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十一黃金周八天小長假,有些人制定了外出旅行計劃,在各個旅遊景點打卡,享受美景。有些人為了避免被堵在路上則待在了家中,點著外賣看著高速上堵車,過著悠然自得的生活。但是外賣這種東西能少吃還是儘量少吃點,有些商家的衛生條件堪憂,吃了可能會引起身體不適。
廣西南寧的農先生說,10月3日晚上20:30左右,他用手機在外賣軟體上點了一份炸雞,並且點了店裡的幾份小吃。當時農先生點了一份蒜香味的炸雞,可是打開之後他聞著味道不太對,但是還是嘗試著吃了一口,並沒敢吃完。
農先生表示,吃完炸雞之後,當天晚上自己就出現了嘔吐、肚子疼、頭暈的症狀。他覺得是這個炸雞有問題,於是就給炸雞店的老闆打電話。商家趕到後也聞了這隻炸雞,說雞肉是臭的,農先生就讓商家帶他去醫院掛了急診。
經過醫生的診斷,農先生得了急性腸胃炎,給農先生掛了點滴。農先生覺得是商家的食物質量有問題,要求商家賠償3000~5000元醫藥費,但對方卻說10倍賠償炸雞費,說完之後扭頭就走了。到現在也就賠償了三百多塊錢的急診費,之後就再也沒有給過任何賠償,而且還不接電話。
農先生點的這份外賣也就二十幾塊錢,賠償10倍也就才200多塊錢,這擱在誰身上估計都不會同意。10月4日,記者也根據農先生提供的信息找到了這家店,但對方一直處在歇業狀態,打電話也無人接聽。後來農先生向有關部門進行了投訴,現在這起案件已經被受理。
網絡訂餐給人們帶來了便利,但外賣食品的安全問題卻屢見弊端。儘管相關部門也制定了很多規定,但有些商家還是會鑽空子,尤其是食品的衛生問題,也是經常遭到消費者的舉報。筆者認為,為了店鋪的生意以及商家的聲譽,商店老闆應該注意餐飲衛生,壞的食材應該及時丟掉,不應為了節省成本繼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