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我才疏學淺、孤陋寡聞,在2018年阿方索·卡隆導演的電影《羅馬》(Roma)之前,我只看過有「厭女情結」的電影。所謂的「厭女情結」就是認為女性比男性差,比男性弱,比男性傻,在電影中,重要的、美好的、理性的、值得被尊重的角色都是男性而其他傻乎乎打醬油的都是女性,比如……大部分電影。雖然我知道,在理論上,既然有「厭女電影」,那必然會有「厭男電影」,可我看來看去,看去看來,很大一部分電影都是厭女的——當然,這和整個社會的男女不平等不無關係。所以,在這個大背景下,這部2018年上映的《羅馬》則顯得另類又別具一格。
在講述和分析這部電影之前,我們要明確一點,電影名稱裡的「羅馬」(Roma)並不是義大利的那個「羅馬」(Rome),而是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附近的一個小城,該片的卡隆導演在這裡長大,而《羅馬》這部電影也講述的是導演兒時的一段與他家裡保姆或者女傭之間的故事。
20世紀70年代,在墨西哥的羅馬小城裡住著醫生一家,一對夫妻、幾個小孩和兩個保姆,是個典型的中產階級。男主人是個冷漠虛偽的花花公子,為了和情人廝混,不止一次地欺騙妻子兒女說他去魁北克做研究,後來與妻子離了婚。女主人是個高大的白人女子,雖然脾氣不大好,但為人堅強,有道義有擔當,與丈夫離婚後獨自養活五六個孩子,並且在保姆克裡奧遇到困難時挺身而出幫助了她。這家人有兩個保姆,分別叫克裡奧和阿黛拉。克裡奧是故事的主角。
醫生一家
和同為墨西哥人的阿黛拉一樣,克裡奧身材矮小,皮膚黝黑,與她高大的白人僱主形成鮮明對比。不僅如此,他們在語言上也有區別:雖然克裡奧和阿黛拉能講西班牙語,她們也和僱主一家講西班牙語,但她們倆之間卻講一種墨西哥鄉下土話——而這則是她們與僱主語言上的區別。雖然克裡奧與僱主一家在外貌和語言上一點都不一樣,但這並不妨礙她對僱主一家、尤其對僱主家幾個孩子的深切溫暖又慈悲的愛——而這種愛,也跨越了時空,讓卡隆導演在時隔多年之後依然被溫暖被感動從而把他小時候家裡的保姆搬上了大熒幕。
除了在僱主家照顧孩子幹家務活兒,克裡奧也會在自己的業餘時間吃吃墨西哥卷餅談談戀愛。她的男朋友是個練武術的精壯墨西哥男子,倆人沒認識幾天就發生了關係,然後克裡奧就懷孕了。那名叫費朗明的男子一聽,立刻就離開了克裡奧。而也就在此時,克裡奧的僱主、家裡的女主人站了出來,帶克裡奧去產檢並讓她的媽媽或者婆婆帶著她去挑選給孩子的嬰兒床。
可就在這天,墨西哥暴亂開始了,警察追逐著憤怒的學生,街上一片混亂,而有些人也在此時司機搞破壞。當克裡奧和女主的媽媽或者婆婆一起挑嬰兒床時,破壞分子持槍進入家具店,其中一個人舉槍對著克裡奧——費朗明。當他看清楚對方是正懷著自己孩子的前女友時,他終沒有打出那顆子彈。經此一役,雖然克裡奧從死神手裡逃脫,但她那早產的女兒卻在未出生時就死去了。
美麗的克裡奧
失去了女兒的克裡奧很傷心,而此時家裡的女主人也要和男主人離婚。為了讓醫生回家拿行李,女主人帶著孩子們和克裡奧去海邊度了個假,在一家人開心吃晚餐時,女主人告訴孩子們她和醫生要離婚的消息。孩子們很傷心,但在母親的安慰下也平靜地接受了現實。後來他們去海邊玩,兩個比較大的孩子在海裡走得比較遠,十分危險,而不會遊泳的克裡奧划過幾近沒過她身高的海浪從海裡把兩個孩子拉了回來。大家一起回到了羅馬家中,父親離開了,把自己的東西都帶走了,但生活還要繼續。
這就是電影的主要內容,平淡而溫和,似乎是人腦中的一段記憶的重現——其實這部電影本身就是導演的一段記憶——但在這記憶的重現裡,卻也暗含著導演對男性的批判。這種批判是通過三層展現的。第一層,也就是最直白的一層,是對主要男性角色的反面刻畫。在電影中,無論是醫生還是克裡奧的前男友費朗明在道德上都是有缺陷的:醫生虛偽冷漠,費朗明醜陋無擔當,這都與有責任有擔當的女主人和慈愛溫和的克裡奧形成鮮明對比。
第二層則是通過水這個意向來表現的。電影開頭就是水一遍一遍地衝刷著被分割成方塊的平面,而後來我們知道,這個平面是醫生家的院子,而衝掉的則是狗在院子裡的排洩物。而與狗的排洩物聯繫得最為緊密的就是家裡的男主人醫生。首先,在醫生回家時,他的車正好壓到了狗屎——那個鏡頭真讓我不寒而慄。其次,在他離開家時,他踩到了狗屎,而女主人也只在這時才衝剋裡奧發飆,讓她清理院子。第三,在一次明顯是醫生找茬兒的吵架中,醫生衝妻子喊,家裡這麼亂,到處是狗屎,把妻子氣得夠嗆。從這三點的聯繫來看,狗屎確實同男主緊密地聯繫在一起,而用水衝走狗屎也可以被理解為用衝走惡臭的男人——而最後,醫生確實也離開家了。
永恆之女性,引領我們飛升
而與這個鏡頭相呼應的是電影最後、身材矮小的克裡奧從巨浪滔天的海中不顧一切地救回了兩個孩子。前者是用水衝走人生中所不需要的狗屎,而後者則是從水裡救下了人生最寶貴的生命。從這個角度來說,導演的確有對男性的貶抑和對女性的讚揚。
第三層則是生與死的較量。在家具店那個場景裡,男人在由男性主導的破壞活動中殺人,而作為導演所要謳歌女性的代表克裡奧則在醫院裡生孩子。一生一死,高下立見。
所以,《羅馬》這部電影在謳歌女性的同時也有對男性的貶抑。在電影裡,男性可以說是一切美好的反面,虛偽、冷漠、暴力、醜陋,而女性則是慈愛、溫和、美麗與善良。女性在養育小孩、照顧家庭的同時構築了親情之愛,而男性只有在消耗性的空虛反抗中被世間的洪流衝走並淹沒。
【未經允許,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