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九人民醫院普外科李幼生教授團隊採用「糞菌移植」新技術巧妙地為嚴重腹瀉患兒解除痛苦。 芊燁 攝
中新網上海7月6日電 (陳靜秦晉)由免疫缺陷引起的腹瀉遷延不愈,導致患兒重度營養不良,甚至危及生命。糞便移植成為「救星」。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6日透露,該院普外科李幼生教授團隊採用「糞菌移植」新技術巧妙地為嚴重腹瀉患兒解除痛苦。
所謂糞菌移植(FMT)就是將健康人糞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腸道內,重建腸道菌群的平衡,修復腸黏膜屏障,調節機體免疫,調控炎症反應,為治療腸道內外疾病提供幫助。據了解,FMT作為一種新型的重建腸道菌群的治療手段,近年來受到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
今年12歲的小羽(化名)身高155cm,卻只有26公斤。半年前,小羽開始出現嚴重的腹瀉,每天大便要20-30次,同時伴有劇烈的腹痛及嚴重出血症狀。醫院確診其罹患潰瘍性結腸炎、貧血、低蛋白血症。由於病情危重,小羽先後輾轉多家醫院,但治療,效果均不理想。
李幼生教授介紹:「炎症性腸病的發病機制比較複雜,而全糞便菌液移植可以一種非靶向的方式改善炎性腸病患者的腸道微生態,達到治療效果。」經過周密的準備工作後,醫生們對小羽妹妹的糞便進行了嚴格的勻漿、過濾、離心等操作後獲取了「珍貴」的菌液,並順利地為患者實施了糞菌移植治療。
12次糞菌移植治療後,患者頑固性腹瀉及膿血便終於被控制住了,大便已成型,精神狀態也明顯好轉,體重增加到了28公斤。目前,小羽已順利進入後一階段治療過程中。
李幼生說,糞便移植這種「腸道微生態治療」將給腸功能障礙疾病的診療開創新的局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