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感動蔣經國,比《八佰》早30多年上映的國民黨抗日電影

2020-10-03 馮傑

記得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吧,父親帶我去看了一部電影《血戰臺兒莊》,當時年紀小,也不知道啥叫國民黨正面戰場,只是覺得這部電影和之前看過的《地道戰》《地雷戰》《鐵道遊擊隊》不一樣,有種說不出的感覺。後來,在初中二年級的歷史課本上初步獲得了關於國民黨抗日正面戰場的一點知識,臺兒莊戰役屬於徐州會戰組成部分,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並稱為抗戰初期四大會戰。

電影《血戰臺兒莊》,邵宏來飾演李宗仁


隨著年紀的增長,對國民黨抗日正面戰場的歷史越來越感興趣,光是藏書已經日積月累達到3000餘冊。原來啊,電影《血戰臺兒莊》上映前後還有不少鮮為人知的故事。首先,最早提出拍攝電影的是周恩來總理。1965年夏,李宗仁從美國歷經險阻回到祖國大陸,周恩來在歡迎宴會上對著名導演成蔭說:

成蔭同志,今天李先生從海外回來,我看他有兩件事今後可以拍電影。一是1938年李先生指揮國民黨雜牌軍在徐州會戰中的臺兒莊大捷,一個就是今天李先生歸國。」

不過很遺憾,隨著「文化大革命」的爆發,拍攝電影「臺兒莊大捷」的事情不得不束之高閣。1982年,廣西電影製片廠編劇陳敦德到北京電影學院進修,成蔭時任「北電」院長,說起此事,不免耿耿於懷。李宗仁是廣西桂林人,成院長希望廣西電影製片廠能夠推動拍攝電影「臺兒莊大捷」。1984年4月,成蔭辭世,未能實現願望。

電影《血戰臺兒莊》海外發現宣傳畫冊


陳敦德回到廣西後升任該廠文學部主任,經過17次修改終於敲定《血戰臺兒莊》劇本。考慮到廣西廠沒有拍攝戰爭電影的經驗,陳敦德誠意北上,想要邀請八一電影製片廠導演楊光遠執導。但心裡七上八下,廣西廠畢竟是小廠,八一廠願意出手相助嗎?沒想到八一廠廠長肖穆鼎力支持,不光派出楊光遠,還支援各方面優秀人才。

上個世紀80年代,國民黨抗日正面戰場在學術研究領域剛剛起步,屬于禁區突破,何況文藝作品,難度可想而知。為了電影能夠順利通過審查,楊光遠小心翼翼,帶著一本《毛澤東語錄》前往審片會,因為臺兒莊戰役後,毛澤東曾經說過:「每個月打得一個較大的勝仗,如像平型關、臺兒莊一樣的,就能大大地沮喪敵人的精神,振起我軍的士氣,號召世界的聲援。」

電影《血戰臺兒莊》拍攝現場照片


不出意外,審片會上遇到了麻煩。有些人認為,川軍師長王銘章犧牲後,蔣介石親自祭奠還掉了眼淚,是不是表現得過於正面了?還有些人提出,整部電影都是國民黨的黨旗、軍旗,怎麼沒有一面紅旗呢?電影《八佰》最近正在熱映,去年其實也是遇到了相似的「責難」,不得不重新剪輯,借著疫情後電影業亟需復甦的需求,總算得以公映。剪掉了哪些呢?主要就是當時的國旗「青天白日滿地紅」的特寫鏡頭。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審片會上有人提出質疑,《血戰臺兒莊》為何沒有遭遇「下架」呢?時任中央軍委副主席楊尚昆後來發表意見:「這是國民黨的抗戰,能出現紅旗嗎?」楊光遠非常感動:「領導的思想很解放,一句話把我的問題解決了!」

電影《血戰臺兒莊》劇照


1986年春,《血戰臺兒莊》全國公映,果然引起轟動。隨即,電影又在香港舉行首映式,臺灣「中央社」在港負責人謝忠侯在看完影片後,激動地打電話給臺灣地區領導人蔣經國:「中共在香港上映抗戰電影《血戰臺兒莊》,電影裡面出現了先總統蔣公的形象,跟他們以前的影片形象不同,這次是正面形象。」

電影《血戰臺兒莊》,趙恆多飾演蔣介石


「找一個拷貝來看看!」蔣經國充滿好奇。謝忠侯找到新華社香港分社,經社裡有關負責人報告北京,很快得到中央領導同志的批示同意。於是,廣西廠複製了一盤錄影帶,通過新華社轉送「中央社」。據愛國民主人士程思遠說法,宋美齡、蔣經國以及國民黨全體中常委都觀看了電影,蔣經國看完後說:「從這部影片來看,大陸已經承認我們抗戰了。電影沒有往我父親臉上抹黑。看來,大陸的政策有所調整,我們相應也要作些調整。」再後來,蔣經國同意開放國軍老兵返回大陸探親,從而揭開了海峽兩岸公開互動往來的序幕。

閻復明時任中央統戰部長,他緊緊握住楊光遠的手說:「謝謝你們拍了這部好影片,你們這部電影抵我們好多年的統戰工作。」由此可見,如《血戰臺兒莊》《八佰》這樣的國民黨抗日電影有著非同一般的正面意義。

參考文獻:

1、劉薇、蘇洪義、劉國彬編著:《銀海拾貝:中國軍事電影的臺前幕後》,白山出版社2009年版

2、楊光遠:《銀海無涯苦作舟》,中國電影出版社2003年版

相關焦點

  • 從電影《八佰》看抗日影片
    近期影片《八佰》在國內熱映。該片是華誼兄弟的7億投資大作,由著名導演管虎指導,演員杜淳、張譯、歐豪加盟,號稱國內第一部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影片。為了真實再現歷史場景,製片方重新建造蘇州河等場景,並讓演員進行數月軍事訓練。影片戰爭場景真實感極強,有軍事版《南京,南京》之稱。
  • 再聊破紀錄電影《八佰》,這部美化國軍抗日的電影本不該拍出來
    眼看著電影《八佰》已經上映兩天時間了,電影的票房也如願以償的突破了2億,這是電影院恢復之後新的票房記錄。這部電影的導演管虎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部電影本身就是對當兵父親以及抗戰英雄的歌頌。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四行倉庫保衛戰本來就沒有任何勝算,八佰壯士在這裡書寫了可歌可泣的歷史往事。
  • 借電影《八佰》來聊聊臺灣的那些抗日神劇
    新近又有一部抗戰電影《八佰》在國內上映,不得不說以抗日戰爭為背景的抗日劇屬於主旋律範疇,題材穩妥,有相對穩定的收視率。但是抗日神劇不單單出現在大陸,在臺灣也出現了非常多的抗日神劇。比如上世紀70年代臺灣拍攝的《英烈千秋》,電影內容主要表達了張自忠將軍對抗日本侵略者的事跡,但是裡面居然有了一個「中共密探」,真是搞笑,說是張自忠將軍被日軍包圍犧牲是因為中共密探的出賣???
  • 《八佰》的背後,推薦五部正面戰場國軍抗戰的影片
    文 | 李嘯天一波三折之後,《八佰》終於上映了。作為一部提振國民士氣的影片,《八佰》目前最大的作用是用來提振因疫情而瀕於困境中的院線行業。大家都期望《八佰》的票房能夠達到10億以上。才算能夠起到為電影院線注入強心針的作用。目前來看,《八佰》有望完成這一任務。據點播觀影的第一波反應,《八佰》的口碑總體來說還不錯。
  • 《八佰》之後,又一抗日電影定檔,演員陣容強大,李幼斌特約出演
    而遭受最嚴重的電影市場,也在電影院逐漸復工之後,也迎來了爆發期。就比如8月21日上映的戰爭片《八佰》,只用了短短的10天時間,票房就已經達到19.3億。而現在《八佰》的總票房,已經高達30億元。而且作為導演管虎的嘔心力作,這部電影在拍攝手法上,也有自己的亮點,不管是在戰鬥場面,還是在其他方面。電影《八佰》的大火,讓很多電影工作者看到了希望。
  • 關於《八佰》爭論的總結: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無關,而僅僅與一部名叫《八百壯士》的電影有關。 簡言之,《八佰》是一部關於電影的電影,而不是一部關於歷史的電影。 但遺憾的是,他們選擇了無視這些事實,而是把逃到臺灣的國民黨在1975年拍攝的電影《八百壯士》中「電影的事實」當成了「歷史事實」,並在《八佰》中進行更加過分的神化,把完全沒有盡到保家衛國責任的國民黨軍表現成了民族命運的承擔者
  • 電影《八佰》令人激昂,也令人心痛,更讓人看清國民黨的本質
    電影《八佰》令人激昂,也令人心痛,更讓人看清國民黨的本質。今天單位組織觀看了電影《八佰》,儘管之前也做了些功課,了解了一些內容二個半小時的電影,我一動未動,一會情緒激昂,一會又潸然淚下,這些鐵骨錚錚的中國軍人的愛國精神,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令人動容,在國民黨七十萬軍隊兵敗如山倒,潮水一樣的潰退時,這八百勇士的大無畏精神,不僅令敵人膽寒,也給悲觀失望的中國大地帶來了希望,看到了光亮。然而就是這樣一群抗日英雄,卻是國民黨用來表演給西方列強看的,表演結束了,棄之如敝履。
  • 借電影《八佰》來聊聊大陸和臺灣那些抗日神劇
    新近又有一部抗戰電影《八佰》在國內上映,不得不說以抗日戰爭為背景的抗日劇屬於主旋律範疇,題材穩妥,有相對穩定的收視率。比如上世紀70年代臺灣拍攝的《英烈千秋》,電影內容主要表達了張自忠將軍對抗日本侵略者的事跡,但是裡面居然有了一個「中共密探」,真是搞笑,說是張自忠將軍被日軍包圍犧牲是因為中共密探的出賣???
  • 抗日電影《八佰》——讓我們銘記那些抗戰中陣亡的英雄
    抗日電影《八佰》是華誼影業拍攝的電影,是一部抗戰紀實電影。除了投入大量資金製作成了背景和特效外,影片自然少不了明星大腕 。這部電影拍攝的目的是為了渲染愛國主義情懷,讓現代群眾的內心達到同國軍將士相呼應的效果,從而引起跨越時代的共鳴。
  • 再談電影《八佰》,這部美化國軍抗日的電影本不該拍出來
    今天是《八佰》正式上映的第2天,票房突破了2億,也助推全國電影票房創造了電影院復映以後的新記錄。《八佰》的熱映,終於給暑期檔增加了一點熱度,也給全國電影市場打了一針強心劑。這部電影看樣子有希望突破20億。導演管虎在接受採訪中談到,之所以拍這部電影,是為了表達對從軍的父親和抗日英烈的崇敬。
  • 用商業電影的手法拍攝《八佰》,是管虎最大的敗筆
    《八佰》上映15天,斬獲22億票房,在疫情之下,這樣的票房成績不得不說非常好,給中國的電影業打了一劑強心針。但是在高票房的同時《八佰》的的評分在豆瓣也滑落至7.7分。伴隨大片《信條》上市,《八佰》票房增長數字將會放緩。
  • 《八佰》不僅僅是一部影片?有感
    然您去問當下最火的電影是哪部?絕大多數都知道是八佰。《八佰》此部影片能在當下環境中上映,是難得的。此部影片僅僅是描述淞滬會戰行將結束時的局 部戰鬥,但通過以點帶面反映了國民黨正面抗日的艱辛。此部影片勢必會激發更多的人來關注抗日歷史,去關注國民黨軍隊正面戰場的巨大作用,同時說明我們目前正在認可國民黨抗日的作用,預示著國軍正面抗張不再是秘聞,而會通過書籍或影視慢慢的走向前臺,形成一個完整的中華民族抗戰史。
  • 還在糾結《八佰》?個人強而民族弱,惟願八佰之後再無「八佰」
    自8月21日影片《八佰》上映之後反響巨大,成功接力《戰狼2》。票房號召力之大令人震驚。許多人慕名前往影院觀看這部戰爭力作,體味那個歷史蒼涼時刻的觸動,感受國破家亡的悲愴痛點。一、就片論片八佰上映所以針對影片本身,《八佰》是不錯的!二、觀後「真感動」許多人看完八佰後都說「這電影真讓人感動!」,那麼靈魂一問:「你是真感動嗎?」如果某某看過影片只是流了幾滴眼淚,過後對於那段歷史毫無痛癢之感,大有「與我何幹」之感,那麼我只能說這份觀後感是假感動,即使某某可以對那份網上查到的歷史倒背如流。
  • 電影《八佰》背後的真實歷史
    電影《八佰》作為影院復工後最早上映的電影之一,《八佰》在點映期間票房就突破了1.8個億,到現在《八佰》的總票房已經突破了30億。觀眾對這部電影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主要是影片對歷史真實性的還原上的爭議那麼這部影片背後的真實歷史又是如何的呢?
  • 管虎的《八佰》,為何會成為他最有爭議的作品?
    在電影上映前,知乎就展開了熱烈討論,在話題《八佰》下面,無數的高贊在還沒有看過電影,就宣判了管虎的罪狀——屁股歪了。11968年8月,管虎出生於北京,當時他的父親管宗祥已經40歲「高齡」,在那個年代,無異於老來得子。
  • 比《八佰》慘烈,比《戰狼2》票房高,周總理點名拍的片好在哪?
    回頭再看現在正在熱映的《八佰》,同樣表現國軍抗日,同樣高舉愛國主旋律,同樣的票房一路走高,可怎麼看都和《血戰臺兒莊》相比,差了那麼一大截。可能,中間隔著的,是800個《戰狼2》的距離吧。當時就有人說「我軍三大戰役還沒拍完,怎麼能先拍國民黨抗日?而且還打了勝仗?」為此,國家電影局專門召開了這部電影的劇本座談會。中宣部、文化部、軍事科學院,以及一些原國民黨高級將領,都應邀出席座談會。經過多方研討,劇本經過了17次反覆修改之後,《血戰臺兒莊》終於投拍。
  • 電影《八佰》飽受爭議,即將上映,你準備好手中的電影票了嗎?
    戰狼》這部電影更是飽受熱度,自從去年《八佰》的首映在前一天因為電影的技術問題而取消後,《八佰》的消息就此沉寂,但是就在八月二號,《八佰》又宣布強勢回歸。《八佰》的大背景是1937年的淞滬會戰,淞滬會戰是我國抗日歷史上最為慘烈的篇章之一,400名戰士謊報人數孤軍奮戰堅守上海,淞滬會戰的結束,最終以國軍耗盡60%精銳部隊後,撤退導致上海淪陷的失敗而告終。
  • 中鉦影視:中國電影《八佰》16日在英國上映
    中國電影《八佰》當地時間16日在英國上映,這是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首部在英國上映的中國國產大片。該片將在英國和愛爾蘭的35個城市大規模上映,英國最大的華語電影發行公司電影亞洲UK負責播映市場的推廣發行。根據天貓專業版數據,電影《八佰》正式上映17天,截至2020年9月7日,國內累計票房突破24億元,觀影人次達6279.4萬。目前,《八佰》為月票房冠軍、歷史片票房月冠、劇情片票房冠軍和戰爭片票房冠軍。該票房已經超過了此前券商估計的14億元-22億元總票房。
  • 管虎的《八佰》,錯生在一個愛看屁股的時代
    在電影上映前,知乎就展開了熱烈討論,在話題《八佰》下面,無數的高贊在還沒有看過電影,就宣判了管虎的罪狀——屁股歪了。1986年,大陸第一部正面描寫「國軍」抗戰的電影《血戰臺兒莊》全國上映,在拍攝前,很多從業人員就都捏了一把汗。共產黨拍國民黨抗日,票房會不會慘敗不說,光是政治風險就夠所有人喝一壺的。
  • 抗日電影《八佰》——這才是打鬼子的真實故事
    抗日電影《八佰》泗陽華誼影業拍攝的電影,這是一部抗戰紀實電影,除了投入大量資金製作成了背景和特效外,影片自然少不了明星大腕 ,其目的都是為了渲染愛國主義情懷,讓群眾的內心達到同國軍將士相呼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