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最不應該遺忘的歷史,《八佰》:華語戰爭片的新標杆

2020-09-10 憶我

從2019年7月撤檔到2020年8月21號定檔,《八佰》終於來了,據傳,這部電影投資拍攝金額高達7億,是亞洲首部全片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商業電影,集齊了10位影帝級別的演員,劇本打磨將近10年,也是管虎籌備時間最長的電影。

《八佰》以1937年淞滬會戰時四行倉庫保衛戰為主題,描寫了「八百壯士」以敵我懸殊的兵力,拼命守衛上海最後一道防線整整四天四夜,抵擋住日軍的輪番進攻的悲壯故事。


在《八佰》裡,以一批在四行保衛戰之前臨時被收編進團的散兵遊勇著墨最多,因此,觀影時更有沉浸感。

這群人中,有張譯飾演的「老算盤」

姜武飾演的只會吹牛的老鐵

王千源飾演的神槍手羊拐

歐豪飾演的逃兵端午

這群人在面對戰爭時,都千方百計著想著逃跑,在他們身上,看不出《八佰》中那種捨身取義、慷慨凜然的英雄氣概,他們只是對戰爭一無所知的普通人,一點一點被捲入這場毫無退路的戰爭,從一開始逃避逐漸意識到自己是這場戰爭的一部分,他們最後成為了真正的戰士,成為了「八佰壯士」的一員。

除了「八佰壯士」外,對這場戰爭的觀眾的描寫也頗多。四行倉庫和租界的一河之隔,卻是兩個世界,河的這邊,歌舞昇平,河的另外一邊,炮火連天。由於租界的存在,四行倉庫保衛戰也成為史上絕無僅有的民眾可以實時圍觀的戰役。

從戰鬥打響到結束,民眾從麻木冷漠,隔岸觀火到為「八佰壯士」輸送物資,搖旗吶喊,所有觀眾也成為了這場戰鬥的一部分。要想真正打贏這場戰爭,靠「八百壯士」是不行的,背後的四萬萬同胞團結一心抵禦外敵,才是決勝的關鍵。

大多數戰爭片都會對傾向於描寫戰場上的英勇殺敵,去歌頌哪些偉大的領袖們,而真實的戰場哪有這麼多個人英雄主義呢,管虎選擇一群最接近普通人的軍人和人民,通過他們的故事,讓未曾經歷過戰爭的我們,認識到什麼是真正的戰爭,並領略到了戰爭的殘酷,這樣的戰爭才足夠的真實。

《八佰》喚醒更多人對那段歷史的回憶,永遠都不能忘記,殘酷的戰爭為誰而打,英雄的血為誰而流。

相關焦點

  • 《八佰》華語電影新標杆,你能找出比它拍得好的戰爭片嗎
    不說廢話,說一說最近最火的電影《八佰》。我挑不出它有任何的毛病。它就是現代國產電影的第1戰爭片,你能挑出一個比《八佰》拍的好的純戰爭片嗎?和《八佰》這種純戰爭片還不完全是同一種類型。《八佰》的電影質量非常非常高,絲毫不遜於那些經典的戰爭片《拯救大兵瑞恩》《血戰鋼鋸嶺》。
  • 消費歷史,過度煽情,《八佰》也算國產戰爭片新標杆?
    自去年夏天開始,《八佰》就飽受爭議。各界人士的評價中,有為《八佰》鼓掌的,也有批評導演管虎的。事實上,關於《八佰》中「護旗」片段的爭論,不過是對這部電影非議的衍生評論。因為,如果沒有之前管虎個人的微博事件,觀眾對《八佰》的批評至多會停留在煽情愛國劇的層面,而不會挖的這麼深。
  • 《八佰》一部讓不輕易動情的你也會淚流不止的戰爭片
    《八佰》在最開始就引起了極大的爭議,上映?改檔!最終又被選為疫情之後影院重新開放後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新上映影片,這些事實的種種都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就在昨日8月14日網上突然就爆出,電影《八佰》在全國多地開啟第一輪提前點映,《八佰》實時票房已超過1000萬元。
  • 《八佰》——被遺忘的歷史記憶
    早在去年,《八佰》就已經未映先火,當然也引來了不少爭議,最大的爭議是指責導演管虎拜訪孫元良後人,以及電影歪曲歷史,不尊重人民等等。我不想成為一個純粹的民族主義者,所以我儘量避免從意識形態的角度去批評,我只想從社會歷史的角度談談這部《八佰》。
  • 《八佰》登頂2020年度票房全球冠軍!華語戰爭片的一個新標杆
    下半年,電影行業開始發力,許多積壓的好片一通上映,《八佰》便是其中的翹楚!國內票房破80億!成為2020年全球票房最高的電影,同時也將華語戰爭片的熱度推向了高峰!不好意思,這裡忍不住推廣一下,《鬼滅之刃劇場版》已經破200億日元!暫時排名日本影史第五位。
  • 《八佰》首波觀影感受:不完美,但已做到國產戰爭片的極致
    昨晚《八佰》開啟了第一輪點映,藝綻君看完後發現一位豆瓣網友的評價,覺得很符合我的感受:不是《八佰》電影能做到的最好的樣子,但是是當下華語電影能做到的最好的樣子。電影講的啥應該不用我多介紹了,「四行倉庫八百壯士」的故事現在大家都已經知道了,電影就是想讓大家看到他們的悲壯事跡。結合這部電影戲裡戲外發生的一系列事情,就更令人感慨了。這次中國電影飽受新冠疫情衝擊,《八佰》作為影院復工後新上映的首部大片,承擔的是救市重任,我們也希望它能夠不負期望。
  • 《八佰》首波觀影感受:不完美,但已做到國產戰爭片的極致
    ,覺得很符合我的感受:不是《八佰》電影能做到的最好的樣子,但是是當下華語電影能做到的最好的樣子。這次中國電影飽受新冠疫情衝擊,《八佰》作為影院復工後新上映的首部大片,承擔的是救市重任,我們也希望它能夠不負期望。
  • 《八佰》,華語戰爭片的新高度
    《八佰》值不值得去看一看? 在這部電影裡,我不僅看到了戰爭片應該有的悲壯和熱血,也看到了歷史的倒影。,還是這「八佰」勇士。彼時的國人突然意識到,我們追逐的不應該再是黃浦江畔的紙醉金迷和燈紅酒綠,而應該是延安窯洞中的篳路藍縷和自強不息。這種堅韌和堅持,即使今天也深深烙印在國人心中。 就像謝晉元在戰鬥動員中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們是中國人,要有中國人的志氣。
  • 《八佰》是一部最不像戰爭片的戰爭片
    《八佰》出乎我的預料,它真的是一部最不像戰爭片的戰爭片電影。為什麼這麼說呢?雖然它是虛擬的人物,卻是真實的事件。然而,看《八佰》全沒有那份痛打「小日本」的快感。電影一開始,便有一群烏鴉在「屍體遍野」的、與天地混為一色的荒山野嶺,「鴉、鴉」的叫個不停。
  • 電影《八佰》背後:不該被遺忘的歷史
    隨著電影《八佰》的熱映,我們為熱血男兒捐軀赴國難的鏡頭落淚,但是在我看來,也難掩導演對歷史的扭曲為我帶來的遺憾。這篇文章,可能沒有讚美!電影《八佰》是基於淞滬會戰,那麼當時是怎樣的歷史背景?但是回望歷史,我們不能一味的歌頌英雄,我們更應該為英雄洗冤。是誰讓我們的英雄留守在了四行倉庫中?只為了做一場政治秀?我們把這樣一種巨大的悲劇氛圍強改成一種捐軀赴國難的英雄行為,我覺得是導演的失德。
  • 30億不是夢,《八佰》為中國戰爭片逆天改命
    如今,向30億進軍的《八佰》無疑打破了這種怪圈。三大題材與兩大流變在《八佰》之前,最近上映的戰爭片應該是2019年的《打過長江去》《解放·終局營救》《八子》,但票房都沒有突破5000萬。《打過長江去》和《解放·終局營救》都屬於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片,前者拍攝的是渡江戰役,後者講述的是解放天津。
  • 30億不是夢,《八佰》為中國戰爭片逆天改命
    同樣由管虎執導,旗開得勝的《八佰》能否分給《金剛川》一點票房運氣?在《八佰》之前,最近上映的戰爭片應該是2019年的《打過長江去》《解放·終局營救》《八子》,但票房都沒有突破5000萬。《打過長江去》和《解放·終局營救》都屬於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片,前者拍攝的是渡江戰役,後者講述的是解放天津。
  • 《八佰》|華語戰爭片的一面旗
    最近國內院線最火的電影莫過於《八佰》了,我也趁著休假的時候去看了這部電影,不得不說,作為華誼兄弟的救命稻草,《八佰》不負眾望,無論是電影的完成度還是拍攝手法,都超過了國內戰爭片的平均水平,也收穫了良好的口碑。
  • 《八佰》:年度最好哭的戰爭片?還是歷史虛無主義?
    《八佰》院線上映那會,列表首頁就出現了很嚴重的兩極分化。一群人說,這是今年看過的最好哭的戰爭片;另一群人說,《八佰》根本沒有尊重歷史,完全是歷史虛無正義。最近,《八佰》上線網絡平臺,隨著越來越多的人觀看了這部影片,關於影片的爭議再次成為熱點,那麼,《八佰》應該如何被看待?
  • 《八佰》不一樣的戰爭片視角,每個人都應該體驗一下
    影片展現出了中華民族最為慘痛的一次戰爭災難,以淞滬會戰作為背景,在這部戰爭片裡,管虎的設置不可謂不巧妙,其中的諸多鏡頭都是通過片中人物的主觀視角來呈現的,一邊是壯士們為了保家衛國寧死不屈,另一邊是隔了一條河租界燈紅酒綠、歌舞昇平,這兩種鮮明的對比從電影的一開始貫穿到最後
  • 管虎:90%的年輕人不知道淞滬會戰,這就是我拍《八佰》的意義
    管虎說在拍《八佰》之前他去各大城市採訪90後,00後知不知道淞滬會戰,90%的年輕人都眉頭緊鎖。但是《八佰》的轟動效應證明在這個時代即使有些重要時刻現在的年輕人或許不太清楚,但他們斷然不會忘記那些年中國傷痕累累的時間段,他們也想要去了解那段不該被遺忘的歷史。
  • 最佳華語戰爭片,配嗎
    先說我的答案:《八佰》對得住「華語戰爭片新標杆」的稱號,但與此同時,電影也有單薄或者說擰巴的地方。艾叔今天就撇開電影之外的爭議,聊一聊這部或許是今年最重要的華語電影。技術層面,《八佰》之精細之細緻之宏大是無可挑剔的。
  • 《八佰》中有哪些與真實歷史不一樣的地方?
    無論是演員、攝影,畫面都達到了讓人震驚的效果,可以說它是華語戰爭片的一部標杆。它改編於1937年的真實歷史事件:四行倉庫保衛戰。對比歷史,其實劇中還是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歷史上楊惠敏是用油布包著送過去的,從蘇州河遊過去的方式也是影片中和歷史不一樣的地方之一,這種說法充滿了現實的不可行性
  • 花費7億,耗時10年,為啥說《八佰》是國產戰爭片的新標杆?
    《八佰》是一部歷史片,更是一部戰爭片。而《八佰》所反映的戰爭,卻有著極其特殊的意義。想拍一部電影,肯定用不了這麼久;想拍出心目中的《八佰》,可能真的需要十年。》劇組不可能根據現有的影視城來拍攝。影史上有著許多例如《拯救大兵瑞恩》、《血戰鋼鋸嶺》等經典戰爭電影,但是《八佰》在一個角度上做到了極致——沉浸感。
  • 花費7億,耗時10年,為啥說《八佰》是國產戰爭片的新標杆?
    現在,三日票房超8億,豆瓣評分穩定在8分檔的成績,也證明了它是不負眾望的——《八佰》一段歷史《八佰》是一部歷史片,更是一部戰爭片。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部抗日片。由於近些年抗日神劇對於這一題材的負面影響,導致很多人在聽說抗日片後會有一種抵抗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