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讓公平正義觸手可及

2020-12-22 湘湘帶你看社會

公平正義,是法治的基本要求,也是人民群眾的永續追求。

近年來,台州市司法局始終秉持「讓公平正義觸手可及」這一理念,著力構建全覆蓋的法治審查體系,全面深化惠民便民的法律服務改革,積極營造尊法守法的高質量發展環境,法治台州建設蹄疾步穩,為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和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

完善制度機制

構建全覆蓋法治審查體系

「根據《台州市傳統村落保護和利用條例》第六條、第七條規定,鎮一級對傳統村落的日常管理不包括直接制訂村規民約。」日前,台州市路橋區橫街鎮法律顧問團經過合法性審查後,「退回」了該鎮制訂的《坦田村傳統村落保護管理村規民約》,由村民代表大會重新進行表決。在法律顧問團的把關下,一項即將實施的「非法規定」被及時制止。

把合法性審查融入基層重大決策全過程,是台州打通基層依法治理「最後一公裡」的「密匙」。台州市專門印發《關於加強法治鄉鎮(街道)建設的意見》等文件,明確了鄉鎮(街道)在重大決策、政策、合同、執法行為等方面事先開展合法性審核的事項範圍、工作主體、內容和程序,並將工作情況納入了法治台州(政府)建設考核。

目前,台州市已在全域實現鄉鎮(街道)合法性審查全覆蓋,先行先試的路橋區更是將覆蓋範圍延伸到了村社一級。數據顯示,台州129個鄉鎮(街道)今年已審查黨政規範性文件113件,行政合同517件,重大行政執法決定240個,提供合法性審查建議143條。

「推行基層合法性審查全覆蓋,能夠提升基層決策的法治『含量』,有效避免後續可能帶來的被複議、被起訴風險,這項工作是行之有效並可以被推廣複製的。」浙江省政府法律顧問、浙江工業大學文化與法制研究中心主任石東坡表示。

合法性審查是事前預防的手段,行政錯案結果運用則是事後「補救」的措施。台州市還通過網上公開、定期通報、編寫案例等8項行政複議錯案結果運用措施,加強行政機關內部監督,有效降低了行政複議案件被糾錯率。截至目前,全市已發送行政錯案約談提示函57份,對5家縣級人民政府和26家執法單位負責人進行了約談。

創新載體抓手

深化惠民便民法律服務改革

近日,居住在上海的欽先生向上海楊浦公證處提出申請,辦理父親留在台州的遺產繼承公證。從發協查函到收到證明材料,欽先生僅花了30分鐘,這在以前可能需要1個月時間。「本來以為必須回到台州,沒想到在上海也能辦,還這麼快!」

這是兩地公證部門開啟「跨省通辦」服務的一個生動事例。今年10月,台州正立公證處和上海楊浦公證處籤署了《公證服務合作協議》,雙方約定在信息核查、信息共享、業務交流學習等方面開展合作,實現網上公證異地申辦業務,開啟「收受分離、異地可辦」的新服務模式,打破地域限制,讓上海、台州兩地企業和群眾「進一扇門、辦兩省事」。

公證服務「對外」推動「跨省通辦」,法律援助「對內」探索「全域一體化」。台州還在全市範圍建立了統一的法律援助受案範圍、申請材料、審查標準和服務流程操作規範,深化法律援助「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推進法律援助受理審批全域一體化。

「申請人可以按照相關規定向相應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法律援助申請,也可以在本市範圍內自主選擇法律援助機構平臺。」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主任賴斌介紹。

在深化法律服務改革方面,台州探索不止、創新不斷:首創實施法律援助「一件事」集成服務,開展法律援助一站式聯辦、一體化服務;創新法律援助家境調查制度,由家境調查員提供家境調查、表格填寫等全程代辦服務;集成提供援中訴前糾紛化解、聯繫落實救助辦理、減免公證費用等多項融合服務,實現法律援助「盡援優援」……

立足良法善法

營造尊法守法高質量發展環境

台州99.5%的企業是民營企業,被譽為中國民營經濟發祥地。活躍的民營經濟背後,是法治保障的良好營商環境。

在台州路橋,每個月都有一期「法企講堂」,每年都要舉辦民營企業家法治論壇。「我們的法律課堂是線上線下常態化開展的,主要內容就是講解企業運行的相關法律知識。」負責活動組織的台州民營企業家法學院負責人表示,他們還推薦優秀律師擔任民營企業法律顧問,研究欠薪援助案件初查受理機制,引導企業構建和諧的勞動關係。

「治國憑圭臬,安邦靠準繩。」為更好護航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台州還出臺了全國首部企業信用促進領域地方性法規——《台州市企業信用促進條例》(下稱條例),以立法形式規範企業市場信用信息管理,統一行業信用評價標準,並設置守信失信企業獎懲措施。

「有了這部《條例》,地方政府根據企業信用情況進行適當獎懲便有法可依,促進企業信用建設也有了抓手,可以更好發揮政府誠信引領作用。」市司法局黨組書記蔡德順介紹了《條例》的部分內容:對信用較好的企業實施財政性資金和項目支持,在監管評級、市場準入、再貸款、再貼現等方面也享有一定政策;被列入嚴重失信名單企業則不能享受這些政策,還要被限制參加政府採購、參與投標和表彰等。

良法促善治,真金贈良民。今年7月,台州還投入50億元專項用於「守法貸」項目,全市所有縣級以上民主法治村(社區)村(居)民、法律明白人、法治帶頭人、學法用法模範戶、農村(社區)法律顧問等均可申請,最高額度1000萬元,最低利率3.8%。截至目前,「守法貸」專項貸款資金已經發放5.91億元,惠及群眾3500多戶。

【來源:浙江法制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公眾開放】「法治零距離」—切身感受公平正義
    【公眾開放】「法治零距離」—切身感受公平正義 2020-12-17 16: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法治評論】堅持「三個相統一」 推進社會公平正義
    【法治評論】堅持「三個相統一」 推進社會公平正義 2020-11-20 16: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往無前捍衛社會公平正義
    他們是新時期公正司法的踐行者、司法改革的燃燈者、司法為民的奉獻者,他們用忠誠乃至生命詮釋了人民法官的忠誠與擔當,築起了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他們的離去重於泰山,對法院工作,對法治事業,都是巨大損失。
  • 人民法院報評論員:堅持公正司法 維護公平正義
    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公平正義是司法的靈魂和生命,強調要深化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加強司法制約監督,健全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保障制度,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 《巡迴檢察組》,公平正義,砥礪前行!
    當高級法治幹部們正要成就感滿滿地看著接受人民群眾「高義大善,法律良心」的錦時,錦旗卻突然變成了「貪贓枉法,狗吃良心」的質問與譴責!當人民內部矛盾紛起和激發時,公平與正義失衡,依法治國踐行不到位時,尷尬、揶揄、諷刺、質問和譴責便會紛至沓來,讓我們精心壘起的城堡瞬間崩塌,努力打造好的光輝形象轟然倒下。現實無情,同樣適用於上層建築的命運。
  • 服務中心大局 守護公平正義
    循化縣人民檢察院 服務中心大局 守護公平正義 第D32版:青海「十三五」發展成就巡禮·海東篇 2020年12月24日
  • 敢於監督,為公平正義「把關」 | 人民時評
    公平正義的實現,離不開法律監督的堅守。據第十五次全國檢察工作會議透露,2020年,全國檢察機關督促偵查機關立案數與撤案數,同比分別上升34%和58.3%,對認為確有錯誤的刑事裁判提出抗訴數同比上升7.3%,對訴訟活動的法律監督明顯強化。檢察機關作為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承擔懲治和預防犯罪、對訴訟活動進行監督等職責。
  • 社會的公平 人民的正義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社會的公平 人民的正義 2021-01-08 15: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民日報:捍衛公平正義 守護美好生活
    代表委員表示,2019年以來,人民法院緊緊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目標,堅持服務大局、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忠實履行憲法法律賦予的職責,推動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
  • .| 最低刑責年齡下調體現的是實事求是精神 追求的是社會公平正義
    蘇警銳評 | 最低刑責年齡下調體現的是實事求是精神 追求的是社會公平正義 2020-12-26 23: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黃文藝: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黃文藝在做客新華網《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知識雲課》時表示,關於「十四五」時期法治中國建設的目標,《建議》提出「社會主義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會公平正義進一步彰顯」。這兩句話表述很簡潔,但內涵很豐富。  黨的十九大科學提出了未來30年法治中國建設「兩步走」戰略。
  • 王潤俠在參加分組討論時指出:提高政治站位,維護公平正義
    縣政協主席王潤俠在參加分組討論時指出,要堅持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國中的指導地位,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維護公平正義。王潤俠說,縣人民法院、縣人民檢察院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忠實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緊緊圍繞我縣發展大局和人民群眾需求,為保障全縣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作出積極貢獻。
  • 「無袍法官」第15期:無愧法治使命、實現公平正義
    參加了近十次庭審後,深感責任重大,由原來不了解人民陪審員的工作,到熟悉並勝任人民陪審員工作,每當我看到法官佩戴的法徽時,就會想到這不僅是法官的標誌,也是人民法院的標誌,體現著人民法官代表國家行使審判權,法徽上的那架天平深刻的喻意著在全社會實現公平和正義。當人民陪審員不僅沒有影響我的本職工作,反而更加讓我有動力。
  • 黃文藝:加快推進全面依法治國 更有效地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未來30年法治中國建設「兩步走」戰略。第一步,從2020年到2035年,在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同時,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第二步,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同時,全面建成法治中國。  關於2035年法治中國建設的遠景目標,黃文藝認為,《建議》重申了黨的十九大作出的目標設計。
  • 「專家漫評」黃文藝解讀如何更有效地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展望『十四五』 聚焦新發展」系列漫評之七:黃文藝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了法治中國建設新徵程的任務書
  • 讓公平正義以「看得見」的方式實現|辦案與聽證
    而公開聽證作為一項公開、民主的制度,通過不同利益主體的參與,使檢察機關廣泛聽取各方意見,採取溝通協調、釋法說理、幫扶救助等多種方式,平衡各方利益,化解社會矛盾,營造社會和諧氛圍,讓公平正義以人民群眾「看得見」的方式實現,人民群眾具有切實的獲得感、幸福感。
  • 廣西新聞網記者陳思羽:與法院同行,維護公平正義
    BIANZHEAN這一年,謝謝你們的「說」法走過2019年,感恩有你我們一直行進在公平正義的路上尚德明理,奉法致公,是我們的燈塔講法治故事,傳正義之聲,是你們的執著特寫  讓希望綻放,追蹤  讓光碟機散黑暗
  • 新年獻詞 | 讓正義更有質感,讓公平更有分量
    新年獻詞 | 讓正義更有質感,讓公平更有分量 2021-01-01 11: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趙傳平傳遞法治促公平
    「一個合格的調解員,堅守法治、堅持公平、堅持群眾滿意最重要。」趙傳平信奉這句話。 弘揚法治促和諧,在意群眾贏讚譽。擔任人民調解員13年來,趙傳平成功調解各類矛盾糾紛1300餘件,調解成功率達98%以上,至今鎮裡沒有一起民轉刑案件發生,沒有發生一起越級上訪事件,多次受到省市縣表彰。
  • 東明縣檢察院:創新社區訴審 把公平正義送到群眾身邊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了解到,為著力推進司法重心下移,實現陽光透明司法,近年來,東明縣檢察院堅決貫徹「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與東明縣法院會籤文件並率先推行社區訴審工作制度,把庭審搬到群眾家門口,讓老百姓更真切、直觀地感受公平正義,同時減少了辦案時間,有效節約了司法資源,收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