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公平正義以「看得見」的方式實現|辦案與聽證

2021-01-18 最高人民檢察院

編者按 最高檢檢察長張軍指出,公開聽證有社會上、政治上、法律上的好效果,既鍛鍊了辦案人員的能力、提升了水平,又體現了公正,也有助於息訴,同時是對法治的宣傳,讓更多的人了解、理解和支持檢察工作,應進一步做好。哪些案件應當進行公開聽證,如何提高案件公開聽證質效,怎樣實現各方參與評判案件辦理的公正性,滿足當事人的合理訴求,以公開促公正。《檢察日報》特刊發有關「辦案與聽證」方面的文章,以期從理論與實務各方面深入探討,有效推動檢察辦案高質量發展。

徐向春 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檢察廳廳長,一級高級檢察官。曾任最高人民檢察院辦公廳副主任、鐵路運輸檢察廳副廳長、廳長。

進入新時代後,人民群眾對利益的需求更加多元,不同利益主體之間存在著差異和矛盾,體現在司法實踐中就是檢察機關所承辦的每一起信訪案件背後都可能存在深層次的糾紛和矛盾,辦案過程就是處理矛盾糾紛的過程。而公開聽證作為一項公開、民主的制度,通過不同利益主體的參與,使檢察機關廣泛聽取各方意見,採取溝通協調、釋法說理、幫扶救助等多種方式,平衡各方利益,化解社會矛盾,營造社會和諧氛圍,讓公平正義以人民群眾「看得見」的方式實現,人民群眾具有切實的獲得感、幸福感。

最高檢檢察長張軍指出,公開聽證有社會上、政治上、法律上的好效果,既鍛鍊了辦案人員的能力、提升了水平,又體現了公正,也有助於息訴,同時是對法治的宣傳,讓更多的人了解、理解和支持檢察工作,應進一步做好。最高檢第十三屆檢察委員會先後研究通過了《人民檢察院辦案活動接受人民監督員監督的規定》《人民檢察院檢察聽證室設置規範》《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聽證工作規定》等,印發《檢察機關聽證室建設技術指引》,建立了中國檢察聽證網,進一步豐富了公開聽證的內涵,確保了公開聽證工作規範、高效開展。

按照「群眾信訪件件有回覆」工作制度,全國控申檢察部門緊緊圍繞息訴罷訪、案結事了、事心雙解工作目標,堅持「能聽證、盡聽證」「能公開、盡公開」的原則,將公開聽證作為常態化辦案機制來抓,全面推開公開聽證工作,以公開促公正、贏公信,有力促進了信訪矛盾息訴化解。截至2020年11月30日,共開展公開聽證信訪案件3870件,公開聽證後當事人同意檢察機關處理意見的3645件,佔94.2%;當事人明確表示息訴罷訪的2438件,佔63%。其中,司法救助案件2258件,刑事申訴案件1381件,國家賠償案件231件。最高檢就控告申訴類案件共開展公開聽證14件,其中刑事申訴案件13件,立案監督案件1件。

實踐證明,公開聽證是最好的「連心橋」,架起了人民群眾與檢察機關溝通的橋梁,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司法需求;是最優的「普法課」,以鮮活的案例教育廣大群眾遵紀守法,提高大家的法治意識;是最好的「冶煉爐」,熔鑄司法公信,提高檢察機關司法公信力;是最好的「催化劑」,有助於「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入人心。舉行公開聽證會,有效打開了申訴人多年的心結,消除了社會戾氣,化解了久訴不息的申訴案件,這既促進案結事了、息訴罷訪,也增強了檢察機關司法辦案的透明度和執法公信力,更是為社會公眾上了一堂優質的法治課,彰顯了法律的公平正義。

息訴罷訪承諾書越來越多

公開聽證的質效助推信訪案件和重複信訪數量的下降。據統計,舉行公開聽證多的省份,信訪案件和重複訪數量下降明顯。截至2020年 11月 30日,山東、四川、雲南、遼寧、湖北、廣東、陝西、廣西八省區共開展信訪案件聽證2302件,佔總數的59.5%;受理民事、行政、刑事申訴等信訪案件62973件,佔信訪案件總數的45.1%,同比下降43.3%;接收群眾重複信訪50710件,僅佔接收重複信訪總數的21.9%,同比下降35.2%。隨著公開聽證質效的不斷提升,當事人對檢察機關審查結論滿意度逐步提高,檢察機關法律監督職能得以向社會深度宣傳,有力地助推了信訪案件和重複信訪數量的雙下降。

公開聽證促進了信訪積案的息訴化解。截至2020年11月30日,全國控申檢察部門開展公開聽證的3870件案件中,很多都是三年以上的信訪積案,通過公開聽證,當事人明確表示息訴罷訪的2438件,佔總數的63%。這說明,檢察機關通過公開聽證耐心細緻的答疑解惑、釋法說理,將檢察辦案過程「曬出來」,有效解開了信訪人「法結、心結、情結」,化解了一批久訴不息的信訪案。如,最高檢常務副檢察長童建明主持的河南周口市苗某某申訴案公開聽證,申訴人因其兒子、兒媳婦被殺,兇手未判死刑,長期信訪,化解難度極大。經過公開聽證,申訴人不僅表示息訴罷訪,還給最高人民檢察院送來了錦旗和感謝信。再如,遼寧陸某長達36年的信訪案,由最高檢牽頭,四級檢察院聯合舉行公開聽證,經聽證員釋法說理,主持人勸解慰藉,申訴人最終打開心結,當場籤署息訴罷訪承諾書,明確表示不再信訪申訴。

公開聽證提升了檢察機關的社會影響力和司法公信力。3870件公開聽證案件中,公開聽證後當事人同意檢察機關處理意見的有3645件,佔94.2%,有力提升了檢察機關的社會影響力、司法公信力。如,最高檢副檢察長陳國慶在鄭州主持的孫某某、王某某申訴案公開聽證,該案申訴人系一起故意傷害(重傷)案的被害人及其母親,二人多年申訴直至申訴到最高檢,最高檢充分參考聽證員的聽證評議意見,當場宣布了合議意見,申訴人最後表示「我聽明白了,服判息訴!」又如,浙江慈谿孫某申訴案,公開聽證會系四級檢察機關聯動、內網直播,最終以公開的方式贏得了信訪人的理解,信訪人自願息訴罷訪,現場籤訂息訴罷訪承諾書。

公平正義「看得見」

檢察長主持公開聽證發揮「頭雁效應」。3870件公開聽證案件中,檢察長主持1564件,佔總數的40.4%。公開聽證後當事人明確表示息訴罷訪1096件,息訴罷訪率為70.1%。檢察長主持公開聽證充分發揮了「頭雁效應」,推動了一些疑難複雜案件得到快速有效化解,提升了信訪案件息訴化解率,實現了案結事了人和。

最高檢以上率下帶頭開展公開聽證。截至2020年11月30日,最高檢共開展信訪案件公開聽證14件,其中主要院領導和分管院領導親自主持公開聽證案件3件,第十檢察廳主持公開聽證案件11件,廳領導和各辦案組開展公開聽證實現了「全覆蓋」;14件公開聽證案件均邀請「第三方」參與,參與人員均同意檢察機關處理意見,12件案件公開聽證後當事人明確表示息訴罷訪,息訴罷訪率為85.7%。最高檢以上率下帶頭開展公開聽證,有力促進了全國檢察機關控申部門公開聽證工作的良好發展。如,最高檢檢察長張軍率先垂範,在福建親自主持一起涉民營企業家申訴案件的公開聽證,這是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主持的第一場公開聽證,當場實現了息訴罷訪,並幫助申訴人追回1000餘萬元的經濟損失,「三個效果」良好。

「第三方」廣泛參與公開聽證。3870件公開聽證案件共邀請21484名聽證員參加,受邀人員涉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特約檢察員、律師、專家、社區工作者、村委會代表等各界社會人士。公開聽證邀請「第三方」參與案件審查、評議,主動藉助「外腦」、接受監督,贏得人民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向社會深度宣傳了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職能。

司法救助主動融入公開聽證。3870件公開聽證案件中,檢察機關主動提起司法救助的1501件,佔38.8%。對於符合司法救助條件的,特別是對於因案致貧、因案返貧、因案增貧的信訪人,在公開聽證中檢察機關主動提起司法救助,幫助解決信訪人的實際困難,可以最大程度減少和消除對抗,推動公開聽證、釋法說理與司法救助案件辦理的深度融合,實現了信訪案件的多元化解。

張軍檢察長指出,案件公開聽證既可以提升自身業務能力,又可以向社會深度宣傳檢察機關法律監督職能,以後要把這一項工作作為經常性、常態化工作來抓,不僅典型的信訪案件要組織公開聽證,少數抗訴案件也要組織公開聽證,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律師及當事人親屬參加,讓各方參與評判案件辦理的公正性和當事人訴求的合理性,以公開促公正。今後的工作中,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司法公開的新要求新期待,堅持「能公開、盡公開」「能聽證、盡聽證」,充分保障當事人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讓每一起案件中蘊含的公平正義,被人民群眾看得見、感受到、能接受,贏得全社會的理解和支持。堅決克服畏難情緒,貫徹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陽光執法」「透明司法」,避免暗箱操作,推動實現司法公信力的提升、司法權威的樹立和國家法治的健全。積極組織人大代表、特約檢察員、人民監督員等現場觀摩公開聽證,虛心聽取代表意見,自覺接受對檢察工作的監督。同時加強法治宣傳,以鮮活的案例進行普法教育,提高全民法治意識。進一步探索擴大公開聽證案件使用範圍和簡便易行的操作方式,組織相關部門研究、細化《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聽證工作規定》實施細則,推動此項工作長效化、制度化,讓人民群眾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以「看得見」的方式感受到公平正義。(檢察日報)

相關焦點

  • 公開聽證 讓公平正義「看得見」「聽得到」
    如何藉助第三方力量化解矛盾糾紛,實現案結事了?如今,公開聽證工作已成為我區各級檢察機關有效化解社會矛盾、深度參與社會治理的有力抓手。 2020年以來,全區三級檢察機關共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社區代表等組織開展案件公開聽證212場次,讓公平正義「看得見」「聽得到」。
  • 金塔:公開聽證——讓公平正義看得見
    金塔:公開聽證——讓公平正義看得見 2020-12-29 22: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碑檢·動態|集中公開聽證,讓公平正義看得見
    集中公開聽證 讓公平正義看得見 ◆ 碑林區人民檢察院◆ 聽證會由我院第一檢察部員額檢察官王慧芳主持,區人大代表張平安、區政協委員張佩英、偵查機關辦案民警參加了本次聽證會。
  • 檢察機關通過聽證方式審查案件,提升辦案質效
    檢察機關也可以開門辦案?沒錯,從保護重大公共利益,到打開申訴人的心結,從引入「外腦」澄清法律疑難,到推動社會治理法治化,近年來在各地檢察機關的實際工作中,聽證這一形式越來越常見。  「以公開促公正、用聽證贏公信。」
  • 檢察聽證:可見、可觸、可感「3D模式」呈現的司法公正
    正義不僅僅要實現,更要以群眾可見、可觸、可感的方式實現。
  • 「基層動態」新邵檢察:公開聽證彰顯公平正義,司法救助傳遞檢察溫情
    在新邵縣檢察院召開的國家司法救助公開聽證會上,案件委託代理人曾某甲激動地說道。案件委託代理人曾某甲是被害人曾某乙(歿年3歲)的爺爺。為切實增強檢察機關辦案的公信力和透明度,主動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12月24日上午,新邵縣人民檢察院積極引入公開聽證程序,就曾某丁司法救助案件召開公開聽證會,邀請人民監督員共同參加案件辦理。會議由該院黨組書記、檢察長焦畢華主持。
  • 翁躍強:以實效為指引,讓聽證「有的放矢」
    適應新時代新要求,檢察機關積極推進以公開聽證方式審查案件,讓人民群眾以看得見的方式獲得公平、正義,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法治需求,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2020年10月,最高檢出臺《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聽證工作規定》(下稱《規定》),在「四大檢察」業務中全面推開聽證工作,為檢察職能全面協調充分發展、提升司法公信力再添一劑「良方」。
  • 讓公平正義可觸可感可信
    ,組織召開聽證會,就事實認定、法律適用和案件處理等問題聽取聽證員和其他參加人意見的案件審查活動。    近年來,我省檢察機關把公開聽證作為主動接受社會監督、提升檢察辦案質效的有效方式,通過公開聽證化解矛盾糾紛、加強釋法說理、彰顯檢察溫度,努力讓公平正義看得見、摸得著,讓人民群眾感受得到。
  • 【雲法動態】讓正義以看得見的方式實現——連雲區法院召開司法...
    【雲法動態】讓正義以看得見的方式實現——連雲區法院召開司法公開工作新聞發布會 2020-12-22 20: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河南信陽:行政檢察公開聽證以「看得見的方式」打開申請人心結
    聽證會現場「人民檢察為人民,千裡奔波化爭議,多年不解揪心結,今日聽證得化解。」近日,在河南省信陽市檢察院組織召開的一場行政檢察聽證會上,申請人付某當場滿意地寫下撤回監督申請書,付某的父親也激動地賦詩一首以示謝意。
  • 【法治評論】堅持「三個相統一」 推進社會公平正義
    當前,隨著時代進步、社會發展、技術變革,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理解、預期、表達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法院辦案常常處在「聚光燈」下、質疑聲中,對辦案人員的素質能力、紀律作風提出了很高要求。作為法官,必須不斷提升專業素養、職業道德和抗壓能力,自覺把維護公正與保持廉潔統一起來,切實以實際行動維護好、實現好社會公平正義。一要堅守法律準繩。
  • 庭審直播 讓正義看得見
    「正義不僅應當得到實現,而且應當以人們看得見的方式得到實現。」這句流傳甚廣的法律諺語形象地說明了司法公開的重要性。中國庭審直播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為這句法諺做了最好的註腳。截至2020年12月4日上午9時,全國2020年庭審直播共4275703場,全國法院庭審直播數量累計突破1000萬場。
  • 堅持「三個相統一」 推進社會公平正義︱學習貫徹五中全會精神大家談
    當前,隨著時代進步、社會發展、技術變革,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理解、預期、表達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法院辦案常常處在「聚光燈」下、質疑聲中,對辦案人員的素質能力、紀律作風提出了很高要求。作為法官,必須不斷提升專業素養、職業道德和抗壓能力,自覺把維護公正與保持廉潔統一起來,切實以實際行動維護好、實現好社會公平正義。一要堅守法律準繩。
  • 見證優秀法官辦案丨瀋陽市瀋北新區法院周立永: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
    見證優秀法官辦案丨瀋陽市瀋北新區法院周立永: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期盼,就是努力的方向 2020-12-31 23: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改革發展看河南|司法體制改革讓公平正義的陽光普照
    公正大提速,而且以看得見的方式實現。蔡春源的例子,是我省法官檢察官員額制改革的縮影。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大力推進司法體制改革,以員額制改革為核心,全省法院組建新型審判團隊2100多個,全省三級檢察院設置獨任檢察官和檢察官辦案組兩種辦案組織形式,實現了「誰辦案誰負責、誰決定誰負責」,司法質量、效率和司法公信力持續提升。
  • 檢察聽證丨起因是瑣事、口角、疏忽……他們的心結和「法結」是...
    檢察聽證工作是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檢察機關積極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的重要舉措,也是檢察機關不斷探索增強司法公信力的有益實踐,已成為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治理、落實司法為民、提升檢察公信的有力抓手,實現辦案政治效果、社會效果、法律效果有機統一。
  • 公開聽證|把話說出來,讓大夥評一評挺好的
    12月8日,剛剛進入大雪節氣,一場寒潮席捲津門,氣溫劇降,而天津市檢察院新投入使用的聽證大廳卻暖意融融、燈火通明。本著便利申訴人就近參與原則,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檢察廳廳長徐向春率辦案團隊趕來天津,在此舉行公開聽證會。全國人大代表楊寶玲、全國政協委員管學斌、天津市政協委員趙月月、南開大學法學院教授張心向、天津煦朗律師事務所主任田霖5人受邀作為聽證員參與公開聽證。
  • 山西省檢察機關首次通過網絡直播舉行公開聽證
    12月17日15時,太原市檢察院對劉某剛等4人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擬不起訴案舉行公開聽證會,這是我省檢察機關首次以網絡同步直播形式,通過中國檢察聽證網向社會公開。本次公開聽證會邀請4名聽證員及2名偵查人員,並召集4名犯罪嫌疑人和4名值班律師(辯護人)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