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惡的距離》電視劇原聲:路過人間,別讓我走遠

2021-02-08 潮音樂

樂叔前陣子追的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居然在內地上線了(雖然聽說有刪減)。

這部豆瓣評分高達 9.5 分的電視劇,堪稱 2019 年度最佳臺劇。

編劇靈感來源於,臺灣近幾年發生的臺北捷運隨機殺人案、還有震驚全臺的「小燈泡」案件。

電視劇中則是講述了,一場發生電影院中的無差別槍殺案。

事件發生之後,槍擊案受害者家庭、槍擊案行兇者家庭、辯護律師家庭和精神病患者家庭,四部分人群發生了交錯的關係與故事。

真實大膽的反應了人性、現實、輿論。公允的展現了事實,而不是偏袒側重於任何一方,讓這部良心劇為人稱道。

前幾天,QQ 音樂的版權恢復,總算是可以分享《我們與惡的距離》的兩首插曲了。

雖然樂叔兩個月前就追完了這部劇,但再聽到兩首電視劇原聲,還是十分有感。

《路過人間》

鬱可唯

《路過人間》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出現在《我們與惡的距離》最後一集。

這首歌收錄在鬱可唯上個月初剛發行的新專輯裡。

「世上唯一不變,是人都善變。」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句歌詞。

《路過人間》把人間形容成路過,哪有誰是完人。

我們都不過是第一次體驗人間,第一次生而為人。

路過人間,不過幾十年,不必過分拘泥於悲傷和痛苦。

就像另一句歌詞所唱:

「快快抹乾眼淚,看曇花多美。」

人生的許多,都猶如曇花,很美,但你卻無法祈求它永恆的綻放。

歌曲後半段,帶著搖滾的哼唱,如同一幀幀電影畫面,交相翻映。

《別讓我走遠》

林宥嘉



《別讓我走遠》總在劇情走向彷徨、傷感的時候響起。

加上林宥嘉略帶麻木和頹廢的語感,讓這首歌更添了一種「丟棄感」。

如同在陰暗中朝著光明奔跑,可怎麼跑卻總像在原地打轉。

也像這部劇,聚焦的精神疾病者,他們也想努力康復。

但這個過程,需要親人朋友,需要社會環境,還有大眾輿論共同維護。

《我們與惡的距離》最後一集,揭示了人們的冷漠,會化作刀鋒,輪迴反轉,最終刺傷的,可能是自己或者身邊的人。

帶給人們的,也是關於人性、道德、言行,無限的思考。

兩首插曲,樂叔都十分喜歡。

路過人間,別讓我走遠。


受害者家庭與施害者家庭,這層關係真的無法描述和解決。

但至少,冷漠和關懷會讓可能走向墮落的人回到正軌,會打消社會裡潛藏的惡果,會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相關焦點

  • 路過人間,我們與惡的距離為0
    ▲《我們與惡的距離》大陸版海報   從3月開始就到處能看到關於豆瓣9.5分高分神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的報導,最近這部臺劇終於在騰訊視頻上線,我幾乎是一口氣把 當然,這類事件不會只發生在臺灣社會,它會發生在任何地方,有可能就發生在我們周圍,《我們與惡的距離》拍出了這種真實感。
  • 「請記得自己不是一個人」—林宥嘉「別讓我走遠 」/ 《我們與惡的距離》電視劇主題曲 丨尤克裡裡彈唱譜
    ● 由賈靜雯、吳慷仁、溫升豪等主演的現實題材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於2019年3月24號首播,而林宥嘉的新歌《別讓我走遠》是社會寫實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的主題曲,也在最近上線了~●《別讓我走遠》這首歌也是林宥嘉首次正式與HUSH合作的單曲。
  • 鬱可唯 | 路過人間 與你並肩
    新專輯同名主打歌《路過人間》由施人誠作詞,張簡君偉作曲,包括正式版(收錄專輯)和live版(演唱會限定版)兩版歌詞↓↓↓路過人間 無非一瞬間每段並肩 都不過是擦肩曾經辜負哪位 這才被虧欠路過人間 一直這輪迴幸運一點 也許最後和誰 都不相欠路過人間 愛都有期限天可憐見 心碎在所難免以為痛過幾回 多了些修煉路過人間 就懂得防衛說來慚愧 人對愛只學會 視死如歸《路過人間》作為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的插曲,MV也分為
  • 我們與惡的距離,有多遠?
    最近,大熱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就深入探討了人性。其中主題曲《別讓我走遠》由林宥嘉演唱。<《別讓我走遠》MV> 整個世界在腐爛,腐爛的都與我無關,這黑暗我多習慣,習慣到不再需要看 沉鬱的前奏,黑暗中的低吟,讓這首歌如它的歌詞一般,仿佛是在腐爛的淤泥中掙扎出的殘存的花
  • 《我們與惡的距離》只是一部臺劇
    聽歌,找了一個Cover版的《路過人間》,QQ音樂平臺只能找到這個,我搜了下視頻資源,愛奇藝居然要保持屏幕觀看120秒的廣告,等我寫完這部分再去B站或騰訊找個連結。《路過人間》是去年的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的主題曲,由鬱可唯演唱。
  • 流行快遞(29):我們與惡的距離
    「人只要有機會 就又淪陷」,不正是我們常說的悲劇又在重演了嗎?曲調優美,朗朗上口。女歌手並不算漂亮,但唱得用心,也很有技巧。倒回去一看,原來是似曾相識的鬱可唯。上網一查,這首叫《路過人間》的歌還是臺灣連續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主題曲。前不久剛看過,可能當時太著迷於它的劇情,而忽視了這段「插曲」,可惜了!這麼一聯繫就更覺得歌詞巧妙而耐讀。既有入世的體驗,又有出世的領悟。
  • 《別讓我走遠》——獻給那些憂鬱的人們
    這首歌是臺灣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的主題曲,作為歌手的林宥嘉在這首歌上可謂傾注了不少的心血。除了負責音樂製作,還參與劇組主題曲討論會議及發想詞曲概念主題等。就連作詞人Hush也稱這是他寫過最難寫的一首歌詞。
  • 音樂走心聽:《路過人間》&《A:》
    ↑點擊收聽今天的節目親愛的朋友你好,我是東陽,很高興與你共同度過這段美好的音樂時光。
  • 電視劇篇|《我們與惡的距離》
    很久沒有演電視劇的賈靜雯,飾演被害者家屬宋喬安。那麼,惡性的犯罪事件發生之後,我們究竟該不該聽兇手背後的故事呢?我知道現在網絡上的風氣是不要聽,可是幾集看下來,卻讓人無比想知道一個真相。《我們與惡的距離》的反常規,就在於,它真實地呈現了,在大惡大非面前,人是多面的,好人與壞人,罪人與壞人,一念之差。
  • 《我們與惡的距離》,只在一念之間
    十分建議大家去看看這一部電視劇,至於資源,自己去找。去年,一部《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還意猶未盡,即便高開低走,軟硬傷皆有,但在華人圈中能有這麼一部所謂披著科幻外衣卻鞭辟入裡探討華人家庭教育的作品出現,聊勝於無。
  • 【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豆瓣評分9.4!
    我們與惡的距離 我們與惡的距離 (2019)導演: 林君陽編劇: 呂蒔媛主演: 賈靜雯
  • 這樣溫暖的聲音怎捨得走遠〈別讓我走遠〉林宥嘉新歌/尤克裡裡+吉他彈唱譜
    ◎〈別讓我走遠〉是現實題材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主題曲,由HUSH填詞,林愷倫作曲,由林宥嘉演唱,林宥嘉則在這首單曲製作中擔任總監角色,除負責音樂製作人一職,亦參與劇組主題曲討論會議及發想詞曲概念主題...等。林宥嘉X Hush ◎這首歌也是林宥嘉首次正式與HUSH合作的單曲。
  • 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罪是什麼?惡是什麼?是在廣告電視裡播放的幾則殺人新聞?是偷,是搶,是騙!僅僅只有這些嗎?不,不止於此,更多的是隨手在鍵盤上敲下的幾句否定別人人生的話,是啊,你又沒犯下罪,一句話毀掉了多少心靈,本來他們都有新生的機會。
  • 《我們與惡的距離》戳中華人痛點,真相永遠比想像中的慘烈
    海外華人回國聽歌追劇首選快帆加速器一鍵解鎖QQ音樂/網易雲/酷狗/騰訊/愛奇藝海外回國,快人一步「相遇,離別,貪,瞋,愛,痴,怨,路過人間1000多公裡……2019年3月15日紐西蘭發生嚴重槍擊事件,事發地點距離我們10000多公裡;2019年4月21日斯裡蘭卡先後發生9次爆炸,事發地點距離我們5000多公裡;然而這並不是我們與惡的真實距離。
  • 福利來了 | 豆瓣9.5,臺灣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已經拍到這個深度了
    10000多公裡;2019年4月21日斯裡蘭卡先後發生9次爆炸,事發地點距離我們5000多公裡;然而這並不是我們與惡的真實距離。我們每個人與惡的距離到底有多遠,華語劇《我們與惡的距離》進行了探討。《我們與惡的距離》從臺灣的真實社會事件以及律師的真人原型出發,整個故事圍繞著一樁 「無差別殺人案」(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沒有仇怨,隨機選擇作案目標) 而展開,聚焦案發後的眾生相,深度探尋與這場殺人案相連接的每個人的命運走向
  • 【鋼琴譜|別讓我走遠】獻給那些憂鬱的人們——這樣溫暖的聲音怎捨得走遠.
    《別讓我走遠》是由HUSH填詞、林愷倫作曲、林宥嘉演唱的歌曲,是現實題材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主題曲。林宥嘉在這首單曲製作中擔任總監角色,除負責音樂製作人一職,亦參與劇組主題曲討論會議及發想詞曲概念主題等。這首歌是林宥嘉首次正式與HUSH合作的單曲。林宥嘉在定調歌詞概念後,認定擅於描寫內心細膩情感的HUSH正是作詞的不二人選。
  • 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好人和壞人,沒有標準
    今天,小編想為大家安利一部臺灣電視劇《 我們與惡的距離 》, 這部劇聚焦了很多社會點 , 圍繞四個家庭 。還涉及了網絡暴力 、為死刑犯辯護 的人權律師 、精神病患者和家庭 ,媒體殺 人 。我相信他們做了充足的調研 ,這劇情真實死了 ,沒有絲毫作秀成分 ,每一個的痛苦和原 因都貼近生活和心理。我們與惡的距離,這個標題真好。好人和壞人,沒有標準。因為 殺人犯想成為機械天才 , 而父母讓其從商 , 而後為了證明自己真的是天才制武器 , 在影院隨機殺人 , 他說這是他這一輩子一定要做的大事 。 其實除了自己 , 別人又真正做 錯了什麼呢 。
  • 下次你路過,人間已無我!(含淚看完)
    余光中說過這樣一句話:下次你路過,人間已無我。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體現的淋漓盡致。人這一生,有幾輩子可以活?滿打滿算不過幾十年,加在一起不過三萬多天,真的不長。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和人相伴,也許下一刻就是最後一刻。這一路走來,有多少人和我們擦肩,然後徹底的留在記憶,明明就是同一個城市,可卻幾十年不曾相遇。最讓人惋惜的,不是一開始就陌生,而是明明很熟悉,慢慢的變成了陌生人。
  • 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眾生皆苦,才是這個世界本來的面目
    今天,小編想為大家安利一部臺灣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該劇講述了加害者家屬的生活困境,受害者家屬的心靈困境,精神病患和精神病患家屬的治療困境,想讓社會變更好的律師和律師家屬的理解困境,精力有限的精神科醫生們的同理困境,新聞媒體工作者們的初心困境……到底誰是好人?誰是壞人?
  • 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
    1劇情介紹《我們與惡的距離》講述了發生一起「無差別殺人案」後不同人的反應,因為兒子遇難而支離破碎的受害者家庭,逃避大眾的犯罪者親人,不被理解的律師……每個人的行為都值得深思我們與惡的距離究竟是多遠?故事從李曉明在劇院隨機殺人開始,他的父母因為難以面對公眾的譴責等原因躲藏起來,他的妹妹李曉文改名為李大芝,試圖開啟新生活,她開始了在品味新聞臺的工作,但是上司卻是兒子被李曉明殺死並且難以擺脫痛苦的宋喬安,在發現李大芝身份之後,宋喬安選擇派人跟蹤拍攝,打破了李家人平靜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