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奇葩說上腦,拿到《我為什麼自己的書一本沒寫》我又想開腦洞了。明明寫書了,還拿《我為什麼自己的書一本沒寫》這個做書名,這不是睜著眼睛說瞎話嗎?是我瞎還是你瞎啊!什麼叫「寫自己的書」啊,不夠格當然不能有「寫自己的書」了。還是說「自己寫的書」呢?自己想寫書為什麼不寫呢?是要我們跟你一起望梅止渴嗎?還是你要拿這個書名來激勵我們呢?道理我們都懂啊,不是誰都能寫書的,也不是隨便一個人就能當作家的,那麼這個書名的意義,就純粹是「標題黨」了麼?現在真時毛啊,標題黨從網絡侵略到紙媒了。那最後的靈魂發問:為什麼呢?有答案嗎?好像答案就是,這是一本黑色幽默的文學大獎獲獎作品而已。哇,我發現「而已」用在這個詞尾,簡直是有史以來最高級了,高級得不得了,是這個詞獲獎了,最高榮譽獎。「而已」這個詞何得何能,能爬到大獎後面。
一本挑戰悖論的不可能之書。
烏力波文學經典。
幽默解剖寫作欲、探究寫作之難。
我好喜歡貓三立總結的一句話:論怎麼把寫不出書寫成一本書。作者在這本書裡,是要著力解讀這樣一些難題:充滿寫作欲望,卻又難以成篇。是什麼阻礙了他的寫作?與文字的關係?與語言的關係?與自身經歷的關係?與自我理想的關係?
作者一定不熟悉網絡世界。在今天,什麼人都能寫書的,當然不是出版的紙質書,而是「網文」。如果「網文」也能叫作書的話,本人不才,就寫過三本,都在20萬字左右的。現在的流行,提暢任何人都可以寫起來,也應該寫起來,每天堅持寫二千字,並不難。可以記錄自己所思所想,記錄生活感悟,也能鍛鍊寫作能力。我是這個好建議的福利獲得者,所以我也建議大家都動起筆來,多寫寫。這是一個很好的出口,它也會逼你去多讀書。當思考和素材匱乏的時候,你會不由自主的去外界尋找,也一定會得到更多的知識。
在網絡時代,寫作早不是什麼夢想了。也根本不用糾結自己寫得夠不夠好,只要寫,堅持寫,就是勝利,就是成就,你又不是個作家,你又不是碼字為生的人,所以「我想寫,我就寫;我喜歡,我就寫;有網絡,我就寫……」各種寫起來的理由非常充分,完全不必介懷外界的看法,也完全不在意有沒有讀者。在自媒體盛行的今天,已經很難有人「難以成篇」了。我們都很輕鬆的在自媒體上曬各種文體了。
但是寫作謀篇、謀局還是相當難的。寫作技巧,寫作書這幾年也特別盛行,各種自媒體平臺上大伽們開的寫作課、爆文課都大賣著,受眾非常多,追隨者烏泱泱的。
短小精悍,博學幽默,這本自稱不是書的書以自嘲的筆法,或明或隱地引用、摹仿了近兩百位哲人、文豪,在脫口秀般的節奏中設下一個個腦力挑戰,抽絲剝繭地解剖寫作欲望,令人思考寫作與文學的真諦究竟為何。
《我為什麼自己的書一本沒寫》是一本很薄很薄的小冊子,甚至沒有一些畢業論文厚呢。我估計字數超不了10萬的。作者的吐槽能力超強,他口中要寫而寫不出來的書,不知道到底是哪本書,後來出版沒有。十五頁過去。作者開始描述那本不存在的書和寫不出來的原因,不時與讀者對話。但是,這種對話到底對於讀者來說,意味著什麼呢?肯定不僅僅是黑色幽默,我想把它當作一本寫作培訓書來讀,因為我讀過不少十萬+自媒體爆款作者出版的寫作書,發現跳開套路和技巧,都沒有《我為什麼自己的書一本沒寫》這本小冊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