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財聯社
《科創板日報》(西安,記者 畢華章)訊,原計劃投資近400億的陝西坤同半導體,是號稱國內首個專注於柔性半導體暨新型顯示技術開發與自主化的項目,其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市場的目光。
《科創板日報》此前的報導中,獲得陝西坤同半導體董事長李肖燕的獨家回應:「不管有多少困難都會做下去。」
雖然尚難說為市場吃下一顆「定心丸」,但這一表態,至少讓關心該項目及公司發展的人士,有了稍許寬慰。
上次囿於時間安排等情形,陝西坤同半導體董事長李肖燕未能詳細展開話題。此次她委託陝西坤同半導體公司相關負責人趙總(以下簡稱趙總),獨家接受《科創板日報》專訪,就市場關心的話題,作出細緻回應。
|談總經理離職:主要負責市場銷售不影響核心骨幹
《科創板日報》:原總經理卓建宏是去年10月突然離開的嗎?
趙總:至少是沒有正常交接。正常來說,到任何公司應該有一個月的交接,很清楚的交接,有一個過渡期,這是必要的。但事實結果就是他走了,這個我們不妄加評論。董事會臨時接管了目前公司的運營。
《科創板日報》:卓總那邊究竟是什麼原因離職的?
趙總:其實我沒有見過卓總,他離職以後我才來。因為都在圈內吧,我覺得卓總遲早應該會給大家一個交代。
他走了以後,公司董事會臨時接管了公司整個的運營和管理,又遇到重組階段,事情蠻多的。卓總的事情我們現在也沒有任何追溯。
《科創板日報》:市場也有關心,卓總的突然離職是不是由於被競爭對手挖去?
趙總:這個我們不妄加猜測,他的確是走了,也的確是沒有任何交接。至於他去市場哪家公司,也不是我們特別關心的問題,我們還是著眼於本身的項目,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公司自己的整改和運營上。
1月份公司開始整改,2月份又遇到疫情,我們把精力都放在自己關注的核心問題上,增加自己的競爭力。其它一些外部的猜測,其實我們沒有過多去關注。
《科創板日報》:原總經理和相關團隊的離開,引起市場一些擔憂,畢竟他在業內已經多年。對這點,公司是如何應對的?
趙總:其實卓總以前的職業背景是做銷售市場業務的,去年10月底他沒有和公司做好任何交接就直接走了。
核心團隊沒有離開,核心團隊的人都在。目前看到的員工爭議,屬於非核心員工,主要是去年校招的學生,或者是社招的非核心部門的員工,核心部門的人都在。
《科創板日報》:卓總之前也是負責陝西坤同公司的市場和銷售業務?
趙總:卓總是陝西坤同總經理,他的背景主要是市場和銷售這個領域。其實他的走,不存在說帶走核心研發人員,這個是不存在的,核心的研發人員都在。
|談復工進度:日韓歐美供應商仍受海外疫情影響
《科創板日報》:外界關心公司資金緊張的情況,大股東沒有實繳註冊資本的原因是什麼?
趙總:這麼大的項目,在它發展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我們股東方也是在不斷地調整。預期做這個項目要投四五百億這麼多錢,前期會有前期的問題在,倒不是說(實繳)出資是0就一定會怎麼樣。
做這個項目之前,其實也是做了很多方案,本身需要投這麼多錢,前期也是在不斷做一些內部調整和整改。
《科創板日報》:公司目前出現的情況,是不是與外界質疑的資金沒有到位、公司運營緊張有關?
趙總:我覺得一個大項目的正常運轉,牽扯到方方面面。我們是從2020年1月份進入整改期,內部其實是沒有停止運行的,核心骨幹都在,我們每一步做的也是蠻踏實的。
其實也是天災人禍,碰上疫情,這是每一家公司都沒有預料到的。坤同和很多大公司一樣也遇到了這樣的情況,所以一直拖到現在。是這樣的原因。
公司目前遇到的情況,可能大多數公司也都會遇到,陝西坤同正好是一家高科技公司,又是一家初創公司,可能會在這個階段要艱難一些。但是這個項目一定是要做下去的,李董及核心團隊是很有決心的。
《科創板日報》:相當於說確實遇到了一些難題,但是依然要推進下去?
趙總:這個項目本身是一定要去完成既定目標的,我們每一步走的還是蠻紮實的,畢竟項目投資這麼大,我們還是希望每一步都走的穩一點,如果發現問題,我們會及時整改。
《科創板日報》:出現目前的情況,有沒有提前預料到或者做好預備措施,包括資金籌措進度等?
趙總:我覺得事物總是在變化當中,包括公司組織也是在變化。做一個大項目會做好方方面面的預案,可是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斷調整和變化當中。
但是陝西坤同這個項目肯定要做的,這點無需置疑,從董事長到核心骨幹,我們對技術是非常有信心的。並沒有像外界傳言的停止,我們現在也在做人員及組織的優化。
《科創板日報》:新加入的人員是怎樣的?
趙總:一家公司通過每件事情都在總結經驗,在用人方面,我覺得我們的標準只能更高,不會更低。
《科創板日報》:復工或整改進度怎樣,預計需要多久可以恢復正常?
趙總:我們很難和媒體講一個具體的時間,只能說,的確受到了疫情的影響。
作為坤同這麼大的項目,不只是受到了國內疫情的影響。大家看到的都是國內疫情已經快結束,但其實我們的上遊供應商很多是日韓和歐美的,其實國外的疫情對我們影響現在更大一些。
大家認為現在國內疫情好了,我們項目為什麼還不開工?其實我們是先受到國內疫情的影響,後受到國外疫情的影響。
整個產業鏈是很長的,對坤同這麼大的項目來說,的確是這樣的。因為沒法做嘛,目前日韓歐美都是這樣的。
客觀來講,疫情對我們的影響還是蠻大的。但我還是那句話,每個公司受到影響的程度不一樣,坤同正好是高科技又處於初創期,正好又遇到一個很大的門檻。但是我們項目依然要做,而且核心團隊是很堅定的。
其實每個公司都會在不同的階段遇到不同的問題,尤其是在疫情期間。比如一些500強的巨頭,在疫情期間其實也是艱難支撐運營。每家公司有每家公司的困難,還是取決於我們克服困難的決心有多大。
|談經驗教訓:會對此次「摔跟頭」復盤和反思
《科創板日報》:目前公司的管理層或骨幹都在嗎?
趙總:對,都在,核心骨幹包括研發都在。
《科創板日報》:起初有多少研發人員?
趙總:公司總共有320多名員工,其中188名是去年招聘應屆畢業的本科和研究生;有60多名技術骨幹人員,這些骨幹都在。
《科創板日報》:公司在專利的優勢方面怎樣?
趙總:這個不方便透露,我們所有的專利都已經申請,都是備過案的。專利和研發對一家高科技公司,是生存之本。而且上上下下,我們對專利的保護做的是非常好的,但是具體的我不方便透露。
《科創板日報》:新的技術研發進度,會相對慢一些?
趙總:會比較慢一些,目前還處於整改期,等恢復正常運營以後,這些就會很快。
現在還是把內功練好,把每一步走紮實,為後期奠定好的基礎。我們主要關注點都在內部,對外部的一些聲音,其實沒有花大的精力去做這些事情。
《科創板日報》:對於這次出現的情況,公司如何看待或有哪些思考?
趙總:就像一個人走路一樣,摔的跟頭不管大還是小,都會有借鑑。這次的事情我們也學到更多,等公司整改完成後,我們會做一個大的復盤。
事情發生在前期,對一家大型企業來說,並不一定是壞事情,有可能是一個好事情,至少說給我們打了預防針。因為畢竟投資大,避免這些問題在以後經營中發生。
我覺得這是大企業上的一堂必修課,有利有弊。
《科創板日報》:會對這次的過程作一個復盤?
趙總:對,我們會做一個大的復盤工作,對這次事情得與失,或者經驗教訓,管理層會有一個很深刻的復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