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菅義偉時代」的美日關係?軍事同盟貌合神離,日方遭美國拒絕

2020-12-25 騰訊網

12月6日,據共同社報導,有多名日本政府相關人士在當天透露,圍繞航空自衛隊F-15戰鬥機為搭載遠程巡航飛彈進行的機體改裝,日本政府要求參與該項目的美國政府減少相關經費。這裡的重點是,F-15,是美國開發的戰鬥機。

據悉,日本此舉是因為改裝的初期費用大大超過了預先的估價金額。但是,美方這邊以初期費用增加的原因是零部件缺乏為由,拒絕了日本的要求

早前,日本政府列入了從2019年度起為期兩年的預算費用,一共為802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0億元)。儘管如此,經費仍然不夠,便在2021年度預算案的申請中追加了213億日元。

自9月以來,日本防衛省幹部在與美國國防部相關人士進行視頻通話的時候,就向對方傳達了對初期費用增加的擔憂,並表示如果初期費用持續增加,那麼就不得不放棄在2021年度預算案中列入相關經費。

對此,針對這項"對外有償軍事援助",日本國內有人批評美方要價過高

雖然日本一直都是美國的"跟隨者",但是在需要"掏錢"的時候,心裡還是會不樂意。這樣看來,美日軍事同盟實際上已經貌合神離了嗎?日本的軍事野心要暴露了嗎?

日本有在發展軍事嗎?

以目前的新聞來看,大家心裡可能會有疑惑。日本還要給美國政府列入軍事經費,那日本自己沒有在發展軍事嗎?

答案必然是不可能的。

首先,日本每年的軍費都在400億美元以上,還經常超過500億美元。這是什麼概念呢?中國是在2008年左右,在軍費上徹底超過了日本。因此,日本的軍費支出數額算是巨大的。

其次,日本是世界上盾艦擁有量第三多的國家。日本擁有的7艘盾艦,雖然核心技術都來自美國,但是這個數字也僅次於中國和美國。而中國是在2014年左右,在盾艦數量和海軍上徹底超過了日本。

因此,日本有在發展自己的軍事,但是美國也一直在幫助日本發展軍事。雖說是幫助,實質上可以說是日本軍隊成為了美國軍隊的有力助攻,逐漸發展成美國軍事的附庸。

這對美國來說是最有利不過了,既可以利用日本在國際上"挑釁",又可以節省自己的軍事支出。最後,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可以對日本進行軍備限制。

可以這麼說,如果有一天,美國不再對日本採取有效的管控,那麼日本很可能會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軍事政治大國。

日本欲推遲日美軍事分攤談判

多名日本政府在12月5日證實,日方打算推遲與美國圍繞駐日美軍費用分攤的談判,等到明年當選總統拜登就職以後再談。

據悉,日本分攤的駐日美軍費用包括美軍基地水電費、日本僱員工資和轉移訓練地點相關費用,2020,此費用一預算總額為1993億日元(約合125億元人民幣)。

日本政府在此時欲推遲軍事分攤談判,很有可能是認為拜登政府在就任後會改變相關方針的可能性比較大,日方認為現在的額度是一種負擔,因為川普政府的要價大幅上漲。不過,一名匿名的首相官邸官員透露給共同社記者,稱即使日方與美國現政府達成了延遲談判的協議,拜登在上任後也很有可能不認可日方的要求。

日本的軍事野心

雖然目前日本與美國的關係正在不斷增長,但是,日本在軍事方面的舉動,會被認為其實日美軍事同盟的關係已經貌合神離。

在菅義偉上臺後,日本的軍費預算一直在創新高。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菅義偉的這個舉動,是在為擺脫美國做準備嗎?

今年,全球都被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是在這種敏感時刻,日本卻不斷地提高自身的軍事費用,居心十分可疑。日本對此回應稱,之所以軍方能夠申請如此多的軍費,是在為兩個新的軍事項目提供支持。雖然經濟已經受疫情影響,但是菅義偉在自己國家的軍事支出方面還是毫不含糊。要知道,日本要想愈發強大,就必須走獨立自主的道路。雖然如此,但是也不得不向美國支付高額的軍事經費。

因為,日本必須加強美日同盟的關係,以此可以對中俄兩國採取比較強硬的策略。要說美日軍事同盟已經貌合神離倒也不至於,只是日本也擁有著自己的小野心。

而日本對於美國也十分重要,因為日本是美國控制亞太地區的關鍵節點—,只要日本脫離了美國的控制,美國必然將失去對亞太地區一定的影響力。

綜上所述,美日軍事同盟不能說貌合神離,只能說在一定程度上,雙方都在各取所需。

相關焦點

  • 安倍又出來說話了,菅義偉:加強美日同盟
    「中國正在擴大其軍事活動,」日本內閣防衛大臣岸信夫在同一天的演講之中說道。「如何應對崛起的中國是最大的話題,」他的哥哥、前首相安倍晉三也信誓旦旦地說。日本首相菅義偉則在接受採訪之時對外界表示稱,加強美日同盟有利於維護相關區域「安全」。
  • 菅義偉會見美國海軍陸戰隊司令,兩人叫囂:中國在印太地區「別太...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首相菅義偉在東京會見美國海軍陸戰隊司令戴維·貝爾格,兩人表示,「反對中國在印太地區日益增長的自信」。兩人還就東海和南海問題發表看法,並表示同意在日美同盟的基礎上保持威懾力。會談中,他們還同意加強與澳大利亞和印度等國家的團結的重要性。
  • 準航母到南海興風作浪後,菅義偉稱希望改善中日關係
    在對韓關係上,他則表示日韓是非常重要的鄰國,希望恢復兩國關係。據悉,菅義偉提及了北方四島(俄稱南千島群島)問題,他表示希望與普京真誠的交流意見,俄日早日締結和平條約。 除了對外關係,菅義偉還對日本新冠肺炎疫情和經濟復甦、數位化社會、社會保障等方面問題給出了自己的施政理念。
  • 美日同盟傳出不和諧音 日媒稱美國不信任日本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馬麗】日本共同社10月16日發表文章分析稱,日本安倍政府單方面決定,2019年2月擬停用美軍普天間機場這一目標時間,近日遭到美國政府的反對。共同社認為,根本原因在於美方對日本政府顯露出不信任感,認為日本政府和執政黨是為了衝繩縣知事選舉而「對搬遷問題進行政治利用」(美政府官員語)。
  • 菅義偉打了一通很重要的電話,可能是川普的功勞,事關亞太
    和川普通話後,菅義偉做出一動作早在本月21日,川普和剛剛上任的菅義偉進行了長達25分鐘的電話會談。會談中,雙方提到了很多議題,毫無疑問加固美日同盟是交談的重中之重。不過,巧合的是,就在雙方通話不久後,日本方面又官宣了一大消息。
  • 菅義偉真面目暴露了!日本部署大批空地飛彈,俄提醒東海局勢危險
    據英國《衛報》2016年8月報導,日方最新披露的一份報告中指出,日本將開發一種新型陸基反艦飛彈,用於加強其對中方釣魚島海域(日稱「尖閣列島」)的防衛措施。報導稱,這種新型反艦飛彈的射程達到300公裡,日方預計將其部署在離釣魚島海域最近的、170公裡開外的日本衝繩縣宮古島以及先島群島。
  • 急於鞏固同盟關係?日韓領導人同日與拜登通話,各自獲得「關鍵」承諾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程凱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孫鵬 金惠真】繼加英德澳等西方國家領導人與美國「當選總統」拜登通電話後,12日,一直強調希望能在新政府上臺後與美國鞏固雙邊關係的日本首相菅義偉及韓國總統文在寅也先後獲得與這位民主黨人溝通的機會。
  • 博爾頓:川普希望把美日同盟的本質改造成金錢關係
    據俄羅斯《消息報》7月2日報導,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約翰·博爾頓近日在接受日本報紙《朝日新聞》採訪時表示,美國總統川普希望讓美國和日本之間的戰略同盟建立在金錢關係之上。他表示,「要求增加支出是美國國防部計算的,計算是基於各種因素進行的,這些因素並未包括在早前的最終金額中。川普是從金錢關係來看待美日同盟的,而不是基於政治和共同價值觀的關係。」他補充說,這樣的政策代表著「日本與美國同盟的根本性轉變」。與此同時,這名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指出,如果日本拒絕增加維持美軍基地的開支,川普未必會決定削減駐日美軍規模,或者從日本撤軍。
  • 日韓半導體爭端一年後摩擦再起,兩國關係再陷「戰後最差」?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外相茂木敏充、財相麻生太郎相繼發聲,警告韓國此舉將引發嚴重後果,日方將考慮反擊。共同社稱,如果韓國變賣日企資產,日本予以反制,日韓關係將惡化至二戰後最差局面。韓國政府希望日方尊重判決結果,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問題。日本政府表明,將堅決應對,但並沒有明確對抗措施。據時事通信社報導,日本外務省4日向韓國施壓:「資產變現措施將對日韓關係的終結起決定性作用。」這是一周之內,日方第二次對韓發表類似言論。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7月29日就疑似的「安倍謝罪」雕像評論「將對日韓關係造成決定性影響」。
  • 情人節:英日同盟百年死灰復燃
    英日同盟在一戰後繼續存在,但已成為美國在遠東和太平洋地區擴張的潛在威脅,最終被美國粉碎。華盛頓會議上,英日在美國強大壓力面前,只得同意中止同盟關係。1921年12月13日,美、英,法、日四國籤訂了《關於太平洋區域島嶼屬地和領地的條約》(簡稱《四國條約》),規定締約國相互尊重、共同維護各自在太平洋區域的利益,條約生效之日,英日同盟即行廢止。
  • 美常務副國務卿:釣魚島問題基本支持日方立場
    美常務副國務卿伯恩斯(資料圖)【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在釣魚島問題上,美國政府曾多次公開表示「不會選邊站」,並呼籲中日兩國以對話方式解決領土爭議。然而,美常務副國務卿伯恩斯近日在與日本公明黨黨首山口那津男會談時卻宣稱,在釣魚島問題上「基本支持日方立場」。
  • 研發900公裡中程飛彈 日本又給美國「當槍使」了
    菅義偉成安倍突破「專守防衛」原則接棒人輿論注意到,菅義偉並非第一個計劃延長飛彈射程的日本首相。早在安倍晉三執政時期,日本防衛省就曾計劃購買最大射程為900公裡的巡航飛彈,不過,由於改造可以搭載進口飛彈的戰鬥機所需費用過高而作罷。有分析稱,日方已將重點從進口轉向自研。
  • 日本進入「後安倍時代」新首相會帶來什麼?
    特別是在加強日美關係方面,安倍下了大功夫,做的事情比幾個前任加起來都要多。同時在安倍的後期,他也改善了中日關係。一句話,安倍是在中美之間努力走平衡,而且到他卸任為止,走的還不錯。好,對安倍時代的評價,我們就講這麼多。接下來就要看「後安倍時代」、特別是新首相菅義偉會怎麼樣?
  • 菅義偉拜登聯合出手,安倍晉三面臨圍追堵截
    美日關係向來不錯,同為世界前茅的經濟翹楚,兩國間的貿易往來也越發密切。原本日本就是美國忠誠的「盟友」,日本前任安倍晉三與美國總統川普兩人間的友誼更是進一步拉近了雙方的關係。可以說,在過去的幾年當中,日本依靠著美國撈取不少好處,美國也藉助日本的力量讓自己進軍亞太的戰略更為穩固。
  • 中俄轟炸機聯合巡航,引關注,中俄軍事聯盟,美國最怕這一手
    日韓兩國的反應有所不同,日本方面不停地抱怨未收到中俄行動會進入其防空識別區的事先通知,而韓國則是輕描淡寫地表示對中俄軍機進入其防空識別區一事感到遺憾,造成雙方態度不同的原因大概是韓方收到了事先通報,日方在此情況下感到了國際地位的差異,在沒有美國幫忙撐腰,亞洲舞臺上,自己竟然排到了韓國之後,這或許是日方在意的點。而令日本更擔心的是中俄戰略結盟。
  • 菅義偉拒絕訪韓,對韓國執政黨施壓 日媒:日韓關係可能將繼續惡化
    日本對韓國執政黨繼續施加壓力,強硬表態如果韓國政府不採取日方能接受的措施解決二戰勞工問題,日本拒絕訪問韓國。據日本媒體稱,今年由韓國擔任主席國的韓中日首腦會議將很難舉行。 據報導,菅義偉內閣上臺後一直堅稱:「堅持原安倍內閣的外交方針不動搖。」韓國媒體認為,從菅義偉擔任官房長官開始,菅義偉對韓國的態度就已經是「非常嚴厲」了。
  • 不等川普下臺就想登新船,菅義偉能收好「爛攤子」嗎
    據路透社消息稱,日本首相菅義偉於當地時間12月22日表示,他希望儘快與美國當選總統拜登會面,就美日安保條約、新冠疫情和全球變暖等問題進行討論。報導稱,菅義偉還表示,日本正準備為明年的夏季奧運會實施全面的新冠預防措施。菅義偉的這一舉動不可謂是不大膽,要知道"舊王"川普可還沒走呢,當著懂王的面菅義偉這就要搭上拜登的船了?
  • 美國慫恿小弟打頭陣,又要開建第一艦隊?中國該如何應對
    看來,拜登也不是什麼善茬,美國大選在法律和程序上還沒有結束,拜登就說出這種話,中美之間的博弈,路還很長。而在11月12日,日本首相菅義偉在向拜登祝賀時,拜登同樣聲稱,釣魚島是《美日安保條約》第五條的適用對象。此外,11月16日,臺灣地區駐美國代表還與拜登的外交政策顧問進行了「通話」。
  • 中美之間日本如何選擇越來越困難,中日關係存在突破可能性
    據參考消息網9月19日報導,世界報業辛迪加網站9月17日發表題為《日本搞地緣政治平衡的難度加大》的文章稱,安倍晉三上月因健康原因意外辭職,他的繼任者菅義偉能否在中美緊張關係持續危險升級之際繼續推行安倍的地緣政治平衡政策?文章認為,日本在中美之間平衡將越來越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