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藥危機的「沉默海嘯」,抗生素的明天在哪裡?

2020-12-24 騰訊網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陳述根本

1928年,英國科學家弗萊明在培養細菌時無意中發現了青黴素的存在,由此催生了現代抗生素行業。自此,外科手術稱為常規治療手段,器官移植得到迅速發展,易引起免疫系統下降的化學療法也應用於癌症治療中。青黴素得以成為醫學史上的一次偉大革命,並幫助改變了醫學進程

幾十年來,抗生素從曾經致命的感染中拯救了無數人的生命,為人類傳染病的防治做出了重要貢獻。然而,在第一批抗生素徹底改變醫學的半個多世紀後,由於在醫療衛生領域和動物衛生領域的過度使用或誤用,這些不可或缺的抗生素正迅速失去效力。

抗生素的過度使用給現有的治療方法帶來威脅,而替代藥物的研發進展相對緩慢。抗生素耐藥性正在凝聚成一場「沉默的海嘯」,更重要的是,人們對這一切毫無察覺。即便察覺,也似乎無計可施。

抗生素耐藥性的「沉默海嘯」

抗生素作為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放線菌屬)或高等動植物在生活過程中所產生的具有抗病原體或其他活性的一類次級代謝產物,主要通過幹擾細胞的生化進程,進而抑制細胞的生長和分裂,最終起到殺死細胞的目的。

在青黴素開了抗生素行業的道路以後,科學家相繼發現了多能控制細菌和真菌微生物感染的抗生素。其中,通過篩選土壤中的微生物,分離得到可以抑制結核桿菌生長的化合物的發現,闡明了抗菌化合物最小抑制濃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的測定方法,為後續土壤微生物中藥物的研發奠定了基礎,也推動了抗生素研發進入到黃金時期。

然而,20世紀60年代以後,研究者發現環境中天然的微生物代謝物具有相當大的藥理學或毒理學缺陷因此從土壤中獲取新的抗生素變得越來越困難。人們開始轉向基於已知抗生素的作用機制在體外合成新的抗生素分子,但合成出的新抗生素種類很少,僅有1953年的硝基呋喃、1960年的喹諾酮類和1987年的惡唑烷酮類的藥物。

在新型抗生素研發後勁不足的另一邊,卻是抗生素耐藥性的野蠻生長。事實上,抗生素產生耐藥是一個自然過程。從發生機制上講,當微生物發生突變或獲得耐藥基因時,就會產生耐藥性,引起感染的微生物在接觸通常能殺滅它們或停止其生長的藥物後還能存活。

對自然環境以及永久凍土樣品的中微生物的研究表明:抗生素耐藥性基因組具有遺傳多樣性,它們廣泛存在於所有生態系統環境中,而且早於現代抗生素時代數千年。這意味著,細菌在接觸抗生素之前,就已存在具有耐藥性的個體

而抗生素的使用,實際上是幫助細菌進行自然選擇,絕大多數普通細菌被殺滅,少數具有耐藥性的細菌卻可存活下來大量繁殖。於是,抗生素使用劑量越來越大,失效的抗生素也越來越多。

此外,由於缺乏與其競爭的菌株,那些接觸特定的藥物仍能存活的菌株就會生長和傳播,導致「超級細菌」的出現。近年來,各種新型「超級耐藥菌」不斷被發現。比如,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和極耐藥結核分枝桿菌等,而至今,它們都難以通過現有藥物治療。

抗生素的過度使用加劇了耐藥性發展和傳播的速度,而人們又缺少新的藥物來應對這些新出現的超級細菌。儘管缺乏全面的數據,但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抗生素耐藥性列為人類面臨的十大公共衛生威脅之一。抗生素耐藥性正在凝聚成一場「沉默的海嘯」,埋下未來可能陷落的伏筆。

耐藥危機伏筆已現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數據,僅美國每年就有逾280萬抗生素耐藥病例,逾3.5萬人因此喪生。在印度,抗生素耐藥性導致的新生兒感染每年會造成近6萬新生嬰兒死亡。聯合國(UN)擔心,到2050年,全球每年會有1000萬人死於耐藥性感染。

抗生素耐藥不僅嚴重影響人類健康,更對經濟造成巨大負擔和損失僅美國醫療系統每年就需要花費200億美元解決耐藥問題。英國經濟學家奧尼爾預計,到2050年全球抗生素耐藥可累計造成100萬億美元的經濟損失。此外,世界銀行和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報告還指出,如2050年仍未解決抗生素耐藥性問題,全球年度GDP將下降1.1%~3.8%,等同於200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

導致產生耐藥性的一個根本因素是藥品濫用。經濟的發展讓更多人能獲得拯救生命的藥品,但卻往往因為過度和不必要使用,抗生素的效用與真正的醫療需求背離。

患者經常在不確切知曉用藥需求的情況下,就要求醫師開具抗生素和其他藥品,甚至直接通過零售渠道購買。即使他們尋求並遵從專業的醫療建議,醫生也經常會開出不恰當的處方,例如用抗生素來治療病毒感染,而不是細菌感染。

與此同時,食物鏈也助長了對抗生素的耐藥性。目前,已有越來越多的人達成共識,即在動物和農業中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是導致抗生素耐藥的重要原因。農業和水產養殖業顯然需要抗生素,正確使用抗生素可保障動物健康福利以及糧食安全。

然而,抗生素在全球的使用大部分不是用於治療患病動物,而是為了防止感染,或僅僅是為了促進生長。在畜牧業中抗生素不僅使用量巨大,而且常常包括那些對人類非常重要的藥物。在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定義為醫學上對人類重要的抗生素中,70%(按重量計算)都用於動物。

儘管抗生素耐藥問題愈演愈烈,人類失去這些藥物的速度遠遠超過其替代藥物的研發速度全球每年抗生素約有400 億美元的銷售額,但只有 47 億美元來自專利抗生素。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發現抗生素的速度急劇下降。在過去20年間,即使極少數新型抗生素能上市,也是源自幾十年前的科研突破。唾手可得的天然抗生素產品已再難找到,基因組篩選技術,在 20 世紀 90年代第一次使用時,也未能實現抗生素發現的革命

這與20 世紀下半葉人們健康觀念的變化緊密相關,即人類面臨的最大公眾健康挑戰,至少在發達國家,已不再是感染性疾病,而是非傳染性疾病。這種認為傳染病是昨天的問題的看法導致研究重點的過度調整,過度傾向於非傳染性疾病,最終忽視了傳染病的研發

此外,製藥企業也逐漸放棄了抗生素研究,轉向可能並不更容易研究但絕對具有更高商業回報的領域,比如腫瘤學。2010年以來,腫瘤學領域新產品的註冊率比 20 世紀初提高了一倍,充分展示出持續的行業關注對具有科學挑戰性但商業利潤豐厚的疾病領域的影響。但是,抗生素只吸引了非常少量且還在不斷收縮的風險投資。

據統計,2003-2013 年共有380億美元風險投資投入到醫藥研發,但只有18 億美元投向抗菌藥物研究。儘管耐藥性問題越來越嚴重,以至於公眾對抗生素耐藥性問題也愈發關注,投資總數還是下跌了超過四分之一

終於,在第一批抗生素徹底改變醫學的半個多世紀後,抗生素的過度使用給現有的治療方法帶來威脅,而替代藥物的研發進展又相對緩慢。抗生素耐藥性正在凝聚成一場「沉默的海嘯」,埋下未來可能陷落的伏筆。阻止耐藥危機大爆發,已經刻不容緩。

相關焦點

  • 「耐藥細菌」可致死?別聽信謠言!
    但它最厲害的地方,還不是致病能力,而是它經常發生變異,能抵禦各種抗生素藥物,變成臭名昭著的「耐藥細菌」。WHO的一份報告宣稱,到2050年時,各類耐藥細菌每年會導致1000萬人喪生,耐藥細菌的危害將超過癌症。
  • 抗生素「青出於藍」的接班者——抗菌肽
    ,但抗生素大範圍和大批量所導致的一項非常致命的問題(耐藥性)就逐漸凸顯出來。這是一項全球性的危機與挑戰,需要全球合作和全面努力,以設計和生產有效的抗菌劑,從而限制耐藥性病原體的傳播。抗菌肽因為抗菌活性高、抗菌譜廣、種類多、可供選擇的範圍廣、靶菌株不易產生抗性突變等原因,而被認為將會在醫藥工業上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目前,已有多種多肽抗生素正在進行臨床前的可行性研究,其中magainins已經進入三期臨床試驗階段。
  • 「四聯療法」,關鍵在於:如何選擇抗生素!
    目前,我國幽門螺桿菌感染率高達49%-56%,臨床上,常用四聯療法作為初次治療Hp的常用方案;一種鉍劑+一種質子泵抑制劑+兩種抗生素;常用鉍劑有枸櫞酸鉍鉀顆粒或片劑、膠體果膠鉍膠囊、膠體酒石酸鉍膠囊等,鉍劑具有短期服用安全性高、不耐藥、提高Hp的治癒率、藥品獲取方便等優勢。
  • 抗生素不等於消炎藥!醫生提醒:亂用抗生素後果不堪設想
    在平時生活中,只要一生病,馬上會被告知要消炎,感冒發燒上火等等,都先消炎再說,而且很多老百姓都會把抗生素當做消炎藥用,導致抗生素濫用,釀成一樁樁悲劇。抗生素是用來殺滅細菌、黴菌、支原體等的物質,常見的抗生素有:青黴素、四環素等。抗生素只對細菌、支原體、衣原體的感染有效,但是對於病毒感染是無效的,所以一般的感冒或病毒性流感不需要用到抗生素。
  • 拯救無數人的抗生素,正在培養強大的「超級細菌」……
    然而,面對抗生素超強的殺傷力,細菌也不會「坐以待斃」,而是想方設法地「躲避」或者「抗擊」抗生素的「追殺」。那麼如此強大的抗生素又是什麼時候開始應用於疾病治療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抗生素的「前世今生」,以及它在消滅細菌的「戰場」上是如何與細菌激烈對抗的。青黴素:一次幸運的過失在古裝影視劇經常看到「風寒」這種疾病。
  • 抗生素長期吃副作用有多大?3個弊端危害性大,一文為您揭秘
    病人家屬不能接受,在醫院內拉橫幅抗議,後經調解,對死者屍體進行解剖,發現死者體內有大量的耐藥菌,而目前臨床抗生素對耐藥菌無效,後不斷溝通,病人家屬告知死者生前因擔心外出就餐不衛生,每次飯後都會口服抗生素以達到殺菌的目的,長此以往,耐藥菌出現在體內。抗生素哪能隨便吃呢!
  • 別拿抗生素當「救命稻草」
    目前,抗生素的濫用現象,使細菌耐藥性的問題日益突出。由於抗生素的不正確使用,耐藥細菌不斷「升級」,抗生素的濫用會明顯導致其使用壽命縮短。「感冒了?快吃點消炎藥吧,好得快!」不少人對這樣的說法都不陌生。抗生素是強大的,但並不是萬能的,據統計,我國每年有8萬人直接或間接死於濫用抗生素,因此造成的肌體損傷以及病菌耐藥性更是無法估量。
  • 降壓藥要定期更換,不能長期吃一種,否則耐藥?闢謠:看完全懂!
    上午高血壓患者中,有不少是「老」患者,高血壓好多年了,今天大家提的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醫生,這個降壓藥是不是要換換了,感覺最近血壓不那麼平穩了,越來越高了,是不是這個降壓藥吃久了就耐藥了,沒有降壓效果了?
  • 為什麼要禁止抗生素呢?哪些抗生素和藥物被國家禁止?
    國家為什麼要禁止相關的抗生素和抗菌藥呢,哪些抗生素和藥物被國家禁止呢?今天畜牧堂和大家分享一下這方面的知識,以後大家在買飼料和獸藥時要注意分別以下,千萬別買了相關的產品,在賣牲畜時遭到處罰或者壓價。為什麼要禁抗呢?
  • 兩大抗生素:阿莫西林和頭孢,其實有區別!用對是寶,用錯有害
    據了解,這位女子因大腿骨折及其引發的大腿骨、臀部感染等病症,在印度就醫過,後在美國被診斷為全身炎症反應症候群,在治療期間使用了14種抗生素,但均沒有效果。事後才得知,該女子所感染的細菌被稱作「噩夢細菌」,不只對14種抗生素無效,而是對美國現有的26種抗生素全部產生耐藥,醫生也回天乏術。
  • 我國地表水被檢出含有68種抗生素
    我國地表水被檢出含有68種抗生素   喝水如吃藥?抗生素合理使用任重道遠   文·本報記者 付麗麗   「通俗地講,抗生素就是用於治療各種細菌感染或抑制致病微生物感染的藥物,但是部分抗生素具有其他藥理作用,例如抗腫瘤抗生素。因此,用抗菌藥物代替抗生素這一概念更為準確,它包括微生物提取物(抗生素)、人工半合成或全合成的化學藥物。」劉皈陽說。
  • 以毒攻毒,黃蜂毒液可提取新型抗生素,可治療敗血症
    圖 文章發表 來源: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該項研究發現韓國黃夾克黃蜂的刺傷對人們沒有多大危害,但它的毒性足以殺死對抗生素耐藥的致病菌。現在,這種昆蟲激發了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的科學家們的興趣,有助於他們尋找新型抗生素。研究小組從黃蜂毒液中的一種成分開始研究,這種成分稱為mast-L。
  • 腫瘤化療多藥耐藥(multidrugresistance,MDR)
    P -gp 主要介導多種親脂性化療藥物,包括抗生素類藥物,比如多柔比星、絲裂黴索;或者植物類藥物,比如長春新鹼、 依託泊苷等。已經有臨床研究證實,P-gp 高表達總是和 MDR1 相關聯。MDR1 基因及蛋白表達產物 P-gp 高表達, 在臨床上和腫瘤化療耐藥、 復發和預後密切相關。
  • 我知道不能隨便亂吃抗生素,我不過是吃了點「消炎藥」而已!
    Q:你把頭孢當成消炎藥吃嗎,這是抗生素你知不知道?A:頭孢就是抗生素啊,這不是消炎藥嗎?……我們宣傳了那麼久的不能亂用抗生素,醫院以及藥店都在嚴格把關,嚴格執行。但是大眾對於抗生素方面的知識還是相當匱乏,而且這絕對不是個例。接下來我簡單說一下什麼是抗生素,抗生素是用來做什麼的。
  • 消炎藥≠抗生素!醫生說了很多次,好多人卻不知道
    消炎藥≠抗生素!消炎藥不是大多數人認為的:阿莫西林,頭孢,阿奇黴素,紅黴素,沙星類藥物,這些都是抗生素。什麼是消炎藥?消炎藥=止痛藥=退燒藥=消腫藥布洛芬、扶他林(外用)、阿司匹林、芬必得、弗洛比芬、酮基布洛芬,這些都是:NSAID 消炎藥!NSAID 消炎藥,也就是非固醇類抗炎藥物。
  • 日本海嘯損失近2萬億,南亞海嘯25萬人喪生,海嘯到底有多可怕?
    你永遠不知道是意外先來還是明天先來,俗話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我們尊敬自然,我們敬畏自然,更害怕自然,尤其是最近幾年的自然災害,給了我們人類極大的教訓,無時不刻透露著人類對自然環境的不尊重,也無時不刻,都在提醒我們要保護自然,今天我們盤點一下自然災害。
  • 同為抗生素,阿莫西林和頭孢的區別在哪?使用時需要注意什麼
    抗生素≠消炎藥  抗生素並不是消炎藥,它們是兩種不同的概念。  那麼抗生素又是怎麼一回事呢?是常見的一類抗感染藥物常見的抗生素包括天然抗生素和半合成抗生素,通常以「黴素」或「西林」結尾。  而正因為抗生素與消炎藥都可以消除炎症,不少人常把抗生素當成消炎藥吃,遇到病毒引起的感冒、發燒,意外挫傷、刮傷等情況,拿起阿莫西林就混亂服用……  阿莫西林和頭孢都屬於抗生素,它們正確的叫法是「抗菌藥物」,解釋抗生素藥理作用的英文單詞是「anti-infection」,將它翻譯成中文就是「抗感染作用」,而不是「消炎作用」。
  • 藍飄爾淨水——去除農殘抗生素,一鍵恢復食材本色!
    據《瞭望》新聞周刊報導,調研發現長江流域抗生素濃度偏高,水生態系統受到破壞。更令人擔憂的是,調查數據顯示,長三角約4成孕婦尿液中檢出抗生素,近8成兒童尿液中檢出獸用抗生素,部分檢出抗生素已在臨床中禁用,有可能嚴重損害人體免疫力。
  • 抗生素和消炎藥差別很大,很多人都吃錯了!關於消炎,千萬要知道這些...
    首先想到的就是找點消炎藥吃……阿莫西林、阿司匹林、布洛芬等等早已進入家庭必備藥物清單可是對於「消炎」來說很多人對抗生素和消炎藥抗生素是什麼?為什麼不能濫用?抗生素是常見的一類抗感染藥物。專業上所講的對抗感染藥物的分類關係如下圖,抗生素只是其中很小一類。
  • 醫院科室主任因論文造假被解聘;中國幽門螺桿菌耐藥地圖發布...
    中疾控發布中國幽門螺桿菌耐藥地圖,推進精準治療 由於對一線多種抗生素耐藥率高、沒有耐藥性檢測數據支持等原因,幽門螺桿菌感染根除治療成功率低,為推進我國幽門螺桿菌精準治療,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 9月12 日發布了中國幽門螺桿菌耐藥地圖。