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養老服務難題 新城區全域打造「飯大爺」服務品牌

2020-12-27 三秦網

「當你老了,年齡大了,就知道一個人吃飯的難了。」接受記者採訪時,80歲的獨居老人李大爺高興地說,「飯大爺」飯菜軟爛,味道清淡,品種還不少,對胃口……由西安市委網信辦主辦、西安報業傳媒集團承辦的「高質量發展看西安」網絡媒體行主題宣傳活動,今天聚焦新城區堅持公益性根本導向,探索建立的「飯大爺」老年助餐品牌。

從2018年開始,新城區緊緊抓住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契機,努力盤活和統籌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和社會養老服務資源,在韓森寨街道探索創辦「飯大爺」老年助餐品牌,隨後秉持「鞏固、完善、拓展、提高」的總體思路,進一步完善運營、監管、服務等環節,在全區進行推廣複製。截至目前,新城區已建設16個「飯大爺」老年助餐點,累計服務16萬餘人次,「飯大爺」已成為新城區為老服務的靚麗名片。

「飯大爺」為老人帶來舌尖上的幸福

為了解決協調好老年助餐中人力不足、覆蓋面小、受惠面窄、口味不適合等問題,新城區轉變工作思路,嘗試採取「政府搭臺、社會參與、專業經營」的模式,引入競爭靈活的市場機制,為老年助餐服務事業提供可持續的內生動力。

新城區通過街道、社區整合轄區內有限資源,協調駐地單位無償或低償提供場地,引入專業社會組織,充分考慮老年人飲食習慣,使「飯大爺」走上了良性發展的坦途,也奠定了「飯大爺」長遠化、可持續、可複製的老年助餐品牌基礎。

老人們吃上了可口的飯菜

如今,每天到「飯大爺」老年餐廳用餐的老人絡繹不絕。「飯大爺」不僅深受老年人歡迎,也得到了社會的廣泛好評,為老人們帶來了舌尖上的幸福。

「一性四化」讓「飯大爺」活力滿滿

「政府為我們運營提供了『拎包入住』的便利,所有餐品的價格都很便宜。」 「飯大爺」東方社區老年助餐點負責人李立洋說,早餐3塊錢、午飯7塊錢,特別受爺爺奶奶歡迎。餐廳周圍的白領們也是常客,為餐廳增添了不少人氣。

在運營之初,新城區提出按照「一性四化」的思路,探索在全區範圍打造「飯大爺」統一品牌老年助餐服務網絡,確保在為老服務初心不改的同時,也為企業增強『造血』功能,實現了多方共贏。據介紹,「一性」即要堅持為民初心,突出公益性,「四化」即堅持社會化、市場化、品牌化、連鎖化取向。

「飯大爺」模式鼓勵企業在堅持公益性的前提下,採取「兩條腿走路」實現可持續運營。「飯大爺」利用錯時用餐、差別定價的方式,在保障老年人享受優質廉價助餐服務的基礎上,向市場開放經營,為上班族、小區居民提供市場價就餐服務。

「飯大爺」累計服務16萬人次

為了讓「飯大爺」更有標誌性,更具辨識度,新城區設計了專門名稱、標誌、字體、顏色、圖案,固化了美觀醒目、便於識別的「飯大爺」視覺品牌符號。同時還在經營模式、管理制度、服務標準進行了統一規範,實現了工作人員培訓統一化,原材料採購、加工、配送、服務程序化,逐步將「飯大爺」打造成具有影響力和信任度的老年助餐品牌。

讓老年市民老有所依、老有所樂

為持續推進「飯大爺」全域助餐服務,惠及更多的老年人,今年10月,新城區出臺了一系列規範性文件,促進「飯大爺」項目的深入推進、規範實施、落細落實,推動建設「15分鐘養老圈」,打造「飯大爺」全域老年助餐服務品牌。在後期發展中,新城區還將通過區級中央廚房、街道助餐中心、社區助餐點三級助餐服務,打造覆蓋全區的助餐服務網絡,為老年人提供多層次、多樣化助餐服務,努力實現65歲以上老人不用出社區、步行最多15分鐘就能享受到「飯大爺」優質便捷助餐服務。

「飯大爺」深受老年人歡迎

通過「飯大爺」有效解決老人吃飯問題的同時,新城區大力發展養老事業,全面提升區域養老水平,努力讓老年朋友老有所依、老有所樂。

新城區積極引導各街道和轄區內的養老服務類社會組織進行洽談,促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的社會化運營籤約,由專業的服務方為符合條件的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潔、助醫、助急」等嵌入式養老服務。今年以來,新城區已完成36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的社會化運營籤約,同時結合老舊小區改造,採取公建民營的方式建設了自強路街道、韓森寨街道和長樂中路街道3個綜合養老服務中心,並引入專業的社會組織,為轄區老年人提供入託康復照料、配餐送餐、文化娛樂等養老服務。

此外,新城區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今年新增嵌入式養老床位1500張,投入資金150萬元,由專業的服務機構為生活困難的失能、空巢、獨居、失獨、低保、低收入以及重點優撫對象等老年人免費提供服務,形成了「床位到家、機構到家、服務到家」的養老服務新模式。(圖/受訪單位提供)

相關焦點

  • 西安的「飯大爺」!
    發展普惠型養老服務和互助性養老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要求,西安市新城區結合轄區人口老齡化程度較高的實際,針對老年人,尤其是高齡老人、空巢老人、獨居老人的吃飯難題,結合「15分鐘養老圈」建設,逐漸探索出「飯大爺」老年助餐模式,為老年人提供就近、便捷、低價的就餐服務。
  • 央視一套《晚間新聞》報導新城區「飯大爺」養老餐廳!
    6月19日,中央電視臺一套《晚間新聞》、中央電視臺十三套《午夜新聞》播發西安市新城區護航「六穩」、落實「六保」 ,通過「飯大爺」解決老人吃飯難後,6月20日,西安電視臺《西安新聞》在「媒體看西安」欄目,對此進行了二次宣傳。
  • 中山門街道東三路社區有個「飯大爺」老年餐廳 將輻射轄區近萬名60...
    12月15日,新城區中山門街道東三路社區「飯大爺」老年餐廳正式開業,吸引了周邊不少老年人來就餐。據了解,該餐廳開業後將輻射轄區近萬名60歲以上老年人,為他們提供早中晚配餐服務,自12月10日試運營以來已登記、辦卡近百人。
  • 全國人大代表楊震生:打造專業化的養老服務從業隊伍
    原標題:全國人大代表、唐山市民政事業中心主任楊震生——打造專業化的養老服務從業隊伍對河北省唐山市民政事業中心主任、唐山市截癱療養院院長楊震生來說,在療養院各病區走一走、看一看,仔細了解截癱傷員們的身心健康狀況,早已成為他每日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 養老服務發展生態鏈打造新時代養老服務新格局
    今年2月,珠海市被確定為第五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以來,建立了政府主導、部門配合、社會參與的推動養老服務加快發展聯席會議制度,持續完善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與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形成了灣區化、集約化、多元化、智慧化、法治化的養老服務發展生態鏈,打造新時代養老服務新格局。
  • 北京平谷:「醫養聯動」 破解農村養老難題
    為此,北京市平谷區委區政府抓住「醫療」這個核心點,提出以「肉龍藥品加床板,醫養聯動康樂玩」為內容,以「讓養老機構成為衛生健康系統的第二住院部,居家養老成為衛生健康系統的家庭病房」為目標的工作思路,大力推進醫養聯動工作,讓老年人特別是農村老年人實現「老有所養」「病有所醫」,破解農村養老難題。
  • 打造「娥江晚情」居家養老品牌|全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推進會召開
    居家養老中心環境一流,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運營溫馨暖心,助餐配送餐點建設穩步推進……昨天,記者從全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推進會上獲悉,隨著我區社會老齡化程度的提高,養老服務業正在快速發展,老年人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大大增強。
  • 服務越來越好 村裡安心養老
    如何提升農村養老服務,滿足農村養老需求? 「我們正積極構建覆蓋城鄉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從居家養老、服務網絡、智慧養老等多方面齊抓共管。」寧波市民政局副局長丁導民說。前不久,位於寧海縣黃壇鎮榧坑村的一幢3層閒置教學樓經過改造,成了黃壇鎮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運營時間雖不長,已吸引來60多位老人。
  • 破解「過度體檢」難題 愛康體檢寶打造個性化體檢服務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頡宇星)「過度體檢」一直是消費者在體檢時面臨的一大難題。如何解決這一痛點?北京愛康體檢寶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愛康體檢寶)總經理梁登佩在12月10日舉辦的第八屆中國商業創新大會上向中國商報記者分享了公司在破解「過度體檢」 難題方面的經驗。我國體檢行業經歷了飛速發展,但隨著消費者對個性化體檢的需求增加, 體檢行業千篇一律的體檢套餐、粗放型的服務模式已成為行業發展的瓶頸之一。如何進行突破?
  • 市北區敦化路街道黨建引領打造15分鐘「為老服務生活圈」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臺雪超 通訊員 冷姣 「我老伴兒住在養老院,自己一個人做飯不方便,自從街道這個養老服務中心開了,我天天在這裡吃飯,這裡的飯乾淨衛生、花樣也多。」敦化路街道地處老城區,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8000餘人,80歲以上老年人1560人,轄區人口老齡化和老年人口高齡化不斷加劇,很多居民通過「黨群e家」平臺留言希望政府可以幫助破解高齡、獨居、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和看護難題,滿足多元化的養老服務需求,「父母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大好,我們做兒女的離得遠,沒辦法時刻關注老人的情況,天天心裡干著急。」
  • 與中華路街道聯合打造社區養老服務新模式
    香禾惠民店是中華路街道居家養老項目定點合作單位,街道居民可憑「居家養老服務券」消費,開業當天就吸引了不少附近居民前來打卡。隨著人口老齡化現象的加劇,空巢、高齡老人增多,養老壓力增大,如何解決養老問題已然成為社會關注的重要課題。近年來,國家對社區居家養老的扶持力度逐漸加大,大力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為社區居家養老模式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 養老服務消費向品質化個性化轉變:優質服務多 銀髮經濟才能紅火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隨著生活水平提高,老年人的養老服務消費逐漸向品質化、個性化轉變 鮑大爺的「新家」(消費視窗·發展銀髮經濟③)唐志宏 王 珂 屈信明鮑大爺(左二)與老伴在北京國投健康長者公寓參加娛樂休閒活動。  人民視覺核心閱讀養老服務消費是銀髮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 順康達 「拐杖大王」挺進全域智能養老
    企業供圖  一鍵便可自動摺疊和展開的輪椅,可以進行GPS定位和報警的智能拐杖,服務半失能老人的床上洗浴設備……在佛山市順康達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順康達」)的展廳,陳列著一系列具有科技感的康復輔具和智能養老產品。這些產品銷往世界各地,為老年人提供便利。  從為企業代工,到推出自主品牌,再到全域智能養老產品,順康達董事長楊榮洪深耕醫療康復、護理器械行業已有30餘年。
  • 招人難、留人難問題普遍 如何破解養老服務人才困境?
    多地出臺獎勵措施,護理員每月最高可獲津貼1500元,畢業生最高可獲6萬元入職獎勵「真金白銀」能否破解養老服務人才困境?閱讀提示日前,北京市出臺政策,對養老護理員崗位和畢業生入職提供獎勵津貼,用「真金白銀」吸引養老服務人才。記者採訪發現,養老一線人員待遇有了明顯改善,但招人難、留人難問題仍較為普遍。破解養老人才困境,還需要多方合力、綜合施策。
  • 住建部等六部門:推動物業服務企業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
    ,充分發揮物業服務企業常駐社區、貼近居民、響應快速等優勢,推動和支持物業服務企業積極探索「物業服務+養老服務」模式,切實增加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有效供給,更好滿足廣大老年人日益多樣化多層次的養老服務需求,著力破解高齡、空巢、獨居、失能老年人生活照料和長期照護難題,促進家庭幸福、鄰裡和睦、社區和諧,現就推動物業服務企業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提出以下意見。
  • 西安志願服務關愛行動為愛「導航」
    新時代文明實踐宣講入腦入心  1月10日,新城區「心誠服務 周末哪裡去·一起做公益」學雷鋒志願服務活動在中山門街道安民裡社區如期開展。  愛心大姐志願者團隊、聯邦口腔醫院志願者團隊、雷俊非遺傳承志願者團隊、西安體育學院大學生新時代文明實踐團、朝陽門惠耳助聽器志願團隊、「飯大爺」老年助餐志願團隊,紛紛積極參加社區志願服務。
  • 民函[2018]80號民政部財政部關於確定第三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試點地區的通知
    「九九頤家」系列養老服務機構是中鐵建業養老傾力打造和運營的品牌化連鎖養老服務機構,目前,「九九頤家」 系列養老服務機構已投入使用的養老床位有500餘張,在建床位500張,是一個擁有醫師、護士、生活管家、健康管家、心理諮詢師、營養配餐師和社工等100餘人的綜合養老服務團隊,現已在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區等地建設運營了九九頤家養老中心等多家養老服務機構。
  • 西安「飯大爺」餐廳開門一個多月...
    11月2日中午11時30分,位於西安市勤工路和長纓東路十字路口西南角萬東社區的「飯大爺」老年助餐點已經逐漸熱鬧起來,餐廳已經飄出陣陣飯菜香,家住附近的老人們三五成群、有說有笑地趕來就餐。西安市新城區胡家廟街辦組合治理和網格化管理服務中心主任樊曉娟介紹道。華商報記者在現場看到,透明的櫥窗裡擺著六菜一湯和主食米飯,兩名廚師正在給前來就餐的老人們一一打飯。一位廚師告訴記者,午餐一般都是六個菜和湯,而且天天都不會重樣,晚飯有時會有餃子、米線等,前來吃飯的老人不少都是「回頭客。」「兩葷兩素共7元,好吃還不貴!」
  • 老年人的養老服務消費逐漸向品質化、個性化轉變
    想過跟兒女一起生活,但考慮到他們平時上班忙、不想給他們添麻煩,鮑大爺和老伴最終決定選擇一家靠譜的養老機構,開始養老院生活。鮑大爺本以為,平時經常能看到各種養老服務的廣告,身邊也有一些朋友住在養老院,找一家養老機構應該不難。可沒想到找了一圈才發現,滿意的養老院真的不好找!「我實地去看過的就有四五家,加上打電話諮詢過的,少說也有十幾家。」他說。
  • 資生堂以「全域服務」重塑門店價值
    資生堂作為最早拓展CS渠道的國際企業,自2004年正式進入CS渠道開始,就始終致力於通過輸送開發專屬的渠道品牌、會員系統搭建、門店培訓賦能等一系列措施,幫助實體門店緊跟市場變化轉型升級,在2018年,資生堂更是發起服務心連結計劃,不斷通過全新升級的服務標準重塑化妝品店新價值。資生堂對CS渠道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