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授予了James P. Allison以及本庶佑(Tasuku Honjo),以表彰他們在人類腫瘤免疫治療方面做出的貢獻。
自發現以來,競爭組織開發了與PD-1相關的藥物來治療癌症。日本小野製藥公司與本庶佑共同擁有關鍵專利。
小野製藥公司與百時美施貴寶(Bristol Myers Squibb)合作開發了Opdivo,該藥於2014年在日本和美國獲得批准,可用於治療轉移性黑色素瘤。同年,默克公司獲得了Keytruda的批准,該藥物也是一種靶向PD-1受體的抗癌藥。
小野製藥公司與百時美施貴寶起訴默克公司侵犯專利權。本庶佑前往美國出庭作證,並為訴訟提供了其他支持。2017年,默克公司同意向小野製藥公司及其合作夥伴支付6.25億美元的專利使用費,以及Keytruda在2017年至2026年之間的部分銷售收入。
本庶佑說,小野製藥公司承諾向他提供任何和解的40%。本庶佑說他還沒有收到這筆款項。在與公司進行了3年無果的談判之後,他決定將此事提交法庭。他計劃以220億日元(2億美元)起訴總部位於日本大阪的小野製藥公司。
本庶佑說:「小野製藥公司沒有科學地做任何事情,只是他們幫助我申請了專利。」本庶佑說:「我們認為這一訴訟不僅針對我自己的情況,而且還支持學術界的許多其他科學家。」他已承諾將所有解決方案中的一部分捐贈給京都大學,以建立一項基金,支持年輕的研究人員。
1992年,本庶佑最早在淋巴細胞膜上發現了一種免疫球蛋白受體,當時認為與細胞程序性死亡有關,故命名為PD-1(Programmed cell Death 1)。隨後發現T細胞膜上的PD-1受體,受到刺激時可以抑制T細胞功能。
經過仔細研究其功能,最終發現該蛋白質可起到阻止免疫系統的作用。基於他的發現的療法被證明在對抗癌症方面非常有效。
2018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授予了James P. Allison以及本庶佑(Tasuku Honjo),以表彰他們在人類腫瘤免疫治療方面做出的貢獻。
James P. Allison(左)與Tasuku Honjo(右)
這場爭端的階段是在2000年代初,當時本庶佑想將他的PD-1發現專利用於治療癌症。當時,包括京都在內的日本大學「沒有任何管理能力或知識去申請專利;他們甚至沒有錢來支持專利費用。」本庶佑說:「小野製藥公司沒有科學地做任何事情,只是他們幫助我申請了專利。」
這不是日本諾貝爾獎獲得者第一次因其獲獎工作而被捲入訴訟。在2000年代初期,材料科學家中村修二(Shuji Nakamura)將其前任僱主日亞化學(Nichia Corporation)告上法庭,聲稱他沒有因開發藍色發光二極體(LED)得到適當的補償。2004年,日本一家法院指出,日亞化學從藍色LED獲利超過11億美元,並向中村公司授予了驚人的1.8億美元。日亞化學提出上訴,2005年中村修二接受了900萬美元的和解金。到那時,他已經搬到了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他與另外兩名日本科學家分享了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因發明高效的藍色發光二極體」。
本庶佑說:「中村的挑戰極大地改善了公司所聘用的科學家的狀況,但這並沒有影響工業界與學術界之間的平衡。」
文章來源:iNature
參考消息:
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20/06/nobel-laureate-tasuku-honjo-sue-japanese-drug-firm-22-billion-yen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medicine/2018/honjo/fa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