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歌頌國軍八百壯士的電影,你怎麼看?

2020-11-16 大明扶蘇

電影《八佰》在上映後引起了很大的爭議,喜歡他的觀眾覺得這是一部拍攝手法非常專業的抗日片,不喜歡的人覺得電影採用了過多誇張的渲染,沒有還原真實的場景,是對歷史的不尊重。

昨天去看了《八佰》的點映,我雖然經常看電影,但不擅長影評,就簡單聊一下自己的感受。

八佰的背景是國民黨軍隊在淞滬會戰全線潰敗後,蔣介石為了「國際影響」不許部隊後撤,把希望壓在了《九國公約》會議的國際調停上,蔣介石為了贏取西方列強的同情和支持,命令在上海留下部分隊伍繼續堅守,打給國際上看,而最終堅守的任務交給了88師524團第一營,並選擇了最便於租界列強圍觀的四行倉庫作為堅守的陣地。

電影主要描述的是1937年10月26日到11月1日這五天內,國軍524團第一營八佰壯士堅守四行倉庫的故事。

這部電影好在選題非常不錯,愛國主義,這是最容易引發共鳴的,尤其在當前的國際大環境下。如果不做過度解讀的話,非常適合當前的國際現狀,中國與列強的故事,當然,電影裡國民政府的統治者把未來的希望寄託於列強的仁慈,而現在的「列強」已沒有資格再對中國指手畫腳了,這八佰抗日英雄也展現了中國人不管是從前,還是現在,面對外來侵略者時,都有著堅定不移的戰鬥意志。

那如果做過度解讀的話,這篇電影是在歌頌國軍?給國民黨洗白嗎?當然不是,國民黨還能洗白嗎?國民黨拿著抗日英雄們的鮮血去博取帝國主義同情,這些人代表的是國軍抗日,而國民黨卻只拿他們當作一個表演給「洋大人」看,我都覺得是在罵國民黨了。

那國軍能拍嗎?當然可以拍,可以拍熱血的知識青年,可以拍開明士紳的讓利求團結,可以拍基層官兵的不畏犧牲,但也要指出,與此同時,國府大員是怎樣拿駝峰航線鮮血換來的物資倒賣發財的,保甲惡霸是怎樣借全國動員的名義攤派搜刮的,某些高級軍官是怎樣剋扣後勤吸乾兵血的。

歌頌這八百國軍不是因為他們的身份,而是因為他們的行為讓我們佩服。紀念抗日戰爭勝利40周年時,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抗日戰爭館展出了謝晉元率領八佰壯士孤軍堅守四行倉庫的事跡圖片,05年我黨將國民黨軍八百壯士與狼牙山五壯士並稱為英雄群體,14年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這是共產黨的自信,因為他們是真正的勇士,他們值得,而龜縮在他們身後的那幫國民黨高官不值得。

(抗日英雄謝晉元)

《八佰》不好的地方,就在於太過煽情,為了兼顧電影展現的效果,劇情不符合真實的歷史,在這裡我就不做過多劇透,這部電影值得一睹,大家可以以一個局外人的身份去看一下,需要提醒注意的是,要以看待電影的方式去看,而不是史實。

相關焦點

  • 電影《八佰》與其背後真實的「八百壯士」
    周末和朋友一起去看了《八佰》這部電影,說實話,很感動,特別是戰士排隊綁炸藥跳樓阻擊日軍和護國旗這兩段(很可惜都是影視創作),偵探君差點哭出來,整部電影看完有些意猶未盡的感覺。所以國軍雖然敗退,但必須做給英美列強看,我們是有決心抗日的,能得到支持最好,得不到支持起碼不能讓他們聯起手來瓜分中國。但這樣做是有代價的,那就是八百壯士的性命,他們需要死守住四行倉庫,一直到九國公約會議召開。所以我特別忍受不了某些人的言論,說八百壯士就是演一齣戲,最後也成功撤退,沒有生命危險,歌頌他們就是美化國民黨。
  • 【八佰VS八百壯士】簡單聊聊《八佰》這部電影
    百科資料 【八佰VS八百壯士】簡單聊聊《八佰》這部電影 【八佰VS八百壯士】八百壯士,即國民革命軍陸軍第9集團軍88師524團 ,是指在上海即將淪陷之時,奉命退守四行倉庫,在那裡與日軍激戰四天四夜,鼓舞了全國軍民的抗戰士氣的英雄群體。
  • 「八佰VS八百壯士」簡單聊聊《八佰》這部電影
    百科資料【八佰VS八百壯士】簡單聊聊《八佰》這部電影【八佰VS八百壯士】八百壯士,即國民革命軍陸軍第9集團軍88師524在電影史上,迄今為止以「八百壯士固守四行倉庫」為題材的影片,一共有三部:《八百壯士》(1938年版),《八百壯士》(丁善璽執導,1975年版臺灣拍攝),和《八佰》(管虎作品,8月21日上映)。由於筆者幾經查找,沒有找到《八百壯士》(1938年版)的片源,沒有看過最早的老版影片,就不對老電影作評論了。
  • 八佰壯士奔北坡-1975年《八百壯士》影評
    不過,這個八百壯士的故事可絕對不是第一次在銀幕中被呈現了。1937年八百壯士事件的轉年,歷時兩個月的短暫拍攝,1938年的《八百壯士》便在武漢首映,獲得極佳的反響,激勵了人民抗日的熱情。而在1975年,中國臺灣地區又拍攝了同名電影《八百壯士》,更詳細地描述了國民黨八十八軍五二四團駐守四行倉庫堅守四個晝夜的故事。
  • 青.天白.日照汗青——臺灣版《八百壯士》
    看完管虎的《八佰》讓我想起臺灣那部著名的電影《八百壯士》,當初看臺灣版的主旋律電影的時候讓人還是很吃驚的,我那時候所受的教育都還是對國民黨不抗日
  • 電影《八佰》,《八百壯士》與謝晉元的後來事
    在海外的我們雖然還不能在大銀幕觀賞,但是拜網際網路所賜,也以各種方式看到了這部期待已久的電影。忍不住說幾句吧。跟臺灣1975年的老電影《八百壯士》比較,技術上無疑大大進步,以川軍的視覺進入,一開頭就是無比慘烈的戰場戰事,將觀眾迅速帶入規定情景。也是導演的功底和意圖。
  • 新電影《八佰》與老電影《八百壯士》
    該片取材自1937年抗日戰爭期間,史稱「八百壯士」的國民黨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在團長謝晉元率領下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頑強阻擊日軍的故事。電影因種種原因一再推遲上映,今年八月終於上映。
  • 再談電影《八佰》,這部美化國軍抗日的電影本不該拍出來
    《八佰》的熱映,終於給暑期檔增加了一點熱度,也給全國電影市場打了一針強心劑。這部電影看樣子有希望突破20億。導演管虎在接受採訪中談到,之所以拍這部電影,是為了表達對從軍的父親和抗日英烈的崇敬。1975年又翻拍了《八百壯士》同名電影,林青霞、徐楓等主演。
  • 臺版《八百壯士》太扯,謝晉元遺孤,評《八佰》有瑕疵
    《八佰》上映5天交出10億票房的成績單之後,口碑有褒有貶。謝晉元次子謝繼民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給予了《八佰》這部電影肯定的同時,也進行了一些點評,比較中肯。通過謝繼民講述的一些歷史,才知道臺版的《八百壯士》太扯了。
  • 「八百壯士」與孫元良
    8月2日,《八佰》定檔8月21日的消息在網絡上迅速傳播開來,至於一部本該在去年七月份就上映的電影為什麼會被推遲上映整整一年,其中的原因相信不言而喻。2019年,電影《八佰》在中國大陸公映前夕,中國社會科學院旗下的中國歷史研究院刊文《【解讀】孫元良緣何引爭議》,文中引用宋希濂及葛天的話語,指控孫元良貪生怕死、剋扣軍餉、私刻公章、強姦學生,是「民族敗類」,不應該通過電影《八佰》將孫元良刻畫為抗戰英雄。
  • 去看電影《八佰》前,不妨先看一遍《八百壯士》,林青霞主演
    八佰》的朋友,不妨在買票之前先看一遍這部《八百壯士》,原因如下:一、《八百壯士》和《八佰》的題材和劇情框架如出一轍圍繞著同一歷史事件可以拍出很多版本的電影,雖然兩部電影在細節等方面肯定不一樣,但其大致的劇情架構還有時代背景無疑是一致的,對於一些「歷史盲」觀眾來說,如果不願意提前了解書本上的歷史
  • 去看電影《八佰》前,不妨先看一遍《八百壯士》,林青霞主演
    筆者建議想看《八佰》的朋友,不妨在買票之前先看一遍這部《八百壯士》,原因如下:一、《八百壯士》和《八佰》的題材和劇情框架如出一轍圍繞著同一歷史事件可以拍出很多版本的電影,雖然兩部電影在細節等方面肯定不一樣,但其大致的劇情架構還有時代背景無疑是一致的,對於一些
  • 淞滬會戰中的國軍:德械師也死傷慘重,圖8八百壯士被英軍繳了械
    圖:上海街頭國軍防禦工事裡,一名國軍正在向敵人扔出手榴彈。 圖:四行倉庫「八百壯士」們正在進行演習。淞滬會戰中的「八百壯士」曾感動了無數中國人,有歌曲讚揚「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謝團長!寧願死,不退讓;寧願死,不投降!同胞們起來,快快上戰場,拿八百壯士做榜樣!」
  • 《八佰》中你不知道的事:「八百壯士」現實結局比電影更令人唏噓
    而關於這部電影的上映,關於四行倉庫保衛戰,關於電影中沒有呈現的唏噓結局,同樣令人感慨。全世界的圍觀電影《八佰》取材於「八百壯士」於上海四行倉庫狙擊日軍的史實。淞滬會戰末期,這場持續數月的大會戰讓中國軍隊損失慘重,當局決定戰略性退出,以保障南京安全。
  • 歷史上真實的「八百壯士」,有哪些感人的故事,最終結局如何
    《八佰》是根據「四行倉庫保衛戰」的史實改編。這是一部軍民團結,抵禦外敵的抗日電影。相信許多人在看過這部電影後,都被「八百壯士」無畏生死的精神感動得涕淚橫流。
  • 再聊破紀錄電影《八佰》,這部美化國軍抗日的電影本不該拍出來
    眼看著電影《八佰》已經上映兩天時間了,電影的票房也如願以償的突破了2億,這是電影院恢復之後新的票房記錄。這部電影的導演管虎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部電影本身就是對當兵父親以及抗戰英雄的歌頌。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四行倉庫保衛戰本來就沒有任何勝算,八佰壯士在這裡書寫了可歌可泣的歷史往事。
  • 歷史上真實的「八百壯士」,有哪些感人的故事,最終結局怎樣呢
    ——《老子》 《八佰》是根據「四行倉庫保衛戰」的史實改編。這是一部軍民團結,抵禦外敵的抗日電影。相信許多人在看過這部電影後,都被「八百壯士」無畏生死的精神感動得涕淚橫流。 (《八佰》劇照) 不過,電影畢竟有局限性,那麼在這部電影背後,又有著哪些我們不知道的真實歷史故事呢
  • 討論《八佰》的電影手法可以接受,但是批判八百壯士,絕不認可
    《八佰》這個電影取自1937年淞滬會戰的尾聲——四行倉庫保衛戰。主要講述了謝晉元率「八百壯士」(實際上是400多人,為了迷惑敵軍詐稱800人,以下還是叫八百壯士)死守上海四行倉庫,激戰數日,抵禦日軍侵略的故事。四行倉庫保衛戰可以說是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個戰場,它極大地激勵了中國人民抗戰的士氣。
  • 《八佰》不如《八百壯士》的,只是缺一個「俠女」徐楓
    而《八佰》的結局也被很多影迷詬病,說有虎頭蛇尾之嫌。但其實《八佰》該拍的都拍了。首先是衝橋過去的士兵,被租界裡的英軍繳械,國軍不解。但和《八百壯士》相比,真正在結尾弱的只是《八佰》裡缺少一個徐楓。》,《八百壯士》在結尾幾乎是團圓的場面,謝晉元率部衝橋成功後,騎上高頭大馬,揮舞著大刀向前前進。
  • 八百壯士一臺戲
    抓住「做戲、看戲」母題繼1938年應雲衛在重慶大後方拍的默片版《八百壯士》和1975年丁善璽的電影版《八百壯士》後,今年管虎拍出的電影版《八佰》,第一次抓住「做戲、看戲;做戲的也看戲,看戲的也做戲」這個母題,重新演繹了這段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