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作家華祥名:我為什麼十年寫兩本張近東的書

2020-12-20 海峽網

12月3日夜,縱使是冬寒料峭,也擋不住讀書人的熱情。在南京蘇寧易購總部大樓,財經作家華祥名新書見面會現場上,讀者們感受到了陣陣書香帶來的溫暖。

「這本書真的很火!」當晚19點15分,蘇寧大學執行校長殷霞手舉《張近東管理信念》向讀者和網友介紹:「新書上市以來,除開企業文化活動贈書給員工搶先閱讀,還有外部讀者自己購買之外,每天還發現蘇寧內部員工更是通過各種渠道申領該書。所以看出大家對這本書的熱情真的很高!今天前來的,絕對是書粉……」

▲ 蘇寧大學執行校長殷霞稱這本書真的很火

從青島慕名而來的鄧旭峰,早早就等候在見面會現場,希望能夠拿到華祥名的親筆籤名:「等會請華老師在書上簽名,我想帶多幾本回家。」現場除了蘇寧人外,還有眾多外部讀者的加入。

現場內,讀者們在聚精會神傾聽華祥名暢談新書創作背後的故事,大家爭先恐後提問,氣氛輕鬆活躍;現場外,更有近20多萬人同步觀看,網友紛紛留言互動。

《張近東管理信念》由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旗下的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財經作家、資深媒體人華祥名,十餘年深入觀察,七年傾心調研,三年潛心創作,全場景、全視角、全方位地記錄了蘇寧從一家空調專營店,到世界零售巨頭的崛起之路,也傾情講述了一家世界500強企業的中國智慧。

▲ 蘇寧易購集團副董事長孫為民稱讚新書充滿激情而非常有價值

「這是一本非常有激情的書!」成書之前,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和蘇寧易購集團副董事長孫為民等蘇寧高管,與華祥名有著近10年的深度交流。這次談及對《張近東管理信念》的感受時,孫為民還透露:「雖然新書只有近20萬字,但此前華老師在對蘇寧長達7年的研究中,已經發表了十多萬字的稿件,這次還收集了600多萬字的資料。」

對此,孫為民深情說道:「我不僅被華老師深厚的文筆以及紮實的調研準備所折服,更是被書中透露的寫作者激情所感染和打動。從這一點上說,這是一部厚積薄發的作品,更是一本有衝擊力的書。」

孫為民語氣堅定地認為:「這是一本時代和個人結合的書,華老師在寫作時展現出的方法思路與一般企業書籍的傳記體、歷史傳記不同。實際上,新書結合著時代背景發展下的蘇寧,與蘇寧掌舵人張近東在商業變化中的所思所想,將時代和個人的完美結合,生動地表達了出來。放眼全局,這本書不光對蘇寧有著重要意義,更對個人、企業、社會,書中體現的思想性與價值性都很大的意義。

直播現場,數十萬讀者在線觀看

歌德曾說過,未曾在長夜痛哭的人,不足以談人生!」在回答讀者創作艱辛時,華祥名如此傾情的一句話,引得現場陣陣掌聲。他表示,寫作過程中度過了太多不眠之夜,期間,母親還經常在深夜與自己通話,告誡他注意身體時,甚至電話中多次哽咽。

談及創作歷程時,華祥名激動地說道:「這本書七易其稿,第一稿寫了60萬字:不知度過了多少不眠之夜。寫得好時,我亢奮難眠;寫得不好時,更是無法入睡,這三年來,我一直都在痛和快樂中度過。所以我在後記中說,我終於可以好好睡一個好覺了,下一個夢依然很長……」

讀者排隊等待籤名

華祥名答讀者問 

下文根據見面會現場錄音實況整理,內容有刪減,標題為編者所加。

▲ 現場書粉積極互動

讀者:您之前就寫過一本關於蘇寧的書《零售沒有終點》,這次新書巜張近東管理信念》,請問您為什麼堅持10年寫張近東,可以跟直播觀眾介紹一下嗎?

華祥名:時間是最好的敘事者,命運有時充滿巧合。

今年對於我們,都是一個特殊的年份。從蘇寧1990年成立算起,到如今成為世界零售巨頭,蘇寧已走過30年;對於我來說,從我發表的第一篇處女作算起,到現在這本新書的出版,我寫作已經長達30個年頭——這兩個「30年」不謀而合,也算是一種緣分吧。

其實,我和蘇寧的不解書緣,還可以追溯到10年前。

10年前,我從南方報業,調到人民日報社江蘇分社那棟樓上班,離你們這個地方不到300米。算起來,我們做了差不多10年的好鄰居,我每天上班都要經過這裡,我看見這棟樓當時還在打地基,眼見他蓋起來,大批大批的新人入住,也眼見蘇寧越來越大,越來越好。

10年來,我始終認為蘇寧每一次轉型,對中國傳統產業都會產生深遠影響!我一直對蘇寧保持著關注。也有幸近距離見證著了蘇寧的轉型發展。蘇寧每次的轉型發展的節點,以及大事發布,我都會第一時間親臨現場,帶隊採訪,第一時間寫出深度文章,發在我所供職的媒體和我的公眾號上。直至後來,這60多篇深度報導,被蘇寧大學全部匯集成一本書,現成為蘇寧大學的內訓讀本。於是便有了先前那本《零售沒有終點》。

接到寫《張近東管理信念》這本書邀請的時候,是四年前的秋天。起初我很猶豫,後來我才知道,蘇寧要把這本書當成內訓讀本,寫一個世界500強企業的內訓讀本,我感到任務光榮而又艱巨。

記得當時猶豫了兩個月,中途我還推了三次,後來盛情難卻,還是把這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答應了下來。

▲現場書粉積極提問

讀者:中國有這麼多企業,華老師為什麼偏偏想寫蘇寧?

華祥名:驅動我寫蘇寧,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蘇寧是最能代表中國企業。

中國的企業大多有這麼一個特點,做大很難,做長更難。中國不缺百強企業,缺的是百年企業。中國企業的生命周期平均是3.9年,中小企業是2.5年,而蘇寧已經做了30年。並且做到了中國第二大民營企業(這個榜單是國家工商聯發布的,華為是第一),這很難得。

中國諸多大的網際網路企業,都有國外人投資的身影,但是蘇寧是沒有外資成分。中國經濟要騰飛,還要靠自己的百年老店。近30年來,是中國民營企業發展最為迅猛的30年,民營經濟奉獻了中國60%以上的GDP。除了張近東先生,還有恆力集團董事長陳建華,福耀玻璃的曹德旺,這些民營企業家,對於中國經濟發展,都作了很大的貢獻。

第二個原因,蘇寧最能代表中國零售業。

我曾經寫過一句話,沒有線下哪有線上呢。現在的網際網路零售業巨頭,可能網際網路基因強點,但零售基因是不如蘇寧的。從某種角度講,蘇寧最有中國零售基因。

30年前,蘇寧從寧海路一家小小的空調專賣店起步,做到中國最大的電器連鎖公司,再到後來發展線上線下,直到現在的全渠道,全品種,全場景。我想,這樣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走了30年的蘇寧,應當是有自己服務標準。

大家都知道,一流企業做標準,二流企業做品牌,三流企業做產品,而這三個層次,蘇寧都經歷了。現在的蘇寧做的是標準,而有些零售巨頭還在賣產品,或是做品牌。蘇寧現在提倡的「專注好服務」,就是為行業提供了新的標準。

我曾在書的簡介中寫道:

「一部中國現代零售史,半部看蘇寧——一部蘇寧的轉型發展史,也是一部中國現代零售業的進化論,讀懂了蘇寧,就讀懂了中國現代零售業的進化論。

▲從青島趕來的書粉鄧旭峰

讀者:華老師在創作這本書的過程中,有沒有遇到什麼難點?是如何克服的?

華祥名:寫作的過程肯定是非常艱苦的,期間七易其稿,第一稿寫了60萬字,後來不斷修改,改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因為白天忙於媒體採編管理工作,而且對於寫作者來說,夜晚是創作靈感的迸發期,所以那三年裡,熬夜是我的常態。

記得有一個凌晨,母親做了一個夢,夢見我病倒了,於是夢醒後,母親趕緊給我打來電話,當得知我還沒有睡,還在寫作,於是哽咽地在電話那頭責備我,你這是在拿命在寫字啊。後來,我在後記中,再次寫了我的母親——但願此書能為一字不識的母親,帶去一絲慰藉。

歌德曾經說過,未曾在長夜痛哭的人,不足以談人生。現在回想起來,我寫這本書,不知度過了多少不眠之夜。寫得好時,我亢奮難眠;寫得不好時,更是無法入睡。寫書的三年來,我一直在痛苦快樂中度過。

從事寫作30年,還有句話也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做正確的事,比正確地做事更重要;寫什麼,比怎麼寫更重要!」

在接下寫書這個任務後, 我有半年不敢落筆,不知道寫什麼,在你們這個樓的附近,我每天至少走了2萬步,不停地走,不停地想……         

直至後來,我從哲學上得到了靈感,把主題定在了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提出的三個問題上:「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

現在的書分為三部分:第一,蘇寧從哪裡來?第二,蘇寧現在幹什麼?第三,蘇寧未來往哪裡走。

按照這個思路做完提綱後,張近東先生以及蘇寧高管,都認可了我的想法,這也是我現在書裡所呈現的三個部分。

主題想好了,然後我想講一下這個書是怎麼寫的。

因為是內訓的書,所以實用性,高過趣味性。於是在寫作中,我有一個大膽的構思,就用蘇寧來印證蘇寧,用張近東,來印證張近東。因為30歲蘇寧的實力,是不需要用別人來驗證的。這也符合張近東先生的信念。

現在這本書每一個章,前面有一句張近東先生的話,後面蘇寧30年史料來印證這句話。

這種歷史寫作觀,給我寫作帶來很大的挑戰。

在寫這本書的時候,一是收集了張近東先生30年所有的講話,以及所有的蘇寧轉型故事,這些資料有近600萬字,今天我帶來了,也作為了禮物送給蘇寧;二是讀了近200本關於蘇寧相關相近的書,都是關於世界零售業的。我必須了解中國零售業的發展,了解世界零售業的格局,才能搞懂張近東先生的理念。

▲ 現場氣氛熱烈

讀者:寫書的過程中,有沒有什麼小故事可以跟我們分享一下?

華祥名:那是2019年12月的一個午後,這本書差不多寫好了,我去張近東家中定稿。那天上午,他還在蘇寧召開29周年公益司慶,當天中午拔完牙,本來以為那天的採訪要改時間,沒想到他一刻也沒休息。從醫院一出來,下午就接受我的深度採訪,一聊就是四個多小時,語調一如既往鏗鏘有力...... 晚上還陪我吃晚飯,一點也不像剛剛拔完牙的神情。大家知道,拔牙是很疼的。如果是我,拔完牙沒有休息幾天是不敢見人的。但是這卻一點也不影響他的採訪安排,以及他的激情表達。

通過這個小故事,我想說明張近東先生是一個非常守信用的人,也非常能吃苦的人。這些企業家精神也成就了蘇寧,也更好回答了「為什麼是蘇寧,為什麼是張近東」,後來,我將這些精神,總結為張近東的七種制勝法寶,寫進這本新書的前言部分。(遼遠)

免責聲明: 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如涉及作品內容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工作人員聯繫(18731251601),我們將第一時間與您協商。謝謝支持!

相關焦點

  • 華祥名三年磨一書:《張近東管理信念》出版
    現將新書前言部分,刊發於此,以紀念我那些不曾忘卻的記憶……文 / 華祥名10 年前,人們對於蘇寧的轉型認識,傾向於兩個極端——一些人把它描述成一支戰無不勝的零售「鐵軍」,另一些人則認定它會走向衰落。事實上,蘇寧30年的歷史充滿了艱辛,轉型也曾充滿了質疑,毫不誇張地說,是九死一生。蘇寧的故事有著某種強烈的中國味道。
  • 張近東的關鍵時刻
    有分析認為,張近東本輪股權質押與蘇寧即將到期的債券有關。就在12月11日,蘇寧公告顯示,百億債券已提前兌付。儘管蘇寧處於風口浪尖,但創始人張近東面對媒體依然鎮定自若。他說「面向第四個十年,蘇寧將全面向「零售服務商」升級。持續加強在小微、農村、實業製造三個重點領域的賦能」。
  • 蘇寧張近東的管理心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在《大敗局》一書的開篇中,寫過這麼一段話:「如果你面對的是一家在幾年乃至幾十年的經營歷程中一帆風順、從來就沒有遭遇挫折和失敗的企業,那麼,要麼它是一個上帝格外呵護的異類,要麼它根本就是一個自欺欺人的泡沫。」企業經營不易。
  • 上遊薦書|寫村莊寫成名作家的梁鴻終於出虛構小說了
    一如開頭所述,梁鴻的兩本有關「梁莊」的作品一方面給她帶來了名氣,另一方面也讓讀者們在慣常思維中對她有了一些「限制」。因此,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梁鴻首先談到的就是其實那只是自己的一個側面,「我同時也在寫虛構類的作品。」
  • 書業觀察|臺灣試行圖書公共出借權,愛書人書寫香港書店十年
    另外,同樣是2018年,香港公共圖書館公布的年度成人中文借閱圖書(小說+非小說)排行榜前20名,旅遊書佔去一半,餘下則由金庸及亦舒小說包攬,可以說這也是香港作家呼籲推行圖書授借權的重要誘因,甚至比臺灣地區作者更為強烈,因為他們比引進書的作者對香港人更有吸引力。
  • 蘇寧而立,張近東的三十年
    2006年,黃光裕前來拜會張近東。在南京鐘山高爾夫球場,37歲的黃光裕跟43歲的張近東說,國美要收購蘇寧。張近東說:我不賣,你也買不起。如果做不過你,我就送給你,不用你買。國美和蘇寧的競爭,是中國零售連鎖行業歷史上最經典的一場戰爭,日後被稱為「美蘇爭霸」。與國際政治鬥爭中美蘇爭霸以美方獲勝的結局相反,中國市場上的美蘇爭霸,以蘇方的獲勝而結束。
  • 我為什麼自己的書一本沒寫:因為除了工作,我沒有生活
    最近奇葩說上腦,拿到《我為什麼自己的書一本沒寫》我又想開腦洞了。明明寫書了,還拿《我為什麼自己的書一本沒寫》這個做書名,這不是睜著眼睛說瞎話嗎?是我瞎還是你瞎啊!什麼叫「寫自己的書」啊,不夠格當然不能有「寫自己的書」了。還是說「自己寫的書」呢?自己想寫書為什麼不寫呢?是要我們跟你一起望梅止渴嗎?
  • 《你好,之華》:能讓我幸福的人,我沒嫁給他
    之華還要趁機發揮自己的軍師作用:你可以給她寫信啊,我幫你交給她。尹川寫了,可她沒交給姐姐。當尹川知道她把信全都壓下來沒有交給之南後,生氣地質問她為什麼的時候,她滿臉通紅,支支吾吾說不出來,只能說,對不起。年少的我們,連自己的喜歡都不知道如何處置,又怎會知道如何處置別人的喜歡?
  • 蘇寧30周年慶,張近東明確新十年使命:服務行業和社會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27日16時30分訊(通訊員 黃春霞)昨(26)日,蘇寧舉辦30周年公益慶生儀式,蘇寧集團董事長張近東現場表示: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蘇寧將進一步強化做社會化企業的定位,「聚焦零售主業,賦能行業發展、服務社會創業,既是蘇寧的商業模式,也是蘇寧的社會責任。
  • 王朔點評餘秋雨:是我的晚輩,寫的根本「不入流」,不配稱作家
    王朔直言:不配稱作家,根本「不入流」王朔是一個直言不諱的人,在一次訪談中,王朔先生談到了餘秋雨,他說,餘秋雨的東西說穿了,就是傳統文化的瓊瑤,他是用瓊瑤的方式解釋傳統文化。在王朔的眼裡餘秋雨頂多算是一個遊記作者,還不能稱為是作家。並且聲稱他的作品在文學界真的是不入流,寫點遊記什麼的完全沒有意思。
  • 收購家樂福一年後 張近東吹過的牛兌現了嗎?
    完成交割後,張近東給家樂福3萬員工寫了一分內部信,他認為零售變革已進入深水區,雙方的合作是行業升級的必然選擇,「時代需要蘇寧和家樂福這樣在各自領域對零售本質有著深刻理解、擁有核心能力的企業走到一起,積極探索零售發展的新道路,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張近東說:家樂福中國才24歲,蘇寧也不到30歲」,「中國零售業的90後青年」的攜手,對未來要有充分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 著名旅美作家於梨華先生逝世
    任茹文說,於梨華一直非常關心家鄉,對寧波的文學事業尤其是青年作家非常牽掛。2013年她回家鄉出席活動,和鎮海同鄉和鎮中校友嚴國榮先生共同設立「於梨華青年文學獎」。「於梨華先生希望能為家鄉的青年作家成長搭建有效平臺,推動和促進寧波文學事業繁榮發展」。
  • 十年寫了25部小說,她是顧漫之後,最好的暖文作家……
    如暖萌治癒系作家顧西爵、懸愛治癒系作家丁墨、婚戀甜寵作家姒錦等等…… 他們的創作風格雖然不同,但同樣都是行業裡優秀的暖文作家,有自己獨特的創作特點。 而除了這幾位暖文作家之外,還有一位暖文作家也非常優秀,她就是晉江的墨寶非寶。
  • 《法華作家》公眾號 第六期
    可是為什麼法國餐廳裡卻鮮見這道名菜呢?難道真的是因為蝸牛現在越來越稀少麼?那為什麼大小超市裡卻屢見它們的身影呢?一次,我和一個朋友在十三區中餐館裡吃飯,發現菜單上竟有炒蝸牛,便點一份。吃著這味道和法餐差不多的蝸牛,我忍不住大發牢騷。 朋友哈哈一笑,說:「吃蝸牛得吃新鮮的,那才美味,現在法國超市市場上賣的大都是先經過加工的半成品,就連這些餐館裡的也差不多。
  • 蘇寧30周年慶,張近東:新十年發展聚焦零售,深化服務
    12月26日,蘇寧舉辦「30周年公益慶生儀式」,蘇寧集團董事長張近東總結回顧了企業三十年創業、創新發展歷程,並發布了蘇寧新十年發展戰略,其中「聚焦」和「服務」成為關鍵詞。張近東指出,下個十年,蘇寧將聚焦零售主業,在業務層面做精做深、做專做強、做好做優。蘇寧將進一步聚焦商品供應鏈、用戶運營、服務建設、技術能力四個方面的基礎能力建設,構建智慧零售的創新機制。
  • 蘇寧零售雲3年擴張7000家,張近東加大開放的底氣是什麼?
    "面向第四個十年,蘇寧將全面向零售服務商升級,進一步加快社會化發展步伐,加大開放賦能的發展計劃,助力行業轉型升級。"12月13日,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在蘇寧內部工作指導溝通會上明確了企業新十年開放賦能的主基調,並強調將重點通過零售雲等方式加大智慧零售全鏈路能力輸出。
  • 財經作家吳曉波做客問吧,等你提問
    吳曉波,著名財經作家,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系。他既是作家,也是商人。2009年被《南方人物周刊》評為年度「中國青年領袖」,開創了國內首檔財經脫口秀節目《吳曉波頻道》。        商業記者出身的吳曉波,從30歲開始寫書,《大敗局》、《激蕩三十年》、《跌蕩一百年》,《浩蕩兩千年》、《歷代經濟變革得失》是他的主要著作。
  • 我為什麼不主張看勵志書?
    儘管閱讀本身並沒有對錯,但是,就我個人而言,有些閱讀其實是浪費時間與精力,倒不如趁這個時間好好休息,如閱讀勵志類的書籍就是如此。也就是說,我個人是非常不主張閱讀勵志類的書籍,為什麼?書香錢鍾書先生講得好,身為作家,寫得越多,讀者越辛苦,為什麼?因為你寫得越多,讀者需要浪費更多的時間去閱讀你的作品,若你是著名作家的話,受眾更廣,讀者更多,以至於耗費的時間就更多。
  • ——讀梁海明《你不知道的財經真相》一書有感
    但每個時期都有那麼一批敢說真話,敢揭露真相,敢把公關媒體不告訴民眾的原本事實情況真實的呈現給大家。這樣的人並不少,解放前魯迅、郭沫若、茅盾、丁玲,我們可以稱呼他們為文學勇士,文壇大家。而在如今又有多少這樣敢說真相敢揭露事實的人?財經金融領域,我偶然看到一本名為《你不知道的財經真相》的書,但凡用此類標題的大多是面向金融相關但又非科班專業出身的人士,以及炒股或者買點基金等投資的普通百姓。
  • 英國作家蒙蒂菲奧裡:在寫歷史書的空檔,我為拯救自己的人性而寫小說
    從史達林到薩申卡:「在每兩本歷史書之間,我要寫一本小說」後來我決定再也不去前線了,我要去檔案館工作,於是我開始了第一本書《葉卡捷琳娜大帝和波將金》的寫作。多麼精彩的故事!多麼有吸引力的人物!她聰明絕頂,有高超的政治手腕,在性生活上非常放縱,波將金公爵是她的一生摯愛。他們分享一切,一同統治著俄羅斯帝國。我覺得他們是人類歷史上最成功的男女搭檔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