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j」,或者「沃神」,這個帶有神奇魔力的名字,可能是所有NBA球迷辨別段位高低的標誌名詞。
Adrian Wojnarowski,中文譯作「阿德裡安-沃伊納羅斯基」,被美國球迷簡稱為「Woj」,被中國球迷戲稱為「沃神」。他現在是著名體育電視臺和網絡平臺ESPN的NBA首席記者,以消息快速精準著稱,堪稱NBA媒體界的喬丹——「記者之神」。
新冠疫情爆發後,Woj畢生報導的NBA陷入困境,他所供職的ESPN也一樣,各類體育賽事紛紛停賽,電視臺只能不停地播放老比賽錄像,本就受移動網際網路新媒體衝擊嚴重的ESPN,疫情期間收視率一路下跌,被迫幾次裁員。
就在NBA複賽工作穩步推進、眼看就要見到曙光的時候,Woj卻攤上大事了。
這次他惹到了美國參議院最年輕的密蘇裡州共和黨參議員——Josh Hawley。
Josh Hawley現年僅40歲,2018年剛剛當選參議員,卻已經成為共和黨內出了名的反華急先鋒。密蘇裡選民真是倒了血黴,選出來這麼個完全不關心選區、只想著博出位騙名聲的玩意。
2019年11月18日,Hawley推動通過了《美國國家安全和個人數據保護法》,該法案認定美國公司在中國存儲用戶數據或加密密鑰為非法行為,針對重點是抖音海外版TikTok,臭名昭著的《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發起人也是Hawley。
去年10月的莫雷事件後,Hawley聯合多位政客施壓,要求NBA取消在中國的所有合作,並且向莫雷道歉。近日,Hawley再次發難,他給NBA和各家媒體發郵件,質問NBA為什麼不允許球員在球衣上刷反華標語,稱NBA這是在向中國「叩頭」(Kowtow)。
此舉沒有引起NBA的重視和反饋,卻遭到了Woj的強烈反應。碰瓷成功的Hawley洋洋得意地在個人社交媒體上爆出了Woj的郵件截圖。
Woj在收到郵件後只花了2分鐘,就用手機郵箱回了三個字:
「草泥馬!」
最簡單的嘴臭,最極致的享受。
已經站上神壇、似乎早已不食人間煙火的Woj,難得有一次,居然把自己「人」的一面暴露在公眾面前。
看舒服了的不只有中國球迷,社交媒體上幾乎支持Woj的不說一邊倒,但至少佔了絕對多數。
有人就發現不對勁了,在各階層分兩派全面撕裂、反華逐漸成為社會唯一共識的美國,怎麼會有這麼多支持Woj的人呢?
我們要先從Woj的發家史說起。
1969年3月4日,Woj出生於美國康乃狄克州的布裡斯託市。這座只有6萬多人的小城最為世人熟知的身份是:ESPN的總部所在。
1997年,Woj進入新澤西州的《記錄報》工作,期間他還兼職為ESPN撰寫了大量稿件。2007年,Woj加入Yahoo體育部,從此他開始了一段徹底改變體育媒體生態的旅程。
與以往大多都是球員轉業的媒體不同,Woj既沒有顯赫的籃球背景,也不是研究極深的專家,但他抓住了社交媒體時代興起的機遇,以「短平快」的新聞爆料將所有傳統紙媒和電視媒體打翻在地。
2006年,一個名叫Twitter的微博客產品上線,只允許用戶發布140字以內的內容,迅速打破了傳統博客的壟斷局面,大大加快了信息傳播速度。到了2010年,Twitter月活達到1億用戶,每天都會產生6500多萬條內容,幾乎成了全美人人必備的獲取新聞產品。
Woj推翻了以往「採訪—寫稿—編輯審核—上線」的媒體採編模式,他在得到消息後會迅速在Twitter帳號上發布節選要點,然後再編輯文章,這樣一來,Woj的信息發布速度能比其他所有記者都至少快半小時。
2011年NBA選秀大會,Woj讓全世界見識到了自己的威力。斯特恩每次在電視上公布選秀結果前2分鐘,Woj都會精準地在Twitter上發布一樣的結果。從此Woj一戰成名,震驚了整個體育界,NBA球迷心中新一代記者之神就這樣誕生了。
社交媒體的誕生,加速了信息交流的同時,也催生了回聲室效應。再加上近些年愈發興起的推薦算法,人們所能看到的信息越來越偏向於自己喜歡的內容,因此也沒有時間和意願去理解、思考反對者們的聲音。
在兩黨分歧嚴重的美國,社交媒體成為製造分裂、升級對抗的「幫兇」,各黨派的極端勢力紛紛抬頭。2016年川普的當選,便是這種思潮的標誌性結果。到了今年,這樣的情況越來越危險。在黑人男子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跪殺後,黑白之間的種族對抗進入白熱化階段。
在NBA球員中,黑人佔據絕大多數,因此是這波全美抗議浪潮的急先鋒。NBA複賽後將允許球員將球衣背後的名字換成反歧視標語,如「Black Lives Matter」(黑人命也是命)、:「Equality」(平等)、「Vote」(行使投票權)等等。
NBA還專門下發了可用標語清單,限定了使用範圍,避免球員們濫用詞彙造成不必要的麻煩。此舉雖然穩妥,但也引發了部分球員不滿,Hawley更是想火中取慄。身為死硬保守派的政客代表,Hawley利用中國議題對NBA發難,不過是為了掩護他的真正意圖。
Hawley在社交媒體帳號公開了自己的信件,在碰瓷中國議題之前,他就開宗明義地表示:
「如果NBA要給球衣印上社會議題標語,那為什麼不印『支持我們的軍隊』(Support our Troops)、『支持警察』(Back the Blue)呢?」
沒錯,讓Woj忍不住破口大罵、大部分吃瓜群眾支持Woj嘴臭參議員的原因,不是一些中文媒體強調的「支持中國」或者「反對反華」,依然是美國社會長盛不衰的「黑白之爭」。
反華議員碰瓷中國的行為,吃瓜群眾其實並不在乎,他們也知道不過是嘴炮罷了,沒有什麼實質影響。大家最在乎的是:這個傻X議員竟然支持暴力執法的警察和司法部門?
美國媒體非常清楚Hawley的目的,他們的報導重點幾乎全是:這個傻X參議員要求NBA往體育賽事裡多塞點政治因素。
在郵件曝光後,不想再往身上招攬麻煩的ESPN和Woj迅速道歉,但他們的方式很巧妙,沒有針對「內容」,只是針對「方式」。ESPN表示,任何自己的僱員用這樣的方式答覆議員,都是不可原諒的。Woj也在道歉聲明中寫道,自己的行為很不禮貌,犯下了遺憾的錯誤。
所以,是Woj和美國民眾支持中國,反對無腦反華的參議員嗎?不是的。
我們可以想見,一旦Hawley們拋開黑白之爭和警民議衝突題,直截了當地只要求NBA出面與中國對抗,輿論場一定會被支持的聲音壓倒。
請再次記住,把槍口對準中國,是全美當前民主共和兩黨都積極支持的唯一議題。
沒有「之一」,就是「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