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和叔齊,是商朝末年孤竹國(即今河北省唐山市遼西地區)國君的兩個兒子。孤竹國國君想要立三兒子叔齊為王位繼承人,父親去世後,叔齊卻認為應該長幼有序,想要把王位讓給大哥伯夷。伯夷說:「這是父親的遺命啊!」於是,他自己離開了孤竹國。叔齊始終不肯繼位,也跟著離開了,國人只好擁立孤竹君的次子為王。
伯夷和叔齊聽說西伯昌(即一代明君周文王姬昌,商朝的時候承襲西伯侯之位,所以被稱為西伯昌)很樂意贍養老人,於是就想去投奔他。可是到了那裡,他們聽說西伯昌已經去世了,他的兒子武王(即周武王姬發,發動「牧野之戰」推翻商朝,建立西周王朝)追尊西伯昌為文王,並且把他的木製靈牌放在兵車上,向東方出兵去討伐商紂王。
伯夷和叔齊趕過去勒住武王的馬韁,勸諫他說:「父親死了不好好埋葬,卻急於發動戰爭,這能說是孝順嗎?作為商朝的臣子,卻要謀害君王,這能說是仁義嗎?」正當武王身邊的侍從要殺掉他們的時候,姜太公(即姜子牙,本名呂尚,西周王朝的開國功臣,曾被周文王、武王拜為太師)說:「他們是有節義的人啊!」於是,他攙扶著他們離開。
後來,天下的人都歸順西周王朝,但是,伯夷和叔齊認為這是一件可恥的事情,所以他們不肯吃西周王朝的糧食,隱居在首陽山上(位於今天的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蓮峰鎮),採摘野菜充飢。到了快要餓死的時候,伯夷和叔齊創作了一首歌:「登彼西山兮,採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於嗟徂兮,命之衰矣!」不久,他們就死在了首陽山上。
當「義」與「利」不可兼得的時候,堅守道德的人,往往會選擇為節操而殉道。伯夷和叔齊「赴義」、「讓國」的行為,表現出高風亮節的崇高品格。
(參考篇目:《史記·伯夷列傳》)
延伸閱讀:
「求仁得仁」:
伯夷、叔齊的故事流傳千古,為歷代的聖賢和文人墨客所稱頌。在《論語·述而第七》中,孔子的學生冉有(魯國人,孔門七十二賢之一)問孔子:「伯夷、叔齊何人也?」孔子回答說:「古之賢人也。」冉有又問:「怨乎?」孔子說:「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孔子認為,伯夷、叔齊二人求仁而得仁,並無遺憾和怨恨,稱得上是賢人。唐朝時期,文學家韓愈寫了一篇散文《伯夷頌》,讚揚伯夷「特立獨行」、「通道篤而自知明」的精神。相傳,伯夷善於彈琴,創作了古琴曲《伯夷操》,後人把《伯夷操》與周文王創作的古琴曲《文王操》,並稱為「往聖之遺韻」。
適合孩子閱讀的國學讀物:
散文集-中國-當代
書名:閒說歷史文化
作者:梁驍菲
ISBN:978-7-5120-2859-3
出版時間:2017年8月
出版單位:線裝書局
出版地:北京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以自己讀書時的論文、上課的筆記和學習心得為素材寫作而成,從歷史文化的角度敘說身邊的事情,旨在面向大眾,普及有意思和有意義的傳統文化知識,分為琴棋書畫、衣食住行、詞語故事、民國印象、史海泛舟、文海拾貝六個欄目。
收藏圖書館:
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
廣州圖書館
廣州市越秀區圖書館
廣州市番禺區圖書館
從化圖書館
華東理工大學圖書館
古漢語-啟蒙讀物
書名:一起認識《弟子規》
作者:梁驍菲
ISBN:978-7-218-14580-8
出版時間:2020年12月
出版單位:廣東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廣州
內容簡介:
《弟子規》是一部養育兒童良好日常生活習慣,以養成優良品行的中華優秀啟蒙讀物。本書作者結合日常生活、自身少兒國學教學、研學心得,編寫這本小書,分為原文、導讀、國學點睛、故事連結、延伸閱讀欄目,用淺白的話語解讀《弟子規》,對部分內容作進一步的講解,再講述有趣有意義的小故事,並補充故事中涉及的部分知識點。在本書中,作者還配上原創手繪插圖,希望家長和孩子可以一起閱讀、一起學習、一起思考。
收藏圖書館:
國家圖書館
首都圖書館
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
廣州圖書館
中山大學圖書館
華南理工大學圖書館
暨南大學圖書館
華南師範大學圖書館
湖南省圖書館
浙江省圖書館
作者簡介:
梁驍菲,華南師範大學歷史學學士、香港理工大學中國文化文學碩士、廣州市作家協會會員、廣東省文化傳播學會國藝教育專業委員會會員、中國青年文藝學會會員、國際經典文化協會會員、華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學生創新創業校外導師、香港嗇色園黃大仙祠項目助理。在廣州開設有國學、書法、古琴等課程,在粵港兩地組織國學經典講讀、琴棋書畫、中國武術等講座和雅集活動,旨在傳道授業,寓教於樂,以輕鬆有趣的方式展現傳統文化的魅力。
關於兩本書:
一、是否公開發行?
是,多地書店有售,並且在國家、省、市、高校圖書館均有館藏。
二、向作者本人購買和通過其他途徑購買的價格是否一致?
是,《閒說歷史文化》38元,《一起認識弟子規》28元,向作者本人購買還有籤名版,付本書費用後包郵。
如需購買,請長按二維碼,添加作者本人微信。
除了寄遞,歡迎前往作者本人的工作室(廣州)喝茶聊天取書,敬請提前預約。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天河東路名雅苑華康街5號102(近地鐵1號線體育中心站或地鐵3號線石牌橋站)
名雅苑-3號門(人行門)
(點擊上方藍色連結查找地址,導航至名雅苑3號門)
另附上工作室開設的常規課程,歡迎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