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據共同社報導,有多名日本政府相關人士在當天透露,圍繞航空自衛隊F-15戰鬥機為搭載遠程巡航飛彈進行的機體改裝,日本政府要求參與該項目的美國政府減少相關經費。這裡的重點是,F-15,是美國開發的戰鬥機。
據悉,日本此舉是因為改裝的初期費用大大超過了預先的估價金額。但是,美方這邊以初期費用增加的原因是零部件缺乏為由,拒絕了日本的要求。
早前,日本政府列入了從2019年度起為期兩年的預算費用,一共為802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0億元)。儘管如此,經費仍然不夠,便在2021年度預算案的申請中追加了213億日元。
自9月以來,日本防衛省幹部在與美國國防部相關人士進行視頻通話的時候,就向對方傳達了對初期費用增加的擔憂,並表示如果初期費用持續增加,那麼就不得不放棄在2021年度預算案中列入相關經費。
對此,針對這項"對外有償軍事援助",日本國內有人批評美方要價過高。
雖然日本一直都是美國的"跟隨者",但是在需要"掏錢"的時候,心裡還是會不樂意。這樣看來,美日軍事同盟實際上已經貌合神離了嗎?日本的軍事野心要暴露了嗎?
日本有在發展軍事嗎?
以目前的新聞來看,大家心裡可能會有疑惑。日本還要給美國政府列入軍事經費,那日本自己沒有在發展軍事嗎?
答案必然是不可能的。
首先,日本每年的軍費都在400億美元以上,還經常超過500億美元。這是什麼概念呢?中國是在2008年左右,在軍費上徹底超過了日本。因此,日本的軍費支出數額算是巨大的。
其次,日本是世界上盾艦擁有量第三多的國家。日本擁有的7艘盾艦,雖然核心技術都來自美國,但是這個數字也僅次於中國和美國。而中國是在2014年左右,在盾艦數量和海軍上徹底超過了日本。
因此,日本有在發展自己的軍事,但是美國也一直在幫助日本發展軍事。雖說是幫助,實質上可以說是日本軍隊成為了美國軍隊的有力助攻,逐漸發展成美國軍事的附庸。
這對美國來說是最有利不過了,既可以利用日本在國際上"挑釁",又可以節省自己的軍事支出。最後,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可以對日本進行軍備限制。
可以這麼說,如果有一天,美國不再對日本採取有效的管控,那麼日本很可能會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軍事政治大國。
日本欲推遲日美軍事分攤談判
多名日本政府在12月5日證實,日方打算推遲與美國圍繞駐日美軍費用分攤的談判,等到明年當選總統拜登就職以後再談。
據悉,日本分攤的駐日美軍費用包括美軍基地水電費、日本僱員工資和轉移訓練地點相關費用,2020,此費用一預算總額為1993億日元(約合125億元人民幣)。
日本政府在此時欲推遲軍事分攤談判,很有可能是認為拜登政府在就任後會改變相關方針的可能性比較大,日方認為現在的額度是一種負擔,因為川普政府的要價大幅上漲。不過,一名匿名的首相官邸官員透露給共同社記者,稱即使日方與美國現政府達成了延遲談判的協議,拜登在上任後也很有可能不認可日方的要求。
日本的軍事野心
雖然目前日本與美國的關係正在不斷增長,但是,日本在軍事方面的舉動,會被認為其實日美軍事同盟的關係已經貌合神離。
在菅義偉上臺後,日本的軍費預算一直在創新高。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菅義偉的這個舉動,是在為擺脫美國做準備嗎?
今年,全球都被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是在這種敏感時刻,日本卻不斷地提高自身的軍事費用,居心十分可疑。日本對此回應稱,之所以軍方能夠申請如此多的軍費,是在為兩個新的軍事項目提供支持。雖然經濟已經受疫情影響,但是菅義偉在自己國家的軍事支出方面還是毫不含糊。要知道,日本要想愈發強大,就必須走獨立自主的道路。雖然如此,但是也不得不向美國支付高額的軍事經費。
因為,日本必須加強美日同盟的關係,以此可以對中俄兩國採取比較強硬的策略。要說美日軍事同盟已經貌合神離倒也不至於,只是日本也擁有著自己的小野心。
而日本對於美國也十分重要,因為日本是美國控制亞太地區的關鍵節點—,只要日本脫離了美國的控制,美國必然將失去對亞太地區一定的影響力。
綜上所述,美日軍事同盟不能說貌合神離,只能說在一定程度上,雙方都在各取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