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聊破紀錄電影《八佰》,這部美化國軍抗日的電影本不該拍出來

2020-08-30 娛樂大阿姐

眼看著電影《八佰》已經上映兩天時間了,電影的票房也如願以償的突破了2億,這是電影院恢復之後新的票房記錄。這部電影的導演管虎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部電影本身就是對當兵父親以及抗戰英雄的歌頌。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四行倉庫保衛戰本來就沒有任何勝算,八佰壯士在這裡書寫了可歌可泣的歷史往事。

這部電影中的一些鏡頭確實催人淚下,比如其中一個鏡頭:敢死隊員陳樹生看見日軍在樓下埋炸藥,這時候他沒有絲毫的遲疑,身上綁滿炸彈跳下去和日本人同歸於盡,陳樹生用自己的犧牲幹掉了10多個日本兵。看完《八佰》有滿滿的震撼,但是如果你足夠了解歷史的話,就會明白八佰壯士的背後,是國民黨的無能,更是一種屈辱。

我們先來看一個問題,當時的四行倉庫為什麼能夠鎮守4天時間?除了將士們英勇殺敵外,背景原因也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四行倉庫的關鍵位置,翻開歷史就能看到,四行倉庫的位置正好處於當時公共租界的臨界點,這也正是日本人不敢動用大炮飛機的原因。

在四行倉庫的戰鬥之前,其他國民黨部隊節節敗退,可以這麼說,四行倉庫就是凇瀘會戰中蔣介石的一塊遮羞布,也正是因為如此,在1938年國民黨政府宣傳八佰戰士的英勇事跡,也可能也是讓自己心裡平衡點。

《八佰》的熱映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與此同時網友們也找出了當時四行倉庫戰鬥指揮官孫元良的&34;,他曾經在南京保衛戰中丟下自己的兄弟臨陣退卻,民間傳言他是&34;,跑得太快。當時的國民黨讚頌八百戰士是為了給自己遮羞,那麼如今導演管虎真的應該拍出這不美化國軍抗日的電影嗎?

相關焦點

  • 再談電影《八佰》,這部美化國軍抗日的電影本不該拍出來
    今天是《八佰》正式上映的第2天,票房突破了2億,也助推全國電影票房創造了電影院復映以後的新記錄。《八佰》的熱映,終於給暑期檔增加了一點熱度,也給全國電影市場打了一針強心劑。這部電影看樣子有希望突破20億。導演管虎在接受採訪中談到,之所以拍這部電影,是為了表達對從軍的父親和抗日英烈的崇敬。
  • 《八佰》被質疑美化國軍,蹭民族主義熱度,其實抗日神劇才是元兇
    管虎執導的抗日題材電影《八佰》正在熱映中,從票房上來看,《八佰》的成績節節攀升,目前已經超過6億,顯示了抗戰題材在觀眾心中不可取代的地位。至少在小編看來,《八佰》是一部優秀的國產抗戰電影。不過很多人也對《八佰》提出了質疑,尤其是從真實角度考證這部作品肯定是經不起推敲的,日軍羅馬式盾牌陣、國軍肉身護旗杆等等,像是為了鋪墊煽情段落生造出來的。
  • 這部歌頌國軍八百壯士的電影,你怎麼看?
    電影《八佰》在上映後引起了很大的爭議,喜歡他的觀眾覺得這是一部拍攝手法非常專業的抗日片,不喜歡的人覺得電影採用了過多誇張的渲染,沒有還原真實的場景,是對歷史的不尊重。昨天去看了《八佰》的點映,我雖然經常看電影,但不擅長影評,就簡單聊一下自己的感受。
  • 《八佰》:放下偏見,致敬英雄,歌頌國軍抗日,沒有錯
    《八佰》的票房已經突破16億了,每天都有1個多億的進帳,熱度持續不斷。照這個勢頭發展,破30億是妥妥的。不得不佩服《八佰》,敢於在這樣的時期上映,而且還賭對了,現在成為了電影院一枝獨秀。《八佰》的成功,還得益於影片的質量。如果沒有過硬的質量,即使是在這個片荒的時期,也很難有收穫。
  • 抗日電影《八佰》——讓我們銘記那些抗戰中陣亡的英雄
    抗日電影《八佰》是華誼影業拍攝的電影,是一部抗戰紀實電影。除了投入大量資金製作成了背景和特效外,影片自然少不了明星大腕 。這部電影拍攝的目的是為了渲染愛國主義情懷,讓現代群眾的內心達到同國軍將士相呼應的效果,從而引起跨越時代的共鳴。
  • 從電影《八佰》看抗日影片
    八佰海報《八佰》原本計劃去年上映,但是由於存在一些爭議,就擱置了一段時間。現在處於電影院復工初期,院線終於迎來這部大製作,有望恢復人氣,帶動8月暑期檔的票房。《八佰》的歷史背景,筆者在上小學的時候,讀歷史課本就知道,是講述四行倉庫八百壯士抗擊日寇的英勇事跡。團長謝晉元的名字更是如雷貫耳!臺灣以前拍過一個《八百壯士》的版本。實際上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經常有整營整團壯烈殉國的悲壯場景。我們以前印象最深刻的銀幕形象就是狼牙山五壯士。其實《八佰》裡的國軍部隊僅有400人,但是團長對外宣稱800人,因此有八百壯士之稱。
  • 電影《八佰》本不應該惹爭議,絕對是熱血澎湃鬥志昂揚的佳作
    首先我不打廣告,不會推薦也不會勸阻任何人去看或不去看電影《八佰》。該片播映後,不可避免的陷入了爭議的漩渦:一是電影本身的題材內容決定,這個大家都懂得;二是導演對某些鏡頭刻意的處理及表現手法決定,比如送旗。但我坦誠地亮明自己的觀點:這些爭議本不該有。對待娛樂為重的電影我們不能像對待嚴肅為主的歷史一樣,容不得半點誇張,裝不下丁點擴大。
  • 《八佰》碾壓《戰狼2》成定局,管虎拯救了抗日題材電影
    八佰碾壓戰狼成定局,感謝管虎拯救了抗日題材電影管虎導演的作品《八佰》一波三折歷經重重阻礙千呼萬喚始出來在八月與大家見面,這部電影在從籌備到宣傳到撤檔再到重新上映,每一步都備受關注電影是在給大家講故事,我們聽慣了主旋律的故事,看慣了抗日神劇,以往的電影裡戰士都是勇敢的,熱心的,積極的,向上的,淳樸的,忠厚的,老實的,得益於這一部電影講的是國軍,我們不能怕死,但是國軍可以啊,所以我們才能看到中國戰士最真實的一面。
  • 《八佰》後又一部國軍抗戰電影過審,演員陣容強大,檔期遲遲未定
    國軍抗戰題材電影《八佰》目前票房依舊遙遙領先,高達28億,斬獲2020年度票房冠軍恐不在話下,這或許是導演管虎和華誼兄弟沒有想到的吧。《八佰》電影《八佰》的製作質量確實超過了一般的抗戰題材影片儘管《八佰》拿下票房冠軍,但是類似的國軍抗日題材影視作品並不會出現大規模的創作熱潮,因為在國內文藝界意識形態才是創作的基礎,國軍做主角的影視作品在短時間內恐怕只能是「寥若晨星」。
  • 電影《八佰》與其背後真實的「八百壯士」
    周末和朋友一起去看了《八佰》這部電影,說實話,很感動,特別是戰士排隊綁炸藥跳樓阻擊日軍和護國旗這兩段(很可惜都是影視創作),偵探君差點哭出來,整部電影看完有些意猶未盡的感覺。但等回到家刷網上一些評論的時候,發現網上有很多對《八佰》的惡評,比如歪曲歷史、美化國軍、抹黑上海市民等等,更有甚者質疑&34;只不過是一場表演,根本談不上什麼民族英雄之類,看到這裡我很為&34;的犧牲感到寒心,真應了電影裡黃曉明飾演的特派員說的那句話:&34;(大概這個意思,原話不記得了),偵探君今天就講一下
  • 《八佰》中一些被「美化」過的地方,你知道嗎?
    最近這幾天,有一部國產電影鬧得沸沸揚揚,雖然它還沒有正式上映,可電影在網上的討論度已經超越了近期上映的票房大作《星際穿越》和《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這部電影就是由管虎導演的戰爭題材影片《八佰》。人紅是非多,電影也不例外,《八佰》的火爆也為它帶來了一些麻煩。最近網上出現了一些批判電影的論調,認為《八佰》這部電影扭曲事實,沒有還原歷史真相。
  • 電影《八佰》,唯一一部打破戰爭電影慣例的抗戰片
    在看《八佰》前我翻看了許多影評,因為我擔心這部電影和《戰狼》系列一樣只圖激發民眾的熱血情緒來攫取流量,以至於浪費我的時間。不是說「熱血」不好,只是盲目的熱血會導致你沒能客觀對待現實和看待歷史,以至於我們從歷史裡得到的經驗不過是蒼白的「落後就要挨打」的經驗教訓。
  • 電影《八佰》觸動了誰那顆敏感的心?
    電影《八佰》上映後便引起許多觀眾的吐槽,而槽點主要集中在導演美化正面戰場、美化國民黨、電影不符合史實等。 首先說不符合史實。拜託,這是一部電影,不是紀錄片,電影是需要藝術加工的,是需要有矛盾衝突的,想看史實你可以去看紀錄片呀,不必進電影院。這部電影本身也不是說要百分百還原歷史。
  • 抗日電影《八佰》——這才是打鬼子的真實故事
    抗日電影《八佰》泗陽華誼影業拍攝的電影,這是一部抗戰紀實電影,除了投入大量資金製作成了背景和特效外,影片自然少不了明星大腕 ,其目的都是為了渲染愛國主義情懷,讓群眾的內心達到同國軍將士相呼應的效果。
  • 《八佰》電影票房破紀錄 耗資7億拍攝地將轉為實景對外開放
    《八佰》電影票房破紀錄命途多舛、百般權衡,如今的《八佰》是否偏離創作原點我們未可知,蘇州河兩岸的眾生群像、捨生取義的八百壯士,當然還有戰場中的懦弱、恐懼、掙扎,家國情懷、離亂史詩,《八佰》都有涉及,但並不是重心,創作者明確的知道,他們要打造的是一部劃時代意義的商業大片,歷史反思只是錦上添花
  • 從《八佰》說起:七十五年了,我們還沒搞明白國軍是不是抗日主力
    《八佰》之所以引起熱議,其實和電影的主題關係並不大,人們對它的討論或者批評集中在它對「飛將軍」孫元良等人的態度上,有人認為管虎導演美化了孫,美化了國民政府,甚至美化了換言之,在1937年8月22日,紅軍主力被改編為八路軍的時候,南方八省遊擊隊被改編為新四軍的時候,至少在名義上說,當時中國的抗戰主力只有一個,那就是國(民革命)軍。這個國軍不僅包括了「國軍」,還包括了八路軍新四軍,它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產物。
  • 《八佰》背後真實的歷史,比電影更讓人動容
    周末和朋友一起去看了《八佰》這部電影,說實話,很感動,特別是戰士排隊綁炸藥跳樓阻擊日軍和護國旗這兩段(很可惜都是影視創作),偵探君差點哭出來,整部電影看完有些意猶未盡的感覺。但等回到家刷網上一些評論的時候,發現網上有很多對《八佰》的惡評,比如歪曲歷史、美化國軍、抹黑上海市民等等,更有甚者質疑"八百壯士"只不過是一場表演,根本談不上什麼民族英雄之類,看到這裡我很為"八百壯士"的犧牲感到寒心,真應了電影裡黃曉明飾演的特派員說的那句話:"
  • 《八佰》定檔再惹爭議,欣賞民族英雄的讚歌,請不要太先入為主
    首先,管虎執導的這部電影《八佰》,原型故事源自淞滬會戰時國軍88師524團的英雄事跡。從影片簡介來看,劇情必然會集中在八百壯士固守四行倉庫的戰役上。這場戰役發生的背景,是國軍在淞滬戰場上接連失利,大部隊被迫西撤的時期。
  • 這部慘烈程度不輸《八佰》的抗日電影,因沒錢宣傳,導致票房撲街
    說起《八佰》,相信大家應該都看過了。這部電影再現了中國軍隊抵抗日軍進攻上海的淞滬戰役中「八佰壯士」死守四行倉庫,和日軍周旋戰鬥的故事。在相同的抗日戰爭題材電影中,還有很多很多優秀的電影,今天我們提到的這部《捍衛者》便是其中之一。《捍衛者》上映於2017年9月22日,電影的內容質量相當可以。無論是大炮飛機的特效、還是描繪戰場畫面的長鏡頭和與《八佰》畫風極其相似的廢墟場景,使得這部電影在內容質量方面已經超越了很多很多同題材電影。
  • 《八佰》被管虎剪掉的13分鐘才是精髓
    八月這個檔期電影爆款屬於《八佰》因為沒有對手,也成為院線復工第一部商業電影所以觀眾和影迷開始猛烈消費,從排片率就能看出來《八佰》佔61.4%壓倒性優勢。同樣是戰爭題材的電影《八佰》有望接過這面旗幟,繼續領跑七夕檔。接下來就是七夕,情人節電影沒有選擇,只能看《八佰》別的電影都是老片子,同時沒有新電影,這是《八佰》最好的時代,也是《八佰》最好的檔期。如果在這種情況下都不能大賣只能說命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