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缺血性腦血管病復發,新靶點、新藥物有哪些?

2020-12-23 騰訊網

眾所周知,缺血性腦血管病是臨床的常見病、多發病,根據今年8月份的統計數據,我國住院腦血管病患者中缺血性卒中患者佔82%。因此,缺血性腦血管病急性期的治療關鍵就在「降復發、降殘疾、降死亡」。

2020年10月10日,在中國卒中學會第六屆學術年會暨天壇國際腦血管病會議2020(CSA&TISC 2020)上,大會執行主席、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王擁軍教授以「缺血性腦血管病二級預防的新靶點和新證據」為題,就有關「降復發」方面的最新研究進行了匯報講解。

在「降復發」方面,王擁軍教授主要介紹了一些缺血性腦血管病二級預防的一些新靶點和新研究,主要包括針對斑塊炎症斑塊破裂凝血方面的新靶點等方面。

01

斑塊炎症

1.胰高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RA)

GLP-1RA是最近新興的降糖類藥物,可刺激人體胰島素分泌並抑制糖原釋放。這類藥物在研發時發現,除了上述功能外,這類藥物與血管生物學之間也存在緊密聯繫。可以引起包括腦血管在內的所有血管地改變。

國際上有關這類藥物的研究有很多,一項meta分析顯示,使用GLP-1RA可以使非致死性卒中發生率降低15%,致死性卒中降低19%,總體卒中發生率降低16%,這些與體重以及血糖降低有高度相關性。在《STROKE》最新發表相關研究中指出,GLP-1RA藥物具有抑制斑塊炎症的作用。

2.前蛋白轉化酶前蛋白轉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抑制劑

PCSK9抑制劑是一類新上市的降脂藥,這類藥物主要可以抑制PCSK9。這是美國西南醫學中學新發現的新靶點,目前在國內已經上市的此類藥物共有兩種,明年還有新的藥物上市。目前國際上研發的已經上市或等待上市的此類藥物共有9種。

FOURIER研究是,有關PCSK9抑制劑預防卒中作用相關研究。該研究是依洛尤單抗血管結局臨床Ⅲ期研究,篩選並納入伴有血管病和血管病危險因素受試者27000人,其中一半患者使用依洛尤單抗,一半使用患者安慰劑。

研究結果顯示,依洛尤單抗可以顯著並持久地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C)。研究中關於依洛尤單抗降低心血管事件風險的結果數據顯示,治療組較安慰劑組可多降低15%,而兩組患者的卒中發生率相差21%。卒中亞組分析顯示,治療組對全部卒中、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及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均有明確預防作用,對於有卒中史患者減少二次復發也有統計學意義。

3.反義核苷酸脂蛋白a[ASO-Lp(a)]抑制劑

Lp(a)是斑塊炎症的一個重要影響因子,受遺傳因素影響,目前沒有有效的降脂藥物。Lp(a)作為一種血脂成分的同時,還會促進血管壁再生、炎症以及血栓地形成。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布的由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研究者組織進行的研究中顯示,使用Lp(a)反義核苷酸,治療12周,延續隨訪16周,Lp(a)最多可以降低80%。

02

斑塊破裂

1.抗血小板藥物

2.抗炎治療藥物

在腦血管病尤其是動脈粥樣硬化性腦血管病中,炎症反應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過程。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抗炎治療的主要靶點有5個,包括白細胞介素(IL)-1、IL-6、IL-18、NLRP3炎症小體以及微管系統,目前已開展了多項大型研究。

秋水仙鹼是從秋水仙花中提取出的一種生物鹼,由於其有抗炎作用,早先用於治療痛風。在目前開展的多項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抗炎治療大型臨床研究中,秋水仙鹼是其中有較大進展的藥物。

關於秋水仙鹼相關的心腦血管病試驗一共完成了6項。其中COLCOT研究是量級最大的研究,共納入2379例患者。

這些研究顯示,秋水仙鹼可以使卒中發生率下降67%,下降幅度好於他汀和抗血小板藥物。一項最新發布的meta分析顯示,對於高心血管風險人群,使用秋水仙鹼可以使得卒中事件顯著下降。秋水仙鹼是成功與否動脈粥樣硬化性腦血管病的易得藥物,在正在進行的試驗(CONVINCE試驗)中應進一步證實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CONVINCE試驗的研究目的在於證實秋水仙鹼對於非心源性栓塞患者卒中二級預防的作用。研究共納入40歲以上無顯著殘疾的缺血卒中或高危TIA且腎小球濾過率>50 ml/min患者,目前該研究在5個國家預計入組2623例患者,隨訪時間12~66個月,預計2021年10月研究結束,並於2022年2月看到研究結果。

03

凝血方面

目前中國上市的抗凝藥主要是針對Ⅹ因子和Ⅱ因子的相關口服或注射藥物。國際上目前開發了一類新型抗凝藥物——Ⅺa抑制劑,這類藥物優勢在於不會引起出血併發症。目前在國際上正在進行的卒中二級預防研究有兩項。

1.PACIFIC-Stroke研究

這是關於拜耳公司研發的代號為BAY-2433334的新型Ⅺa因子抑制劑的研究,該研究是一項國際性、安慰劑對照、雙盲計量Ⅱ期RCT,評估了BAY-2433334在急性非心源性肺栓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療效和安全性。該實驗目前尚未結束。

2.AXIOMATIC-SSP研究

AXIOMATIC-SSP是一項關於是施貴寶公司研發的另一種Ⅺa因子抑制劑——BMS-968177的研究。這項正在進行的研究是一項國際性雙盲、安慰劑對照、劑量範圍Ⅱ期RCT,該研究觀察了BMS-968177聯合雙重抗血小板治療(100 mg阿司匹林和75 mg氯吡格雷)在病變部位伴顱內外動脈粥樣硬化證據的卒中患者中預防卒中復發的作用。該實驗同樣尚未結束。

這兩項研究預期都需要兩年時間,之後才能啟動Ⅲ期研究,預計5~7年後才能看到Ⅲ期研究的結果。

王擁軍教授最後說道,在未來不斷的研究中,會給卒中二級預防不斷增加「新的靶點、新的證據、新的藥物」,使卒中二級預防會變得更為高效。

相關焦點

  • 科技獎專題 預防 預警 救治 缺血性腦卒中防治新體系
    、高致殘率和高致死率的特點,雖可防可治但藥物治療並不能完全預防腦卒中發作和復發,因此加強其預防研究,提升重症預警能力,研發安全有效、經濟便捷、易於推廣的非藥物防治新技術具有重要意義。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的吉訓明教授帶領團隊開展「缺血性腦卒中非藥物防治新技術的創研與應用」項目,在19項國家和省部級課題支持下,歷經18年,通過嚙齒類、非人靈長類動物及臨床轉化研究,構建了缺血性腦卒中預防-預警-救治非藥物防治新技術體系,將研究成果向全國推廣,為降低發病率、復發率、致殘率和致死率提供了有效途徑。
  • 除了三大經典,還有哪些藥物抗心絞痛?
    再早介紹過抗心絞痛的三大經典藥物,硝酸酯類、鈣拮抗劑、β受體阻滯劑。除此以外,還有哪些藥物可以幫助改善心肌供血,抗心絞痛發作呢?下面再介紹一些臨床常用的藥物。 尼可地爾(喜格邁)。
  • 三陰性乳腺癌新靶點?吉利德(GILD.US)PI3K抑制劑初顯治療潛力
    美股 三陰性乳腺癌新靶點?近期,來自英國薩塞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Sussex)的一個研究團隊沒有直接追蹤腫瘤本身,而是在腫瘤周圍環境中發現了一個靶點,並確定了一款已上市血液癌治療藥物,認為有潛力治療三陰性乳腺癌。它就是吉利德科學(GILD.US)旗下已上市的抗癌藥物Zydelig(idelalisib)。
  • 新冠靶點新視角四:跨膜糖蛋白CD147
    該研究首先在體外進行抗病毒測試,結果表明,抗CD147的人源化抗體Meplazumab可顯著抑制病毒入侵宿主細胞,之後,研究者又檢測了CD147與Spike蛋白的親和性,同時又用免疫共沉澱的實驗驗證了兩個蛋白之間的結合,免疫電鏡結果觀察到SARS-CoV-2感染的Vero E6細胞中CD147與Spike蛋白共定位,因此,在這項研究中,作者認為CD147可以作為抗病毒藥物開發的新靶標。
  • 癌症免疫治療新靶點——NRP1
    因此,人們對識別先前存在和獲得性免疫耐藥機制以及開發新的預防復發的治療方法非常感興趣。7月13日,UPMC Hillman癌症中心和匹茲堡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Nature Immunology上發表文章揭示了他們基於小鼠和人類樣本研究獲得的最新發現:阻斷T細胞中一種未經鑑定的免疫檢查點NRP1,可以改善免疫治療,並有助於防止癌症復發。
  • ...的三陰乳腺癌治療新希望,FDA加速批准首個ADC藥物Trodelvy上市
    這種藥物設計結合了靶向藥的精準和化療藥的高效,既避免了全身使用化療藥的毒副作用,也比單獨使用靶向藥具有更強的殺傷能力,一舉兩得。ADC藥物的結構和作用機制示意圖圖片(來源:Protein Cell. 2018 Jan;9(1):33-46)現今,ADC藥物家族又新添了一名「冉冉的新星」!
  • 2019全球十大重磅藥物名單出爐,抗癌藥佔半壁江山
    根據各家公司的財報信息,2019年年度銷售額排名前十的藥物中,有4種藥物的銷售額突破100億美元大關 。從藥物類型來看,單抗類藥物佔了半壁江山;從治療領域來看,癌症治療藥物佔了一半以上。過去的幾年中,可瑞達每年都有新適應症獲批,目前已經在全球多個多家和地區獲批治療黑色素瘤、非小細胞肺癌、頭頸部鱗狀細胞癌、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小細胞肺癌、浸潤性膀胱癌等十餘個癌種。值得一提的是,可瑞達還是美國FDA批准的首款「不限癌種」療法。在中國,可瑞達於2018年7月首次獲批,一線治療轉移性黑色素瘤。
  • 歷時7年,幹細胞研究揭示帕金森病治療新靶點
    歷時7年,幹細胞研究揭示帕金森病治療新靶點 2020-09-15 0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他汀類藥物與自發性腦出血的關係
    大量證據表明,他汀類藥物治療的獲益遠遠超過任何實際或感知風險。備註:SAMS,他汀相關的肌肉症狀;RCT,隨機對照試驗。他汀類藥物治療的獲益遠遠超過潛在的風險。根據2011年1月10日在線發表於《神經病學紀要》中的一篇報告,臨床醫生應該考慮避免對顱內出血(ICH)復發高危患者施用他汀類藥物,因為其風險似乎超過收益。
  • 減少復發的方法
    減少復發的方法 時間: 2020-05-22 13:41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志飛 體癬初發時為紅色疹子,然後開始脫皮,慢慢開始向外擴大,會感到瘙癢。嚴重時,甚至會起水泡。
  • 成都治療抑鬱症的好方法有哪些?如何預防抑鬱症的復發?
    核心提示:成都治療抑鬱症的好方法有哪些?如何預防抑鬱症的復發? 抑鬱症是一種複雜的精神障礙。 抑鬱有許多觸發因素。 幾乎每個人都會遇到抑鬱症,它使人們的情緒,身體和認知能力受到損害,抑鬱症也是一種容易復發的疾病,因此我們必須做好預防抑鬱症復發的工作。
  • ...研究結直腸癌治療新靶點獲獎引質疑:「先不談實驗難度,他英文...
    根據組委會官方給出的相關評論顯示,這個實驗的意義重大,「有望為結直腸癌的診斷和治療提供新的生物標誌物和藥物靶點。」然而,一個小學生,真的能夠完成如此複雜的實驗,同時再完成後續實驗數據的處理和分析?有網友認為,其中可能存在「學術腐敗」或「學術欺詐」。
  • 晶準生物探索多次跨膜藥物靶點的納米抗體研發
    南京晶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談靜泉在2020藥物開發者合作大會上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如是說。  近年來,藥品「一致性評價」和「4+7」城市帶量採購等醫藥政策出臺的背後,正是國家通過倒逼機制加速創新藥物研發效率的戰略轉型。國家政策改革以及包括人才、投資及外包資源等外部環境的持續優化,使得當下原創藥物研發成為中國藥物研發行業重點關注的焦點問題。
  • 讓人頭痛的三陰性乳腺癌,有哪些新的治療手段嗎?
    三陰性乳腺癌既對最常用的內分泌治療無效,也無獲批的HER2靶向治療藥物可用,治療方式十分有限。 中國科學家最近發現了三陰性乳腺癌可能的新靶點——膜突蛋白(MSN),給新藥開發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PD-L1陽性的晚期三陰性乳腺癌可採用免疫治療聯合化療。
  • 疾病控制率高達96%,史上最難治靶點迎來新...
    KRAS是最臭名昭著的突變之一,因為幾十年前研究人員就已經將KRAS確定為癌症的重要治療靶點,從發現這一靶點至今的30年裡,還沒有一款直接針對KRAS突變的靶向藥物獲批。因此,人們一直認為它是一種「不可摧毀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缺乏明顯的靶點可以讓小分子藥物可以結合併損害其功能。
  • 是否會復發?中途斷藥有哪些危害?
    抑鬱症是可以完全治癒的,一般來說,首次發作治療及時,堅持系統治療的話,有50%的患者可以達到完全治癒的程度,也就是我們說的今後不會再復發。但抑鬱症畢竟是慢性疾病,更多的沒有按照醫生醫囑系統服藥治療,甚至根本沒有治療的患者,只能是越來越嚴重,到那時,想要完全治癒到不再復發的程度,只能聽天由命了。
  • JBC:科學家識別出開發結核病藥物的新型靶點 有望攻克結核病!
    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題為「Nα-Acetylation of the virulence factor EsxA is required for mycobacterial cytosolic translocation and virulence」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德克薩斯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了一種用於結核病藥物開發的新型潛在靶點
  • 長期記憶新發現,將為老年痴呆治療提供新靶點
    長期記憶新發現,將為老年痴呆治療提供新靶點 2020-10-19 10: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GHDDI開放藥物研發資源,研究老藥新用攻克新型病毒
    其中,GHDDI人工智慧藥物研發和大數據平臺將針對SARS/MERS等冠狀病毒的歷史藥物研發進行數據挖掘與集成,開放相關臨床前和臨床數據資源,以及針對新型冠狀病毒「老藥新用」預測結果,並跟進新型冠狀病毒最新科研動態,實時向科學界和公眾公布,為新型冠狀病毒科學研究提供重要數據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