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相設計新作‖從真實到虛擬,吃出一齣戲

2021-12-18 TOP裝潢世界

食境展演

從真實到虛擬,吃出一齣戲

普普藝術家Andy Warhol曾說:「在未來,每個人都有成名15分鐘的機會。」當今盛行的網紅文化下,飲食不再只滿足口腹之慾,人們更藉由食與環境成就自我表演。

 

而位於深圳南山區海岸城的「客從何處來」便是極具代表性的網紅甜品店,水相設計從15分鐘理論出發,把飲食過程定義為展演行為,入門接待入座、製作甜品、上菜以致於品嘗皆是環環相扣的戲劇章節,店內所有人物都成舞臺一份子,空間是鋪陳食境的實驗劇場。

 

  

360°的沈浸式劇場體驗,觀看與被看


 

爬梳社群媒體的使用習性,人們欲在現實擷取素材化為虛擬平臺上受人矚目的成就感,於數位世界獲得的迴響再反饋成真實生活的自信,「展演」行為模糊了網絡活動的邊界,真實和虛擬互為倒影。

  

因此我們以Broadway《極限震撼》沈浸式劇場為靈感,進一步解構傳統用餐儀式的主客性質,當舞臺環繞在身邊使戲劇360°上演,觀者下一秒可能變為戲劇一部分繼而享受被觀看的樂趣,顛覆傳統舞臺上下單向觀看之別。

 有別於多數餐廳臨窗座位最具吸引力的慣性,我們反將窗的功能拉進室內建築,開出尺度不一如社群媒體的一幕幕框景,形成格放行為表演的聚光燈,藉此突破商場店鋪臨街的缺點,也創造座位四周皆留走道的靈活空間,從主廚擺盤、服務生上菜、打扮入時的用餐者入座用餐,每道框內的景皆成戲,卻是立體而寫實,實現了社群媒體熟悉的語言,也強化人們取景和預期被觀看的雙向樂趣。

  

用餐儀式化的劇場走位,開幕與謝幕


長型基地裡,一樓以主廚吧檯為核心向外環繞出回字廊道,形成多面向劇場舞臺,沒入二樓利落階梯及臨窗的透明空中廊道,再將舞臺範圍拉展成立體結構,這些廊道就象是走秀伸展臺,一連串慣常入座用餐儀式化作劇場走位,替空間內一切舉止賦予表演意涵。

  

層層廊道與框景簇擁中,狀似漂浮在空間中央的巨型硃砂紅盒體最是醒目,有別於其他半透明介質,這座極富存在感的VIP室嵌於視覺軸心如一座舞臺,也像古典歌劇院主張隱密性的2樓包廂,是高高在上且堂皇神秘,觀看與被看的雙重意涵在此具象化,呼應網紅文化熟悉的一則則動態宣告。

  

社群媒體的表象,真實與虛擬


 

室內建築的皮層在此如舞臺帷幕,我們選擇玻璃、衝孔網、鍍鋅鐵板、尼龍線、不鏽鋼等,建構透明與半透、朦朧與厚實對比介質。其中尼龍線排布出隱晦質地的帷幕最具張力,嘗試過不同韌性張力如魚線、透明PVC管等材質後,我們應用尼龍線在空間系出疏密效果自然的線牆,不僅突破人們對牆體重量的印象,亦隨角度、觀看距離改變屏蔽濃淡而使樹影、人影撲朔。

 

 

加上入口廊道溢洩迴蕩的裊裊煙霧如夢似幻,與上萬條尼龍線聚合成半透明的朦朧屏障,或固定或游離,象徵著人際網絡的錯綜複雜,呼應數位時代媒體所呈現的自我與人際面貌:既透明又隱晦,既貼近也疏離,建立連結的同時也形塑一面牆,如此矛盾卻又相互強化的存在,再在訴說當代社群關係真實與虛擬版圖難以界定的文化情境,一靜一動,在任一時間點皆共構獨樹一幟的畫面。

 

 

食境創作的表述視角,或靜與或動

 

 

除了演繹網絡時代真實與虛構的關係,我們也期望這座食境劇場在不同時間軸能傳遞情緒變化:白晝單純感受天光下的純淨清麗,尤以入門中心軸線末端的漢白玉石蔣家班佛像,和周遭上演的餐飲儀式形成微妙的相伴平衡,一種不變應萬變的淡然,入夜後隨著Buddha bar的音樂響起,佛像依舊淡定,其中或靜或動,或真實或虛擬,隨個人心底醞釀。

  

在此空間我們藉由老榆木牆的沉、尼龍線熒幕的透,棗紅的艷、水泥的雅,框景畫面的靜與廊道人影婆娑的動,種種對比創造衝突也成就平衡,使展演行為讓整座劇場機制運作不歇,食境秀裡,每個人都有機會找到出色的創作視角。

  

精緻甜品上桌時絕美一瞬是真實,生活飲食這齣川流不息的劇也是真實,身在劇場的人們正透過自我飲食演繹,將劇場推向虛擬朦朧的世界。

 

▲說明圖

 ▲一層平面圖

▲二層平面圖

項目名稱: 深圳客從何處來   

空間設計:水相設計(www.waterfrom.com)

設計師:李智翔、葛祝緯、林其緯、戴佐穎

業主:客從何處來/安柯道森餐飲管理有限公司

空間性質:餐廳

座落位置:深圳市南山區粵海街道海珠社區文心五路33號-海岸城廣場101/中國

室內面積:390 m²

空間格局:接待區、主廚桌、調酒吧檯、用餐區、vip區、DJ臺、暗廚

設計時間:2018.08-2018.10

施工時間:2018.10-2019.01

主要材料:尼龍繩、鍍鋅鋼板、手工漆、硬化水泥、黑檀木紋石、毛絲面不鏽鋼、老榆木、壓克力

攝影:李國民 

  

李智翔

水相設計總監

『設計過程與結果是難以預知的,所以必須嘗試所有的可能,唯有持續的繪製,從多種的版本中找到最後的答案。『約略性質』的美感是我們保持的信念,所有的畫作線條都不是用尺畫出來的,我喜歡的設計不是刻意的工整,如果可以稍微有一點的『自然現條』會更接近我們想表達的空間。』-李智翔 

 

水相設計總監李智翔從事設計迄今十餘年,作品揉和極簡與幽默,畢業自紐約普瑞特藝術學院室內設計碩士與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建築研究。帶著藝術、人文、哲學的思考,李智翔的學習養成到執業,有著建築設計般的理性思維,亦有藝術家的叛逆本質,他喜歡在規則的例外對既有秩序重新定義,在不可預知的不準確性下發現驚奇。曾連續兩年榮獲『國家金點獎』與『2007-2010臺灣十大設計師』,擅長將空間裝置藝術化,喜愛由生活探索靈感的他,藉由大量藝術作品、展覽與閱讀吸取養分,將深刻感受轉化為設計靈光。

 

 

水相設計

『水的形狀來自承載的容器,以無垠想像適應環境變化。』-水相設計。

 

成立於2008年的水相設計跨足室內與建築領域,秉持設計應如『水』的初衷,純淨、有機又多變,本質上保持其原有的簡潔性,意念上展現無框架的可能性。我們致力關注於空間的故事脈絡及時間光線,創造一個具有情感沉澱及訊息想像的空間。近年來,水相設計陸續榮獲國家金點獎、Asia Pacific Interior Design Award、Taiwan Interior Design Award等獎項殊榮,作品也深受義、荷、法、韓等國際媒體報導。

 

予人『沉澱』的空間

我們不希望以『開宗明義』的設計手法,我們希望的作品是,生活在此空間中一段時間、一個月、一年,甚至十年後,讓時間沉澱過後對於空間有不同的解釋與感情。

 

予人『想像』的空間

我們不做『一目了然』的設計,我們希望空間使用者自己尋找答案,找到屬於自己的劇本,就像藝術評論家用不同的角度闡述畫作。我們試著傳達一種意想不到的訊息,有時使用者比我們更早找到答案。

  投稿郵箱/商務合作  

top_vivian_jy@126.com

  商務合作聯繫方式  

137 9829 1620

↓↓↓ 戳閱讀原文,即刻訂購《Top 裝潢世界》

相關焦點

  • 水相設計力作 | 從真實到虛擬,吃出一齣戲
    食境展演從真實到虛擬,吃出一齣戲
  • 從真實到虛擬 吃出一齣戲 客從何處來深圳店
    設計:水相設計    攝影:李國民        在當今盛行的網紅文化下,飲食不再只滿足口腹之慾
  • 展會 | 2020設計上海@新天地設計節開幕,小八帶你出街去!
    將習以為常的生活場景,家具、電器、燈具、器皿等全部以純白彈性織物包裹,以此為介質隱喻虛擬互聯的世界,與真實的生活場景交融在一起,將虛擬與真實之間的關係可視化。設計師楊明潔希望用設計的方法讓兩者的邊界消失與融合,愈虛擬,愈真實。嗅覺是人類五感中唯一不能被關閉的感官。氣味創造的共同記憶,不會被時間抹去。輕盈的張拉結構,創造香氣懸空的奇境。
  • 顛覆傳統的餐廳設計-360°的沈浸式劇場體驗,觀看與被看
    食境展演從真實到虛擬,吃出一齣戲△
  • 米哈遊又出新作,這次居然是一款「壁紙軟體」?
    文/依光流前不久剛推出女性向新作的米哈遊,今天又曝光了一款新產品。不過這次他們做的並不是二次元遊戲,也不是細分題材的其他遊戲,而是一款叫做《人工桌面》的軟體,由於目前它的功能還很簡單,幾乎只有換壁紙這個選項,所以我們暫且把它歸類到壁紙軟體分類。安裝之後,可以看到《人工桌面》目前可以選取有聲的三套、無聲的一套壁紙,均為B站認證虛擬UP主鹿鳴演繹的動畫片段。
  • 首發 | 深圳新出網紅打卡,甜品店變身超級好玩的360°沉浸式劇場體驗【環球設計1990期】
    而位於深圳南山區海岸城的「客從何處來」便是極具代表性的網紅甜品店,水相設計從15分鐘理論出發,把飲食過程定義為展演行為。精緻甜品上桌時絕美一瞬是真實,生活飲食川流不息的劇也真實,身在劇場的人們正透過自我飲食演繹,將劇場推向虛擬朦朧的世界。設計圖紙▽
  • 一出《斬龍七段律》人生如戲.
    在這場戲裡,他穿上了王者的戲服,戴上了王者的裝束,最後以英雄的方式落幕。  《斬龍七段律》串起了鬼方赤命命運的主線,這是曾經鬼方赤命和贔風隼最愛的曲目,心中目羨的帝王將相的故事,「一個身配六印將相奇才,一個高冠向南君臨天下」,兩人齊心斬龍,沒想到最後成互相殘殺,自己成了戲曲裡的人物。
  • 14年前這齣戲是「卸妝水」!胡歌還沒有整容
    娛樂圈湧現出許多優秀的年輕演員。他們的演技很好,都是潛力股。但就經典而言,還是之前拍的電視劇比較真實,沒有那麼多炒作,演員很真實,相處得很好。近日,有網友拿起一組老照片,這是胡歌劉詩詩等主演的古裝劇。當時的新聞發布會比較簡單,每個人都是一臉素顏的樣子。
  • 麥金儂酒店的夢境:《不眠之夜》是一出什麼樣的戲?
    這齣戲問世之後就引起巨大轟動,頻繁獲獎,如 2011年度紐約戲劇委員會獎獨特戲劇體驗獎,以及2010和2011年度奧比獎的特別設計編舞獎,等等。在這齣戲(其實,它是比戲劇更複雜的東西,我們暫且這麼叫吧),問世五年後,它來到了上海,駐演上海第三年,演出近800場,超過24萬人次觀演,並且積累了一些鐵桿粉絲。
  • 《偶像夢幻祭》時隔近四年再出新作,樂元素這個IP為何長盛不衰
    近日樂元素出品的女性向偶像養成手遊《偶像夢幻祭》在即將迎來國服四周年的關頭,又有了新動作——推出衍生新作《偶像夢幻祭!!Music》。該作以Live-2D作為特色,玩家可以欣賞到遊戲角色們的3D演出畫面,隨意支持編排中意的角色和服裝演出,讓角色互相表演其他組合的曲目。此外,相較於原國服遊戲中的太鼓達人式玩法,遊戲中也換成了四鍵音遊的玩法。
  • 鬼方赤命一出《斬龍七段律》: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身著紅色戲服,戴著唱戲翎羽,紅袖招搖,活脫脫戲中《斬龍七段律》中的王者,這是戲還是真實的他,亦或戲我不分?他的武器、武戲特效和口白所配雄厚霸道的聲音皆為其王者徵途添彩,渾身紅豔慘絕更為其悲劇命運增添一種悽涼的美感。  紅冕邊城的場景設計以塔為概念,孤獨地聳立在廣袤無垠的沙漠上。鬼方赤命一個人獨坐在王座上,俯瞰著這人世間,他的王者路。
  • 人生,就是一齣戲
    人生,就是一齣戲作者 | 彩雲追月  編輯 | 安般蘭若(ID:anbanlr)來源 | 清荷心靈絮語(ID:qinghe201608)人生,就是一齣戲。在這齣戲中,每一個人都擔當著「編劇」、「導演」、「主演」、「配角」等多種角色。
  • 【往事】童祥苓:一齣戲,一輩子!
    京劇已經兩百多年了,前輩創造了許多好東西,我們需要一代代人創作出更多的東西,才能留飯給後人吃。」    1.小兒子,想唱戲    「我父親是大學生,天津政法學院畢業,以前家裡還有一張老照片,是父親和孫*中*山的合影,很珍貴。母親天津女子師範學校畢業,與鄧*穎*超、劉清揚是同學,後來在小學教書。」
  • 兩個男人一齣戲
    俗話說「三個女人一臺戲」,意思是女性話多,聚在一起就有熱鬧看了。那兩個男人呢?
  • B站推出全息演唱會品牌BML VR 國內虛擬偶像集體出陣
    從2013年的800人,到2016年的18000人,BML線下人氣急劇上升,導致門票在開售的一瞬間就被秒光。形象由「MQ」(阿全)設計並完成。嫣汐是廈門優他動漫製作設計有限公司以獨立開發的MUTA語音合成引擎為基礎的具備感情模式的中文聲庫和虛擬形象,聲線溫文爾雅,卻又透露出十足的氣場。星塵是以Yamaha公司的VOCALOID4語音合成引擎為基礎製作的一款首個VOCALOID4中文聲庫。
  • 虛擬主播、IP衍生新作相繼推出 是時候聊聊「陰陽師宇宙」了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發布環節,上述新作的相關消息,以及有關《陰陽師》IP的更多爆料,並非像過去那樣由開發人員或網易高管來進行發布,而是由不久前剛剛「出道」的《陰陽師》虛擬主播「山兔」來進行現場播報。這一新穎的形式也給「520」盛典直播觀眾留下了相當深刻的印象。
  • 「演技派」張譯,為戲瘋狂減肥,網友曬出他的近照,竟瘦到脫相?
    「演技派」張譯,為戲瘋狂減肥,網友曬出他的近照,竟瘦到脫相?引發了網友的圍觀,照片中的他竟然瘦到脫相。其實並不是,事實是他接到了張藝謀導演的新作《一秒鐘》,張譯拿下了該電影的男一號,為了角色他拼命減肥據悉他為了這部戲減到了110斤左右,身高178的他,可想而知是有多瘦了。
  • 巴黎時裝周:一刻真實 一刻虛擬
    在此次的春夏系列中,他將自己的個人美學和設計態度發揮至最大化。除了在風格中表現他擅長的混合未來屬性外,也為本季時裝注入了加強版的中性概念,並以實體秀與數字秀相結合的全新形式,在巴黎莎瑪麗丹百貨內發布了新一季女裝系列。秀場內,在高科技影像技術的打造下,綠幕上投放著《柏林蒼穹下》的電影片段,這是只有線上觀眾才能接收到的影像,而綠幕的綠色也作為設計元素貫穿了整個系列,成為了本次巴黎時裝周上的一大亮點。
  • 從《我和我的家鄉》到《閩寧鎮》,農村戲如何才能拍出「賣相」?
    此番強強聯合,同題比稿,一定會碰撞出絢麗的火花。儘管農村戲在正午陽光的作品中並不少見,比如《大江大河》《鬼吹燈之精絕古城》。但一般只是支線,或者主人公成長、冒險的背景,而《閩寧鎮》則是一部純粹的農村劇。無獨有偶,鄭曉龍導演創作的《幸福到萬家》也是一部農村劇。
  • 原來,2021央視春晚AR虛擬技術是這樣做的!
    今年春晚AR虛擬部分由央視數碼春晚製作團隊負責設計製作、運行保障等工作。部分大屏幕視頻設計與製作以及在線圖文包裝工作也由他們完成。自2012年春晚首次大規模應用AR以來,AR技術已連續9年登上春晚舞臺,從最初的高清單機位AR到現在的4K超高清多機位AR、渲染引擎從最初傳統的圖形渲染到現在的「次世代」引擎,質量相較於往年提升了許多,在今年十多個節目當中,共創作了二十多個AR場景,將藝術與科技緊密融合,讓電視機前的觀眾能夠看到更加豐富多彩、美輪美奐的AR增強現實節目效果,為春晚實體舞臺增添了無法傳達的空間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