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連雲港海州洪門街道,只要提到67歲的徐廣北,很多居民都會豎起大拇指嘖嘖稱讚——「你說『四哥』呀,他可是我們這裡的大好人,紅旗社區、洪門社區、新莊村、洪門村……很多老年人的頭髮都是他給理的。」因為在家中排行老四,所以這麼多年來,洪門街道凡是認識他的人,不論年齡大小,都親切稱呼他為「徐四哥」。這也是大傢伙對這麼多年來徐廣北默默付出的一種肯定。
徐廣北在為老人理髮
記者在洪門街道海青巷見到徐廣北時,他正帶著全套「傢伙」——剪刀、電推刀、擋布、毛刷等,準備去給83歲的相庚炎理髮。「老人家身體不太好,行動不便,每次都是我上門去給他理髮。」說著就來到了相庚炎老人家裡,老人的女兒相維俊一看徐廣北來了,一邊熱情招呼,一邊忙著往門口搬凳子,然後將父親攙扶出來。在給老人系上擋布後,徐廣北就開始用電推刀理髮了。「我把老人的頭髮推光了,大概一個月就得推一次,等天冷了,這頭髮就得留著點了……」話還沒說完,86歲的陳繼富老人騎自行車路過,看到徐廣北後馬上停車打招呼:「他可是大好人,我就住在他家隔壁,我和老伴的頭髮,也都是他給理的。」
徐廣北也記不清從什麼時間開始給附近的老人義務理髮了。「就是看到這些老人上了年紀,行動也不方便,我就買了把電推刀給他們理髮,時間長了,很多老人還會打電話跟我預約上門服務。」說到這裡,徐廣北黝黑的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人嘛,就應該多做些好事,這樣心裡才踏實。」
67歲的徐廣北,除了給幾百名老人義務理髮很多年外,還經常上山給老人們採些常用的中草藥以備不時之需。徐廣北說:「反正我每天都要爬爬山,鍛鍊鍛鍊身體,路上看到有用的藥材就會順手採下來帶回家,周圍的老人、孩子有需要了,都會朝我要。」
「每年端午節前夕,『四哥』還會採些艾草給老人們泡澡,去附近摘很多粽葉和我們一起包粽子,然後給周圍那些孤寡老人送過去。『四哥』是個大好人呀。」葛樹香說,「他的父母走得早,唯一的孩子也因故早逝,只有老倆口相依為命。如今,他把對父母和對孩子的那份愛,都獻給了周圍的鄰居和那些需要幫助的陌生人。」
退休前,在新海糧庫上班的徐廣北就是樂於助人的熱心人,作為木工的他,誰家桌子腿出了毛病、哪家櫥子掉了扇門、還有人家需要做個鏡框……都是他上門服務,並且隨叫隨到。退休後,他又成了「夢翔學雷鋒志願者服務中心」前身四人學雷鋒小組成員之一,義務撿垃圾、站文明崗、文明勸導等活動一次不拉地參加,還經常自掏腰包給那些生活困難的老人、福利院的孤兒們買些生活用品和食品送過去,雖然他和老伴的退休金加起來也就4000元出點頭……
「看著我們幫助過的人感受到了溫暖,我們就會感到快樂。」徐廣北說,「特別是看到有的人,在我們的影響和帶動下,也加入了學雷鋒做好事的行列,我們更是由衷地感到高興。」(記者 侍敏 通訊員 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