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日軍為何未能北進與德軍左右夾擊蘇聯?其真實原因在此一役

2020-11-22 騰訊網

眾所周知,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軍逐步控制了東三省全境,同時在1932年成立了傀儡政府——偽滿洲國。而黑龍江省北部又與蘇聯遠東地區接壤,由於利益衝突以及其他的種種因素,日俄兩國近代以來已發生過多次的衝突。其中1904年兩國在中國東北爆發了日俄戰爭,此戰俄帝國被新興的日本一舉擊敗,被迫將庫頁島南部割讓給日本,與此同時日本也取得了俄帝國在我國東北的一切權益。

日俄戰爭作戰地圖

1921年外蒙古宣布獨立,其實際上也已經淪為了蘇聯的附庸。日本在控制我國的東北之後,日蘇雙方對中蒙多處地段都存在邊境糾紛,且日軍曾多次在邊境挑釁,雙方也互有傷亡。1939年5月,日軍再次與邊境的外蒙古哨兵發生衝突,此後日軍不斷增兵,導致衝突進一步地升級,最終結果也導致蒙古軍隊損失慘重。而此時的蘇聯方面依據著《蘇蒙互助協定》趁機介入此事,並派遣駐烏蘭烏德的蘇軍增援。5月28日拂曉,日軍再次向外蒙古軍隊進攻,結果卻遭到蘇蒙聯軍的團團圍攻,幾乎全軍覆沒。

當時的蘇蒙聯軍作戰場景

似乎日軍正有試探蘇軍之意,並未選擇息事寧人,關東軍方面繼續像前線增兵,並且派飛機協助。1939年6月18日,朱可夫戰將正式上線,全面負責前線戰事,由此,諾門罕戰役正式拉開帷幕。此戰雙方集結了飛機坦克重炮及數萬人的兵力展開激戰,戰鬥初期雙方勢均力敵,然而蘇聯方面增援持續增加,還出現了配備航空炸彈的新型戰機,重型坦克和重炮群。日軍的血肉之軀在這些重型武器面前不堪一擊,且日軍的坦克面對蘇聯的重型坦克更是毫無還手之力,最後瘋狂的日軍指揮者發揮出武士道精神,組織士兵攜帶手榴彈炸毀蘇軍坦克突圍,甚至還妄圖通過細菌戰挽回頹勢,結果由於對風向的估計錯誤,自己反受其害,千餘人染病喪失戰鬥力。

朱可夫舊照

1939年8月20日,蘇蒙聯軍發起總攻戰役。戰爭打響沒多久,日軍數萬人被蘇軍先進的裝甲部隊分割,卻毫無懼色竟幻想以血肉之軀突圍,結局自然是以卵擊石,傷亡慘重,最終蘇軍以極小的代價擊潰了日軍數萬人。不過此時歐洲局勢也依然是風雲變幻莫測,蘇聯方面擔心德軍進攻,也無意擴大戰果,雙方於9月16日停火,於1940年籤訂了和平條約。

籤約舊照

此一戰蘇軍給日軍好好上了一課,什麼叫做陸空一體化的現代戰爭。蘇軍重炮轟碎的不僅僅是日軍的肉體,更是它們北進的野心。之前日本國內一直存在北進蘇聯和南下太平洋兩種聲音,但經此一戰,日軍決定南下,這才有了後來東南亞被日軍佔領,與美軍在太平洋上展開決戰。而此戰也讓蘇聯在日後被德軍進攻時可以隨心所欲的抽調遠東方面的兵力,不必擔心日軍趁機北上形成合圍。

相關焦點

  • 德國進攻蘇聯,希特勒讓日本幫忙,為何日本不攻蘇聯反打美國?
    德國進攻蘇聯,希特勒讓日本幫忙,為何日本不攻蘇聯反打美國?1941年6月22日凌晨,在蘇德邊境上,突然出現了大批德國坦克,鋼鐵的履帶滾滾向前,此時還沉浸在夢中的蘇聯士兵,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就成為了德軍俘虜。
  • 德軍在二戰中,拆卸並運走的蘇聯的琥珀屋,為何至今去向不明
    不過,這座歷時25年才完工的琥珀屋並非原版,而是從1979年開始,蘇聯撥專款重建的。在建造過程中,蘇聯聘請了30位頂級專家,用了十一年的時間,從僅存的老照片中尋找線索,研究技術,識別和對比了13種不同的琥珀。再用了14年的時間精心製作,才將這曠世珍寶重現於世。
  • 若二戰時中國沒頂住壓力,世界會怎樣?羅斯福:世界史將會被改寫
    每當談及二戰,不少人率先想到的是諾曼第登陸的重要性,是原子彈徹底粉碎日本軍國主義的最後瘋狂,是蘇聯俘虜60萬日本關東軍以及中國長達13年的抗日戰爭。但在國際社會,二戰的主角似乎主要集中在美、蘇、英三國身上,卻常常有意無意地忽略了中國在二戰中起到的關鍵作用。
  • 話說二戰:德國發動二戰前:曾有三位德軍高官想要阻止,為何失敗
    未能阻止的戰爭計劃:三位德軍高官被清除希特勒在1937年11月5日宣稱要使用武力攻擊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時,震驚了當時的軍政核心圈,因為德軍高級將領中多數人認為:奧地利是得到英、法、意保護的。早在1934年暗殺奧地利總理時,就已經惹惱過義大利,而捷克斯洛伐克則受到蘇聯和法國的合約保護,如果發動戰爭,必然會讓德國陷入危險之中。當時德國的外交部長牛賴特、陸軍總司令弗立契、陸軍參謀長貝克,經過商定,準備先由牛賴特和弗立契先後向希特勒施壓,指出武力攻擊計劃的錯誤和危險,再由貝克用書面的形式來批這一計劃,但是,三人的算盤落空了。
  • 為什麼說日本二戰攻打蘇聯必敗無疑,看了這部電影你就明白了
    關於二戰的歷史,曾經我一直有個疑問,為啥當時日本選擇了南下,而不是北上攻打蘇聯?在1941年夏天德國開始進攻蘇聯的最初階段,蘇軍連戰連敗,德軍兵鋒一直打到莫斯科城下。如果此時日本選擇從西伯利亞對蘇聯進行夾擊,那麼蘇聯是否還能頂得住呢?如果蘇聯真的沒頂住,那麼二戰史是否就要改寫了呢?
  • 二戰日軍的變態的反坦克武器四式反戰車刺雷
    但到了1941年末到情況就發生的根本性的改變,反坦克步槍開始變得沒有多大用處了,原因在於蘇聯和德國的中型的新型坦克開始大規模服役,其正面裝甲通常情況下都達到50毫米左右,已經超過了反坦克步槍能夠擊穿的能力範圍之內了。
  • 二戰壓制日軍和德軍的傳奇名槍,四把加起來就能壓制一挺歪把子
    曾有人說,因為它的出現,美軍一個班的火力便頂得上日軍兩個班;更有甚者,說只需四把加蘭德,便能讓日軍歪把子啞火。那麼,M1加蘭德步槍為何能有如此神話?首先,M1加蘭德步槍屬於半自動步槍,它的誕生,是源於美軍對單兵作戰能力的不斷追求。
  • 二戰時期各國火炮裝備介紹德軍二戰時期系列火炮最為強勁且實用
    說到了二戰時期各國裝備火炮裝備,首先要必須介紹兩個國家火炮,那就是瑞典和捷克這兩個國家是火炮裝備雖然在二戰中性能不是最突出的但卻是裝備在各國裝備中火炮中最廣泛和實用的,瑞典的福博斯火炮,曾經在二戰中一共裝備了超過50個國家,其中包括福克斯75毫米步兵炮35倍徑和40毫米的福克斯通用高射炮
  • 二戰時期的德軍有多強?一個步兵師就足以單挑一個日軍甲種師團
    德軍的成長曆程是十分誇張的,從德國恢復軍備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為止短短幾年間,德國武裝部隊便由一支十萬人的小型陸軍一躍發展成為歐洲最強大的軍隊之一。而這支部隊,幾乎橫掃了整個歐洲。那麼二戰時期的德軍到底是怎樣的一種存在?
  • 《八佰》歷史細節考證:為何進攻的日軍,像山賊一樣蒙著臉
    不過電影中有一處細節挺耐人尋味的——那就是進攻的日軍不是有防毒面具嗎,為何要蒙上用水打溼的布防毒。這也是很多影視劇中人們一些放火的強盜和盜賊都喜歡蒙著嘴的原因,甚至這個方法也被應用到一些抗戰劇中,只要鬼子只要一放毒氣彈,生龍活虎的抗日戰士們就用布蒙著嘴「瀟灑」的反擊敵人。到了《八佰》中日軍甚至也有模有樣學上了「蒙嘴」進攻我軍。
  • 二戰中蘇聯戰俘數量龐大,不是蘇軍不強,也不是德軍佔優勢
    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德軍分三路入侵蘇聯。戰爭一開始,德軍迅速佔領了蘇聯許多國土。但令人奇怪的是德軍作為侵略者,在入侵蘇聯境內時,不但沒有遭到蘇聯人的抵抗,蘇聯人還夾道歡迎。甚至還有很多蘇聯人充當志願者,拿起武器,加入到德國一邊。
  • 二戰前日軍常設師團:軟硬實力強悍,綜合戰鬥力趕超蘇德
    或許雨田這個說法提出來以後,十個裡面有九個會噴……知不知道二戰?了不了解戰史?德國國防軍、蘇聯的機械化陸軍都讓你吃了?還保留著一戰的水準的日軍陸軍也就在亞洲顯擺,有能耐去歐洲練一練……諸如此類的批評意見肯定是有的。 那為什麼要說二戰開始前的日本陸軍為當時「最強的步兵師「呢?
  • 二戰中日軍研製和裝備的迫擊炮
    而且,日軍真的沒有迫擊炮嗎?近代迫擊炮的雛形就是在日俄戰爭中出現的,俄軍首先發明用來轟擊戰壕中的日軍士兵,日軍也曾試製迫擊炮,但尚未成功戰爭就已結束。其後日軍也曾仿製多款國外迫擊炮。從大正時代開始,日軍開始裝備國產迫擊炮,直至戰敗陸續有新型號投入使用。那麼為什麼日軍沒有大規模使用迫擊炮呢?原因當然不是因為窮。
  • 為何說莫斯科一役德軍必敗?外表光鮮的百戰精銳,其實被嚴重高估
    另外,不少人對二戰恐怕有個誤區:當時德軍的作戰水平與實力毋庸置疑,但談到綜合國力,德國甚至都算不上頂級,這一點,從一個小故事中便可窺得一二:在發起全面入侵之前,德國裝甲兵之父海因茨·威廉·古德裡安根據戰爭強度做了一番估計,認為如果德軍想要看到最後的勝利,那麼全德國的工廠就必須每月內製造出至少800輛坦克。
  • 二戰中令日軍無比恐懼的火焰噴射器,現代戰爭中為何越來越罕見了?
    作者:雕鴞 一戰中,匈牙利人加博爾 扎卡茲發明了可用於戰爭的「便攜」火焰噴射器。德軍對這一新奇發明非常感興趣,特意建立了12個「火焰噴射器連」。然而,當時的火焰噴射器極為笨重,根本不便攜,加上它安全性極差且需要多人同時操作,因此在戰爭中並沒發揮太大作用。
  • 二戰中,德軍以「閃電戰」用1個多月拿下波蘭,1天內迫使丹麥投降
    德軍趁勢長驅直入,強行渡過了維期瓦河和納雷夫河,兵鋒直指波蘭首都華沙。有意思的是,波蘭東面和蘇聯接壤,德軍侵入波蘭的最終戰略目標,是為了日後快速侵入蘇聯作準備的。就在9月17日德軍分南北兩路夾擊華沙的時候,蘇軍與虎謀皮,於9月17日趁機入侵波蘭東部,為波蘭的快速淪陷出了一份大力氣,也為日後德軍入侵蘇聯埋下了伏筆,當然這是後話先不提。
  • 如果二戰中德軍戰鬥力為100,蘇、美、英、日、中分別能有多少?
    現在,依然在國際事務中發揮巨大作用的聯合國,就是二戰勝利後的產物。不過,說回二戰,雖然德國為首的法西斯最終取得了失敗,但是單純從軍事上說,德國甚至堪稱雖敗猶榮。因為,德軍在戰爭初期取得的一系列令人瞠目結舌的軍事奇蹟,例如橫掃西歐、滅亡法國、徵服東歐、閃擊蘇聯等等,都將德國軍隊的戰鬥力展現得淋漓盡致。
  • 二戰時期德軍88毫米高射炮究竟能打多遠兩千米擊毀坦克是神話嗎
    米,200多公斤重,卻能滿足步兵炮曲射和直射兩種優異的性能特點,打近點的目標可以直射可謂是攻堅戰一把出其不意的尖刀,最小射距離是100米,曲射時92式步兵炮能打2.7公裡完全可以當成一種輕型榴彈炮使用,但說到打坦克日軍92式步兵炮可能連蘇聯T26輕型坦克的正面裝甲都打不穿,這在諾門坎的實際作戰中就已經體現了出來,也可以說日軍的92式步兵炮算是一種另類的中型迫擊炮,但說到迫擊炮真正威力美軍60毫米迫擊炮就能以曲射角度
  • 二戰蘇聯女狙擊手:4年擊斃700餘德軍
    照片中,具有傳奇色彩的12名蘇聯女狙擊手微笑著面對鏡頭。這張照片拍攝於1945年,他們是二戰中蘇聯的最佳女狙擊手。在1941到1945年的反法西斯戰爭中,她們共擊斃775名德軍士兵。照片中的12名蘇聯女狙擊手在二戰期間共擊斃德軍775人1941年6月,納粹德國突然對蘇聯發動進攻。許多蘇聯年輕女性響應莫斯科號召,自願投入戰爭。專家估計,二戰期間共有約80萬女性參加蘇聯紅軍。
  • 揭秘:二戰時期,德軍將領為何說去東線戰場和下「地獄」一般呢?
    揭秘:二戰時期,德軍將領為何說去東線戰場和下「地獄」一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