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正義,是法治的基本要求,也是人民群眾的永續追求。
近年來,台州市司法局始終秉持「讓公平正義觸手可及」這一理念,著力構建全覆蓋的法治審查體系,全面深化惠民便民的法律服務改革,積極營造尊法守法的高質量發展環境,法治台州建設蹄疾步穩,為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和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
完善制度機制
構建全覆蓋法治審查體系
「根據《台州市傳統村落保護和利用條例》第六條、第七條規定,鎮一級對傳統村落的日常管理不包括直接制訂村規民約。」日前,台州市路橋區橫街鎮法律顧問團經過合法性審查後,「退回」了該鎮制訂的《坦田村傳統村落保護管理村規民約》,由村民代表大會重新進行表決。在法律顧問團的把關下,一項即將實施的「非法規定」被及時制止。
把合法性審查融入基層重大決策全過程,是台州打通基層依法治理「最後一公裡」的「密匙」。台州市專門印發《關於加強法治鄉鎮(街道)建設的意見》等文件,明確了鄉鎮(街道)在重大決策、政策、合同、執法行為等方面事先開展合法性審核的事項範圍、工作主體、內容和程序,並將工作情況納入了法治台州(政府)建設考核。
目前,台州市已在全域實現鄉鎮(街道)合法性審查全覆蓋,先行先試的路橋區更是將覆蓋範圍延伸到了村社一級。數據顯示,台州129個鄉鎮(街道)今年已審查黨政規範性文件113件,行政合同517件,重大行政執法決定240個,提供合法性審查建議143條。
「推行基層合法性審查全覆蓋,能夠提升基層決策的法治『含量』,有效避免後續可能帶來的被複議、被起訴風險,這項工作是行之有效並可以被推廣複製的。」浙江省政府法律顧問、浙江工業大學文化與法制研究中心主任石東坡表示。
合法性審查是事前預防的手段,行政錯案結果運用則是事後「補救」的措施。台州市還通過網上公開、定期通報、編寫案例等8項行政複議錯案結果運用措施,加強行政機關內部監督,有效降低了行政複議案件被糾錯率。截至目前,全市已發送行政錯案約談提示函57份,對5家縣級人民政府和26家執法單位負責人進行了約談。
創新載體抓手
深化惠民便民法律服務改革
近日,居住在上海的欽先生向上海楊浦公證處提出申請,辦理父親留在台州的遺產繼承公證。從發協查函到收到證明材料,欽先生僅花了30分鐘,這在以前可能需要1個月時間。「本來以為必須回到台州,沒想到在上海也能辦,還這麼快!」
這是兩地公證部門開啟「跨省通辦」服務的一個生動事例。今年10月,台州正立公證處和上海楊浦公證處籤署了《公證服務合作協議》,雙方約定在信息核查、信息共享、業務交流學習等方面開展合作,實現網上公證異地申辦業務,開啟「收受分離、異地可辦」的新服務模式,打破地域限制,讓上海、台州兩地企業和群眾「進一扇門、辦兩省事」。
公證服務「對外」推動「跨省通辦」,法律援助「對內」探索「全域一體化」。台州還在全市範圍建立了統一的法律援助受案範圍、申請材料、審查標準和服務流程操作規範,深化法律援助「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推進法律援助受理審批全域一體化。
「申請人可以按照相關規定向相應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法律援助申請,也可以在本市範圍內自主選擇法律援助機構平臺。」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主任賴斌介紹。
在深化法律服務改革方面,台州探索不止、創新不斷:首創實施法律援助「一件事」集成服務,開展法律援助一站式聯辦、一體化服務;創新法律援助家境調查制度,由家境調查員提供家境調查、表格填寫等全程代辦服務;集成提供援中訴前糾紛化解、聯繫落實救助辦理、減免公證費用等多項融合服務,實現法律援助「盡援優援」……
立足良法善法
營造尊法守法高質量發展環境
台州99.5%的企業是民營企業,被譽為中國民營經濟發祥地。活躍的民營經濟背後,是法治保障的良好營商環境。
在台州路橋,每個月都有一期「法企講堂」,每年都要舉辦民營企業家法治論壇。「我們的法律課堂是線上線下常態化開展的,主要內容就是講解企業運行的相關法律知識。」負責活動組織的台州民營企業家法學院負責人表示,他們還推薦優秀律師擔任民營企業法律顧問,研究欠薪援助案件初查受理機制,引導企業構建和諧的勞動關係。
「治國憑圭臬,安邦靠準繩。」為更好護航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台州還出臺了全國首部企業信用促進領域地方性法規——《台州市企業信用促進條例》(下稱條例),以立法形式規範企業市場信用信息管理,統一行業信用評價標準,並設置守信失信企業獎懲措施。
「有了這部《條例》,地方政府根據企業信用情況進行適當獎懲便有法可依,促進企業信用建設也有了抓手,可以更好發揮政府誠信引領作用。」市司法局黨組書記蔡德順介紹了《條例》的部分內容:對信用較好的企業實施財政性資金和項目支持,在監管評級、市場準入、再貸款、再貼現等方面也享有一定政策;被列入嚴重失信名單企業則不能享受這些政策,還要被限制參加政府採購、參與投標和表彰等。
良法促善治,真金贈良民。今年7月,台州還投入50億元專項用於「守法貸」項目,全市所有縣級以上民主法治村(社區)村(居)民、法律明白人、法治帶頭人、學法用法模範戶、農村(社區)法律顧問等均可申請,最高額度1000萬元,最低利率3.8%。截至目前,「守法貸」專項貸款資金已經發放5.91億元,惠及群眾3500多戶。
【來源:浙江法制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