
  • 孩子為何會對父母頂嘴?孩子只想到自己?真相是家長忽視了這件事
    家長用什麼方法,能夠讓孩子心量大,孝順父母呢?01 習勞方知感恩。一個孩子有感恩之心,才會積極想方法照顧辛苦的父母,才會不抱怨父母做得不好,而會用什麼方法,可以讓父母開心。一周下來,可以讓孩子跟家人分享一下,時間久了,孩子會從當下發生的每一件事情當中,找到別人的好處,找到對別人的感恩之處,更會讓孩子發現父母的辛苦,生出對父母的感恩之心!第三,培養孩子時時為別人著想的習慣。著名主持人王芳在女兒三年級的時候,生了一場大病。
  • 孩子玩手機上癮?父母做到這3件事,孩子會放下手機不玩遊戲
    前段時間有個新聞,父母外出打工,把10歲的孩子留給奶奶照顧,不料這個孩子居然花了十幾萬給遊戲充費。更讓人痛心的是,那本來是家裡人為臥病在床的爺爺籌的手術費。有很多家庭並不富裕的孩子,會偷偷記下父母的支付密碼,花幾千塊錢買遊戲裝備,給主播打賞,對父母辛苦賺來的血汗錢任意揮霍。
  • 有四件事孩子可能會記一輩子,你可別給搞砸了
    一、生病時,爸媽是怎麼對待自己的生病時,人的心是最脆弱的,記得之前聽朋友說過一件事,是他永遠都不能原諒父母的事情。就是在他初二那年,得了肺炎,有時會咳嗽得厲害,晚上他父母就不讓他咳出聲來,說吵他們睡覺讓不讓人睡覺,還說朋友煩人,有點屁大點病就不讓人安生。後來肺炎犯了燒到39度,自己騎車去醫院,醫生都很驚奇,不過朋友自此之後就再也不喊父母爸爸媽媽,只叫哎,真是悲哀。
  • 孩子識字別「硬背」,每天做好這3件事,輕鬆增大孩子識字量
    但是由於家長是盲目的,缺少方法,所以只是逼著孩子硬背,不僅沒什麼學習成效,還弄得孩子苦不堪言。父母想對孩子進行漢字啟蒙教育,首先要弄懂漢字的重要性。所以幾乎所有孩子啟蒙時都要學古詩,有些孩子認字多,可以把一首詩完整地念下來,在不斷念的過程中,就背了下來,不需要家長太操心。而有的孩子識字少,看不懂詩,就需要家長一遍又一遍地領讀,讓孩子背,這樣背是家長也累孩子也累,成果還不好。這就更體現了,孩子識字量大,對早期學習的重要性。
  • 孩子上幼兒園後,父母每天讓他做這3件事,將來上小學會很省心
    我個人認為與其浪費錢去報班,還不如在孩子上幼兒園後就開始做準備,每天讓他做這3件事,將來上小學會更省心。既然獨立是成長的一步,父母與孩子的緣分註定漸行漸遠,那我們真應該早點為孩子做準備。那明星為什麼這麼執著於給孩子講睡前故事,就是為了「催眠」嗎?當然不是,睡前聽故事有6大好處,提升孩子邏輯思維、發展語言能力、培養閱讀習慣、提高想像力、培養孩子好品質、舒緩情緒。這些好處對於孩子適應小學來講都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