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的深宮照曝光,膽小的別細看

2021-01-19 騰訊網

攝影技術是伴隨著清末社會動蕩走入中國的,最早風靡的地方當屬故宮。資料顯示,攝影術大張旗鼓地走入宮廷,是在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清政府駐法國公使裕庚任滿回國,慈禧太后讓他的女兒德齡、容齡隨侍身邊,並請來其子勳齡為自己拍照。

隨後,勳齡勤勉地為這位年近七旬的老太后拍攝了至少50張照片,並一連衝洗了700餘張。慈禧邀請公使夫人們到她的宮殿來聊天合影,並將照片當禮物賞賜。一時間,慈禧太后的形象頻繁出現在歐美國家的書籍刊物上。

中國最後一個皇帝溥儀坐在乾清宮金鑾寶殿上。

幼年溥儀。

奕譞和衛兵合影,攝於1863年。這是故宮博物院現存可以查證年代最早的照片。當時奕譞還是醇郡王,因在1861年辛酉政變中得到慈禧、奕重用,在1864年加親王銜,獲封醇親王。

婉容和隨侍太監。

相對於宮內的一團和氣,宮外顯得水深火熱。面對內憂外患,清政府的大臣們頻繁需要與洋人打交道,合影必不可少。李鴻章、張之洞等歷史名人的模樣被永恆地記錄下來。

到了末代皇帝溥儀,相機幾乎成了他最鍾情的玩具。1922年,他的大婚為「小朝廷」迎來了兩位重要人物——皇后婉容、皇妃文繡,一位16歲一位13歲。再加上時常進宮的溥儀胞弟胞妹們,還有伴讀,這些活潑好動的孩子們拿著幾臺可攜式照相機在宮裡玩耍。照片上,他們穿軍裝、做鬼臉、捉迷藏、逛花園……

溥儀的淑妃文繡曾居住的長春宮。文繡不受皇寵,座椅上的幾個洋娃娃是她擺弄的玩具,在深宮背景中,幾個娃娃顯得極為詭異。

正在蕩鞦韆的老宮女張玉春。張玉春起初服侍慈禧太后,慈禧逝世後服侍隆裕太后,最後侍奉端康太妃。

儲秀宮原為慈禧太后寢宮。溥儀的皇后婉容也曾在此生活。圖中是儲秀宮浴室,中國特色的雕花卉八方罩內,擺著一個非常西洋化的浴缸。

清廷選秀分為八旗選秀和包衣選秀。八旗選秀每三年一次,被選中者為皇帝嬪妃或賜予皇室子孫做福晉。包衣選秀則每年舉行,參加者為「內府三旗(鑲黃、正黃、正白)秀女」,被選中者為宮女。圖中即為正白旗包衣秀女。

一些清末民初在宮廷供職的太監宮女照片也保留了下來。一張張照片上,或新奇不解的面孔或麻木憂鬱的臉龐,我們或多或少可以猜測出這些將青春埋藏在封建深宮中人們的生存狀態。就在照片拍攝不久之後,溥儀將他們遣散出宮,這一群體便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

這位末代皇帝也在1924年11月被逐出紫禁城。1925年,10月10日14時,故宮博物院正式掛牌成立。昔日帝王的皇宮禁地變成尋常百姓自由參觀的場所,幾百年來僅供皇家賞玩的珍寶變為全民族的共有財富。

1903年的慈禧太后本來是這個樣子滴,雖然保養得不錯,但是一看就個奔70的人了。

慈禧與外國女賓合影。

德齡、容齡與慈禧太后的合影。

據統計,至今故宮留下了近2萬張老照片和2萬多張玻璃底片,上到清代道光末年,下至民國晚期,歷史背景廣闊,內容豐富。當時宮廷和社會的內憂外患、新舊革新、東西交融、風土民情等種種家國世態均有體現。

相關焦點

  • 老照片:《末代皇帝》片場舊照曝光,當年的尊龍比張國榮還帥
    老照片:《末代皇帝》片場舊照曝光,當年的尊龍比張國榮還帥《末代皇帝》這部電影是中國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進入故宮太和殿實地拍攝的西方電影。《末代皇帝》這部影片描述的是中國最後一個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從繼位開始,到最後成為一名普通公民橫跨60年跌宕起伏的一生。
  • 末代皇妃文繡:第一個和皇帝離婚的女人
    如懿身為皇后,在皇帝和太后尚在時主動斷髮,顯然犯了滿族大忌,故在歷史中乾隆對於繼後的斷髮舉動,則認定「她平日恨我必深」,此後與她相關的一切都諱莫如深,難見記載。這段令人唏噓的宮廷往事,經由《如懿傳》的播出而進入更多人的視野,以現代人的觀點來看,如懿的行為無異於和皇帝離婚。
  • 《末代皇帝》印象深的臺詞
    《末代皇帝》印象深的臺詞我總以為我恨這裡,現在,我卻害怕離開她不是我的奶媽,她是我的蝴蝶。 在紫禁城內您永遠是皇帝,但在外面不是。
  • ☞《末代皇帝》:略顯輕浮的野史傳奇
    《末代皇帝傳奇》劇照小八最近看到一篇文章是關於末代皇帝溥儀的,覺得寫得還不錯,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原文如下:  很多年前,我看過溥儀的自傳《我的前半生》,了解了中國最後一個皇帝的生平。而後又看了獲得奧斯卡獎的《末代皇帝》,那是描寫溥儀的最佳文藝作品。還看過電視劇《中國公民》,演員黃子華與溥儀長相氣質如此相似,讓人震驚。基於以上的這些作品,我不認為誰再拍「末代皇帝」能超過上述。最近,我看了新版的《末代皇帝傳奇》。
  • 身不由己的人生︱電影《末代皇帝》
    Watermelonci- 評論 末代皇帝    影片《末代皇帝》在具有中國古代的宮廷韻味且神秘悠遠的由中國鼓鼓點與打擊樂配以笛聲的音樂下拉開序幕       《末代皇帝》的正片主要採用平行蒙太奇的手法,將末代皇帝溥儀的一生集中在2小時40分鐘的電影中向觀眾展示。且在不同時間和空間的調度方面處理的恰到好處。比如,當溥儀成為蘇聯紅軍的囚犯被押送回國路上企圖自殺時,鏡頭由浸滿鮮紅血的水池切換至1908年北京的紅色大門小溥儀登基的場景,「紅」與「紅」的轉換,也象徵著故事時間及線索的變化。
  • 《末代皇帝》:在歷史脈絡與文化底蘊等標準下,表現最傑出的電影
    這部由美國、中國、義大利、英國與日本等國攜手合作的電影,將大清帝國最後一位皇帝的流離人生搬上大銀幕,並在北京紫禁城實景拍攝。在西方觀點濾鏡底下,清朝的食古不化、妖惑色濃盡收眼底,其中幾幕太監「處罰」自行車、排隊試菜,或堅決反對皇帝配戴眼鏡等,不只形塑了荒唐怪誕的帝國末途景色,片初慈禧太后令人退卻三步的妝容,更是深宮印象妖魔化之經典,甚至影響了後代影視作品,樹立深植人心的樣板印象。
  • 淺談《末代皇帝》:一次中西史觀的激烈碰撞
    當然,溥儀所處的是重門深鎖的世界。門的意象在電影中揮之不去,走出了禁宮,卻走不出日本人的掌控。暮年的他再次登臨太和殿,從帝座後面掏出塵封六十年的蟋蟀罐。直至他打開容器的一刻,蟋蟀爬出罐外,他才覓得自由,這自由要用一生來換。但所以溥儀當個閒人倒好,慘在他還有野心尚存。他不是錯生帝皇家,他只是錯生了時代。
  • 【劇評】《末代皇帝傳奇》:傳奇等於瞎編加上不靠譜
    >《末代皇帝傳奇》中的溥儀,是一個難得的五花八門面面俱到,卻從外貌到內裡、從情節到性格、從少年到老年全然不像溥儀的溥儀,實在無愧於劇名裡「傳奇」二字。若要看嚴謹詳實的娓娓道來,1988年陳道明演繹的那部《末代皇帝》就已足夠,要看寫意大於寫實的宏偉畫面搭配西方式的獵奇視角,義大利導演貝魯託奇的電影《末代皇帝》也當仁不讓是一部史詩級的佳片,就連知名度稍弱的《非常公民》也生動刻畫了溥儀的一生,雖然,關於感情生活那部分過於浪漫主義了些。
  • 【觀劇】《末代皇帝傳奇》:只有輕浮野史
    劇名:《末代皇帝傳奇》
  • 《末代皇帝》影評:從君主到一無所有,劇情跌宕起伏
    《末代皇帝》這部經典電影,1987年上映時,正是這部傳記電影的主角,中國最後一位皇帝宣統皇帝溥儀逝世20周年。即使30多年後的今天,再看這部電影,仍然是想了解溥儀一生,近代中國歷史變動,最佳的電影的選擇,而《末代皇帝》電影,無論劇情、演員、配樂,歷史本身等,都有相當多可討論的議題。《末代皇帝》電影,完整描述溥儀的一生,從清末、民國、抗日,再到文革時期,他的一生是近代中國的寫照,也是時代的悲劇,3歲登基,辛亥革命後,被袁世凱強逼退位。
  • 電影《末代皇帝》的另類解讀
    當皮爾·卡丹師傅行走在北京街頭時,故宮的大門卻迎來了遠來的客人,義大利導演貝納爾多·貝託魯奇,還有他貢獻給世界的《末代皇帝》。一、衝不出的門與走不出的圈電影採用的傳記電影常用的插敘和閃回手法,影片從溥儀入宮一直到特赦出獄,貫穿了清朝滅亡、辛亥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直至建國、文革等大事件。
  • 《末代皇帝》觀後感
    上周在北京故宮參觀的時候,腦海裡不斷回放起電影《末代皇帝》中的經典畫面——年少的溥儀在一眼望不到頭的長廊內飛奔,長廊兩邊則是高達數米的紅牆。他在不停地奔跑,只為了追上被強行送走的阿嬤(奶媽)。最後,他來到了偌大的太和殿廣場上,廣場上空無一人,只剩下斜陽投下的影子,以及幾聲烏鴉的啼叫。
  • 《末代皇帝》末代的君王,無助的君王。
    影片通過溥儀——清朝末代皇帝的回憶,雙線講述了溥儀自幼被抱入宮中撫養,原以為能夠改變清朝,卻發現自己不過是日本人的傀儡,再經受一系列的擺布之後,從俄國被押送回後在獄中進行改造,最終重回社會的故事。 影片對於色調、光影的運用極為嫻熟,巧妙地運用色彩的轉換與光線的移動凸顯當時人物的內心情境。
  • 《末代皇帝》配樂 | 坂本龍一:音樂即自由
    《末代皇帝》是第一部被允許在故宮取景的電影,講述了中國清朝最後一位封建帝王——溥儀跌宕起伏的一生,從帝王到平民的身份轉變,由困獸到凡人的角色遷移,導演貝託魯奇以細緻入微的眼光挖掘出深埋在歷史之後的文化符號,將溥儀刻畫成一個掙扎於封建制度的悲劇人物。
  • 《末代皇帝》:一部好的傳記電影
    看完電影跟我爸講電話,他說《末代皇帝》剛拍出來的時候,中國觀眾不買帳,中國政府也封禁(可能是因為片尾的諷刺意味)。現在說起《末代皇帝》我們都知道它是唯一被允許全程在紫禁城城內拍攝的外國影片,它包攬奧斯卡多項大獎,但不知道中國人對它的評價也曾經歷過巨大的轉變。大概是因為我們審美水平在提高,我們變得能對歷史客觀冷靜思考。
  • ​電影《末代皇帝》:在動蕩歷史中,窺見人性所歸處
    距離2020年高考還有294天1987 年,中國為義大利著名導演貝託魯奇打開快速通道,《末代皇帝》成為第一部獲得中國政府全力配合,並被允許進入故宮實地拍攝的西方電影,而這部電影的鏡頭,更是對準了中國最後一位皇帝—愛新覺羅·溥儀。
  • 《末代皇帝》第三者眼裡的虛與實
    末代皇帝這部影片其實許多片段在過去很多視頻中都有刷到,但當時更注重的是片段中被節選出的劇情而不是那段歷史。在今天長達三個半小時的觀影中,在重新看到那些片段於整體的歷史背景中時,又是一種不同的觀感。參演演員的演技非常優秀,主演之一尊龍先生的演繹將片中許多細節加以升華。而影片中對於那段長達四十餘年的歷史變遷中的背景服飾的搭配也是無可非議。
  • 末代皇帝的《懺悔錄》:作為「新人」的愛新覺羅·溥儀
    但對權力的擁有著皇帝本人,倒充滿了濃厚的興趣。這也難怪,皇帝總是深居禁宮之中,外人難以窺見。厚重高聳的宮牆就是隔絕視線的禁忌之門,它將那些覬覦權力的不軌之心檔在外面的同時,也一併迴避了那些好奇的目光。因此,當這道門一旦打開,那些好奇的目光就會瞬間聚焦於此,久久不散。
  • 電影《末代皇帝》觀感
    最近又重溫了一遍《末代皇帝》這部電影,溥儀這個一生充滿爭議又有傳奇色彩的末代皇帝再次進入我的視野。這部由義大利導演貝納爾多·貝託魯拍攝的作品《末代皇帝》在豆瓣評分高達8.9,五星好評10w+值得一看!作為第一部進入紫禁城內拍攝的劇情片,第一部得到中國政府全力合作的電影,《末代皇帝》一舉獲得了奧斯卡9項大獎,成就了電影史上的一段傳奇!
  • 視帝視後演繹末代情殤 《末代御醫》 華數互動電視明日開播!
    由黎耀祥主演的末代宮廷劇《公公出宮》在華數互動電視上線以來好評如潮 熱議不斷講完了「末代公公」的故事TVB又繼續「末代」題材3月29日由楊怡和郭晉安主演的宮廷劇《末代御醫》將接檔《公公出宮》在華數互動電視火熱上線《末代御醫》以清朝光緒年間為故事背景,延續tvb古裝劇一貫的拍攝風格,集合了眾多tvb當家花旦小生,聚焦中國清末時期皇帝身邊的御醫杜仲,他在宮中既為皇帝治病又為其分憂,但自己卻為情所困,和女主角楊怡之間相互欣賞卻無法相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