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兩銀子在今天值多少錢?中國各朝代白銀購買力有什麼變化

2020-12-20 三目觀史

很多人都看過《射鵰英雄傳》吧?黃蓉纏著郭靖讓他請客,結果一頓飯花了郭靖30兩銀子。30兩銀子多不多?可能我們很多人看的時候並沒什麼概念,但要細算起來,郭靖還真是有錢人;或者說,為讓美女開心,他還真捨得花!

因為南宋年間的30兩白銀,差不多合今天3萬多人民幣!換做是你,你捨得嗎?

為什麼白銀這麼值錢?古代一兩銀子的購買力是怎麼算的呢?

我們下面來看一看。

明清時期,一兩約37克,以現在每克白銀約4元左右的價格,明清時一兩白銀約值148元人民幣。但這樣單純用銀價來衡量銀子的價值也不是很合理,因為古代科技遠沒有現在發達,白銀的開採和冶煉比現在要困難得多。要搞清楚古代白銀的價值,就要用購買力來衡量,而不是單純地用銀價作對比。

先說說宋朝吧。白銀的普遍使用是從明朝開始,宋朝市面上流通的主要貨幣是銅錢。1000個銅錢為一貫,值1兩銀子。宋仁宗時期,一石米約六七百文錢,宋代一石約118.4斤,以今天普通大米每斤4元計算,宋朝一石米約473.6元。這樣算下來,一枚銅錢折合人民幣約0.7元,一兩銀子大概就是700元。

北宋文學家孟元老寫了一本筆記體散文《東京夢華錄》,詳細記載了北宋京城開封城中人們的日常生活情景。當時夜市有一種小吃叫「炒肺」,類似於今天北京街頭大排檔的滷煮或者羊雜湯,一份賣20文。我們現在吃一份滷煮大概15元,與宋代20文的價值差不多。

筆記小說《青瑣高議》中記載:宋仁宗慶曆年間,有人靠幫別人殺雞賺錢,每殺一隻雞得錢10文。今天的市場上,殺一隻雞的價格也就是5~10元,和宋朝比相差不大。

綜上所述,宋朝一兩銀子的購買力大概是今天的七八百元人民幣,這個數字還是比較真實的。

到了明朝,萬曆年間的米價為一石0.5兩。明朝一石約145斤,為今天的580元。由此可知,明朝一兩銀子能購買兩石大米,相當於今天人民幣1000元多一點。

《金瓶梅》中記載,西門慶請了一個溫姓秘書,工資每月三兩銀子。按前面算的數字,就是3000多元人民幣。秀才相當於今天大學畢業生的學歷,西門慶所在的陽穀縣是一個小縣城,現在小縣城大學畢業後,工資水平確實是三四千的水平。因此,上面計算的數字還算靠譜。

清朝銀價在不同時期變化很大。如乾隆年間的中等收入家庭,每年進帳約32兩白銀。2019年,我國一戶居民家庭的平均收入約30733元,如果清朝的32兩銀子與30733元人民幣有相同購買力的話,

那清朝一兩銀子約有960元人民幣的購買力

可是,同樣在乾隆年間,江西、湖廣等地區的米價卻非常低,一石米只值1.5~2兩,清朝的度量衡與明朝大致相當,也是145斤,按米價來算,一兩銀子只合今天人民幣約350元。

不同的計算方式,為何會有這麼大的出入呢?

一個合理的解釋是:乾隆時期農業生產力水平的提高遠遠落後於人口增加的速度,導致人多地少,糧價暴漲,多數農民處於貧困或半貧困狀態。因此,乾隆時期雖有盛世之名,卻是「飢餓的盛世」,農民的財富遠不如今日,單純以米價或者人均可支配收入來計算白銀的價值,勢必有很大出入。

康熙年間,一石米值銀0.7兩,到乾隆時期漲了至少一倍以上,農民的購買力因此下降了一半,財富也有一半縮水,人均糧食佔有量是秦始皇以來歷代最低水平,實在讓人不可思議!在這種情況下,一兩銀子等同於今天的350元的這個數字,符合乾隆時期的真實情況。

我們來總結一下不同朝代一兩銀子的購買力。

宋朝一兩白銀合今天的700~800元,明朝合1000元,清朝合350~960元。

另外,用米價來衡量購買力差距,只能得到一個大概數字,畢竟米價受很多因素的影響而可能產生較大的變化,比如自然災害、戰爭以及政策的變化等。加上古今收入水平貧富差距變化也非常大,同樣物品在不同時期的價值,並不能完全用白銀的購買力表現出來。

回到文首郭靖請客的話題。

相信大家也都納悶:郭靖一個窮小子,哪來那麼多的現銀談戀愛?他不搶不偷又不是富二代,銀子的來路確實不明,這或許是金庸老爺子沒太在意的一個細節吧?

相關焦點

  • 古代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錢?
    很多電視劇尤其可笑,描寫古人動輒使用幾十兩,甚至幾百、幾千、幾萬兩銀子,更有甚者,竟然常常出現從口袋裡掏出面額成百上千兩銀票這些荒唐的情節,顯示了創作人無知以及不認真到了何等程度。包括金庸這樣的大師也對銀兩的貨幣價值沒有進行深入研究:郭靖初遇黃蓉,被她宰了一頓,結果「一會結帳,共是一十九兩七錢四分」。這些錯誤荒唐嚴重到什麼程度,你往下看就知道了。
  • 古代一兩銀子等於今天多少錢?
    古代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錢,現在很多人其實是毫無概念的。郭靖就算傻,但窮苦出身,不可能不知道錢的價值,黃蓉更不可能挨店家的這一宰吧。這一兩銀子要是拿到唐朝就購買力而言更是高得嚇人了。唐太宗貞觀年間物質文明極大豐富,一鬥米只賣5文錢,通常一兩銀子折1000文銅錢(又稱一貫),就可以買200鬥米,10鬥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約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價1.75元一斤計算,一兩銀子相當於人民幣4130元的購買力。
  • 漲姿勢古代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錢?
    之所以犯錯誤的原因,主要為兩個誤區:一是以為古代一兩銀子等於今日的一元錢;二是以為古代的銀票就是今日的鈔票或者支票了。其實,古代中國銀子缺乏,看過一些古籍就可以發現,一兩銀子的貨幣價值相當的高。一兩銀子等於制錢一千二百多文(清初以前)到三千多文(清道光以後)。而直到清末,一斤(相當於1.2市斤)豬肉只要二十文錢,一畝良田只要七至八兩銀子或者十二、三個銀元。
  • 古代一兩銀子等於今天多少人民幣?
    古代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錢? 古代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錢,現在很多人其實是毫無概念的。 《紅樓夢》裡劉姥姥看到賈府上下一餐螃蟹24兩銀子,感嘆說小戶人家可以過一年了。要知道劉姥姥家當時也算中產階級的,有房有地還僱得起工人丫頭,第一次上賈府打秋風,得了20兩銀子,千恩萬謝的。 《明史》裡提到七品知縣一年的正當俸祿(基本工資吧)只是45兩白銀。
  • 古代一兩銀子等於今天多少人民幣?
    古代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錢,現在很多人其實是毫無概念的。特別以當代電視劇為極端,居然出現兩個饅頭一碗湯5兩銀子,一個少奶奶一次賭博輸掉一千萬兩銀子等等荒唐透頂的情節,顯示當前中國的創作人無知和不認真到了何等程度,要知道萬曆年間國庫年收入才達到200萬兩,而且還是經過張居正改革後國庫收入豐富才有的數字。
  • 古代一兩銀今天多少錢
    古代銀子真的是這樣花的嗎?事實上在明代,一個老百姓一年的生活只要一兩半銀子就夠了,幾兩銀子是筆大錢了已經,有百兩銀子簡直就是土豪。古代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錢,現在很多人其實是毫無概念的。 因為各朝代銀兩的貨幣價值都有所不同,那麼現在一般推算古幣值都採用一般等價物交換的方式來計算,對中國人來說千年不變的民生商品就是大米。以下採用太平年間的大米物價記錄為標準,進行一個粗略的推算,大致可以得出銀兩的貨幣價值答案。計算讓我們一起好好研究一下一兩銀子的貨幣價值究竟幾何?
  • 古代的一兩銀子相當於多少人民幣?
    古代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錢?
  • 古代的一兩銀子,放到現在能值多少錢?別說你不會算
    那麼很多人會問,古代的一兩大概是現在的多少錢呢?其實這是很模糊的一個概念,在電視中我們看到一些江湖人士,他們在吃完飯後會在桌子上留下一些銀兩,有時候為了省麻煩還會說「不用找了」,可是還有一些人會因為這幾兩銀子賣兒子女兒。今天就來和大家分析一下古代的一兩銀子的概念吧!首先從銀子的本身價值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到銀子相當於貨幣,而貨幣是商品交換到一定程度的產物。
  • 古代時期,一兩銀子相當於今天多少人民幣?
    在一些古裝電視劇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鏡頭,有些人在路邊攤吃,點了兩個饅頭一碗湯,結帳的時候都是幾兩銀子起步;有些大戶人家的少爺去賭博場玩了一圈,結果一次性輸掉了一千多兩銀子。就是因為總有這樣的鏡頭反覆出現,導致許多人對古代一兩銀子的價值產生了誤解,似乎古代一兩銀子只等同於現在的幾十塊甚至幾元錢。
  • 古代的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錢?
    金庸大師寫的《射鵰英雄轉》中有個橋段,郭靖初遇黃蓉,被她宰了一頓,結果「一會結帳,共是一十九兩七錢四分」,那麼,郭靖這個傻小子究竟被宰得有多狠?我國古代貨幣,基本以金、銀、銅為主要貨幣,上古時期還有用貝殼。與宋、明、清的銀本位制不同,在宋以前是銅本位制,銅錢是主要貨幣,金銀是不作為貨幣使用的。
  • 古代一兩銀子等於多少錢?你知道你月收入是幾兩銀子嗎?
    結帳,碎銀子不用找了!古裝劇中,這樣瀟灑的橋段,比比皆是···感情在古代,人們都富得流油???或銀子不值錢???還是我們多年以來,被編劇給忽悠了???還有,古裝裡面的銀子換算成人民幣是多少?我們平時的工資如果放在古代,會是怎麼樣的生活水平,值幾兩銀子?
  • 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錢?
    在很多古裝電視劇裡,銀子的購買力很低。經常出現幾兩銀子一碗湯,一個小物件幾十兩的情節,這肯定是不正確的。看看古代人寫的筆記和文獻,一兩銀子顯然是不小的一筆錢。一般的平民百姓倉促間是拿不出幾兩銀子的現錢的。很多做小本生意的人,一年掙不了幾兩銀子。而一兩銀子,到底等於現在的多少錢呢?曾經有的網友用大米做參照,認為明朝的時候,一兩銀子可以購買大米二石,也就是188.8公斤大米,現在一般的大米在一公斤3元至6元之間,我們就取個中間價計算,可以算出明朝一兩銀子等於人民幣800多元,其實這是不太準確的。
  • 古代的一兩銀子,換算成現代的人民幣相當於多少錢呢?
    勸大夥還是別做夢了,大白天的,還不如算算古代一兩銀子換算成人民幣相當於多少錢呢?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因為「古代」這個概念實在太大,春秋戰國是古代,秦漢魏晉是古代,唐宋元明是古代,鴉片戰爭以前都算是古代,從有文字記載算起,古代跨越了幾千年,這幾千年當中銀子的購買力怎麼可能一成不變?
  • 中國古代一兩銀子相當於人民幣多少錢?看完你可能不敢相信
    現在我們國家發行的人民幣中最大面額的是100元鈔票,在古代人們用的則是銀子,皇親國戚用的還有金子。
  • 古代家庭的經濟史:一兩銀子的購買力
    但史進家是大財主,出逃時帶了全部家當,十兩銀子不算什麼;魯智深是中級軍官,五兩銀子也算是將近一半的月薪呢;李忠呢?是一個打把勢賣藝的平頭百姓,這二兩銀子沒準兒就是他十天半月的辛苦錢,白銀不好賺啊。在銀元進入中國前,想要花銀子,先得驗成色、再稱重量。花起來也很複雜,破整的時候,商人們還要用大剪子剪,用小秤稱過。 將白銀換算人民幣,通常是以米價為中介。不同時期,各個地區的米價差異頗大。黃冕堂《中國歷代物價問題考述》中搜集的數據顯示,一石米的價格,明朝從兩三錢到一兩,清朝從五六錢到二三兩,都很常見。
  • 古代的一兩銀子相當於多少人民幣
    」搜索:陽光琥珀 關注我們後就可以收到我們發布的最新的琥珀消息以及文玩類知識帖。要知道劉姥姥家當時也算中產階級的,有房有地還僱得起工人丫頭,第一次上賈府打秋風,得了20兩銀子,千恩萬謝的。《明史》裡也提到七品知縣一年的正當俸祿(基本工資吧)只是45兩白銀。而《射鵰》時代在南宋中晚期,白銀流通量還低於明清,其價值只能更高才對,這19兩多一餐飯,不管是怎樣難得的美味佳餚都似乎太過分了。
  • 古代「一兩銀子」的價值:你的工資相當於清朝的多少銀兩?
    古代「一兩銀子」的價值:你的工資相當於清朝的多少銀兩?「錢」自古以來就是非常重要的,人們如果要出一趟遠門的話,就要準備好充足的盤纏。在當時,白銀則是最受歡迎,購買力最強的貨幣。我們在很多影視劇中都能夠看到白銀的出現,那麼一兩白銀究竟價值如何呢?今天我們就來簡單聊一下~如果大家熟知歷史的話就會知道,中國是最早使用貨幣的國家之一,雖然早期人們使用的貨幣五花八門,但是足見當時人們的遠見。經過時代的發展,古老的貝殼、刀幣等等貨幣都被淘汰,秦始皇統一了貨幣,也就是我們熟知的銅錢。
  • 古代1兩銀子,到底值多少錢?現在每月工資,能換幾兩銀子?
    今天和朋友聊天,聊到一個有趣的話題,現在每個月努力賺的錢,在古代能換多少銀子?
  • 古時候的一錠銀子到底值多少錢?
    要知道劉姥姥家當時也算中產階級的,有房有地還僱得起工人丫頭,第一次上賈府打秋風,得了20兩銀子,千恩萬謝的。《明史》裡也提到七品知縣一年的正當俸祿(基本工資吧)只是45兩白銀。因為各朝代銀兩的貨幣價值都有所不同,那麼現在一般推算古幣值都採用一般等價物交換的方式來計算,對中國人來說千年不變的民生商品就是大米。
  • 古代「一兩銀子」約等於現在多少人民幣?可別說你不會算
    今天就為大家解答這個疑惑,讓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古代的「一兩銀子」大概相當於現在的多少人民幣?大家順便也能看看自己現在的月收入換算成銀兩有多少! 二、歷朝歷代生活必需品價格的對比 單純的研究一兩白銀相當於多少人民幣沒有意義,我們應當關注的是一兩白銀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的購買力,既然涉及到購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