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眾詩友為胡老靜怡先生自臺灣凱旋接風洗塵。靜怡先生令以"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分韻,限40字以上的律詩、詞、古風等,主題不限:
空 劉正奇
巴陵紀事
鵬翼幽居唱晚風,怡然物外與秋同。
豈因霜鬢羞蘆白,依舊芸窗問蓼紅。
極目水天無上下,往來舟楫任西東。
期時乍起驚鴻舞,諸色調和性相空。
山 李意堅
迎勁騎先生臺灣歸來席次,分韻得「山」字
吟懷旅泊大洋灣,海水天風接目閒。
訪謁可曾懷故國,憑高應有念家山。
權交綠陣情依舊,島遠丹墀誰與還?
阿里爭傳么妹好,先生是否睹芳顏。
不 何漂
胡靜怡先生自臺灣歸湘,召飲,席間分韻,拈得「不」字,填詞一首《水龍吟•木芙蓉》
織雲如訴衷腸,錦官故事誰知不?待斜陽落,西風來疾,深秋時候。入夜輕寒,捧來新月,步移庭後。卷溪聲習習,紅魚嚼影,池中蕊,長相守。
蜀帝與妃執手,種芙蓉、傾城若繡。登樓極目,明霞重疊,翩翩抱嗅。怎奈夫亡,佳期短暫,花魂依舊。恨相思、只許柔荑撫像,剩孤芳瘦。
見 張妙英(麥蕊)
拈得「見」字調寄《蝶戀花》
酒到闌珊思未散,獨倚斜陽,夢繞鞦韆纜。恍惚雲邊花影亂,直教夢外殷勤探。
十二欄杆歌也遍,莫是閒愁,冷卻芙蓉面?一曲東風情已倦,好花只在芳時見。
人 王超群
拈韻得"人"字詠鏡子
面壁原疑影不真,光球也是二毛人。
推窗月鑑霜簪鬢,落魄詩云鬼上身。
我借銀盤修黑臉,銅磨古韻染微塵。
秋風試向妝檯問,在等誰來點絳唇?
但 胡靜怡
旅臺歸來,文勇兄與胡暉女士設宴,拈得「但」字,賦為古律
銀燕掠青霄,兩岸雲程短。
執手語殷殷,舉杯情款款。
無良始綠營,有女行媒但。
本是同根生,豈忍遭離散!
(注)媒但:欺詐。《淮南子》:「媒但者,非學謾也;但成而不信。」
步胡老靜怡先生韻 劉秋泉
轉眼怯枝寒,秋花開覺短。
箱中盡舊衣,架上無新款。
飲酒扭腰肢,陪君扯卵但。
學龜殼內藏,直至冰消散。
聞 胡暉
拈韻,吾得「聞」字《立冬》
江岸雨紛紛,寒流疊細紋。
蘆深沉白露,菊淡釀清芬。
空念故秋遠,長將去雁聞。
憑欄追往事,執酒醉三分。
步胡暉詩友韻 劉秋泉
暉雨散繽紛,敲塘漫作紋。
凌寒蛙影失,立久菜霜芬。
花葉惱無夢,雀音偏有聞。
峰高壓百丈,一尺與雲分。
次韻謝答秋泉兄 胡暉
秋雨細紛紛,隨塘散作紋。
殘荷孤杆立,露菊眾叢芬。
蜂蝶難尋夢,雀鸝盡可聞。
風池涵柳影,未與白雲分。
人 朱繼忠
立冬前夜,為靜怡先生自寶島凱旋洗塵,拈得「人」韻,主題不限,作小詩記之。
闊野天高入夢晨,閒雲囈語洗凡塵。
清宵直往藍田去,薄暮相迎碧雨勻。
尚有橙黃凝露重,不留橘綠染霜醇。
圍爐唱和憑欄望,煮酒溫懷話友人。
語 李文勇
11月6日為胡老靜怡先生自寶島歸來洗塵,拈得「語」韻,試填詞一首《西江月•菊》
一夕霜深迷岸, 半坡金粟端如。 獨從香冷覓閒舒, 淡淡銷魂幾許。
笑看一江潮落, 寒來猶羨樵漁。 有誰同夢共清虛? 無怨無愁無語。
響 關波濤
為胡老洗塵席間拈得「響」字
誰人攜夢想,乘風越浩漭。
阿里山引吭,日月潭鼓槳。
又立高樓上,開襟心緒放。
東瞻海滃泱,西顧雲莽蒼。
大千如在掌,其時得蕭爽。
歸來聚軒敞,見聞共分享。
一杯謝重帑,一杯謝朋黨。
觥籌多慨慷,笑聲尤清朗。
拈韻情盎盎,吟詩自儻儻。
宴罷何所往?漫聽萬籟響。
返 楊宗義
登嶽陽樓,用「返」字
湘水自南來,未辭千裡遠。
葦浪接秋風,吹入洞庭堰。
雲水覆高樓,蒼茫如巨碗。
到此臨滄浪,似聞漁父返。
驚鳥與寒沙,杳杳全不見。
獨有登樓人,倚欄似孤館。
江魚知我心,湖海夢無限。
十年有時長,百年有時短。
思樂復思憂,思聚復思散。
坐處風波平,扁舟歸去晚。
景 王振遠
文勇胡暉為靜怡兄訪臺歸來接風席中分韻得「景」字
先生海上回,眼角留風景。
山水自重重,見聞時耿耿。
何當血脈親,莫使襟懷冷。
白首話鄉音,一杯誰欲請。
入 言建忠
聞友人席間代拈得「入」字即興《菩薩蠻•訪農家院遇犬偶作》:
幽幽竹徑輕輕入,忽驚一犬倉皇出。回首吠汪汪,何人驅趕忙?
凝神看遠處,閃出彪形婦:" 雜種忒猖狂,敢傷你老娘!『』
深 鄭鐵峰
11月6日為胡靜怡老自臺灣島凱旋洗塵拈得「深」韻,題王桂升先生畫展:
閒居丘壑嶺森森,斜倚琴臺淺淺斟。
野瀑泉來聲亢朗,蒼山雁去影低沉。
方聞石壁驚開豁,更睹松尖密插針。
只待先生擎畫筆,雲箋自有澗流深。
林 易群妃
巴陵紀事 二妃墓
斑竹蕭蕭只此吟,空餘孤冢對寒林。
徵夫志挽黔黎願,訪客閒聽涕淚音。
圓缺陰晴千古事,悲歡離合七賢琴。
君山無有卿卿在,惹得鄉人說到今?
復 銀劍平
分韻得「復」,代言湘妃
帝子胡不歸,一湖終夜哭。
聲隨渺渺波,淚染斑斑竹。
妾意永纏綿,君心疑反覆。
風雲變有時,望斷憑欄目!
照 劉秋泉
眾詩友聚,為胡老靜怡先生自臺灣歸接風洗塵。拈韻,吾得「照」字。
入夜風居林上嘯,萬山皆響龍吟調。
拍天浪剩一江聲,衝岸鍾成七彩竅。
昔日曾悲行樂遲,於今已得光陰妙。
蚍蜉瞬倏葬塵埃,明月依然千古照。
青 劉建中
昨在歡迎胡老臺灣訪問歸來晚宴上得「青」韻,不定主題,恰好幾天前到得洞庭君山,在無水的湖中草地徜徉良久,今特作「下洞庭」:
連雲一色大觀青,草甸遊來是洞庭。
山菌添生誰入眼,野雞飛過足忘形。
湖光幾點呈虛象,水份多方作正經。
此物應還抽取處,莫教天又降魔星。
苔 王超群
拈韻得"苔"字詠嶽陽樓:
不信湘靈娶不回,君山作聘水為媒。
九天雲氣圍嘉樹,萬裡城牆起綠苔。
跨鶴仙人樓上請,乘風帝子月邊來。
洞庭囑我迎賓客,一色波光早擺開。
上 易文勝
11月6日聚,拈韻「上」字,作七律一首。逢胡老從寶島歸陸,故感懷臺灣之事焉。
一派清秋寒欲上,麓山青眼東南望。
百重關隘路蒙塵,千裡汪洋風卷浪。
故國言彈老調門,他鄉字屬方形狀。
多悲漢土血痕殷,或恐斯人心已忘。
歡迎投稿,郵箱:yuelu_scyl@163.com
1. 限古典詩、詞、聯、曲、文、賦。
2. 須符合格律要求,新韻請註明。
3. 作品每次不低於3首(副),文賦不限字數。
4. 所有作品要求原創,文責自負。可附簡歷、個人照片。
歡迎 掃二維碼關注【嶽麓詩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