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農曆七月初八,在南安眉山鄉外寨村,每個月的農曆初七、初八是村裡的「理髮日」。一個山裡的小山村,為什麼會設立「理髮日」呢?
【點擊下方觀看視頻】
*視頻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每個月的農曆初七、初八,南安眉山鄉外寨村老年協會就變成了臨時的理髮店,老人拿著號牌排隊等理髮。眉山鄉境內群山起伏,理髮店很少。村裡年輕人大多外出,以留守老人為主。平時老人們有理髮的需要,得搭車到山下的理髮店去。了解到老人們的理髮困難後,在鄉裡開理髮店的魏小麗有了個想法。
南安市眉山鄉理髮師 魏小麗
剛開始時是免費幫他們理髮,看到那些老人去理髮坐車不方便,我也有這個手藝,我是為了這些老人方便。
2017年10月開始,每個月她都會到小眉村為村民義務理髮。魏小麗風雨無阻的堅持令村民十分感動。去年6月,熱心鄉賢捐贈了熱水器、鏡子等設施,並按理髮人數補貼她工錢。今年7月,外寨村也找上她,讓她每個月初七初八兩天到村裡來,為村裡105位70歲以上的老人理髮。
南安市眉山鄉外寨村村民 蘇寶鍛
以前要去鄉裡理髮,我不能搭摩託車去,要叫小汽車載我去,很不方便,現在這裡很近,一個月來一次,很方便。
為老人理髮的錢由外寨村老年協會統一支付。外寨村每年有三個佛生日,過「佛生日」這可是村民們的大事。每到「佛生日」,村裡會連唱四五晚的高甲戲,每家每戶還會宴請賓客,花費高昂。隨著移風易俗活動的深入人心,外寨村村民們積極響應,只請戲班子唱兩晚戲,取消一切宴請和拱門、氣球等布置,村民和鄉賢將省下的錢捐到村老年協會統一管理。每個月老人們的理髮費用就來自移風易俗省下的錢。
南安市眉山鄉外寨村村委會主任 蘇彰全
以前就像那個放鞭炮,還有請客比較厲害,移風易俗屬於鄉村振興美麗鄉村的一個內容,把節省下來的資金捐資在老人協會,以前這個理髮呢,村裡面老人要打摩的去鄉政府那邊,距離六公裡,所以不安全不方便,現在在家門口可以理髮,雖然是小事情,就已經很方便了。
移風易俗省下的錢,不僅解決了老人們的理髮問題,還改善了村民的生活。這幾年,村裡增修了公路護欄,開展環境衛生整治。每年初一,村裡還會舉辦拔河、籃球賽等活動,豐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本臺記者:張貴霖,劉程燦
編輯:陳玲玲
審核:黃美清等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