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400億柔性半導體項目陝西坤同負責人:核心技術骨幹都在...

2020-12-24 新浪財經

來源:財聯社

《科創板日報》(西安,記者 畢華章)訊,原計劃投資近400億的陝西坤同半導體,是號稱國內首個專注於柔性半導體暨新型顯示技術開發與自主化的項目,其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市場的目光。

《科創板日報》此前的報導中,獲得陝西坤同半導體董事長李肖燕的獨家回應:「不管有多少困難都會做下去。」

雖然尚難說為市場吃下一顆「定心丸」,但這一表態,至少讓關心該項目及公司發展的人士,有了稍許寬慰。

上次囿於時間安排等情形,陝西坤同半導體董事長李肖燕未能詳細展開話題。此次她委託陝西坤同半導體公司相關負責人趙總(以下簡稱趙總),獨家接受《科創板日報》專訪,就市場關心的話題,作出細緻回應。

|談總經理離職:主要負責市場銷售不影響核心骨幹

《科創板日報》:原總經理卓建宏是去年10月突然離開的嗎?

趙總:至少是沒有正常交接。正常來說,到任何公司應該有一個月的交接,很清楚的交接,有一個過渡期,這是必要的。但事實結果就是他走了,這個我們不妄加評論。董事會臨時接管了目前公司的運營。

《科創板日報》:卓總那邊究竟是什麼原因離職的?

趙總:其實我沒有見過卓總,他離職以後我才來。因為都在圈內吧,我覺得卓總遲早應該會給大家一個交代。

他走了以後,公司董事會臨時接管了公司整個的運營和管理,又遇到重組階段,事情蠻多的。卓總的事情我們現在也沒有任何追溯。

《科創板日報》:市場也有關心,卓總的突然離職是不是由於被競爭對手挖去?

趙總:這個我們不妄加猜測,他的確是走了,也的確是沒有任何交接。至於他去市場哪家公司,也不是我們特別關心的問題,我們還是著眼於本身的項目,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公司自己的整改和運營上。

1月份公司開始整改,2月份又遇到疫情,我們把精力都放在自己關注的核心問題上,增加自己的競爭力。其它一些外部的猜測,其實我們沒有過多去關注。

《科創板日報》:原總經理和相關團隊的離開,引起市場一些擔憂,畢竟他在業內已經多年。對這點,公司是如何應對的?

趙總:其實卓總以前的職業背景是做銷售市場業務的,去年10月底他沒有和公司做好任何交接就直接走了。

核心團隊沒有離開,核心團隊的人都在。目前看到的員工爭議,屬於非核心員工,主要是去年校招的學生,或者是社招的非核心部門的員工,核心部門的人都在。

《科創板日報》:卓總之前也是負責陝西坤同公司的市場和銷售業務?

趙總:卓總是陝西坤同總經理,他的背景主要是市場和銷售這個領域。其實他的走,不存在說帶走核心研發人員,這個是不存在的,核心的研發人員都在。

|談復工進度:日韓歐美供應商仍受海外疫情影響

《科創板日報》:外界關心公司資金緊張的情況,大股東沒有實繳註冊資本的原因是什麼?

趙總:這麼大的項目,在它發展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我們股東方也是在不斷地調整。預期做這個項目要投四五百億這麼多錢,前期會有前期的問題在,倒不是說(實繳)出資是0就一定會怎麼樣。

做這個項目之前,其實也是做了很多方案,本身需要投這麼多錢,前期也是在不斷做一些內部調整和整改。

《科創板日報》:公司目前出現的情況,是不是與外界質疑的資金沒有到位、公司運營緊張有關?

趙總:我覺得一個大項目的正常運轉,牽扯到方方面面。我們是從2020年1月份進入整改期,內部其實是沒有停止運行的,核心骨幹都在,我們每一步做的也是蠻踏實的。

其實也是天災人禍,碰上疫情,這是每一家公司都沒有預料到的。坤同和很多大公司一樣也遇到了這樣的情況,所以一直拖到現在。是這樣的原因。

公司目前遇到的情況,可能大多數公司也都會遇到,陝西坤同正好是一家高科技公司,又是一家初創公司,可能會在這個階段要艱難一些。但是這個項目一定是要做下去的,李董及核心團隊是很有決心的。

《科創板日報》:相當於說確實遇到了一些難題,但是依然要推進下去?

趙總:這個項目本身是一定要去完成既定目標的,我們每一步走的還是蠻紮實的,畢竟項目投資這麼大,我們還是希望每一步都走的穩一點,如果發現問題,我們會及時整改。

《科創板日報》:出現目前的情況,有沒有提前預料到或者做好預備措施,包括資金籌措進度等?

趙總:我覺得事物總是在變化當中,包括公司組織也是在變化。做一個大項目會做好方方面面的預案,可是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斷調整和變化當中。

但是陝西坤同這個項目肯定要做的,這點無需置疑,從董事長到核心骨幹,我們對技術是非常有信心的。並沒有像外界傳言的停止,我們現在也在做人員及組織的優化。

《科創板日報》:新加入的人員是怎樣的?

趙總:一家公司通過每件事情都在總結經驗,在用人方面,我覺得我們的標準只能更高,不會更低。

《科創板日報》:復工或整改進度怎樣,預計需要多久可以恢復正常?

趙總:我們很難和媒體講一個具體的時間,只能說,的確受到了疫情的影響。

作為坤同這麼大的項目,不只是受到了國內疫情的影響。大家看到的都是國內疫情已經快結束,但其實我們的上遊供應商很多是日韓和歐美的,其實國外的疫情對我們影響現在更大一些。

大家認為現在國內疫情好了,我們項目為什麼還不開工?其實我們是先受到國內疫情的影響,後受到國外疫情的影響。

整個產業鏈是很長的,對坤同這麼大的項目來說,的確是這樣的。因為沒法做嘛,目前日韓歐美都是這樣的。

客觀來講,疫情對我們的影響還是蠻大的。但我還是那句話,每個公司受到影響的程度不一樣,坤同正好是高科技又處於初創期,正好又遇到一個很大的門檻。但是我們項目依然要做,而且核心團隊是很堅定的。

其實每個公司都會在不同的階段遇到不同的問題,尤其是在疫情期間。比如一些500強的巨頭,在疫情期間其實也是艱難支撐運營。每家公司有每家公司的困難,還是取決於我們克服困難的決心有多大。

|談經驗教訓:會對此次「摔跟頭」復盤和反思

《科創板日報》:目前公司的管理層或骨幹都在嗎?

趙總:對,都在,核心骨幹包括研發都在。

《科創板日報》:起初有多少研發人員?

趙總:公司總共有320多名員工,其中188名是去年招聘應屆畢業的本科和研究生;有60多名技術骨幹人員,這些骨幹都在。

《科創板日報》:公司在專利的優勢方面怎樣?

趙總:這個不方便透露,我們所有的專利都已經申請,都是備過案的。專利和研發對一家高科技公司,是生存之本。而且上上下下,我們對專利的保護做的是非常好的,但是具體的我不方便透露。

《科創板日報》:新的技術研發進度,會相對慢一些?

趙總:會比較慢一些,目前還處於整改期,等恢復正常運營以後,這些就會很快。

現在還是把內功練好,把每一步走紮實,為後期奠定好的基礎。我們主要關注點都在內部,對外部的一些聲音,其實沒有花大的精力去做這些事情。

《科創板日報》:對於這次出現的情況,公司如何看待或有哪些思考?

趙總:就像一個人走路一樣,摔的跟頭不管大還是小,都會有借鑑。這次的事情我們也學到更多,等公司整改完成後,我們會做一個大的復盤。

事情發生在前期,對一家大型企業來說,並不一定是壞事情,有可能是一個好事情,至少說給我們打了預防針。因為畢竟投資大,避免這些問題在以後經營中發生。

我覺得這是大企業上的一堂必修課,有利有弊。

《科創板日報》:會對這次的過程作一個復盤?

趙總:對,我們會做一個大的復盤工作,對這次事情得與失,或者經驗教訓,管理層會有一個很深刻的復盤。

相關焦點

  • 調查|投資400億!號稱國內首個柔性半導體項目陷停滯 陝西坤同董事...
    《科創板日報》(西安,記者 畢華章)訊,原計劃投資近400億元(約60億美元),號稱國內首個專注於柔性半導體暨新型顯示技術開發與自主化的項目,正面臨著經營考驗。一年半前,陝西坤同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陝西坤同半導體」)計劃投資柔性半導體服務製造基地項目,規劃用地面積約2000畝。
  • 坤同半導體400億項目擱淺 大股東出資無音訊
    來源:證券時報作者:劉燦邦如果一切順利,位於陝西省西鹹新區灃西新城的陝西坤同柔性半導體服務製造基地項目將於今年第四季度開始投產,並於明年第三季度正式批量生產。2018年坤同半導體落戶灃西新城,項目計劃總投資400億元。
  • 豪賭式招商後遺症發酵,陝西坤同400億柔性屏敗局大起底
    財聯社(西安,記者 劉敏)「400億投資、『史上最大』潔淨廠房、達產218億年收入、吸收直接就業5000人....」這是約兩年前,陝西坤同柔性屏項目落地陝西西鹹新區灃西新城時對外界的描繪。如果你將其視為誓言式的承諾,現在將不得不面對徹底失望。
  • 欠薪2000萬元「打白條」 坤同半導體或遭政府問責
    毫無事先通知的情況下,欠薪數月的陝西坤同半導體(下簡稱「坤同」)以電話、簡訊的形式通知400多名員工「主動離職」。成立於2018年,宣稱投資「400億元」的坤同半導體,以「遣散員工」的方式變相宣告了這一投資的終結。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48期:晶片巨無霸回歸!
    通知還要求2020年底移動物聯網連接數達到12億。全國半導體重大項目擱淺率超過12.5%據集微網統計報導,全國2016-2020年27省的301個重大省級半導體項目,所有項目的規劃投資總額高達2.955萬億元。但是,至少有38個項目因各種原因進入擱淺狀態,項目擱淺率超過12.5%,擱淺項目金額達到2715億元,佔總項目金額9.2%。
  • 多產業園區造芯運動爆雷:爛尾項目換個馬甲 仍有地方政府接盤
    福建集成電路產業規模的目標是到2020年達到4000億元,同期江蘇的目標是3000億元,上海的目標是2000億元,陝西是1200億元,浙江、四川、湖北、等地是1000億元,天津和湖南的目標分別是600億元和400億元,僅此數省2020年的規劃目標即達14200億元。而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統計,2019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整體收入為7562.3億元。
  • 多地造芯運動爆雷,半導體項目爛尾;深陷8000億債務危機?恆大闢謠...
    動輒千億目標的集成電路產業規劃、遍地開花的半導體產業園區、各地政府設立的產業投資基金、紛紛上馬的半導體項目、名目繁多的補貼與獎勵是這場運動中各地的標配動作。 據集微網不完全統計,2020年上半年,已有21個省份落地半導體項目超140個,僅統計披露投資額的項目,上半年落地項目總投資額已超3070億元。
  • 電子信息產業開門紅 陝西萊特集團3個高科技產業項目落戶兩江新區
    今(16)日,兩江新區電子信息產業再迎重磅加碼,陝西萊特集團與兩江新區舉行籤約儀式。該集團將在兩江新區增資擴產建設新型顯示產品用核心控制板及精密膜切的生產線,並建立宇隆總部基地及研發中心。陝西萊特集團是一家以光電材料、精密電子和半導體材料三大產業為主體的高科技產業集團,有下屬公司11家,產品廣泛應用於顯示、汽車、半導體和物聯網電子行業。
  • 加快構建「四橫三縱」骨幹水網——水利部相關部門負責人談南水北...
    新華社北京12月12日電 題:加快構建「四橫三縱」骨幹水網——水利部相關部門負責人談南水北調後續工程建設   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12月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迎來全面通水六周年。
  • 「2020-2021年度專題」2020半導體項目籤約成績單:總投資額超5903...
    超3個百億元項目落地江蘇,包括150億元的無錫先導集成電路裝備與材料產業園、百億元的半導體蒸鍍設備及矽晶圓生產項目、30億美元的梧升半導體IDM項目。據集微網不完全統計,江蘇落地項目涵蓋晶片設計、製造、封測等產業上、中、下遊,涉及光刻機、第三代半導體、5G、傳感器、觸控、功率半導體、FPGA、集成電路材料等多個領域。
  • 獨家|楊曉靈系列「感言」 曝光 大家人壽期交保費上200億平臺
    財聯社(北京,記者 路英 王宏)訊,財聯社記者獨家獲悉,12月19日大家人壽期交保費規模達到200億元規模。這是大家人壽自安邦系轉型以來經營的第二個年度,信息顯示,包括續期業務在內,大家人壽明年期交總收入將達500億量級。
  • 日本亞馬遜消費品類兩位核心負責人加盟豌豆公主
    至此,日亞消費品類兩最重要板塊(健康美容和食品飲料)的兩位核心負責人均加盟了豌豆公主。 此前,日本最大B2B電商ASKUL原產品、技術、運營綜合部部長大重 平太已出任豌豆公主執行董事。此外,樂天中國店鋪及國際業務原負責人森谷 知弘、日本亞馬遜車輛銷售業務原負責人遠藤 直樹及樂天新品入駐&EC諮詢部門原負責人辻 麻衣子也加盟了豌豆公主。
  • 智能調光玻璃、柔性OLED用PI漿料……江蘇打開液晶技術產業新大門
    日前,由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智能液晶技術研究所舉辦的智能液晶所產品技術發布會在常熟舉行,現場展示雙穩態智能調光玻璃、柔性OLED用PI漿料等6款自主研發的產品技術,為參會者打開了另一扇了解液晶產業的大門。
  • 重慶打造國內重要半導體產業基地
    布局多家半導體龍頭企業紮根重慶「匯聚龍頭企業,實現帶動效應,是重慶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重要路徑。」市經信委電子信息處負責人說。前者在園區投資15億美元建設的兩個工廠,已成為SK海力士集團全球海外最大的晶片封裝測試基地;後者具有全國領先功率半導體封裝測試線,正建設全國最大的功率半導體基地,今年上半年,該企業產值同比增長24.5%。「在半導體上下遊,重慶都有龍頭企業布局。」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說。
  • 華科創智用納米銀線技術打造柔性智能觸控顯示產品
    我們的納米銀線技術實際應用在三個方面,一個是智能家居(可以直接在外部進行操控的智能冰箱     北京時間11月06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用「納米銀線」開啟柔性顯示觸控的大門。有這麼一群人,本都是書生,卻偏要創業;有這樣一家企業,創立短短3年,家當就從300萬元做到了估值10億元;有這樣一項技術,各國都在爭相研究,如今被龍崗一家公司走在了前頭。
  • 山東柔光新材料建成國內首條熱體柔性玻璃生產線
    兗州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閆峰在致辭中指出,點火的超薄柔性玻璃項目,是國家光電顯示領域的戰略性新興項目,也是該區加快推進產學研合作發展的又一成果,對加快全區新舊動能轉換,推動全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柔光新材料有限公司要緊緊圍繞國家戰略發展需要,不斷強化核心技術突破和關鍵技術自主創新,爭做光電顯示領域「獨角獸」,玻璃製造行業「排頭兵」。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56期:我國又一項半導體核心裝備取得突破!
    這意味著在晶片自主研製的道路上,中國又攻克了一樣受制多年的核心裝備。目前世界範圍內以集成電路領域離子注入機為主要業務的公司只有6家。超1600億晶片產投進駐上海臨港自貿區6月29日,在2020年中國(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半導體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翁愷寧對外發布一則重磅數據:自2019年8月20日掛牌以來,臨港新片區已累計籤約各類產業項目289個,涉及總投資2528億元,其中晶片製造項目總投資超1600億元。
  • 四大項目集中開工 肥東機器人產業小鎮激活東部區域價值
    肥東縣委書記孫良鴻,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王書武,肥東縣店埠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吳剛,合豐泰集團副總裁曹磊,安徽宇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項衛鋒,衡磊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有幹,安徽博聯自動化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翠彪等相關企業代表,華夏幸福合肥區域事業部負責人及產業發展集團合肥區域分公司負責人出席開工儀式。
  • ...清華大學教授一人創辦兩公司 都擬上科創板 還是半導體尖端技術
    清華大學教授一人創辦兩公司,都擬上科創板,還是半導體尖端技術 摘要 【人生贏家!清華大學教授一人創辦兩公司 都擬上科創板 還是半導體尖端技術】近日,由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長聘教授朱煜博士一人參與創辦的兩家公司都在申報科創板IPO。從成立背景來看,兩家公司都屬於清華大學的科研成果轉化項目。
  • 120億半導體項目爛尾,一年便銷聲匿跡,工信部:加強監管
    當時大興造芯之潮,各家企業大肆建廠,拉投資,意欲擺脫國外技術封鎖,實現「芯崛之路」。比如這一家:江蘇中璟航天。江蘇中璟航天半導體,是2018年投資體量最大的一個半導體全產業鏈項目。由華夏中璟基金、中國航天集團共同發起設立,總預算投資達到120億,預計佔地703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