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2020-12-19 建談娛樂

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罪是什麼?惡是什麼?是在廣告電視裡播放的幾則殺人新聞?是偷,是搶,是騙!僅僅只有這些嗎?

不,不止於此,更多的是隨手在鍵盤上敲下的幾句否定別人人生的話,是啊,你又沒犯下罪,一句話毀掉了多少心靈,本來他們都有新生的機會。

輿論啊,社會啊,你們的眼光就如此的狹隘,狹隘到只容得下這些血淋淋的人嘛!

劇中講述一件已經發生兩年的連續殺人事件衍生而出的故事,在被害人,犯人家屬,以及具有社會長遠眼光的法律人士和新聞人士身邊不斷出現的各種衍生而來的故事。

也使得我們認清所有事件的另一面和矛盾性。如果可以,如果真相真的能這樣擺在我們面前,那麼社會主義的時代是否能被我們書寫?

其實,王赫是劇中為數不多的沒有被憤怒衝昏頭腦,知道只有通過和精神患者和他們的家人的溝通。

和醫生的合作中找出這些殺人事件的動機而預防、避免同樣事情再次發生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他也有著別人所沒有的同理心。

這或許他的成長經歷促使他從精神患者和他們家人的角度去了解事情的原貌,了解他們的苦疾。

和他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她的妻子,從小生活在家庭優越的環境中,被父母寵愛,是父親嬌慣的小公主。

是啊,在這樣環境中長大的她,又怎會了解到應思聰的父母分開、被母親遺棄、被當作是沒用的人、模仿李曉明殺人最終被母親綁著一起跳海的高中生,受到校園霸凌的經歷、手段殘忍殺死兩個小孩的陳昌就是想要得到死刑的心理?

其實掙錢更多,也不會因為受到像為神經病罪犯辯護,這樣有爭端的案件受到大眾的指責時。

但他卻變得像一個機器一樣,機械地每天去工作,掙錢,回家,只是掙錢,不知道這樣做的意義,沒有使命感,眼神裡失去了對工作的熱情。

再也不是原來那個正義有情懷的律師了,她的妻子看出了這種變化,也終於了解了他所有的堅持。

最終鼓勵他去接他想接扶貧案子,追求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他,在得到這樣的理解後終於泣不成聲!

這部片子當然也反應了很多其它的社會為題,媒體怎樣能保持初心,儘量給觀眾一個全面的報導,而不是為了博得眼球片面地進行報導,精神患者和他們的家人,怎樣得到更好的社會支持和關懷而預防減少類似於劇中的慘案發生。

什麼是惡、什麼是善,如何避免盲從不自知的間接行惡等,但向思聰的發問"為什麼是我"仍讓我印象最為深刻。

因為透過這部片子,我看到社會上有三類人:像美媚那樣的人,從小父母提供了優越的生活條件的人,長大後順利考入大學找到工作,不知人間疾苦的人,那麼你們很幸運,請珍惜你們所擁有的。

像王赫那樣的人,有過苦難的經歷,但憑藉著自己的意志和堅持不僅改變了自己的生活,還可以用自己的專業和影響力去改善社會的某些問題。

這樣的你們是值得尊重的;另外一種就是那些問"為什麼是我"的人,這些人是受苦的人,他們可能生活貧困潦倒,可能身患重疾,可能身邊最親愛的人遭遇各種不幸。

可能一直也不理解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要過這樣的生活,不斷地發問"為什麼是我"。

那麼像劇中的宋喬平說的,請相信,可能是"因為你們比較勇敢"!

而幸運的人啊,即使你可能不理解苦難之中那些人的經歷、心理、行為,也至少可以在了解事情的全貌前不要去看低、指責困於苦難之人。

相關焦點

  • 刷爆今天朋友圈的「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
    通過自殺來結束自己的生命用悲鳴,用血淚向世界,向生靈傳遞生而為萬物之靈,請你善良不知道你們是如何理解「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話我覺得「可以是救贖,也可以說是敬畏」但更多的一定不應該只是「抱歉,只是「對不起」」
  • 《我們與惡的距離》電視劇原聲:路過人間,別讓我走遠
    樂叔前陣子追的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居然在內地上線了(雖然聽說有刪減
  • 為什麼聽到人們常說: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呢?
    為什麼聽到人們常說: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呢?前言:為什麼聽到人們常說: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呢?有人說:金錢關係是世界上最乾淨最愉悅的關係。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我的存在不合理,對不起我活著就是添麻煩,太宰落入了一種無以為繼的生存現狀,因為無法控制自己所厭惡的本性而感到萬分愧疚,絕望。「純真無邪,何罪之有?」
  • 《我們的幸福時光》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人在對人性的認知中缺少太多太多東西,當我想要說什麼的時候,我不夠格,我不配,因為我不知道那個人經歷過什麼,就算那些事對我來說不值得一提,但對於那人來說卻是一場生死搏鬥。靜下來,想想,人之初,性本善。沒有誰生來就願意做壞事當壞人,但這不能成為他逃脫的理由,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最後處死了男主,我哭崩潰了,後來我想,也許這就是代價。就像松子裡面說到的「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真的只是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嗎?其實想想,嫌棄她的是別人還是那個存在於她內心積極尋求愛而不得的自己呢?這個世界上有多少個像松子一樣的人,生而為人,多愛自己一些,無需太多抱歉!
  • 《人間失格》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話是《人間失格》裡面最經典的臺詞之一,《人間失格》是一本半自傳體的小說,在我們在第一次看這本小說的時,都會感覺到作者的喪和消極的態度,壓抑這一感覺會伴隨著我們的閱讀中。但這並不是這本書的所要展現給世人的觀點。
  •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太宰治的小說有一種少年的澄澈,即便是非常陰暗的題材,在他的筆下卻氣質乾淨。歲月似乎不曾在他的文字留下痕跡,從二十歲到去世那年,太宰治的文字都保持著難得的純淨度,暗含著向死而生的決絕。
  •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出自太宰治的《人間失格》?
    關於情感與理想,你想要的全都有我們應該向第一個在評論區打出」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的用戶說聲對不起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在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也有借用生而為人,對不起。」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也是在網抑雲群體當中用的比較多的一句話,很多跟風的人群,都以為出自太宰治的《人間失格》。
  •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出自太宰治的《人間失格》?
    藝術源於生活,生活比藝術荒誕這裡是電影與詩創作~關於情感與理想,你想要的全都有我們應該向第一個在評論區打出」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的用戶說聲對不起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在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也有借用生而為人,對不起。生まれてすみません——導演:中島哲也網抑雲,是最近比較流行的一個梗,是諷刺那些喜歡「喪文化」,並且跟風抑鬱的一個群體。因為在網易雲音樂評論區經常出現,所以被網友戲稱為:網抑雲。
  •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你知道「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的下一句是什麼嗎?這是川尻松子的墓志銘,來自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在最開始的時候,松子死了,她的侄子笙問過他的父親,「是孤獨死嗎」,孤獨死這個詞語在日本並不少見,它代表著一群依舊有親人朋友的人,但是生活卻已經與世界脫軌的人,所以在笙到了松子的房間的時候,只看見了滿地的垃圾。
  •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抱歉你個頭!
    每日8點,文化早餐   ▵ 點擊 拾文化 關注/ 置頂公眾號情感  | 新知  |  文化  |  生活 文/蘇索另外,「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地獄空蕩蕩,魔鬼在人間」;「這可能就是愛情的樣子」;「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負重前行」,票數也甚高。
  • 【感悟生活】生而為人的抱歉
    曾幾何時,讀到太宰治的《人間失格》,至今還記得,書的開篇第一句話便是「回首前塵,儘是可恥的過往」,我的心一顫,這樣的人經歷了什麼,怎麼會對前塵往事如此決絕的否定?我讀完了《人間失格》,讀不懂,很沉重,但是,我又被那種幻滅的美所震撼。之後,我很少再敢去觸碰類似的文字。
  •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網抑雲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話,來自日本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意思是自己的存在給自己添了麻煩。初見這句話,內心是刺痛的,該要怎麼樣的經歷和遭遇才會覺得自己的存在對於別人是負擔,才會覺得自己的存在會給別人添麻煩。
  • 樹先生》,「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是日本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裡面的臺詞。
  • 電視劇篇|《我們與惡的距離》
    很久沒有演電視劇的賈靜雯,飾演被害者家屬宋喬安。那麼,惡性的犯罪事件發生之後,我們究竟該不該聽兇手背後的故事呢?我知道現在網絡上的風氣是不要聽,可是幾集看下來,卻讓人無比想知道一個真相。《我們與惡的距離》的反常規,就在於,它真實地呈現了,在大惡大非面前,人是多面的,好人與壞人,罪人與壞人,一念之差。
  •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用英文怎麼說?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網易雲音樂《懸溺》熱評 無論是某浪還是某音,只要是帶上「網抑雲」標籤的視頻,播放量都奇高。並且這些視頻都是有規律的,首先配上「傷痛文學」的文案,最後再加上憂鬱悲痛的BGM,立刻就有內味兒了。
  • 《我在香港遇見他》生而為人,你無需抱歉
    《我在香港遇見他》已經追完了11集,真的是追到停不下來。劇的主題曲有一句歌詞這樣唱道:「誰一步一步,滑入了深淵,地獄、人間,消失界線,善惡連結怎麼分辨……」也點出了這部劇的主題,一部用懸疑講人性的故事。更讓我覺得難得的是,它關注的還是那些常常被大眾忽略的邊緣性人群——有精神障礙的人群。這一點,從貫穿全劇的男主的人設就可以看得出來。
  • 《我們與惡的距離》:短短十集的電視劇揭露人性
    一部不過短短十集的電視劇,以一場「電影院槍殺案」為導火索,卻沒有追求案件的緊張刺激,偵破定案的前因後果,反而從無數角度,包括其中涉及的九個家庭,辯護人、司法者,媒體大眾,進行剖析聯繫和切割,勾連開再真實不過的社會與人性。
  •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名著速覽《人間失格》(情節+金句)
    01情節概括《人間失格》(又名《喪失為人的資格》)是日本小說家太宰治創作的中篇小說,發表於1948年,是一部自傳體的小說。《人間失格》以「我」看到葉藏的三張照片後的感想開頭,中間是葉藏的三篇手記,而三篇手記與照片對應,分別介紹了葉藏幼年、青年和壯年時代的經歷,描述了葉藏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喪失為人資格」的道路的。作品中太宰治巧妙地將自己的人生與思想,隱藏於主角葉藏的人生遭遇,藉由葉藏的獨白,窺探太宰治的內心世界——「充滿了可恥的一生」。在發表該作品的同年,太宰治自殺身亡。
  •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的《人間失格》帶給我們了什麼?
    在書中太宰治利用主人公葉藏的一生巧妙的把自己的人生經歷和思想融合與此,並在其中側面折射出日本在1948年的社會狀況和人心狀態,這本書在「喪」文化的背後讓我們不僅看到了人生的某個重要選擇如何做出決定,也讓我們開始反思自己和關注內心。《人間失格》以主人公葉藏的人生經歷作為發展的主線,主要講述他從小到大成長過程中的一些事情,這些事情貫穿他一生的每個階段,從童年到少年再到中年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