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電寶體驗似乎很好,但僅憑這1點,讓我放棄行動力

2020-12-27 數碼風潮

手機沒電了直接掃一個共享充電寶救救急,估計是很多人遇到手機沒電時的一個常見做法。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給你手機充電的共享充電寶,可能存在亂收費的情況,甚至正在竊取你的個人信息。

據黑貓投訴顯示,有不少用戶投訴稱共享充電寶存在亂收費問題。比如掃碼後未彈出共享充電寶,後臺卻默默扣款,與客服聯繫還被要求調監控,也有用戶表示掃出充電寶後無法使用,歸還後同樣要求付費。

更令人後怕的是,有用戶在租用共享充電寶後,一不小心將其摔在地上後發現,共享充電寶居然被改裝過。除了保證正常使用的零件外,被改裝過的共享充電寶還有一套程序。當連接手機進行充電時,後臺就會讀取手機信息,例如通訊錄、簡訊、支付信息等。

層出不窮的用戶投訴表明,共享充電寶針對用戶體驗這一塊,仍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當然,企業也唯有先穩住用戶「恐慌」的心,才能真正讓共享充電寶行業進入紅利期。另外公開資料顯示,用戶對共享充電寶加入快充功能的關注度頗高。

但手機廠商的充電技術不斷變革、零售型充電寶的體驗不斷迭代更新,對共享充電寶造成一定的衝擊,尤其是零售型充電寶推陳出新後。例如綠聯第五代充電寶PowerDot系列,憑藉便攜輕巧、安全快充和自帶MFi認證線,讓很多用戶放棄了共享充電寶。

從綠聯第五代充電寶的使用反饋來看,用戶對其「快充」和「便攜」的依賴性極高。通過自帶的MFi認證快充線,既可以省去自己額外多帶一根充電線,又可以使支持快充的iPhone設備,30分鐘回血50%電量,同時做到手機不彈窗、不發熱。

其次儘管綠聯第五代充電寶是10000mAh容量,但其重量控制在了180g,比一些容量為5000mAh的充電寶還要輕,滿足了用戶對便攜輕巧的更高要求。值得留意的是,用戶使用共享充電寶求的訴求就是方便,這一點上反而非共享充電寶也可以做到了。

站在用戶的角度想,自購充電寶能達到共享充電寶的便利性,使用上確實要比無快充、亂收費、有安全隱患的共享充電寶強的多。更不要說,選擇自購充電寶的背後,還有著連續使用上的成本優勢。

如今共享充電寶的合作商戶在陸續開門營業後,依賴人流量進而存活的共享充電寶,也隨著人流量的回升逐步恢復。而面對共享充電寶出現的這些問題,企業是選擇維護用戶體驗,還是保持之前的盈利模式,或許會成為共享充電寶行業的一個分水嶺。

另外零售型充電寶的崛起、手機廠商重塑的用戶體驗,想必也會推動共享充電寶進行一場變革。只不過,當下的共享充電寶企業,要面臨的挑戰比當年的共享單車還多。那麼在這個背景之下,緊緊圍繞「用戶」的企業儼然已成為最大贏家。

最後,大家有出門帶充電寶的習慣嗎?

相關焦點

  • 怎樣尋找附近共享充電寶 共享充電寶怎麼使用【方法介紹】
    共享充電寶哪裡有?共享充電寶在什麼地方?掃一下碼就能借充電寶的創意看起來似乎不錯,但共享充電寶能否成為第二個充電單車,成為「共享經濟」的又一個成功類型呢?小編帶大家實地一探究竟。  共享充電寶在什麼地方?共享充電寶哪裡有?
  • 共享充電寶的西西弗斯困局
    三年來,共享充電寶經歷了質疑、洗牌以及專利戰、營銷戰、漲價、盈利等多個階段,隨著巨頭入場,老牌選手上市,市場進入了新的階段。時針撥回到三年前,「共享充電寶要是能成我吃翔,立帖為證。」王思聰的立貼當下被不少業內人士引用,來印證王思聰被打臉,迎合吃瓜群眾的調侃需求。
  • 共享概念過氣了?共享充電寶悄悄關閉、共享睡眠艙被叫停……
    我在嘗試聯繫一家無人便利店企業做採訪時,得到的回答是,「近來太火了,應該近期基金和媒體都不會再接觸」。年初,共享充電寶為共享經濟創業者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共享雨傘和近日出現的共享睡眠艙都在短期內贏得了市場關注。如今,新「風」拂面,共享經濟似乎被「玩」死了。
  • 王思聰打賭,共享充電寶能成就吃翔,三年了,共享充電寶怎麼樣了
    王思聰在朋友圈說:「如果共享充電寶能成,我直播吃翔,立帖為證。」三年過去了,陳歐的共享充電寶怎麼樣了,吃瓜群眾最關心的是王思聰到底能不能直播吃翔。陳歐認為共享充電寶有上百億的市場。其實王思聰對共享充電寶的質疑也是有道理的。手機一般自己都是在家裡充好電,另外充電寶很便宜,攜帶也非常方便,幾乎人人都有,為什麼還要用外面的共享充電寶充呢。再者手機電池技術會越來越完善,充一次使用的時間會越來越持久。基於這麼多的依據,王思聰唱衰共享充電寶很正常。
  • 人民用不起的共享充電寶,真的在悶聲發大財?
    一位業內人士對我分析說,共享充電寶行業裡,至少「三電一獸」(街電、來電、小電和怪獸)不會涉及此事。當下小電處於上市輔導緘默期,另外三家也還陷在競爭裡。該人士覺得,共享充電寶從不被看好,好不容易熬到「悶聲發財」,又何必自我傷害?共享充電寶沒新聞,這話可不是我說的。
  • 共享充電寶盈利一年多,仍在生存線掙扎?
    有充電寶呀。「風口遺豬」、真香定律,共享充電寶短短三年多的歷史跌宕起伏,如今似乎來到了「揚眉吐氣」的新時代:用戶離不開,頭部企業皆實現盈利。盈利之後呢?2019年,低調賺錢的共享充電寶企業,以街電、來電、小電、怪獸等「三電一獸」作為排頭兵,步調一致地開始漲價。越盈利越漲價似乎是個悖論。
  • 共享充電寶為什麼「好借難還」?
    【內容提要】 消費者反映租用共享充電寶時遇到消費糾紛。有的消費者使用一兩個小時後歸還充電寶,但之後的幾天都被繼續扣費;有的歸還充電寶後被扣除99元押金,手機收到不用再歸還充電寶的信息。類似情況存在於多家共享充電寶企業。
  • 難回一元時代的共享充電寶 你還愛嗎?
    對於商家來說,這似乎是維持生存的「必要之舉」,但對於用戶來說,越來越貴的共享充電寶會否失去寵幸,還是擔著「救急」的使命讓人又愛又恨,應該成為共享充電寶行業「每日一問」的必備課題。用戶:又貴又慢的充電寶 還有充不了電的風險「什麼?都漲到這麼貴了,我自己帶個充電寶不香嘛!」
  • 路邊充電寶被曝盜取信息!私藏卡片充電寶,速度比共享快4倍
    直到所長編輯這篇推文的時候,市面上主流的幾家共享充電寶公司已經表態,說自己的充電線只有充電功能,沒有數據傳輸功能,不可能寫入木馬程序。正所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所長不怕這些正規的,就怕那些偽裝成正規的山寨共享充電寶,畢竟街上這麼多充電寶,我們也很難查證某一個是不是真的。
  • 小電、怪獸等充電寶不斷悄悄漲價,誰來規範共享充電寶價格亂象?
    據公開報導,共享充電寶在2019年7月份已經有過一次漲價,結束了長達4年的1元時代,漲到了2元每小時。由於用戶習慣已經已經養成,各大充電寶運營商掌握了一定的議價權,企業也需要盈利,似乎合情合理。然而隨著時間推移,很多消費者們注意到不同的場景共享充電寶的收費標準各有不同,其中有的品牌充電寶悄無聲息的漲到高達到5-10元每小時,共享充電寶企業不斷的漲價已經讓消費者有所牴觸,漲價背後緣由為何,漲價亂象幾時能休?漲價亂象屢見不鮮在2019年下半年,多家充電寶品牌告別「1元/小時」,紛紛上調價格,現在4-5 元/小時的情況也很常見。
  • 共享充電寶「悄悄」漲價!網友直呼:比給特斯拉充電還貴
    最近,很多人發現自己身邊的共享充電寶悄悄漲價了。"充了 50 分鐘,要了我 6 塊錢,以前一小時才 2-3 塊。"經過了 5 年的發展,"共享充電"行業如今為何突然"悶聲漲價"?"共享充電"橫空出世2015 年,隨著共享經濟概念的崛起,共享充電寶誕生。數據顯示,2015 年全年我國有 355 家充電寶相關企業進行了註冊。然而,這段時間卻是共享充電寶艱難的開拓期。
  • 瘋狂漲價後,共享充電寶就能盈利嗎?
    不過,共享充電寶並不是第一次因為漲價引起關注。2019年8月,共享充電寶就因為被漲價被央視點名,那時最貴的也不過8元/小時,與現在部分場所兩位數的價錢比,這個價錢似乎還便宜的多——共享充電寶會漲價並不奇怪,共享充電寶企業誕生的時間都不長,業務單一導致的盈利模式單一早已是不爭的事實。
  • 從「共享」到「直接購買」,共享充電寶最大的「詬病」出現了!
    但是,大多數共享經濟並沒有給人們帶來便捷,例如共享雨傘、共享充電寶以及共享汽車等等。這些共享經濟都存在一大通病,那就是還回去非常麻煩。以共享充電寶為例,有些平臺宣稱一個小時只要1元錢,對於那些出門在外遇到手機沒電的人來說,這簡直就是最偉大的發明。但是等到用過之後又發現,這幾乎又是最爛的發明,因為1元錢的便捷,損失了99元。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共享充電寶「好借不好還」是否強買強賣?
    作為共享經濟家族的一員,共享充電寶的用戶規模和城市覆蓋面不斷擴大,有3家頭部企業的註冊用戶均超過了2億。這說明消費者對共享充電寶的需求是比較旺盛的。去年以來,隨著分場景定價模式啟動,很多場景下共享充電寶收費上漲引發爭議,但作為一種市場定價產品,價格漲跌都是一種正常現象。不過,共享充電寶亂扣費問題卻不正常。
  • 偽風口翻身記:被嘲笑的共享充電寶與被質疑的在線教育
    這其中有兩個項目最受關注,一個是被認為顛覆了城市出行方式的共享單車,一個是王思聰放話「能成就吃翔」的共享充電寶。 共享充電寶最早由一個叫「來電」的團隊孵化,緊接著街電、雲充吧、小電、怪獸充電等品牌迅速跟上。彼時,共享單車的瘋狂融資戰還未結束,不願錯過共享風口的資本們又爭先恐後地湧入共享充電寶。
  • 共享充電寶被公安部點名:漲價還沒治你,肆無忌憚向用戶隱私下手
    漲價,亂扣費,我忍你很久了為了培養用戶習慣,起初各共享充電寶玩家都不約而同採取了低價模式。從前半小時免費到1小時1元,到如今的半小時最高5元,共享充電寶最終還是向消費者揮舞起了鐮刀。只是吃相太難看,導致很多消費者開始抱怨、吐槽。
  • 共享充電寶「悶聲發財」:進KTV先交1萬元,推廣代理一年淨賺20萬
    直至街電、來電、小電、怪獸等品牌盈利的消息傳出,行業逐漸形成「三電一獸」的格局後,外界才意識到,這「三電一獸」似乎將充電寶練成了吞金獸,正在「悶聲發大財」。新玩家還是在持續入場。從今年5月開始,美團共享充電寶項目開始瘋狂招人地推,希望通過人海戰術快速提高美團共享充電寶的線下覆蓋率,百城大戰已然拉起。
  • 共享充電寶1元/小時?你想多了,現在1元10分鐘
    只充了30分鐘,就扣了3塊錢平時喜歡刷抖音和微信聊天的吳女士,外出經常遇到手機電量告急的情況,共享充電寶的出現幫她解決了這一後顧之憂。但最近,她開始考慮出門多帶一個充電寶。上周日,吳女士在北京朝陽區某商場吃飯,租借的充電寶只充了30分鐘,就扣了3塊錢,才覺得有點不對勁。「我記得去年還是一小時一塊錢,什麼時候漲了好幾倍?」
  • 藍媒科技控股積電共享充電寶,幫你賺到共享充電寶第一桶金
    藍媒科技控股積電共享充電寶,幫你賺到共享充電寶第一桶金。藍媒科技控股積電共享充電寶,可以說是目前國內共享充電寶項目中值得推薦的一個加盟項目,事實上,通過共享這樣的方式,不但能夠帶領大家賺到共享充電寶的第一桶金,而且還能夠保證後期是可持續發展的,不會出現任何的瓶頸和困難,這就是大品牌的承諾和保證。所以如果大家想要進行項目創業的話,都可以優先選擇該項目。
  • 警惕「免費」共享充電寶盜取個人隱私
    近年來,各式各樣的共享充電寶進入了餐飲、商超等場所,通過掃碼租用即可為手機提供充電服務,為消費者帶來不少便利。不過最近公安部門提醒,免費贈送或試用的充電寶中或隱藏木馬程序,一旦插入手機,會盜取用戶的個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