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丨春度春歸無限春,今朝方始覺成人.

2021-02-17 百科校園

春立於冰雪鶯難至之時,所謂「玉潤窗前竹,花繁院裡梅」,春就在冰雪中靜靜地培育。不待冰消雪釋,便柳色早黃淺,水文新綠微了。立春至,春天已在回歸的路上,它抖一抖自己經冬未穿的紗衣,帶上花冠,從南到北,重新踏上中華大地。

漸化凍的大地之下,草木的種子已經開始甦醒,大概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破土而出了,只等待一道南風吹過,吹開花果。

立春節氣的到來意味著最寒冷的時期基本已經過去,今天又是「五九」的第九天,「五九六九沿河看柳」,天氣已然有了轉暖的跡象,柳枝將抽新芽,人們逐漸可以開始感受得到早春的氣息。但是大部分地區仍是很冷的「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的景象。這僅僅是春天的前奏,春天的序幕還沒有真正地拉開。

一候東風解凍。立春之日,東風吹來解凍大地,萬裡疆域凍結於嚴冬,遇春風而解散。而在此處不說春風說東風,是因為在古人的認識中「東方屬木,木,火母也」,所以東風更能體現它解凍大地的特性。

二候蟄蟲始振。立春之後五日,蟄伏的蟲子開始甦醒。隨著春天的回歸,大地解凍,沉睡其中的蟲子也都紛紛甦醒活動,但還未至驚蟄,所以這些蟲子都是動而未出。

三候魚陟負冰。再五日,水底的魚類開始向上遊接近冰面。魚類在寒氣大盛的時候,多為取暖而沉入水底,而立春開始氣溫回暖則上遊而接近冰面,故古人曰魚陟負冰,陟在此處為「上升」之意。

立春之日民間有「鞭春」「打春」的習俗,就是鞭打春牛,這種方式體現了人們對五穀豐登的美好期盼。

打春的風俗,最早來自皇宮。傳說立春這一天,皇宮內外都要把它當作節日一般,是要格外隆重地慶祝一番。最早有立春之日要把皇宮門前立的泥塑春牛打碎一說。

《京都風俗志》一書中曾記載:宮前「東設芒神,西設春牛。」禮畢散場之後,「眾役打焚,故謂之『打春』。」那時,人們紛紛將春牛的碎片搶回家,視之為吉祥的象徵。

立春時還有「咬春」習俗,這一天,中國民間習慣主要是吃春餅、蘿蔔、姜、蔥、五辛盤等,在南方則流行吃春卷,街市上都有不少叫賣春卷的小販,一時間熱鬧非凡。

但是各地的不同風俗又有不同的表現,在立春這一天傳統是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鮮蔬菜,既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唐《四時寶鏡》記載:「立春,食蘆、春餅、生菜,號『菜盤』。」可見唐代人已經開始試春盤、吃春餅了。

所謂春餅,又叫荷葉餅,其實是一種燙麵薄餅——用兩小塊水面,中間抹油,拼成薄餅,烙熟後可揭成兩張,用來卷菜吃。

在立春當日,我國很多地區都有吃春餅、春盤的習俗,春餅春盤中包含了大量新鮮蔬菜。立春節氣可以多吃韭菜香菜,春季陽氣初生,飲食的調養除了注意升發陽氣,還要投臟腑所好。

春天肝氣生發,肝在五行屬木,肝木克脾土,所以開春以後要多注意脾胃的保養。飲食總的原則是多甘少酸,甘是指本身就口味發甜的食物,如大棗、百合、荸薺、梨、桂圓、銀耳等,而不是加工而成的甜食;少酸是因為酸有收澀的作用,不利於陽氣升發,不利於肝的疏洩,因此要少吃烏梅、山楂等。

【大話百科】

立春前後氣候乾燥,傳染性疾病高發,另外春季也是肝膽疾病、脾胃病的高發時段。立春之後應注意晚睡早起,早晨可以穿著寬鬆的衣服散步運動,以舒展形體。

「陽和起蟄,品物皆春。」立春是二十四節氣的第一個節氣,過了立春,萬物復甦生機勃勃,一年四季從此開始了。


漢宮春•立春(宋·辛棄疾)

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嫋嫋春幡。

無端風雨,未肯收盡餘寒。

年是時燕子,料今宵夢到西園。

渾未辦黃柑薦酒,更傳青韭堆盤。

卻笑東風從此,便燻梅染柳,更沒些閒。

閒時又來鏡裡,轉變朱顏。

清愁不斷,問何人會解連環?

生怕見花開花落,朝來塞雁先還。

(以上部分資料來源於:百度百科)


相關焦點

  • 【二十四節氣】立春 · 春神句芒
    年時燕子,料今宵、夢到西園。渾未辦、黃柑薦酒,更傳青韭堆盤。卻笑東風從此,便薰梅染柳,更沒些閒。閒時又來鏡裡,轉變朱顏。清愁不斷,問何人、會解連環?生怕見、花開花落,朝來塞雁先還。 春《尚書大傳》曰:「東方為春,春者,出也,萬物之所出也。」《漢律志》曰:「少陽,東也,東者,動也。陽氣動物,於時為春。」
  • 立春,輕輕淺淺春已歸
    是呀,春一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立春,立字就像一個按鈕,一摁,呼啦一下,二十四節氣重新開啟,新一輪四季開始循環,小草在春風裡生出新的自己,各色花兒跟隨時令腳步再次將自己綻放,田野再次被綠點亮,綠由著性子,從嫩綠到淺綠,草綠,翠綠,墨綠,深綠,僵硬的柳枝被鳥鳴喚醒,而柳枝又喚醒冬眠的河流,大地山川敞開懷抱迎接新的滿,世間萬物好像都有了新的機會。
  • 節氣與文明(十)立春:春之始,萬物生長
    春社不僅是朝廷的大典,宮中大宴群臣。這鄉裡民間也是熱鬧非凡——百姓以宗族和鄉鄰為單位,組織大規模的集體祭神活動,殺牛宰羊,大快朵頤。晚唐詩人王駕就曾經專門做詩,描述當時鄉裡春社飲宴的勝景:「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
  • 春來了:立春始,萬物生
    流內官官員:周禮春官要主祭祀。入朝稱賀赴宴接受賞賜。宋末元初周密《武林舊事》:「(立春)前一日,臨安府進大春牛,設之福寧殿庭。……預造小春牛數十,飾彩幡雪柳,分送殿閣,巨各隨以金銀線彩段為酬.是日賜百宮春幡勝,宰執親王以金,餘以金裹銀及羅帛為之。系文思院造進,各垂於幞頭之左人謝。」
  • 「春打五九盡,春打六九頭」啥意思?19年立春在除夕,有啥講究?
    大寒節氣剛過,下一個節氣就是立春了,對於種地的農民來說,春天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時節,因為播種在此時就要開始了。過去農民從事農業生產時,過去沒有天氣預報時,農民只能參照24節氣從事農業勞作。農村老一輩人將一輩子的經驗總結成了俗語,「春打五九盡,春打六九頭」亦是如此,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2020年具體的立春時間,關於立春民俗你知道嗎鞭春牛有什麼含義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具體的立春時間,關於立春民俗你知道嗎鞭春牛有什麼含義 立春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而且還是一個重要的節日.自秦代以來,中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 2020年立春是02月04日,17:03:12,農曆2020年正月十一日,星期二 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而
  • 立春了!送春牛圖、鞭打春牛……這一天都有啥習俗
    在人們的心目中,春意味著風和日暖,更意味著萬物生長。立春期間,光照、降雨等開始趨於上升、增多。但這一切對全國許多地方來說僅僅是春天的前奏,也有可能出現「倒春寒」。立春迎春:送春牛圖、「打春牛」正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自古以來,立春在中國都十分受重視,講究要「迎春」。
  • 今日立春丨立春吃什麼:喝春酒
    清代地方志關於立春的記載中常常提到「飲春酒」。這裡的春酒有著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春酒指的是酒,在北方一般是燒酒,在南方是米酒,只是立春飲食的成分之一;廣義的春酒指的是立春的春宴,例如<儀封縣誌>和<考城縣誌>載:「立春:迎春,觀土牛,飲春酒。」另外,新年的宴席也稱為春宴。這種新年春宴的日期要持續數日之久,甚至要到元宵節。在此期間,親戚朋友和鄰裡之間互相宴請和拜訪,這種新年之後的宴請在東北地區又稱為「會年茶」。
  • 【立春】立春,春天來了!
    立春日酬錢員外曲江同行見贈唐  白居易   下直遇春日,垂鞭出禁闈。  兩人攜手語,十裡看山歸。  柳色早黃淺,水文新綠微。減字木蘭花·立春宋  蘇軾 春牛春杖,無限春風來海上,便與春工,染得桃紅似肉紅。
  • 【散文】趙西嶽 ‖ 春來說春
    綠柳半黃,林花似海,小雨如酥,草色青青,最是一年春好處,百般紫紅鬥芳菲。人們又要開始播種希望,期盼新一輪的收穫了。春為四季之首,豐收之門。自古以來,人們對春的歌頌,對春的渴盼,對春的憧憬,無不滲透著中華民族對春的無限情結。是的。我國有著漫長的農耕歷史,而農耕則與人們的生息繁衍有著血緣的聯繫。
  • 春酒是什麼意思?
    春酒,古稱春卮,年節習俗之一,廣東、香港稱為「春茗」,日本稱「新年會」,即公司企業、政治機構會舉辦春酒,酬勞辛苦一年的員工,另一方面也答謝合作單位
  • 今日立春丨立春的由來與習俗
    糊春牛這項風俗活動是在立春前開始進行的,按傳統的作法,由縣政府(縣衙)聘請紙紮能手好匠,於立春前到縣城聚會,精心製作春牛圖像。一般用竹篾綁成牛的骨架,用春木做腿,再糊上紙,塗上顏料,一個牛的形象就製作成功了。俗謂糊上紅黃色的紙多,當年就「五穀豐收」;糊上黑色紙,當年收成不好。所以知縣安排多用紅黃紙,以得民心。春牛糊好後,舉行開光點睛儀式,即設立香案,頂禮朝拜。
  • 農村俗語「春打五九尾,來年凍死鬼」是啥意思?明年啥時候立春?
    其中三九、四九的天氣最冷,從五九開始,隨著立春節氣即將到來,氣溫逐漸回升,天氣也逐漸開始變暖。在農村中關於數九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春打五九尾,來年凍死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2021年什麼時候立春呢?
  • 立春|春回大地,願山河無恙,人間皆安!
    來源丨詩詞世界立春今天是2月4日,農曆庚子年正月十一,立春。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便覺眼前生意滿,東風吹水綠參差。今日立春。冰雪漸融,草木生芽,溫暖和煦的春天,已經來了。東郊迎春是因為春神句芒神居住在東方。鞭春鞭春就是鞭牛,或稱鞭春牛。《事物記原》記載:周公始制立春土牛,蓋出土牛以示農耕早晚。「一年之計在於春」,立春的到來意味著耕耘播種季節的到來,歷代帝王會在立春這一天舉行鞭春之禮,意在鼓勵農耕,發展生產。
  • 立春:「雨淋春牛頭,七七四十九天愁」,這句農諺有何含義?
    一年之計在於春,但是今年的春天感覺來得格外早一些。2020年剛來臨時,全國人民讓一場疫病打了一個措手不及,然而疫情還沒有結束,今年的春季已經等不及要到來了。2020年2月4日,立春,那麼在這個特殊的節氣中,我們要做好哪些事情呢?其實在農村有很多諺語或俗語來形容立春後的雨水多少的,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句「雨淋春牛頭,七七四十九天愁」,它的意思是說在立春節氣這天如果下雨了,那表示後面的雨水偏多,大約會持續49天左右才會結束。
  • 2019年小寒,立春是什麼時候?「盲春」,「寡婦年」有啥說法?
    而近期,這有不少網友詢問,2019年的立春什麼時候來臨?「盲春」「寡婦年」有啥說法?一、2019年,立春是什麼時候?有句諺語說得好,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春季是一年之中的一個特別的季節,他代表的就是希望。同時也是宣告著2018年已經結束,2019年正式來臨,春季的來臨也代表生機勃勃,有不少農民都在期望著立春能夠早點來臨,那在2019年立春,什麼時候來臨呢?
  • 立春詩詞賞析
    —唐—立春唐  杜甫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盤出高門行白玉,菜傳縴手送青絲。 巫峽寒江那對眼,杜陵遠客不勝悲。 此身未知歸定處,呼兒覓紙一題詩。立春日酬錢員外曲江同行見贈唐  白居易   下直遇春日,垂鞭出禁闈。  兩人攜手語,十裡看山歸。  柳色早黃淺,水文新綠微。  風光向晚好,車馬近南稀。  機盡笑相顧,不驚鷗鷺飛。
  • 今年立春有啥說法?俗語「春打五九尾,來年凍死鬼」是什麼意思?
    那麼,明年的立春在什麼時候呢?明年春天會不會出現倒春寒呢?在農村,有經驗的老農民經常說「春打五九尾,要飯跑斷腿」,其實就是這樣一句關於預測春天冷暖的俗語。下面,咱們就來聊聊其中的含義。說到立春,我們都知道,它屬於春天的第一個節氣,並且與立夏、立秋、立冬以及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被共稱為「八節」,都屬於節氣的起始與峰值,比其它節氣更受重視。
  • 春姑娘的腳步有多快
    春天桃花開日常生活中,人們通常把立春節氣的到來作為春季的開始。立春是從天文學角度來劃定的,而在氣候學中,春季是指冬季過後氣溫回升到候(5天為一候)平均氣溫在10℃至22℃的時段。春季開始日期從圖中可以看出:福建、雲南兩省南部,是我國春來最早的地方,秋季剛剛過去,春季就接踵而來,因為這裡沒有冬季。南嶺以北的浙江、江西和湖南三省南部大都在3月上旬進入春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