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葬禮》| 最美的樣子,你都有

2021-02-19 十點讀書會

♪ 點擊上方綠標即可收聽義涵主播的領讀  


親愛的小夥伴,在這幾天的共讀中,我們跟隨作者的腳步,見證了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個發生在不同時代、有著不同的內容卻又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

今天,我將為大家做一個總結性的回顧,來看看《穆斯林的葬禮》到底是怎樣的一本書。

這部五十餘萬字的長篇,以獨特的視角、真摯的情感、豐厚的容量、深刻的內涵、冷峻的文筆,宏觀地回顧了中國穆斯林漫長而艱難的足跡。

揭示了他們在華夏文化與伊斯蘭文化的撞擊和融合中的心路歷程,以及在政治、宗教的氛圍中對人生真諦的困惑和追求。

著力塑造了梁亦清、韓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韓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文學畫廊中前所未有的人物群像,血肉豐滿,栩栩如生。

下面,便帶領大家一起梳理下故事亮點。


01

穆斯林的習俗

小說詳細介紹了穆斯林很多特別的生活習慣。

穆斯林堅持捍衛自己的信仰,一天須做五次禮拜,他們一生之中,如果條件許可一定要去克爾白朝覲一次。

他們相信人生有「後世」,相信「末日審判」,每個人的靈魂被接納進天國或是被投放入地獄,一切將由真主判定。

小說在韓天星與陳淑彥舉行婚禮的時候,將穆斯林婚禮的莊重而繁瑣描述的十分感人,在小說最後新月離去的時候,將穆斯林對於真主的敬仰與虔誠,描述的更是細緻。

02

歷史時代變遷

小說中的人物個人的命運受到歷史的衝擊。

抗戰最初,韓子奇為保護自己的玉璧而前往英國,不料抗戰八年,與家裡完全失去音信,只收到一封家書,卻還是別人偽造的。

韓子奇與梁冰玉在混亂的年代只能相濡以沫,互訴衷腸。

兩人生下新月後,本可以繼續幸福下去,卻又得知韓子奇原配妻兒一直期待著他回去,造勢弄人,使得韓家再次分裂重組。

韓子奇本就重病在身,一場文革讓他失去自己全部的心血,無論是梁冰玉與韓新月住過的西廂房所代表的回憶,還是韓子奇看做比自己的生命還要重要的畢生藏玉。

韓子奇小心的釋放留戀了二十年的情感,本來奢望臨死前可以再見到梁冰玉,卻遭到了韓天星的反對,這份遺憾,終將伴隨了他的一生。

 

03

師生感人戀情

楚雁潮與韓新月的情感在第一次見面便留下了鋪墊。

楚雁潮對韓新月的關注與欣賞,韓新月對楚雁潮的崇拜和親近,使得兩人的心慢慢靠近。

韓新月,人如其名,像天上的一彎新月,可美妙的東西總是容易消逝的。

在小說中,讓人唏噓不已的莫過於兩處。

一是,奄奄一息的新月等天亮。

天亮了,楚老師便來了。她一遍又一遍的問著陳淑彥,天為什麼還沒有亮。令人遺憾的是,天亮了,韓新月卻永遠的看不見了。

二是,楚雁潮為新月「試坑」。

楚雁潮跳下為新月準備的安眠之處,跪在坑底,用手掌抹平坑底與周圍。淚水灑在黃土上,他難以自持地倒下,躺在新月終將長眠的地方,沒有力氣再站起來。

雁歸有時,潮來有汛,唯獨明月不再升起。

04

相對的善與惡

最初,韓太太梁君璧儼然扮演著壞人的角色,不想讓韓新月參加高考,對韓新月十分冷淡,破壞了韓天星與容桂芳的婚事,活脫脫一個反派惡毒母親。

可她真如表面那樣麼?

她雖然沒有文化,保守固執,但她真實、善良、虔誠。

韓子奇和妹妹梁冰生下的女兒,她養大。也許面對出軌和背叛,沒有任何人可以要求她對韓新月視如己出。

她每日五次禮拜,禮拜前淨身,可謂故事中信仰最為虔誠的穆斯林。

人有善也有惡,沒有絕對的區分。若把梁君璧放在一個傳統的禮儀社會中,她的所作所為,是難以被人詬病的。

結語:今天,我們梳理了下故事的幾個亮點,故事涉及了穆斯林的習俗、歷史時代變遷、師生感人戀情、人身上相對的善與惡。《穆斯林的葬禮》共讀到此結束,恭喜你又讀完一本書,明天我們將進行新的共讀。


今日話題:共讀《穆斯林的葬禮》,如同細讀人生的一首長詩。人生苦短,生命無常,何不把人生,活成一首詩,有氣質、有意境的書寫自己的故事。

 

如果你喜歡今天的共讀內容,可以在文章底部給我們點讚、留言。閱讀好書,自我成長,相遇十點,讀你每天!我們明天見,晚安!

主播:義涵,電臺DJ一枚。用內容填滿你的思想,用聲音溫暖你的心房。微信公眾號:義份涵YI

(Maureen0513)

領讀人:七月,喜歡被別人的故事打動,幻想不一樣的生命軌跡。公眾號:StoryOfJuly,內容為小說,影評書評。

查看42本十點共讀書目合輯

長按識別二維碼,加入共讀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每日「共讀籤到」哦~

相關焦點

  • 穆斯林的葬禮001、002、003
    《穆斯林的葬禮》是霍達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曾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穆斯林的葬禮》著眼於伊斯蘭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的交融衝突,在中國社會和世界格局的大歷史背景下以小見大,通過講述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以及在不同時代有著不同內容卻又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融宗教信仰與現實生活,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人性之美與價值之美於一體,折射了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回族既有保持其阿拉伯民族的 文化淵源的一面,又有與漢文化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的一面。
  •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
    可是,這世間最悲慘的莫過於死亡,白髮人送黑髮人,那種割離骨肉的痛讓原本就有病的韓子奇,垮了。相愛之人,一陰一陽的相隔不比世俗宗教,那樣你我二人還能相見,如今卻只能哀悼。這讓原本溫和爾雅的楚雁潮失了魂,不到四十就白了頭。作者也在《後記》中提到:她被生離死別折磨的痛徹心扉。可死無法避免,惟有在痛苦中哀悼,在哀悼中不斷前行。
  • 愛恨情仇,這場葬禮是情葬——讀《穆斯林的葬禮》
    那件東西可以是物,是事,甚至是人,但其中都緣於情。很多人始終逃不出那個「情」字,霍達的《穆斯林的葬禮》的一場場繁雜盛大的穆斯林民族葬禮寫滿情起情滅,究竟是誰的葬禮呢?葬穆斯林民族的過往,葬玉,葬情?我不知道,但是我明白的是情是故事的一座墳,葬著的更多是未亡人。
  • 穆斯林的葬禮
    在親人無常之後應該做的:  穆斯林對喪葬都遵循以下基本過程﹕一、殯禮前:1、一個人停止了呼吸﹐並且獲得了死亡的確認﹐首先幫助他把雙眼閉上﹐用毛巾把他的下巴託起合上嘴,有鬍鬚者要把鬍鬚捋順。然後幫助他脫去平常的衣服﹐把身體放平﹐雙腿順直﹐用白布把「埋體」(屍體)蓋上。
  • 《穆斯林的葬禮》:還記得那場寸斷肝腸的葬禮嗎?
    敲下《穆斯林的葬禮》這幾個字時,新月那場寸斷肝腸、撕心裂肺的葬禮依然使我潸然淚下。第一次讀這本書還是在十幾年前,故事情節基本忘完了,甚至不記得作者的名字,只記得這是一本描述少數民族穆斯林幾代人命運的跌宕起伏以及未能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愛情。
  • 《穆斯林的葬禮》為什麼被稱為最名不副實的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
    而在一些流行文學裡,為了讓讀者有更愉悅的閱讀感受,也為凸顯人物特色,便會做很多特殊安排,比如言情小說裡,男女主角基本都無可挑剔,他們的愛情也都純淨完美;比如武俠小說裡,主人公都是不死的神俠,有無盡的奇遇和用不完的巧合。這些作品中,作者總是有意無意地忽略掉了很多「負面」的東西。
  • 《穆斯林的葬禮》有多偉大?開篇20字俘獲人心,經典永不褪色
    《穆斯林的葬禮》是一部長篇小說,是一本完美的愛情傑作,榮獲茅盾文學獎,也迎來了不少名人的誇讚故事內容令人感動,自問世以來,暢銷不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穆斯林的葬禮》有多偉大?開篇20字俘獲人心,經典永不褪色「幸福的家庭都大同小異,不幸的家庭卻各有不同。」
  • 《穆斯林的葬禮》:人活一世,無論時間長短都要有意義
    任何一位優秀的作家都力圖在自己的作品裡,搭建一個印刻了自我生命感悟的獨特的藝術世界。霍達的長篇小說《穆斯林的葬禮》,就苦心構建了在悲劇氛圍籠罩下,一個家族60年間三代人心靈嘶鳴的「葬禮世界」。但這不是一本悲傷的書。
  • 霍達《穆斯林的葬禮》銷量突破300萬冊,將拍成電視劇
    《穆斯林的葬禮》出版27年來正版銷量突破300萬冊。《穆斯林的葬禮》出版以來感動著一代又一代讀者。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小說連播》所做的聽眾最喜歡的小說民意調查顯示,《穆斯林的葬禮》和《平凡的世界》並列第一。
  • 【名著連播第43集】《穆斯林的葬禮》
    《穆斯林的葬禮》是女作家霍達所著長篇小說,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穆斯林的葬禮》全書五十餘萬字,以獨特的視角、真摯的情感、豐厚的容量、深刻的內涵、冷峻的文筆宏觀地回顧了中國穆斯林漫長而艱難的足跡,展現了奇異而古老的民族風情和充滿矛盾的現實生活。作品含蓄蘊藉,如泣如訴,以細膩的筆觸撥動讀者的心靈,曲終掩卷,迴腸盪氣,餘韻繞梁!今天,讓我們一起收聽霍達的經典著作:《穆斯林的葬禮》。
  • 《穆斯林的葬禮》硬傷那麼多憑何成功?自我、投入、運氣和使命感
    《穆斯林的葬禮》累計銷量突破300萬冊,這本書無疑是很成功的。發表於1988年,三年後獲得茅盾文學獎。但也飽受批評,甚至被稱為「最名不副實的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故事簡單,人物也太過骨感,雖說文筆優美,但閱讀的體驗並不特別好。梁冰玉為什麼就和姐夫在一起了?
  • 一周壹書|《穆斯林的葬禮》多元衝突下的沉重悲劇
    看了《穆斯林的葬禮》這本書,就如同走進一個完全新奇的世界。我覺得它是現代中國百花齊放的文壇上的一朵異卉奇花,挺然獨立。——冰心什麼樣的小說是好的小說?對於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有基於各自價值觀的答案。《穆斯林的葬禮》在近年來毀譽參半,網上批評聲音不絕於耳,覺得它配不上茅盾文學獎的榮譽。
  • 《穆斯林的葬禮》開頭20字俘獲人心,冰心:如同走進一個新奇世界
    「幸福的家庭都大同小異,不幸的家庭卻各有不同。」——《穆斯林的葬禮》這本《穆斯林的葬禮》一上映就榮獲茅盾文學獎,也迎來了不少名人的誇讚。比如 冰心老師評價這本書 : 就如同走進一個完全新奇的世界。這本《穆斯林的葬禮》在高中時期語文老師就推薦過,當時讀完後感覺很悲傷,兩個相愛的人為什麼就是不能在一起,每一個年齡階段讀起來都是不一樣的感覺,以致於再次重溫這本書的時候,又給了我不一樣的感受。
  • 【名作中的愛情】叢子鈺|愛,死亡與異教徒——重讀《穆斯林的葬禮》
    他從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起筆,分析的卻是《穆斯林的葬禮》中的愛情主題。他說,「化蝶」其實暗示了某種可怕的謀殺方式——活埋。而《穆斯林的葬禮》恰恰也有相似的情節:在葬禮上,楚雁潮為死者韓新月「試坑」,「當他躺在墓穴中,恐怕也感到了那種隱憂,但當這種被活埋的恐懼同他對新月死別的愛情相連時,就成了痛失所愛的綿延,也讓這一過程成為小說最震撼人心的部分」。
  • 《穆斯林的葬禮》一部飽受爭議的文學名著
    《穆斯林的葬禮》是一部長篇小說,它講述了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代人不同內容卻又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這本書向人們展示了穆斯林的生活習俗與習慣,也塑造了許多悲劇人物,讓人們深陷其中,被各種人物的悲慘命運所打動。
  • 《穆斯林的葬禮》:如果愛情註定是悲劇,那就定格在幸福的一刻吧
    憶起《穆斯林的葬禮》已經不能確切地記清是幾年前讀的這本書了。只知道當時是躺在學校宿舍的床上打著手電筒讀完的,讀過以後,深深地感動,抱著被子,久久不能入睡——這樣的印象讓我覺得我應當是在一個寒冷的冬夜讀完這部由回族女作家霍達撰寫的小說的。
  • 【聽名著】李慧敏&徐濤《穆斯林的葬禮》(43)
    《穆斯林的葬禮》是女作家霍達所著長篇小說,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今天,讓我們一起收聽霍達的經典著作:《穆斯林的葬禮》第43集。一千三百多年以來,麥加一直是穆斯林日夜朝拜的聖地,乾燥的麥加湧流著汩汩不絕的「贊穆贊穆」泉,啊,「贊穆贊穆」,這正是韓子奇的愛子天星的經名!船達吉達港,正是太陽平西、穆斯林做哺禮的時刻,滿天紅霞映在紅海上,天上人間是一個金子做成的世界,宣禮的聲音響起來,港口上的一切工作人員都放下了忙碌的事務,匆匆地撫摩著地面沙土以「代淨」,然後朝著東方虔誠地禮拜。
  • 《穆斯林的葬禮》:看一次哭一次!天上新月朦朧,人間卻再無她
    每次讀霍達的《穆斯林的葬禮》都忍不住淚水連連,每一次讀到最後祭奠韓新月的那一章節,內心的悲傷逆流成河,那個聰明懂事,說著一口流利英語的姑娘再也看不到了。即便是在滿目渾厚的黛色中,他也從來沒有孤單過,因為天上那輪新月一直都在。淡淡月光下,幽幽樹影旁,楚雁潮和梁冰玉並不認識,但是他們卻在此時此地懷念共同的一個人韓新月。新月於他是最純潔最美好的戀人,於她是最可愛最聰明的女兒。
  • 3分鐘讀懂《穆斯林的葬禮》,幸福和苦難都是人生必經的道路
    「愛情,是人類最美好的感情,當兩顆心經歷了長久的跋涉而終於走到了一起,像鏡子一樣互相映照,彼此如一,毫無猜疑,當它們的每一聲跳動都是在向對方說:我永遠也不離開你!那麼,愛情就已經悄悄地來臨,沒有任何力量能把它們分開了!」
  • 《穆斯林的葬禮》:開頭僅20字俘獲人心,經典永不褪色!
    「幸福的家庭都大同小異,不幸的家庭卻各有不同。」——《穆斯林的葬禮》開篇《穆斯林的葬禮》一書與《白鹿原》、《平凡的世界》等一些偉大巨著一樣獲得了茅盾文學獎。冰心先生說「看了《穆斯林的葬禮》這本書,就如同走進一個完全新奇的世界。我覺得它是現代中國百花齊放的文壇上的一朵異卉奇花,挺然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